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7/3

佛教徒眼中的佛

在上座部佛教中,承認有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諸佛」,如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婆佛、拘留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和釋迦牟尼佛之過去七佛、未來佛彌勒菩薩,《大史》記載有二十五佛[2]。大乘佛教則進一步認為在他方世界有無量無邊的佛——「十方世界諸佛」,例如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等等。

如聖嚴法師在《正信的佛教》所說:「在現有歷史的記載中,雖然只有釋迦一人是佛,可是過去久遠以前,這個世界曾經有佛出生,未來的久遠以後,這個世界仍將有佛出生,現在的十方世界,也有很多佛的存在。所以,佛教不以佛陀是獨一無二的,佛教承認過去、現在、未來,有著無量無數的佛陀,乃至相信所有的人,所有的有情眾生(動物)不論信佛與否,將來都有悟道成佛的可能,因為佛教闡明:佛陀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尚未覺悟的佛陀。在境界上,凡聖雖有不同,在本質上,佛性一律平等。

佛教傳統認為「佛」有十個稱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調御丈夫(有時分別作無上士及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陀還具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種大樂、十八大空、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種隨形好等等。

圓滿成就的佛陀,具有無窮無盡的智慧和力量,達到至高無上、無與倫比的境界,一切佛都有十種稱號:世尊、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如來」(Tathāgata)則是對佛的總稱,《金剛經》第二十九品 威儀寂淨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佛陀都具有三身:報身、化身和法身,其三身起不同的妙用,處於不同的境界。報身指由於過去的志願和經歷不同,因而成佛的時間、因緣、度眾的情形也有所差異的實際佛陀。化身指佛陀為方便善巧度化眾生,以神通力所變現的佛、菩薩、天、人、阿修羅、以致畜生、餓鬼、地獄等眾生之身。法身指佛陀住於大涅槃時,與真如同體,與萬法合一的體性;恆河沙數諸佛皆住於此共同法身。如盧舍那佛為報身佛,釋迦牟尼佛為化身佛,毗盧遮那佛為法身佛。

 

與某些其他宗教裡至高無上的神不同,佛不是神也非造物主,也不掌管人們的吉凶禍福。比如佛陀不能改變人類所造下的業,也沒法度化無緣之人。 佛教認為佛陀是具有無上智慧和圓滿覺悟者,稱為獲得無上正等正覺者(梵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與佛教徒是師生關係,佛教徒自稱為「佛弟子」,稱釋迦牟尼佛為「本師」。因此正信的佛教徒對於佛陀的態度,是尊重恭敬與請益學習,而不只是頂禮膜拜。其他宗教以為佛教徒頂禮膜拜是崇拜偶像的行為,這對佛教是極大的誤解,佛教徒的頂禮膜拜是發自內心對佛陀法身之無上甚深微妙智慧與慈悲心表達最崇高的敬意,而非對佛像的依戀與偶像崇拜。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世尊告須菩提尊者「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是最佳的註解。

以上座部佛教的觀點來看,人們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而成為超越生死的阿羅漢,而阿羅漢可依照修行過程、智慧能力的不同分為佛陀、辟支佛與聲聞阿羅漢三種,其中聲聞阿羅漢數量最多,而佛陀最稀有,成佛需要比其它種類的阿羅漢付出更多的努力修行菩薩道、經歷更漫長的輪迴時期(不少於三大阿僧祇劫)。但佛陀卻具備聲聞阿羅漢、辟支佛阿羅漢所不具備的智慧和能力。如雜阿含經中提到,如來擁有「如來十力」,「如此十力,唯如來成就,是名如來與聲聞種種差別」

大乘佛教認為,人人都可以成佛,而且世界所有生命的最終歸宿都是成為佛。不過從凡夫到成佛一般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但只要修行努力精進,可以化長劫為短劫。

佛教宗派概論

早期佛教時期

在早期佛教中一般梗概的稱有十八個部派或二十個部派。下面列出來自不同來源的部派列表。

南傳記載
下表取自斯里蘭卡編年史《島史》和《大史》[6]。

上座部(Sthaviravāda)→分別說部(Vibhajjavāda)→上座部佛教(Theravāda)
化地部(Mahīśāsaka)- 第一次分裂
法藏部(Dharmaguptaka)- 第三次分裂
說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a)- 第三次分裂
飲光部(Kāśyapīya)- 第四次分裂
說轉部(Sankrantika)- 第五次分裂
說經部(Sautrāntika)- 第六次分裂
犢子部(Vatsīputrīya)- 第一次分裂
法上部(Dharmottarīya)- 第二次分裂
賢冑部(Bhadrayānīya)- 第二次分裂
密林山部(Sannāgarika)- 第二次分裂
正量部(Saṃmitīya)- 第二次分裂
大眾部(Mahāsaṃghika)
一說部(Ekavyahārikas)- 第一次分裂
雞胤部(Kaukutika)- 第一次分裂
說假部(Prajñaptivāda)- 第二次分裂
多聞部(Bahuśrutīya)- 第二次分裂
制多部(Caitika)- 第三次分裂(依據島史,大史稱源出於說假和多聞)


