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3/22

日本強震災民心理失控...開始行搶,更傳出婦女遭性侵

宮城災民心理失控 傳婦女遭性侵(2011/03/22 10:33)

此次日本大地震和海嘯對老年族群造成重創,圖為宮城縣南三陸町的災民。(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日本發生強震已近兩週時間,宮城縣災民至今仍過著斷水、斷電的生活,不少民眾已失去理智,開始行搶或竊取商店物資,縣內石卷市更傳出婦女遭性侵案例。令人憂心的是,災民可能不只是餓得發慌而已,情緒恐怕已失控。
英國《衛報》報導,當地政府發言人佐藤(Yoshinori Sato)表示,災民長期處於壓力之下,已難忍飢餓,情緒變得沮喪,開始尖叫著爭搶食物,還聽說發生了傷人和強姦的惡行,但警方目前無暇處裡這些案件,因此尚未證實該消息。但佐藤強調,「聽聞這些情景令我很難過,但犯罪就是犯罪。」


當地的理髮師鈴木也在收拾家園時,目睹竊賊將他的提款卡跟支票都偷走。他難過地說「我已經失去去對人的信任了!」「我的信任感就像這些廢墟景觀一樣,徹底被破壞了。


層出不窮的偷竊、搶劫案也發生在市區,據《時事通信社》報導,宮城縣一家服飾店遭竊寶石和名牌服飾,共損失1200萬日圓。該店家41歲的男性老闆生氣地說,「連收銀機內現金也全被拿走」;

另一家商店老闆則指,目睹一名女子拿走超商食物外,還把周邊販售的陶器都偷走,讓人憂慮「是不是已從拿食品變成難以抗拒偷竊欲念」,顯見有些民眾的情緒與心理狀態已經失控。

宮城縣警方在強震後一周內共接獲250起竊案通報,已從19日起即增調其他縣的警力,巡邏員警增至百人。當地警方煩惱地說,夜晚沒有照明,完全不知如何防竊,但目前警方38輛巡邏車是24小時不停歇的。



震災加上海嘯雙重波擊,幾成廢墟的宮城縣女川町。(圖/擷取自時事通信社)

紐約前獄卒爆料:女獄卒和男囚犯亂搞性關係

紐約前獄卒爆料:女獄卒和男囚淫亂性交(2011/03/21 17:59)

41歲的狄金森根據親身經歷寫成小說《禁忌》(Taboo),描述監獄裡的性醜聞,並接受《紐約郵報》專訪。(圖/取自《紐約郵報》網頁)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紐約里克斯島(Rikers Island)監獄的前獄卒約蘭達狄金森(Yolanda Dickinson)出書爆料,監獄中有許多女獄卒趁著午夜輪班時,和男囚犯亂搞性關係。
美國《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41歲的狄金森於1997到2004年間在里克斯島監獄當獄卒,她根據親身經歷寫成小說《禁忌》(Taboo),描述監獄裡的性醜聞,並接受《紐約郵報》專訪。
狄金森指出,里克斯監獄就像一齣肥皂劇,共有3890名女獄卒和1萬2千名男囚,而這裡是女獄卒唯一能碰到男人的地方,她們單身又寂寞,許多男囚便充滿著性吸引力,而男囚也利用這一點,反正他們時間多,有一整天的時間觀察女獄卒,可想方設法接近,結果女獄卒都趁著午夜輪班時和男囚發生性行為,而監獄的門是電子鎖,不怕有人不小心闖進來。
狄金森雖然聲稱自己在工作時沒有和囚犯發生性行為,但她在書中自爆,她的前男友是一名被判刑10年、曾在聯邦監獄服刑的毒販,兩人生的兒子已經17歲。狄金森在2004年被里克斯島監獄開除,理由是與囚犯「過度親密」(undue familiarity)。
美國聯邦監獄負責罪犯矯正的發言人史蒂芬莫雷洛(Stephen Morello)表示,「與犯人過度親密是不被允許的,會引起安全問題。」狄金森則表示,開除幾名獄卒不能解決問題,因為監獄裡的狀況太亂,違法事件「無孔不入」。

最易錯嫁的星座女:巨蟹座

 

小女子代表的巨蟹們容易婚姻悲劇的原因是:她們太過忍讓、太能將就了![圖/資料照片]

