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7/29

巴菲特捐99%財產 127富豪響應慈善

巴菲特捐99%財產 127富豪響應慈善

2014年07月29日

 

國外企業家捐財產做公益概況

國外企業家捐財產做公益概況

【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國外超級富豪公益捐助的例子不少,最知名莫過於股神巴菲特與微軟(Microsoft)創辦人比爾蓋茲,巴菲特承諾捐出99%財產,蓋茲遺產不留子女,2人4年前聯合發動的「贈與誓言」至今已爭取到127名億萬富豪承諾捐出至少一半的財富做慈善。

薩克柏出手10億美元

巴菲特(Warren Buffett)2006年先承諾將資產85%捐贈公益,相當捐374億美元,其中83%捐給蓋茲(Bill Gates)伉儷基金會,今年7月捐2170萬股波克夏B股給5家慈善機構,總值近28億美元,他說:「我打算留給子女剛好足夠的財產就好,讓他們覺得可以做任何事,但又不至於多到什麼都不必做了。」
薩克柏2010年響應巴菲特「贈與誓言」(The Giving Pledge),承諾捐出個人半數財產做公益,去年捐1800萬股facebook股票,市值近10億美元,為2013年全美首善。
前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身家344億美元,承諾未來數年將捐出絕大部分財產。身價22億美元媒體大亨透納(Ted Turner)3段婚姻育有5子,表示死時將只留下喪葬費。
李嘉誠2006年承諾至少捐出個人資產3分之1給「李嘉誠基金會」,相當63億美元。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今年4月宣布與共同創辦人蔡崇信共同設立公益信託基金,資金相當於30億美元。

B型肝炎帶原者 該服抗病毒藥物嗎?

我有B肝 該服抗病毒藥物嗎?

2014/07/28

【聯合報╱記者鄭涵文/報導】

肝病在台灣幾乎可和國病畫上等號,B型肝炎的盛行率12%,約有275萬人罹病。B型肝炎帶原者罹患肝硬化、肝癌的機率是常人的200倍,因此定期追蹤、檢查、控制肝炎病毒至關重要。

抽血看指數 判斷是否服藥

台灣的研究團隊今年六月底在《消化學雜誌》上發表一篇研究證實,慢性B型肝炎患者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可減少3倍肝癌發生風險。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光恩說,要判定病人是否要服用抗病毒藥物,主要還是看抽血結果。抽完血後方能判斷肝指數,如果超過正常值五倍就是偏高,或者是E抗原驗出陽性(病毒活躍),就有服用抗病毒藥物的需要。

肝指數達標 硬化風險很高

朱光恩建議,如果達到標準,肝硬化的風險很高,也比較容易「長東西」。最好還是服藥控制,以避免肝硬化,或是延緩病患進入肝硬化的過程。目前健保給付的抗病毒藥物共有五種,分別是干安能、干適能、貝樂克、喜必福和惠立妥。

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吳俊穎表示,另一種治療方法是打干擾素,亦是達到標準即給付。不過干擾素用來治療C型肝炎較常見,效果也較好。雖然使用干擾素有讓病毒消失的機會,不過機率不高,且每個人病情不同,還是要經醫師判斷。

服藥若中斷 病毒急速飆升

一旦開始使用抗病毒藥物,通常需要至少一年半至三年的療程。朱光恩說,這類抗病毒藥物一顆要200至300元,若是自付負擔頗重。不過病患的病情若符合健保給付的標準,就可以提出專案申請,一天一顆藥,約可給付三年。

吳俊穎解釋,抗病毒藥物的健保給付標準是「肝指數超出正常值兩倍連續三個月、病毒量大於兩千者」。

且進入服用的療程後不能中斷,一停藥病毒量可能在短時間內飆升,而成為高風險族群。

抗病毒藥物的副作用因人而異,一般而言,口服的抗病毒藥物副作用較不強烈,有的人完全沒事,但也有一些人會有像感冒一樣的副作用如流鼻水、痠痛、拉肚子、惡心、反胃等。

三個月到半年 追蹤E抗原

有在服藥者,每三個月到半年一定要回醫院抽血追蹤,主要是測E抗原。朱光恩說,E抗原等於病毒的活躍程度,陽性就代表病毒的活躍性強,會導致肝臟發炎,感染其他人的機率也比較高。吃藥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E抗原能從陽性轉為陰性,降低活躍程度及傳染機會。