此外,在《島史》列出下列六個起源不明的部派:

雪山部(Haimavata)
王山部(Rajagiriya)
義成部(Siddhatthaka)
東山部(Pubbaseliya)
西山部(Aparaśaila)
西王山部(Apararajagirika)

北傳記載
下表來自說一切有部世友的《異部宗輪論》[7]。

上座部(Sthaviravāda)
雪山部(Haimavata)- 第一次分裂(被稱為「本上座部」,此部只在北印。)
說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a)- 第一次分裂
犢子部(Vatsīputrīya)- 第二次分裂
法上部(Dharmottarīya)- 第三次分裂
賢冑部(Bhadrayānīya)- 第三次分裂
正量部(Saṃmitīya)- 第三次分裂
密林山部(Sannāgarika)- 第三次分裂
化地部(Mahīśāsaka)- 第四次分裂
法藏部(Dharmaguptaka)- 第五次分裂
飲光部(Kāśyapīya)- 第六次分裂
經量部(Sautrāntika)- 第七次分裂
大眾部(Mahāsaṃghika)
一說部(Ekavyahārikas)- 第一次分裂
說出世部(Lokottaravāda)- 第一次分裂
雞胤部(Kaukutika)- 第一次分裂
多聞部(Bahuśrutīya)- 第二次分裂
說假部(Prajñaptivāda)- 第三次分裂
制多部(Caitika)- 第四次分裂
西山部(Apara Śaila)- 第四次分裂
北山部(Uttara Śaila)- 第四次分裂
義淨三藏《南海寄歸內法傳》:

聖大眾部。分出七部。
聖上座部[8]。分出三部。
聖根本說一切有部。分出四部。
聖正量部。分出四部。
****************
以地理位置劃分:

佛教派別最初為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兩支。

南傳佛教

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北傳佛教

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

*****************

按教理劃分:

自藏傳佛教出現後,南傳北傳佛教兩支的劃分漸漸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都屬於大乘,主要流傳於中國、日本、朝鮮、越南、台灣、尼泊爾、西藏、蒙古、俄羅斯等地。

小乘佛教(梵文:Hīnayāna):指稱聲聞乘佛教(梵文:Śrāvakayāna),緣覺乘。因為它包含貶義,在學者及佛教徒間,長期存有爭議。部分現代學者也用以稱呼南傳上座部佛教。1950年召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明確規定對南傳佛教的稱呼,無論在西方或東方一律使用上座部而不使用小乘。

*****************

漢傳佛教十宗

有別於藏傳佛教之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主要有八個大乘宗派(禪宗 · 天台宗 · 華嚴宗 · 密宗 · 法相宗 · 律宗 · 三論宗 · 淨土宗)和兩個小乘宗派(成實宗和俱舍宗)。其中大乘的八個宗派流傳校廣,影響較大。

大乘
1.三論宗:

隋吉藏創立。始於鳩摩羅什譯出龍樹《中論》、《十二門論》與提婆的《百論》等三論立宗,故名。奠基於南北朝僧肇、興皇朗、僧朗法師、茅山明,大成於吉藏大師。吉藏大師後,此派被天台宗、禪宗所融攝,沒有進一步的發展。該宗是印度中觀派在漢地的傳承。 該宗的主要理論是緣起性空,即認為世出世間萬有諸法,都是從眾多因緣和合而生,是眾多因素和條件結合而成的,這叫緣起,沒有事物是獨立不變的實體,這叫無自性,也就是性空。其他如真俗二諦,八不中道等思想主要來自印度中觀派。


2.涅槃宗:

始於晉竺法護譯《方等泥洹經》二卷,法顯與佛陀跋陀譯出六卷本《大般泥洹經》,至曇無讖於北涼譯出《大般涅槃經》時開始盛行,分南北二派,北方以隨曇無讖譯經的道朗、慧嵩為主,南方則是傳自竺道生一系。隋代極盛,唐之後併入三論宗。

 
3.地論宗:

始於北魏菩提流支及勒那摩提譯出世親所著《十地經論》,《十地經論》為世親對《十地經》(《華嚴經》〈十地品〉之別譯)的註釋,內容是解釋菩薩修行的位階。由於菩提流支與勒那摩提(Ratnamati)二人對《十地經論》的見解不一,故不久就分為二派。屬唯識學派。後併入華嚴宗。

4.攝論宗:

被法相宗所吸收,始於南北朝梁、陳之際,在南方的真諦譯出無著《攝大乘論》,與世親之《攝大乘釋論》,與地論宗同屬唯識學派。在攝論宗出現之後,逐漸吸收了北方的地論宗,南方的地論師也慢慢式微。


5.天台宗(法華宗):

天台宗是中國佛教最早創立的一個宗派,因創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義主要依據《妙法蓮華經》,故亦也稱法華宗。 該宗的主要思想是實相和止觀,以實相闡明理論,用止觀指導實修。提出的理論包括:十如是,一念三千,一心三觀等。該宗集合南北各家義學和禪觀之說,理論體系完備,對以後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響。 9世紀初,此宗傳到日本,13世紀由日本天台本宗分出日蓮宗。