2011/03/11 09:52
文/
命理大街摘星工廠星座館
婚姻是潭深水,在沒有嘗試之前你永遠不知道會經歷什麼,有人勇敢嘗試獲得安定幸福,有些人卻因為輕率的決定而有收拾不完的傷心過去,嫁錯對於女人來說是種毀滅性的災害,所以,在做出嫁人決定時,一定要評定會不會嫁錯?那麼哪些單身星座女們最該多加小心呢?
☆巨蟹座
小女子代表的巨蟹們容易婚姻悲劇的原因是:她們太過忍讓、太能將就了!巨蟹女在感情面前經常喪失理智心智,愛上、習慣了某個不怎麼樣的人對她們來說就是悲哀的開始,巨蟹的包容精神和依賴習慣成了最大的拖累,即使某天巨蟹女身邊的那個人暴露出種種劣跡,即使親友都跟她們說應該早點放棄,即使她們忍了再三後心中的苦悶橫生無數……巨蟹女到最後還是很可能選擇繼續習慣下去!原因之一是她們有種致命的認命精神,對於選擇好了的人和事,巨蟹女很少會想著要放棄,再煩再累最多安慰自己:總會有一天變好的!與其折騰花時間去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還不如多委屈自己適應身邊的,於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巨蟹女就這樣湊合下去,特別是對結婚對象再有疑慮也會忍著!
代表明星:林鳳嬌、藤原紀香、廣末涼子
☆水瓶座
造成水瓶座的愛情婚姻悲劇可以分為這樣兩種:一種是理智現實,一種是任性輕狂。理智面的水瓶們會選條件跟自己適合的對象,就算她們會比別人更挑剔一些,但這個「合適」的標準是從大眾的角度出發,於是與她們有共同話題共同背景的人容易成為水瓶女錯嫁的對象,感覺錯嫁的原因可能是:兩個人太過接近,太瞭解對方的想法反而沒了火花,在一起的生活步驟一致卻有些沉悶;任性面的水瓶們則截然不同,她們挑選對象時不會考慮太多個性或其他契合因素,這時她們完全被瞬間爆發的熱情支配,也許只是跟某位異性見了一面,偶然被對方的魅力煞到,她們就不管別人怎麼告誡怎麼不看好也執意前往,這一面的水瓶女容易閃電結婚更容易閃電離婚。
代表明星:酒井法子、李敏英
☆天秤座
別看天秤女平時批判什麼時說的話既毒又辣,她們可是願意把事情想得很美好的人,即便是看著身邊人的愛情生活上演如何悲慘,她們內心深處還是毅然決然地相信真愛無限美好,當然,她們是不會常把美好掛在嘴邊,偶爾淡淡提上一句的才是最真實的感受!天秤大多很有異性緣,一些轟轟烈烈的追求方式可能都見識過,所以天秤女開始追尋最簡單最自然的一種幸福,所以天秤女會為一些簡單的事情感動,可能只是孤獨時的一句問候、一份簡單的照顧 - 這讓她們容易被人拐走,而且還因為相信什麼都會好、尤其不會做心防,她們會被一時的幸福感沖昏頭,會被短暫的美好表現矇蔽雙眼,天秤女錯嫁的指數由此高升不降!
代表明星:關之琳、賈靜雯

☆魔羯座
魔羯女在愛情婚姻面前是會犯傻的人,身邊對象可能很糟糕,可能做什麼事都不考慮她們的感受,可能不夠關心不夠愛她們,可惜看清事實的魔羯女抱怨放狠話是一回事,放不放棄就不一定。魔羯女的情商相比其他星座來說會低一點,她們在愛人的過程中的思考較少,甚至對浪漫什麼的追求也少,因而魔羯女的愛情結婚對象很可能不是她們最想要的,但卻是讓她們覺得能一起生活的,對待這樣的結婚對象她們會端著制式的態度,在這樣的基礎上建立的婚姻缺乏生動情趣,時間久了魔羯能忍,她們的對象也不能忍了!此外,魔羯習慣忽略自己內心真正的感受,在愛情婚姻方面她們會隨波逐流,這表示她們很可能聽信親友長輩的意見,身邊人說好她們就嫁了!
代表明星:崔真實、宇多田光
☆雙子座
雙子的錯嫁根據人生經驗和年齡層次有兩種不同的表現,第一種跟水瓶的任性有點類似,多發生在愛情婚姻選擇很多、條件不錯的雙子女身上,這類雙子女在愛情婚姻不常發愁,不會特別擔心自己嫁不出去卻容易丟掉理智選擇的能力,這類雙子女戀愛機會多,而試過戀愛的對象越多、對情侶相處的認識越多可能失去認真找尋真愛的興趣,因為經歷很多的她們開始意識到,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才是最真實的,於是她們可能會逃避考慮深遠,結婚後發現不合適才開始後悔;第二類的雙子女屬於孤注一擲型的,這層次的雙子女有些單純,追尋美好人生的腳步急切且不計代價,那種條件被公認不錯又會許諾的對象將成為她們錯嫁的誘因,當種種生活美好的可能鋪天蓋地襲來,雙子女很快就淪陷了。
代表明星:楊采妮、章曉蕙