但如果過了健保給付期限後,檢驗E抗原還是呈陽性的話,他還是會建議病患繼續吃藥,只不過一個月可能要負擔的藥費約3000元,並不輕鬆。大概會有一至二成的人需要如此。

積極治療 降低肝癌發生率

此外,吳俊穎也呼籲健保署稍微放寬抗毒藥物的給付標準,因為積極治療B型肝炎確實能有效降低肝癌發生率,尤其在肝硬化之前就開始,效果更好。一旦罹患肝癌需付出龐大的社會成本,若能放寬給付標準,可幫助約十多萬人降低離癌的機率。

吳俊穎也提醒,較年輕的B肝病患不要仗著自己年輕、沒有症狀就忽略,尤其肝功能指數高或病毒量高但還未肝硬化者,更是高危險族群。朱光恩建議每半年一定要定期做腹部超音波和抽血追蹤,肝癌早期都是毫無症狀的,需要靠這類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BMI高於30 八成有脂肪肝

BMI高於30 八成有脂肪肝

2014/07/28

【聯合報╱記者林麒瑋/報導】

隨著國人飲食西化、食材精緻化的影響,常見文明病「脂肪肝」的發生率也愈來愈高,加上運動量不足,許多上班族一坐就是一整天,小心長期下來,脂肪肝也找上你。

兩個做超音波 一個肝包油

臺大醫院竹東分院腸胃科主治醫師施文迪表示,脂肪肝顧名思義,就是肝臟脂肪的堆積,正常的肝臟脂肪是在5%以下,若檢測超過5%,就代表有脂肪肝。

美國成人平均患有脂肪肝的比率有三成,國內之前曾做過普及檢測,在上班族中也有近三成的人患有脂肪肝。肝病防治基金會調查,每兩位接受腹部超音波的民眾,就有一人有脂肪肝現象。

臨床顯示,患有脂肪肝的患者,大部分多屬中廣身材,臺大醫院竹東分院營養師陳曉蒨表示,飲食習慣是造成脂肪肝最主要的原因。

女性患脂肪肝 程度多較嚴重

BMI指數高於30的人,患有脂肪肝的人佔有八成;BMI指數25至30之間,脂肪肝患者也佔五成以上。另外,常吃高糖、高油、高鹽等食物,或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過高,都是脂肪肝的高危險群。而糖尿病、B型、C型肝炎患者、因嚴重氣喘而需長期使用類固醇的人,也有比較高的比率罹患脂肪肝。

施文迪表示,由於女性的體內脂肪普遍較男性高,因此女性若患脂肪肝,程度也會較男性嚴重。

胖子機率高 瘦子也有機會

有人會問,「肥胖的人才會有脂肪肝嗎?瘦子也會有嗎?」臨床所見,肥胖者檢出脂肪肝比率幾乎八、九成,由於平常高熱量飲食攝取過多,人體把過多熱量或養分轉化成脂肪,貯存在肝臟,在肝細胞內可見到脂肪顆粒累積,就是一般人所稱的「肝比較『油』」。

雖說患有脂肪肝的人,大部分為肥胖身材,但並不代表瘦的人就不會有脂肪肝。施文迪表示,少部分患者,雖然身形瘦小,但也有脂肪肝的狀況,主要原因是缺少運動,讓脂肪堆積在內臟,時間久了就會產生脂肪肝的現象。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蔡宛玲表示,身材較瘦的人,檢出脂肪肝比率較低,但約有一至二成有脂肪肝,可能與體質有關。

每六個月 超音波追蹤一次

肝是個沉默的器官,因為肝臟沒有神經,所以人體感受不到。臨床調查,初期脂肪肝患者,並不會有所覺察,大部分要靠「超音波檢測」或「電腦斷層」發現。檢測脂肪肝的另一項依據,是「肝功能指數」,肝病防治基金會表示,一般人正常肝功能指數是40,若高於40就有脂肪肝的現象。