6.淨土宗:

開宗立派於唐代的善導大師。 該宗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淨土法門,故名淨土宗。因其始祖慧遠曾在廬山建立蓮社提倡往生淨土,故又稱蓮宗。該宗主要思想是以修行者的念佛行業為內因,以彌陀的願力為外緣,內外結合,往生極樂世界。 主要經典包括《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和世親的《往生論》,稱三經一論。該宗由於修行方法簡便易行,所以廣泛流行於漢地,漢傳佛教其他宗派往往也兼修淨土法門。847年日僧圓仁入唐求法,把淨土法門傳入日本,形成日本的浄土真宗。


7.律宗:

始於南北朝法顯、慧光大師,殿基於唐終南道宣律師。該宗因著重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也稱四分律宗,南山律宗或南山宗。律宗主要理論為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唐代鑒真將律宗傳入日本。近代弘一大師重振律宗。


8.禪宗:

咸認南北朝達摩祖師東渡中國起始,大盛於唐六祖惠能大師。 主張修習禪定,故名禪宗。又稱佛心宗。創始人為菩提達摩,下傳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該宗主張心性本淨,佛性本有,見性成佛。提出了二入四行的理論。二入指理入和行入,四行指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與稱法行。主要經典包括《楞伽經》,《金剛經》,《六祖壇經》。禪宗的傳播和發展,其內部又分成「五家七宗」: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臨濟宗後來又形成黃龍派、楊岐派兩派。禪宗在中國佛教各宗派中流傳時間最長,至今仍延綿不絕。它在中國哲學思想上也有著重要的影響。禪宗後來先後傳入朝鮮和日本。


9.法相宗(唯識宗,慈恩宗):

漢傳佛教唯識宗是印度瑜伽行派在漢地的傳承。玄奘從印度回國後,翻譯了瑜伽學系的《瑜伽師地論》、《百法明門論》、《攝大乘論》、《辨中邊論》、《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頌》、《分別瑜伽論》等各論,以及《成唯識論》,在此基礎上創立了此宗。主要理論包括:「三性說」(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五重觀法,因明學說。唯識因明之學對後世影響很大。


10.華嚴宗(賢首宗):唐杜順法師起始,但真正立派於賢首法藏法師。 該宗因以《華嚴經》為根本典籍,故名。又因實際創始人法藏號賢首,也稱賢首宗;該宗以發揮「法界緣起」的思想為宗旨,又稱法界宗。主要教理為法界緣起說。認為宇宙萬法、有為無為、色心緣起時,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圓融無礙,如因陀羅網,重重無盡;並提出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門。


11.密宗(真言宗):

唐玄宗時,由善無畏、金剛智與不空三藏先後傳入漢地,號稱開元三大士。 與其他宗派(相對密宗稱為「顯宗」)不同,密宗僅限於具有一定資質的學僧修習,由師徒密傳,故稱密宗。一般認為漢地的密宗是在唐朝開元年間由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史稱開元三大士)來華後正式確立的。密教有曼荼羅思想,分成胎藏界和金剛界兩部。


小乘
12.俱舍宗:

前身為毗曇宗,以《俱舍論》為主要經典。 與成實宗,同屬漢傳佛教中的小乘傳承。成實宗被稱為小乘空宗,俱舍宗則被稱為小乘有宗。它的前身為毗曇宗。後真諦於南方譯出俱舍論,慧愷根據真諦的講學,又編成《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其後,法泰、智愷、智敷、靖嵩、道岳等人開始宏揚俱舍論,成立俱舍宗,毗曇宗也隨之併入。慧愷及道岳為舊譯俱舍宗重要的代表人物,玄奘法師也曾跟隨道岳法師學習俱舍論。至玄奘自印度返國,重譯《俱舍論》,並整理說一切有部各論書,傳於弟子普光、法寶,為新譯派俱舍宗。

13.成實宗:

傳自鳩摩羅什,以研習《成實論》為主的佛教學派。被稱為小乘空宗,與被稱為大乘空宗的三論宗,有很密切的關係。傳統上,因為三論宗的影響,成實宗被視為是小乘,但實際上它是屬於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之間的綜合性學派。玄奘法師在中國時,曾經師從趙州道深法師研習《成實論》,後至印學求學時,在那爛陀寺中又曾經對此經加以研習。回國之後,在慈恩寺講學。成實宗遂附屬於法相宗之下。後玄奘一系的成實宗,由中土傳至日本,而中土之成實宗,卻漸歸隱沒。

******************

藏傳佛教派別

現代藏傳佛教派別主要在後弘期中逐漸形成的。分別為:

    格魯派(黃教)
    薩迦派(花教)
    寧瑪派(紅教)
    噶舉派(白教)

公元7世紀,佛教開始傳入西藏地區,在與西藏的本土宗教苯教長期相互影響、相互鬥爭後,最終形成了藏傳佛教。文成公主嫁與松贊幹佈,同時將漢地的佛教帶入西藏。另有印度僧人從尼泊爾進入西藏傳播佛教,因為此時印度的佛教已經從大乘佛教發展到密乘,所以傳入藏地的佛教多為密乘。