最長壽者...中研院:BMI22-27;日本:BMI25-30

中研院:BMI22-27 死亡風險最低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2011.03.22 03:57 pm

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沈志陽參與的跨國大型研究發現,BMI太高或太低,死亡率都明顯偏高。
記者林進修/攝影

中央研究院參與的一項跨國大規模研究發現,BMI(身體質量指數)太高或太低,死亡率都明顯偏高,若能將BMI維持在22.6至27.5,就能將死亡風險降到最低。胖哥胖妹,或是竹竿弟、紙片女,為了健康著想,最好把體重控制在標準範圍內。

BMI的計算公式,是以人體的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即kg/m2;例如體重50公斤、身高160公分者,BMI即是用50除以1.6的平方。

這篇由台灣、日本、韓國、中國大陸、新加坡、印度及孟加拉等7國44位學者長期追蹤BMI與死亡風險的重要研究成果,已於今年2月24日刊登在全球排名第一的頂尖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根據研究結果,參與研究的中研院生物醫學暨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沈志陽建議衛生署,不妨把目前18.5至24的國人正常BMI值,稍微往上修訂為22.6至27.5,或是取個整數值而訂為22至27。

沈志陽解釋,許多研究都在探討BMI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但這類研究都以歐美人口為基礎,台灣以這些研究數據來制定國人正常BMI值,往往會失真。有了這篇首度以亞洲人為對象的大規模研究論文,台灣應加以參考。

沈志陽表示,這項研究共追蹤並分析亞洲114萬名年逾30 歲的健康成年人,長達十幾年。結果發現,BMI與死亡率呈U型的雙曲線,BMI太低或太高,死亡率都明顯偏高,而BMI22.6至27.5的死亡風險最低。

如果把22.6至25.0的BMI值當成比較基準,當BMI大於35.0,死亡風險即增加0.5倍;當BMI小於15.0,死亡風險則會增加1.8倍。長期從事肥胖防治的署立雙和醫院復健部主任劉燦宏表示,BMI太高,罹患心臟血管疾病及癌症的機率增加,BMI太低則會導致新陳代謝效率變差,扺抗力也低,死亡率當然飆高。

沈志陽表示,22.6至27.5雖是最佳的BMI,但男女稍有不同,男性的上限還可稍稍放寬一點。若以一名身高160公分的女性為例,BMI22.6的體重是57.8公斤,BMI27.5的體重則為70.4公斤;換句話說,只要體重控制在這個範圍內,就可減少死亡的威脅。

這項跨國性研究,台灣部分由中研院生醫所所長陳垣崇主持,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院士陳建仁、博士游山林以及生醫所研究員潘文涵提供協助。

【2011/03/22 聯合晚報】

*****************************************

 

日調查:稍胖者長壽 比瘦者多活6至7年

2009-06-10 17:32:06 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10日專電

日本厚生勞動省研究小組根據一項長達10年以上的追蹤調查結果指出,40歲時的體型關係到未來存活的年數,稍胖者長壽,比瘦者平均可多活6至7年。

「讀賣新聞」今天報導,這個研究小組對宮城縣40歲以上的男女居民約5萬名進行長達12年的調查,根據過去的體格以及體型指標BMI(Body Mass Index)等,進行分析調查未來平均存活的年數而獲得這項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以身高170公分為例計算的話,