透過肝功能和超音波的檢測,脂肪肝患者能清楚確認自己的狀況,施文迪建議,若檢測發現有脂肪肝的患者,應該每六個月追蹤一次,才能確保肝的正常運作。

消除脂肪肝 得靠減重運動

施文迪表示,人體內臟脂肪與體重成正比,體重愈高,內臟脂肪也愈高,內臟脂肪無法在短時間內降低。治療脂肪肝的最主要方式就是靠減重和運動,透過正常的減重,讓體內脂肪減少,利用運動促進新陳代謝,消耗體內脂肪,自然就可以將脂肪肝降低。

蔡宛玲並建議定期追蹤超音波,查看脂肪肝是否獲得改善。若不調整生活方式,只希望利用藥物來改善脂肪肝,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

▇ 脂肪肝5大成因

1.體重過重(BMI質高於25)

體重越重,體內脂肪就越高。

2.糖尿病患者

五成糖尿病患者有脂肪肝的現象。

3.C型肝炎患者

C型肝炎患者肝臟容易堆積脂肪。

4.過度減重者(1個月超過5公斤)

迅速減重會影響身體脂肪代謝,導致脂肪堆積在內臟。

5.酗酒

肝臟是解酒的主要器官,時常酗酒造成肝功能過高,產生脂肪肝現象。

************************************

脂肪肝  

(仁愛院區廖麗瑛 主任)

 

前言

門診常見患者緊張的拿著體檢報告問:「我又沒有B型肝炎,又不抽菸,又不喝酒,怎麼我的肝指數會不正常?」此時醫師會安慰他:「非常可能是脂肪肝,做個超音波就明白了。」其實B、C型肝炎的人雖然很多,最常引起肝指數不正常的原因卻是脂肪肝。脂肪肝可說是當今最常見的肝病,大約有二成至三成的成人有脂肪肝的問題,所以大家也都耳熟能詳,因此不管什麼原因來做超音波時,都不忘問一聲:「有沒有脂肪肝呀?」接下來的問題當然是「脂肪肝嚴不嚴重啊?」「為什麼會有脂肪肝啊?」「是不是太胖了,還是油吃太多了?」「要不要吃藥啊?」「是不是不要吃油?」「會不會好?」等等一連串的問題。

今天就針對這些問題來談談。

一、首先就脂肪肝是什麼來說明。

常有患者問:「脂肪肝是不是肝包油?」當然也有患者說:「聽說脂肪肝就是粉肝,對不對?」脂肪肝是指肝細胞內堆積了油泡,這些油泡就是三酸甘油脂,肝臟可能會有一點腫大,也可能會有一些上腹部疼痛的症狀,但絕大多數沒有感覺,肝功能指數AST、ALT、ALP、γ-GT可能上升,但很少高過10倍,除非到了末期硬化,否則不會有黃疸、腹水的症狀。

二、脂肪肝到底重不重要?為什麼有的醫生說不重要,有的醫生又說得很嚴重。

以往醫界一直認為脂肪肝不是那麼重要,是一種良性的狀態,可以不用太緊張。尤其是輕度的脂肪肝,沒什麼大礙,應該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直至近幾年對脂肪肝的研究和暸解愈來愈多,它的重要性也愈來愈受到重視。

(一)

我們現在知道十之八九的患者是單純的肝脂肪堆積狀態,其實對肝的影響不大,真的可以說是一種良性狀態。但有大約1/10的脂肪肝患者可能發展成脂性肝炎,也就是除了油泡以外,還有肝臟發炎、肝細胞壞死的情況,這種情況比較有問題。

其中1/3 ~ 1/4可能由肝纖維化慢慢進行到肝硬化,甚至發生肝癌,不過脂肪肝發生肝癌的機會還是比B、C型肝炎患者少太多,大約只有1至2 % 的肝癌可能和脂肪肝有關。

問題是,如何分別單純的脂肪肝或脂性肝炎以及肝炎的嚴重狀況?雖然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及核磁共振檢查均可以診斷脂肪肝,但目前只有肝組織切片可以分辨並正確評估肝炎以及纖維化的嚴重情況。一般說來,年紀比較大( > 50歲)、女性脂肪肝患者、肥胖症以及糖尿病患者發生脂性肝炎的比例較高。轉胺梅GOT、GPT的高低無法判別是否有脂性肝炎,但是如果GOT > GPT代表已經出現了肝硬化。