1.寧瑪派 (紅教)

  寧瑪派是由印度密宗與西藏苯教融合而成的原始藏密,為八世紀蓮花生大師所傳。所習經典以舊密教典籍為主。因為教派的僧侶都戴紅帽,故又稱為「紅教」。


2. 噶當派

噶當派是西藏地區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藏語「噶」指佛語,「當」指教授,噶當的意義就是說把佛所說的一切語言,即經律論三藏教義,都設在對僧人一切修行活動和全部過程的指導之中,佛的一切言教都是對修行人的指示和教導。 15世紀格魯派(黃教)興起後,由於黃教是在噶當派教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當黃教獲得發展以後,原來屬於噶當派的寺院都變成了黃教的寺院,噶當派也就隨之衰落了。


3.噶舉派 (白教)

噶舉派為11世紀中葉由瑪爾巴所創立,本派教徒傳承首重口頭傳授密法而不重視經典。噶瑪噶舉派是各派中最先施行活佛轉世制度的。噶舉派的寺廟都塗成白色,僧侶修法時穿著白袍,故又稱白教。


4.薩迦派 (花教)

薩迦派是在公元1073年,西藏喇嘛孔道卡爾所創。此派的寺廟上因為塗有紅、白、黑等三色條紋,分別象徵文殊、觀音及金剛手三菩薩,所以該教也被稱為花教。 薩迦派在元朝的支持下,薩迦派的五祖八思巴建立了薩迦地方政權,結束了西藏近四百年的分治局面。


5.格魯派 (黃教)

格魯派是由阿底峽尊者創立的噶當派發展而來的。十四世紀,宗喀巴改革宗教創立格魯派,鼓勵僧人過清靜無慾的生活,因為此派僧侶都戴黃帽,所以又稱為黃教。黃教在1642年取得在西藏的統治地位後,成為西藏社會上信徒最多,勢力最大的教派。黃教最大的活佛轉世即為達賴與班禪兩系統,正式封號始於清代。

 

現在一般稱呼的「黑教」是藏族的苯教之俗稱,是佛教傳入以前的西藏本土宗教。苯教是一種祭祀大地山河的泛靈信仰,後來一部分教士吸收了佛法名詞及教義,在佛法傳入西藏之後,苯術已不如佛教盛行。苯教在藏傳佛教勢力較薄弱的地區,如四川、青海一帶仍有不少的信徒和寺廟。

******************

印度大乘佛教的宗派
大乘佛教思想大約是在公元1-2世紀發展出來的。針對部派佛教發展到後期過於理論化和教條化,大乘佛教提出了「探求佛陀的本懷,放棄枝末問題」的原則。有大乘佛教人士認為「部派佛教是保守的分析的學問佛教,大乘佛教是開放的、原則的生活佛教」。但是部派佛教信徒的對大乘的觀點則持有異議,繼續堅持著自己的傳統。

1.中觀派:
中觀派又稱為空宗,又稱為性宗。在公元2-3世紀由龍樹和他的弟子提婆創立,與瑜伽行唯識學派並列。這一派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依存的關係(因緣、緣會),是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它們本身沒有不變的實體或自性(無自性)。該派還提出了真諦和俗諦,八不中觀等理論。
中觀派的經典《中論》、《十二門論》和《百論》在5世紀經傳入中國後,在中國漢族地區形成了三論宗。另外漢傳佛教的天台宗,華嚴宗,禪宗都受到中觀思想的很大影響。龍樹被稱為「八宗共祖」,也是藏傳佛教的主要派別之一。
至無著、世親建立瑜伽行唯識學派時,曾一度衰落,後由清辨、佛護之努力而獲得中興。

 

2.唯識派:
唯識派又稱為瑜伽行派或有宗、法相宗,創始於彌勒,稱瑜伽行派,至無著,世親時,加入唯識的觀點,正式建立唯識學派。 該派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由人們精神的總體——識所變現出來的,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人一共擁有八識——「眼識、耳識、知識、鼻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和阿賴耶識」。其中第八識(阿賴耶識)能攝持和保存一切「種子」,也就是因果輪迴的主體。該派還提出了「五位百法」的理論體系。
唯識思想在南北朝時期傳入我國。到了唐朝,玄奘自印度回國譯出《成唯識論》後,漢傳佛教依此建立了唯識學派——法相宗(唯識宗)。此派重要的論師有陳那、法稱、護法等,重要經典為《解深密經》和《瑜伽師地論》,那爛陀寺是此學派的根據地。

 

****************

日本佛教宗派
1.奈良佛教系(南都六宗系)
華嚴宗
法相宗
律宗

2.平安佛教系(平安二宗)‧密教系
真言宗(東密)
天台宗(台密)
 

