台灣實質經濟復甦 還早
自由時報 / 2009/11/23
記者楊雅民/
專訪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潘進丁表示,台灣實質經濟是否復甦?要觀察勞動力和消費力,若台灣「失業率」和「民眾可支配所得」沒有改善,實質經濟要復甦,可能還得要拖延一段時間。
潘進丁表示,目前台灣出現的資金活絡行情,只活絡了股市和房地產等特定行業,主要是低利率環境造成市場游資流竄,那是「虛」的復甦,不代表實質經濟恢復。
他強調,消費性產業觀察景氣復甦,主要從失業率有沒有改善、以及民眾可支配的所得有沒有增加兩大面向觀察,經濟成長率意義不大,因為經濟成長率高或低會牽涉到比較基期,去年第四季比較基期低,今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當然會轉好。
潘進丁並指出,美國商用不動產目前還套牢在高點,中國目前經濟規模達四兆多美元,雖已領先日本,但與美國十四至十五兆美元的經濟規模,還相差甚遠,單憑中國市場要帶動全球經濟恢復,力道不足,頂多只能造福鄰近國家而已。
他表示,受到全球金融海嘯衝擊,很多原本在中國深圳等地投資的台商都回來了,這些台商返台後,可能留下很多負債,負債比例增加,所以以前是從企業「損益表」看景氣,現在可能要從「資產負債表」看景氣。
因為受景氣波及、負債變高的中小企業,即使景氣漸漸轉好賺了錢,賺的錢還是會趕快先還債,並不會立刻投入生產,企業不把資金投入生產,就很難增加就業機會。
在台灣失業率和可支配所得短期內很難改善的情況下,實質經濟要恢復,可能還要拖一段時間,經濟比較可能會呈現「W」型反轉,而不是「V」型或「U」型反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