(二)

另一個重要的發現是從肝移植的經驗發現到,如果捐贈的肝臟有脂肪肝,則移植後新肝沒有發揮正常功能造成移植失敗的機會大增,這種情況的發生和脂肪化嚴重程度相關。這代表移植的肝臟會有一段時間沒有血流灌注,有脂肪堆積的肝臟對於這種傷害的抵抗力差,因此脂肪肝容易受到二次傷害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所以現在有明顯脂肪肝的肝臟無法捐贈,必須丟棄。

(三)

脂肪肝還有一項重要、值得注意的地方是脂肪肝代表身體代謝尤其是脂肪的代謝出了問題,脂肪肝可以說是「代謝症候群在肝臟的表現」。

腰圍過大(男 > 90 cm,女 > 80 cm)、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或高密度膽固醇過低,5項中出現3項的人就是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的風險大大增加。所以即使肝臟沒有出現大問題,有了脂肪肝也應該好好檢視是否也有代謝症候群,立即處理才能強心又健肝。

三、脂肪肝相關的疾病很多,包括酗酒、C型肝炎、鐵質沉著症、銅代謝異常、某些藥物如Tamoxifen、AZT以及Perhexiline等、某些化學物質如甲基甲醯酸也會引起脂肪肝,一般所謂的脂肪肝,是指排除以上因素所致的脂肪肝,正確的名稱是「非酒精性脂性肝病」。它是目前最常見的肝病,約 20 % 的成人有脂肪肝的問題,各年齡層均可發現。40至49歲最多,男女比例相當。肥胖的人七至八成有脂肪肝,糖尿病患者五成至七成有脂肪肝。

四、為什麼會罹患脂肪肝?

脂肪肝的發生與飲食、環境以及個人體質有關。主要原因是血流帶了過多的脂肪酸到肝臟,超過了肝細胞可以處理的情況。若有吃太多、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糖尿病、高血脂引起的胰島素抗性、粒線體功能差或肝細胞不能順利將三酸甘油脂以脂蛋白的形式排出肝臟,三酸甘油脂就以油泡的型式積在細胞質內。若再加上肝細胞內的氧化壓力造成自由基對肝細胞的傷害就可能發生脂性肝炎,那就比較不好了。氧化壓力來自肝細胞內的過氧化體內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若粒線體負荷過重造成粒線體功能不佳以及胰島素抗性的狀態都可能發生這樣的狀況。其中,胰島素抗性也會使得肝細胞內cytochrome p450中的CYP2E1 及CYP4A活性增加,以致細胞內游離氧化自由基增加,CYP2E1 在飢餓、糖尿病、肥胖及胰島素抗性的情形下都會有活性增加的情況。肥胖的人(BMI>30)中70 到80 % 有脂肪肝,其中約20 % 有脂性肝炎。當然也有肥胖的人卻沒有脂肪肝的,說到肥胖必須提到,一樣是脂肪,皮下、四肢以及臀部的脂肪與腹部堆積的脂肪對新陳代謝的影響卻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腹圍這麼重要。腹部的脂肪較腰、臀部的脂肪不好,容易合併心血管問題,且腹部的脂肪溶解後經靜脈血流到達肝臟,對肝臟的影響最大。腰臀圍比,女性宜< 0.8,男性宜< 0.9。近來兒童或青少年肥胖的問題日漸嚴重,脂肪肝也成為青少年健康的問題,大約2 % 以上的兒童或青少年有脂肪肝。

五、脂肪肝如何治療?