3.鎌倉佛教系
法華系
日蓮宗

4.淨土系
淨土宗
淨土真宗
融通念佛宗
時宗

5.禪系‧禪宗系
曹洞宗
臨濟宗
黃檗宗

777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同性戀與佛教

南傳佛教的觀點
馬來西亞吉隆坡十五碑錫蘭佛寺住持達摩難陀長老(1919—2006;Dhammananda)指出[1],佛教認為性愛(包含異性戀和同性戀)是由無明所造成的一種執著的行為。僧人選擇了放棄慾望所帶來的執著,出家、守持出家戒而修行,斷除慾念,朝向寂靜涅槃[1]。

人類受無明的影響,以為自身身體是真實的存在,過份的迷戀慾望所帶來的事物(性愛),渴望滿足自身的感官需求,這樣將在輪迴中陷得更深。當人們的無明被智慧與知識替代,自然而然的就會擺脫身體對自身慾望的束縛[1]。

「佛教不譴責同性戀,正如佛教並不譴責任何錯事。」[2] 。佛教並不認為同性戀是錯誤的[2][1],也同樣沒有把異性戀間的性愛看成是一種正確的事情[2][1],錯誤的是對它的執著與受它的奴役[2][1]。佛教對待同性戀問題是開放和寬容的,這和伊斯蘭教、基督教等有很大不同。

同性戀與性愛只是人類對自身的一種慾望渴求,這種慾望的渴求會對認識自我造成障礙[1]。 達摩難陀尊者 認為「所有形式的性事增加對身體的淫慾,渴望,執著。有了智慧我們學會怎樣脫離這些執著。我們不譴責同性戀是錯的,有罪的,但是我們也不遷就它,這是因為它與別的性事一樣,延緩我們從輪回中的解脫。」[2]

達摩難陀長老,更開示:


佛教並不承認婚姻是上帝許可的結合,似乎這樣就使性事突然合法了。性事是一種人類活動,與天堂地獄無關。...性事上的檢點只是五戒之一。殺生要嚴重得多,因為你更為惡意地傷害了另一個生命。...佛教並不把同性戀看成是錯誤,而異性戀就正確。兩種都是用身體進行的性活動,都是淫慾的強烈表現,都增加我們對現世的渴望,使我們在輪回中陷得更久。...總之,同性戀與異性戀一樣,起源於無明,當然沒有基督教意義上的有罪。所有形式的性事增加對身體的淫慾,渴望,執著。...我們不譴責同性戀是錯的,有罪的,但是我們也不遷就它,這是因為它與別的性事一樣,延緩我們從輪回中的解脫。

—達摩難陀尊者:佛教與同性戀[3]

*************************

北傳佛教
北傳思想
北傳佛教在北傳律典系統中,佛教泛指同性戀的用字為男子為『黃門』,女子為『石女』。 進代北傳系統派系龐雜,對於同性戀行為的標準亦不相同,有嚴厲如香港佛教聯合會或宣化長老,也有支持同志平權的釋昭慧法師,不過北傳系統大體並沒有主動攻擊歧視同性戀者,畢竟同性戀的罪性沒有列入五逆罪。

嚴厲的看法
香港佛教聯合會認為北傳佛教要求教徒遵守道德行為規範,認為同性戀行為是嚴重觸犯戒律的。 佛教徒要遵守「五戒」(殺、盜、淫、妄、酒),不可犯邪淫。 一個修行人是不容許起淫念,所以,同性戀行為等淫念邪行也是絕對禁止。 的期刋「香港佛教534期」的秦孟瀟指出
「從佛教戒學觀點上來說,這種「同性戀者」行為是嚴重觸犯戒律的,是乖張、變態的邪行,一個修行人是絕對不容許的,連淫念也不容許起,何況有淫念邪行呢?一個初信佛教的皈依弟子,要遵守「五戒」(殺、盜、淫、妄、酒),不可犯邪淫,其中包括同性戀者行為了。(秦孟瀟,2005,八月,香港佛教534期,第六段)」 [4]


宣化上人1985年表示:
對於同性戀,宣化上人認為『佛教的出家人是禁慾的,不可有任何性關係,更不用說是違反自然的同性戀了。同性戀是亡國滅種的行為,因同性戀,愛滋病肆虐,而目前又無特效藥。美國有的地方,允許同性戀合法化,允許同性戀結婚,這是違反人性的事。 為什麼得愛死病?同性戀。「一陰一陽謂之道,偏陰偏陽謂之疾」,這個疾就是無藥可救的疾。人的精裏都有毒,同性的毒就相忌,相忌到了極點時演變的疾病。異性就相調和。男女異性相合就能調和這個毒,就像「電」,陰陽電相觸就有光,單陰單陽,它沒光;不但沒光,它還爆炸了。』。 [5]

被問及美國同性戀者和同性婚姻及同性戀者領養別人的小孩,對於將來社會前途的影響的看法,宣化上人認為「那國家也沒有了,人類也同歸於盡了。所以這是一種妖魔鬼怪在作怪,他令人不正常,將來都同歸於盡了!等到世界每一個國家都許可同性戀,那世界就完了,毀滅了。」 [5]
《瑜伽師地論》五十九卷說明:「(邪淫包括)一切男及不男,屬自屬他皆不應行。除產門外,所有餘分,皆名非支。……如是皆名欲邪行罪。」
釋聖嚴《戒律學綱要》指出一切夫婦關係之外的邪淫都是罪,即是說一切男女夫妻以外的性行為都是不道德的。

 
溫和的看法
學者楊惠南由漢傳律典系統研究指出北傳佛教對在家同性戀沒有特別嚴厲的歸範及譴責,同性戀的性慾執著與異性戀的性慾執著在執著的本質上沒有差異,基於「普度眾生」或「眾生皆有佛性」的理由,大體並沒有將他們描述為道德敗壞者,但不可以出家及受戒或少分受,對於在家同性戀的態度是不主動斥責或懲處的,如佛教中有不殺生戒,卻不會因會在家眾葷肉食而斥責或懲處,共同處以少分受戒的模式漸進達到清淨[6],處以溫和的態度,但是出家眾則必須完全清淨戒絕,犯黃門的出家眾則須請其還俗或不允許出家以維持團體清淨 [7] [8]。

 
淨宗學會的長老淨空法師則是『持回歸倫理』的看法(淨空長老對於同性戀問提的開示)[9]
法鼓山的聖嚴法師對於同性戀問題,則是認為『同性戀不是今日的風潮,佛經裡也有同性戀行為的記載。有人類就有同性戀了,但同性戀不是畸形兒,同性戀者不快樂,是因為自己習性和一般人不同,格格不入;如果大家不以為他們是異類,那也就沒有什麼問題,對於同性戀,因以平等的心態來面對與接受。』[10]


佛光山的星雲法師對於同性戀問題,則是回答:『自己不了解,但是仍然祝福。或回答自己不是贊成也不是不贊成的。』[11]


平權的看法
釋昭慧法師的同志平權理念,近代北傳佛教亦有因主張『兩者並沒有神聖與罪惡的分野,也沒有蒙受祝福與承受詛咒的殊遇。兩者的情慾,同樣構成繫縛身心的猛烈力道;同樣會因縱情恣慾或獨佔心態,而導致傷己傷人的罪行;同樣可予以節制或予以戒絕;同樣可予以轉化或予以昇華。』(釋昭慧,2006) 近而主張佛弟子應大力支持同志爭取平等對待的權益的觀點,如釋昭慧法師。[12] [13] [14] [15] [16]

釋昭慧法師更撰文論到: 一些負面的聲音,出現在佛教圈裡。此中最常聽到的就是業障論,聲稱同志的性傾向,來自惡業的招感。然而我們要問:

同志較諸異性戀者,真有較為深重的罪業嗎?是殺、盜、婬、妄的哪一樁,足以與同志產生必然的因果關聯?要知道,同志的身心狀態,大都良好;同志本身,並不因其性傾向而受生理或心理之苦;只要對他們不施以歧視、壓迫,他們是可以自得其樂的。同志之所以受苦,更多時候並非來自其罪業,而是來自異性戀主流文化的社會壓力。
同樣的荒謬邏輯,出現在對待女性、殘障、病患、災民、奴隸與動物的身上。好像她(他、牠)們屈居弱勢而承受苦迫,是活該報應似的。這種濃厚宿命論氣息的「像似佛法」,廣泛流傳於佛教界,以紫奪朱。持此論者,不但無心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而且經常對受苦眾生「傷口抹鹽」,讓她(他、牠)們倍增二度傷害。
退一步言,即使同志的性傾向,真有來自惡業招感的成分,但試問無始生死以來,誰能保證自己沒有惡業?各種不同的惡業,招感不同的苦異熟果。面對眾生的苦異熟果,佛弟子理應學習佛陀的「護生」精神,悲憫、拔濟、協助其離苦得樂,斷無視其苦為「惡業招感」而予以壓迫與詛咒之理。
惡業有種種,歧視、壓迫以惱害眾生,正是惡業之一。準此,同志未必會製造干犯眾生的惡業,反倒是對同志的歧視、壓迫與惱害,肯定就是惡業;社會中如果存在這種共同偏見,那就是惡法「共業」。因此歧視同志的異性戀者,應該斷除如是惡業,並以「平等對待一切眾生」的清淨共願,來改變歧視同志的惡法共業。(釋昭慧 釋昭慧,2006,「同志」豈必承負罪軛?,宏誓雙月刊 83期)

***********************************

藏傳思想
因為與西方國家密切接觸,達賴喇嘛曾被多次問到同性戀的問題,

法王於1998年的訪談表示說『佛教有「十戒」。其中三個和身體有關的是:殺生;偷竊;不當性行為:它包括僧侶和他人有性關係;婚外性;同性間的性行為;口交或肛交;手淫。從佛教的觀點,這些都是錯的。

但如果同性戀者不信仰佛教,不是佛教徒,從社會角度,如果兩人真正相愛,彼此尊重,而且感覺幸福,那麼有那種關係也應該可以。不管怎麼說,比暴力要好的多。但有些同性戀者想從我這裡得到贊同,對我來說,這怎麼可能?