減重與運動是目前唯一確認有效的脂肪肝治療方法。

脂肪肝其實是一種可逆的狀態,很多病患發現脂肪肝後,經過生活習慣的調整—減少食量、減重多運動後,脂肪肝就消失了!運動不但可以消耗熱量,更可以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除此之外,減重還有很多要注意的事情,吃得好、吃得對也非常重要,有人甚至認為均衡營養的重要性超過減重。營養素的缺乏(尤其是抗氧化劑的缺乏)會對肝臟造成傷害,對脂肪肝的影響比正常人還更嚴重,因為脂肪肝的人肝臟內的抗氧化劑量會減少(可能因為氧化壓力大、消耗多所致)。所以減重除了吃得少以外,一定要注意營養素的均衡,不可偏廢。

六、究竟減重要注意哪些呢?

(一)五大類營養素:五榖、雜糧、蔬果、奶、蛋、肉、油脂,樣樣不可少,只是不可過量。可以增加蔬菜、纖維素的量。也不建議吃大量蛋白質,因脂肪肝的人常有高血壓與心血管問題,大量蛋白質容易傷害腎臟。

(二)三餐都要吃。千萬不要讓自己長時間處於飢餓狀態,因飢餓會造成肝內麩胺基硫(glutathione)、維他命C、維他命E下降,脂肪肝的人比沒有脂肪肝的人尤其嚴重,且因粒線體功能已經不是那麼好,使飢餓狀態造成的氧化壓力更加大,所以有脂肪肝的人比健康的人更不能承受飢餓造成的傷害。根據研究,有脂肪肝的田鼠飢餓18小時後,轉胺梅ALT上升8倍之多;沒有脂肪肝的田鼠則很正常。

(三)減重除了控制飲食或運動之外,當然也可考慮併用合法的減肥藥,如:羅氏鮮、諾美婷。病態性肥胖的人也可考慮使用胃繞道減肥手術來達到減重的目的。

但是須注意幾個問題:

1.減肥藥可能造成脂溶性維生素缺乏(尤其是維他命E缺乏),對肝臟造成更大的傷害,所以一定要補充脂溶性維生素。

2.有些減肥藥,心臟病患者是不可以使用的,使用前請先諮詢醫師。

3.減肥手術造成的快速減重可能加重脂肪肝,腸繞道手術有不少病患肝衰竭死亡的例子,目前已不建議做這種手術。胃繞道手術減重沒那麼快速,比較起來不會有肝衰竭的問題,但手術後脂肪肝還是會加重,之後才會慢慢的恢復。

(四)減重不可快速。快速減重會造成不良的新陳代謝變化且脂肪的溶解會帶進肝臟更多游離脂肪酸,因此脂肪肝會更嚴重-- 研究顯示,減重每週超過1.6公斤以上,即可觀察到肝組織惡化的現象。所以建議減重慢慢減,1週0.5公斤,1個月2公斤,如此壓力也不會太大,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

七、藥物治療:雖然降血糖藥、肝庇護劑、抗氧化劑維生素E、營養素betain等均有研究顯示治療後肝指數或病理上的進步,但仍需更多研究來確認其療效,目前並沒有被確認有效的脂肪肝治療藥物。建議糖尿病本身又有脂肪肝的患者使用口服降血糖藥物時可考慮選用Rosiglitarone來增加對胰島素的反應。

結論

為避免脂肪肝對肝臟造成的傷害,從小就要培養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不要過食,飲食均衡、多運動,只要營養不要肥胖!

慢性肝病的民眾,最好不要吃任何花生糖、花生醬、花生製品

肝苦一族 千萬小心黃麴毒素

2014/07/28

【聯合報╱記者余佳穎/報導】

花生儲存不當,容易產生黃麴毒素。圖片/報系資料照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台灣肝炎盛行率高,愛吃補養肝也是出了名。

偏偏我們吃的食物和生活習慣中,都潛在許多傷肝因子。

今年連續幾次抽驗花生製品,有不少驗出與肝癌相關的黃麴毒素。

肝是沉默的器官,但面對自己的健康,你可不能沉默。

建立正確觀念,才不會傷害了小心肝。

花生糖、花生醬是各地名產,也是台灣人喜歡的食品,不論是花生醬配吐司、花生糖伴手禮,隨處都可見「花生」身影。但消基會日前公布市售花生醬抽檢結果,竟有五成樣本被檢出黃麴毒素,讓許多人擔心花生吃下肚,到底會不會對身體造成危機?