觀音對此說的很清楚,這種性行為是錯的,我不能改變這個。但有些社會歧視同性戀者,這也是錯的,做得太過分了。如果沒有愛滋病的危險,雙方同意,同性戀對社會並沒什麼傷害。』...『當然,一個佛教徒有了不當性行為,並不等於這個人就不可以繼續信仰佛教。』...『社會一定是各種各樣的人組成的,有人信教,有人不信。應該寬容,包括寬容同性戀者。』[17]


法王於2004年的訪談表示說:「作為有信仰的人,我認為必須避免同性戀。但對於沒有信仰的人,非傳統的性愛並非是那麼尖銳的問題。有同性戀的人告訴我,他們覺得在社會上被歧視,可能被揍或逐出家庭。這是過度嚴厲的作法。不允許有暴力。但現代音樂及電影太多性愛的情節,其中包括同性戀。這不對。」...[18]
法王於2007年的訪談表示說:「同性戀當然不能繁殖下一代,但它是否因此而錯誤?我不知道。我認為這是人類追求肉體歡愉的另一個方法。」...「如我所說的,這是另一種追求肉體歡愉的方法,追求歡愉算是違反人性嗎?我不能為其他人定義肉體歡愉是什麼。」[19] [20]

************************


佛教學術界
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楊惠南亦撰文論到:

根據澳州佛學者Peter A. Jackson研究指出,巴利文律藏中記載,佛陀在得知僧團中有兩性人,原現男眾相反轉現女眾相後,仍同意其轉入比丘尼僧團繼續修行,並未將其逐出僧團 (Vinaya, vol.1, p220)。甚至經典記載一位名為Soreyya的兩性人證得阿羅漢果位(Malalasekera, 1960, pp.1311-1312),及一位愛戀佛陀色身的比丘Vakkali,在佛陀開示諸行無常的真諦後,證得阿羅漢的故事(Malalasekera, 1960, pp.799-800)。…

斯里蘭卡南傳佛教學者A.L.DeSilva便堅持,「我們並沒有理由論斷一般同性戀者就比一般異性戀者貪著色慾或在菩提道上意志薄弱」…換句話說,根據經典的記載,佛陀對待同性戀者與異性戀者的標準是一樣的…。(楊惠南, 2006, 我所知道的台灣同性戀佛教徒)

*******************

黃門
主條目:黃門 (佛教)

黃門是佛教經典中的一個名詞。意譯為不男,即陽具損壞或無用之男人,亦指性慾倒錯的人。亦見於形容性器官功能不正常的女人,則稱為黃門女。 美國佛教學者 Leonard Zwilling,曾依黃門一詞的梵文作了考證,發現黃門一詞的梵文字包含其中一種涵義:

需藉由特殊管道或詭技才能滿足性需求者。(指性慾倒錯)
黃門不能出家
根據《四分律》,出家受戒時需要問受戒者是否黃門,有則不許出家。若不誠實回答,則自作自受,得大罪:

*《四分律》:善男子聽。今是真誠時。實語時。今隨所問汝。汝當隨實答。僧祇雲。汝若不實答。便欺誑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諸天世人。亦欺誑如來及以眾僧。自得大罪。今問汝十三難事。汝非黃門不....

卷35則記載曾經有黃門出家受具足戒卻去性騷擾僧團中的比丘、沙彌之外,還有守園人和放牛羊人,並受到在家居士的譏嫌,佛陀於是制定黃門不得出家受具足戒,而那些已經出家的黃門,則必須逐出僧門[21]:

爾時,有黃門來至僧伽藍中,語諸比丘言:「我欲出家受具足戒。」諸比丘即與出家受具足戒。受具足戒已,語諸比丘言:「共我作如是如是事來!」比丘言:「汝滅去、失去,何用汝為!」彼復至守園人及沙彌所語言:「共我作如是如是事來!」守園人、沙彌語言:「汝滅去、失去,何用汝為!」彼黃門出寺外,共放牛羊人作婬欲事。時諸居士見已,譏嫌言:「沙門釋子,並是黃門!中有男子者,共作婬欲事!」時諸比丘,以此因緣白佛。佛言:「黃門於我法中無所長益,不得與出家受具足戒。若已出家受具足戒,應滅擯(依佛學大辭典解釋,就是還俗)。」

 

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8C%E6%80%A7%E6%88%80%E8%88%87%E4%BD%9B%E6%95%99

 

參考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英文)達摩難陀長老·《常見問題》,達摩難陀長老官方紀念網站(錫蘭佛教精進會),2008年8月2日查閱。
  2. ^ 2.0 2.1 2.2 2.3 2.4 達摩難陀尊者與一位同性戀者的通信
  3. ^ Dhammananda達摩難陀尊者:佛教與同性戀
  4. ^ 香港佛教534期 《隨筆禪話◎秦孟瀟》
  5. ^ 5.0 5.1 宣化上人講述 一九八五年二月 於美國加州洛杉機金輪聖寺 各宗教對同性戀的看法
  6. ^ 詳見《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4(《大正藏》29:76a
  7. ^ 《四分律》
  8. ^ 楊惠南,2002,「黃門」或「不能男」在律典中的種種問題,佛學研究中心學報,七,49-92
  9. ^ 淨空法師關於同性戀問題的開示
  10. ^ 2005-02-06/《聯合報》/E6版/繽紛〈方外看紅塵 同性戀兒子〉聖嚴法師
  11. ^ 星雲法師如何回答同性戀的問題
  12. ^ 釋昭慧,「同志」議題的佛法觀點
  13. ^ 釋昭慧,「同志」豈必承負罪軛? 宏誓雙月刊 83期 2006/10 發行
  14. ^ 楊惠南, 我所知道的台灣同性戀佛教徒 宏誓雙月刊 83期 2006/10 發行
  15. ^ 釋昭慧,中流砥柱,在彩虹下與紅潮中 宏誓雙月刊 83期 2006/10 發行
  16. ^ 騭樺(媒體工作者),我是佛弟子,也是男同性戀者,宏誓雙月刊 83期 2006/10 發行
  17. ^ (請尊重著作權,勿擅改標題,原文出於)曹長青﹐《抵抗撒旦的和平偶像----達蘭薩拉採訪達賴喇嘛記》﹐《世界週刊》﹐1998年4月26日。
  18. ^ 達賴喇嘛專訪 2004/04/14 17:22
  19. ^ 性與欲的題問《達賴喇嘛新傳─人、僧侶,和神秘主義者》經聯出版社
  20. ^ 馬顏克.西哈亞 Chhaya, Mayank,達賴喇嘛新傳,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10/16
  21. ^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楊惠南:《愛與信仰-台灣同志佛教徒之平權運動與深層心理學》附錄『「黃門」或「不能男」在律典中的種種問題』

國軍名將張靈甫的死因??

大陸:張傷重被俘 搶救不治

  • 2011-07-03
  • 中國時報
  • 【呂昭隆/台北報導】

     國軍名將張靈甫的死因,兩岸一直各說各話。我方認定張靈甫是自盡殉國,同時請部屬開槍自殺,與下屬集體成仁;解放軍則宣稱張靈甫是被解放軍擊斃。

     一九九四年,大陸受旅美的張靈甫第二任妻子王玉齡尋求遺骨之請,就張靈甫殉難過程展開調查。由孟良崮戰役紀念館與山東省臨沂市府合作,委請學者進行訪查,歷經數年調查後提出「重傷被俘,搶救不及死亡」的最新版本,但此說尚未經大陸官方拍板。

     張靈甫是抗日名將,戰功彪炳,但在大陸被醜化成一名莽夫。有關其抗日功績,全被抹殺隻字不語。反而是他因懷疑第一任妻子吳海蘭是共諜,並親手槍殺妻子之事,廣為流傳。大陸數年前拍的戲劇《紅日》,對張靈甫頗多著墨。

     張靈甫遺孀曾來台灣訪問,國防部也補頒張靈甫勳章;張靈甫兒子也曾訪問陸軍官校。

 

***********

張靈甫犧牲 大陸刻碑「擊斃」 郝鳴不平

  • 2011-07-03
  • 中國時報
  • 【呂昭隆/台北報導】

     名將張靈甫在國共最著名的孟良崮戰役中,壯烈自殺成仁,是第一位入祠忠烈祠的國軍將領。然而二○○八年五月廿九日,前行政院長郝柏村登孟良崮憑弔戰場時,卻在張靈甫自殺處的小山洞外,發現寫有「擊斃張靈甫之地」的碑文。郝柏村當場大為不滿,立即向陪同的大陸人員表示異議,「張靈甫是自殺而不是被擊斃。」

     郝柏村在日前出版的解讀蔣公日記中,分析已故總統蔣中正當時的決策,同時也記錄了他為張靈甫力爭功過的過程。

     張靈甫係名校北大出身,後進入黃埔官校四期,與林彪、胡璉等同期。在國共戰爭最關鍵的孟良崮戰役中,張靈甫所率七十四軍二萬餘人,死守孟良崮,全軍覆亡,國共兩軍作戰態勢一夕丕變。

     郝柏村認為,對一個軍人而言,不成功便成仁,作戰失敗了,選擇自殺成仁,是軍人武德的至高表現。雖是敵人,亦應受到崇敬,不可汙衊。

     郝柏村同時在書中指出,蔣介石在孟良崮之役後的決策並不正確,因為當時兵團司令湯恩伯等,為雪張靈甫軍被滅之恥,將士用命,猛攻共軍。蔣介石卻由南京親往徐州,下令緩攻,「四十萬兵力所形成的態勢和戰機,因二萬人的損失而放棄」,並不正確。

     此外,郝柏村親臨孟良崮戰場後認為,這是座純石頭的荒山,沒有水,也不能做工事,敵人炮火打到石頭上益增威力,根本守不住。因此,郝柏村認為,張靈甫應放棄孟良崮這個高地,逕向臨沂平原撤退,「甚至甘受抗命責任亦在所不顧」,因為整個戰爭成敗與二萬人的生命,遠比個人責任重要,「此乃將領至高無上人格」。

     孟良崮戰役遺址後來成為當地景點之一,前國民黨主席連戰也曾親訪孟良崮,並提下「天下為公,人民最大」八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