長期吃毒素 肝癌機率高

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主任梁程超表示,黃麴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肝癌研究中心列為第一級致癌物質,「即使沒有罹患肝炎,太多黃麴毒素下肚,也會增加罹患肝癌機率。」

慈濟醫院台北分院肝膽腸胃科主任王嘉齊說,根據2012年的研究報告指出,黃麴毒素慢性中毒的病人,罹患肝癌的機率較一般人高6.37倍;如果是B型肝炎、肝癌高危險群的患者,又長期吃到黃麴毒素,罹患肝癌機率從11.3倍暴增至73倍,可見黃麴毒素會增加肝癌危險性。

代謝會傷肝 肝病別吃花生

王嘉齊說,黃麴毒素吃下肚,雖然會在肝臟代謝,但代謝過程中會產生毒物,毒素導致DNA突變,也產生致癌危機;且代謝過程中肝臟也會受傷,「並不是代謝掉就不會造成人體傷害。」罹患慢性肝病的民眾,最好不要吃任何花生製品。

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營養組長康甄真說,黃麴毒素是致癌因子,但不像金黃素、河豚毒素會導致瞬間神經麻痺,立即產生傷害,「黃麴毒素屬於慢性傷害,但是量多累積,也會轉變成肝癌問題。」

高溫黴菌愛 穀類危機多

梁程超說,黃麴黴菌喜歡濕熱環境,特別喜歡含高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其中又以花生最常見但在玉米、大麥、燕麥、高粱上也會長,「台灣天氣又熱又濕,如果食物儲存不當,很容易孳生黴菌,黃麴毒素也跟著附著上去。」

黃麴黴菌呈現綠色,如生長在玉米、花生上很容易見,民眾也不會食用。

王嘉齊說,如果不肖廠商使用已經感染黴菌的花生加工,或者在運輸過程中遇到高溫、潮濕,都會導致黃麴毒素激增,讓不知情消費者吃下肚,產生致癌危機。

飼料受汙染 內臟也藏毒

此外,動物內臟也可能有隱藏版危機。梁程超提醒民眾,國外飼養牛時會以玉米當成飼料,因此曾發生牛吃到含有黃麴毒素的飼料,結果牛肝臟含有黃麴毒素。如果要杜絕黃麴毒素,內臟也要少吃。

王嘉齊表示,除花生糖、花生醬少吃,花生油也應該少用,如果真需要使用,可在花生油裡先放鹽爆30秒,減少黃麴毒素。

花生油雖好 安全卻難保

康甄真表示,雖然花生是好的油脂類食物,含大量單元、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對身體好,但台灣天氣太過濕熱容易沾染黴菌,且感染黴菌的食品初期也難以用肉眼看出,很難杜絕。

至於民眾如果想補充好的油脂,康甄真說,可以吃核桃、杏仁、腰果,「一天吃一小把,或一小湯匙即可。」

▇遠離黃麴毒素4要

1.買帶殼花生:花生最好購買帶殼的,不買看不到原形的花生仁。除了花生,也要留意咖啡豆如果外觀不對、來路不明、出現異味,就不要使用。

2.選認證廠牌:選購花生醬、花生糖要選有認證的大廠牌,保障安全。

3.以低溫保存:每次購買的量不要多少,最好一、兩天內吃完;吃不完的以密封罐、夾鏈帶分裝,以低溫保存,如存放冰箱,最多四、五天。

4.別捨不得丟:一顆壞掉,就整袋別吃了。如果有發霉現象,代表整袋食物都可能長滿菌絲,必須丟棄;如果出現油耗味,就是花生壞掉,不要再食用;更不要吃過期罐頭、過期花生醬,看不出來不代表沒有問題。

諮詢╱王嘉齊、康甄真、梁程超

十二年國教服務學習列入超額比序 國中生搶當志工

國中生搶當志工 公家機關被迫開缺

【聯合報╱都會地方中心記者/連線報導】

2014.07.29 04:30 am

十二年國教服務學習列入超額比序,台南市不少國中生利用暑假到校外搶當志工,換取服務時數。
記者鄭維真/攝影

十二年國教比序後遺症?今年暑假學生志工大熱門,國中生搶當志工怪象一堆;家長找民代施壓,有公家機關被迫「開缺」,搞到最後還得找人服務這群「小志工」。

過去高中生為大學推甄或申請入學加分爭當志工,今年十二年國教上路,家長發現志工服務占重要分數比序,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今年暑假國中生因此大量擠進「志工」隊伍。

暑假期間,學生志工大熱門,署立屏東醫院就近百位學生志工輪流服務。
記者翁禎霞/攝影

台南某社福機構表示,高中生年紀夠大,勉強可以幫上忙;但現在志工年齡愈來愈小,國中生做志工反而還要找人協助他們,「不知是誰服務誰?」

市府人員透露,許多單位都不喜歡招國中生志工,但礙於民代壓力只好開缺,幾乎沒什麼工作可以交付,「縣府幾乎變成免費暑假安親班」。

桃園縣中壢警分局以往未對外招募志工,但在民代、里長請託下,只好「私下」開放學生志工,「這對我們而言是困擾。」

員警表示,警察機關有嫌犯個資、性騷擾及性侵案件隱私等,很多資料都不能讓外人看見,「這些孩子到這裡究竟能做什麼?我們也是想破頭」,最後只好讓小志工掃地或端茶。

圖書館、文化局的工作性質較單純,一向是家長為孩子爭取志工的熱門單位;彰化縣文化局卻發現,有家長「陪」孩子來當志工,結果是孩子到圖書室念書,家長「代工做志工」。文化局認為此有違志工「初衷」,拒絕核發志工服務時數,有家長因而大發脾氣。

家長忙為孩子找志工機會,學校為了拚升學率也「參一腳」。台中市有國中要求家長參加班親會,學生就可得到六個小時志工時數,引起質疑。校方解釋,學生要給出席的家長遞茶水、送資料「也算服務」。

家扶中心服務的對象多是保護個案,志工都需要經過訓練,暑假竟也成為民代、家長詢問「有沒有志工缺?」的對象。新北家扶中心社工督導范淑芬表示,必須不斷向家長解釋「沒有這一項服務」。

醫院也是學生志工的「熱點」,有學生很認真服務,也有學生像「沾醬油」。有醫院社工抱怨,學生大剌剌在服務台呼呼大睡或低頭滑手機,時間一到,歸還志工背心就走人。

【2014/07/29 聯合報】

 

 

************************

 

志工怪象/聽到打掃社區 來不到一半

【聯合報╱都會地方中心記者/連線報導】

2014.07.29 03:25 am

學生暑假搶當志工,但不少學生挑地點、挑工作。彰化員林鎮公所暑假特別規畫環保志工隊,學生聽到是要打掃社區,不是到圖書館吹冷氣,紛打退堂鼓,七月招不到原訂目標一半。

員林鎮公所今年暑假特別規畫十六梯次環保志工隊,兩個月需要九百六十人次;七月招不滿二百人次,不到原訂目標的一半,讓公所人員很洩氣。

基隆市各圖書館志工出現「城鄉差距」。七堵、暖暖等偏鄉乏人問津,招不到志工;市區圖書館卻大排長龍,即使要等上一段時間,學生也不願「下鄉」。

部立屏東醫院今年湧進近百名學生志工,屏縣志願服務協會安排多達六十個學生團體當志工,從刷油漆到陪老人逛賣場。縣府、屏東醫院表示,暑假前就不斷有家長透過管道為孩子找志工缺,「給孩子一個加分機會」,文化處、社會處更是熱門。縣府一名主管坦承,真的多到不知往哪擺?

創世基金會斗六分院往年暑假最多來兩、三個志工,今年突然來了近廿位國中生,都說是為升學加分而來。

社工員表示,這群國中生多是結伴來,主要負責整理發票,但一群同學在一起容易嘻笑玩鬧;這些學生志工來了一個多禮拜,取得服務時數證明後,就沒再出現,讓社工員感嘆「好現實」。

草屯鎮陳姓男子反映,日前帶父親照腦波,在醫院門口看見一名穿著志工背心的學生,詢問「照腦波要往那裡走?」沒想到對方回說「我也不知道」,他忍不住抱怨「那是在當什麼志工?」

【2014/07/29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