40歲男性的體型若屬普通(BMI在18.5與25之間,體重在53.5公斤與72公斤之間),平均存活年數為39.94年,女性為47.97年。

若是體型稍胖(BMI在25與30之間,體重在72公斤與86.7公斤之間),男性的平均存活年數為41.64年,女性為48.05年。

若是屬於肥胖的體型(BMI在30以上,體重86.7公斤以上),則男性的平均存活年數為39.41年,女性為46.02年。

若是屬於瘦體型(BMI在18.5以下,體重在53.5公斤以下),則男性的平均存活年數為34.54年,女性為41.79年,和體型稍胖者相比,平均存活年數短6年至7年。

調查指出,即使把因生病而體型瘦弱者從統計加以排除,稍胖者長壽的傾向並未有變化,包括瘦者吸菸者較多及瘦者較易罹患傳染病等可能是原因,但體型和壽命的因果關係尚不清楚。

報導引述負責這項研究的東北大學副教授栗山進一的發言指出,勉強讓自己胖並無助於延長存活的年數。

報導指出,這項調查結果也對關心身體新陳代謝問題成為目前社會的一種流行趨勢而過度減肥人士響起警鐘,調查顯示稍胖比瘦較有利於存活。

如何運動不傷膝 ?

如何運動不傷膝 ?

clip_image001

三十幾歲的陳小姐是愛運動的熟女,每天健走或跳有氧舞蹈,周末還爬山。最近一個月左膝的前側隱隱作痛,特別是上下樓梯時,她擔心是不是自己運動過度。求醫發現自己得了髕骨關節疼痛症候群 ( 膝蓋前方的骨頭 ),好發於年輕、愛運動的女性。醫生提醒她,如果不好好保護膝蓋,可能使年輕的膝關節提早退化。

五十幾歲的林媽媽,則是在平常就覺得右側膝蓋怪怪的,上下樓梯或跪著拜拜都不舒服。幾天前爬山後右膝腫脹疼痛,經醫生診斷是退化性關節炎。醫生叮囑她,要避免蹲、跪、久站久坐和上下樓梯。

「有筋骨痠痛和膝蓋痛的現代人越來越多,很多都是動靜失衡所造成。」國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組組長簡文仁從許多門診個案發現。

比如說,有些人動的不夠多或已有退化性關節炎,肌肉和膝蓋都很脆弱, 一下子運動過量,像是爬山爬太久,就很容易引起腰部及膝蓋疼痛。另一些人則視運動過量,如果持續使用不當,加上休息不夠,慢慢會累積一些運動傷害, 造成各種膝關節問題。

膝蓋是全身上下最容易發生傷害的關節,不分年齡,台安醫院復健科主任鍾佩珍表示。如果平常就能好好保養,還是可以延緩關節的退化,即使年紀大,仍可順暢使用。

究竟,該如何保養膝關節?什麼動作又最傷膝?什麼樣的運動較好?如果膝蓋已經出現不適或有退化性關節炎,又該如何運動 ?

▇ 如何保養膝關節 ?

膝蓋每時每刻所承受的壓力,遠超過我們的想像。根據統計 :

· 躺下來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幾乎是 0

· 站起來和走路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 1 ~ 2 倍

· 上下坡或上下階梯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 3 ~ 4 倍

· 跑步時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 4 倍

· 打球和上藍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 6 倍

· 蹲和跪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 8 倍

clip_image006

試想一下 : 一個體重 60 公斤的人,每上一格階梯,膝蓋就要承受 240 公斤,如果是蹲跪就要承受到 480 公斤之多;一個體重 80 公斤的人,每上一格階梯,膝蓋就要承受 320 公斤,如果是蹲跪,就要承受到 640 公斤之多 ....。

clip_image008

鍾桂珍解釋,膝關節平均可承重 35 公斤,承受重量越多,關節軟骨磨損的機率也越大。肌腱也容易受傷,膝關節退化較快。

如果想減輕膝蓋的負擔,可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

◆ 減重:盡可能維持標準體重。肥胖是膝關節的大敵,要預防膝蓋痛,要先解除身上的重量。別以為增加 3 公斤沒什麼,外表也看不出來,實際上每走一步就增加 6 公斤,上下樓梯則是增加 12 公斤。持續肥胖對膝蓋的壓力更不用說 ,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胖子的膝蓋都不好。此外,如果膝蓋已經不適,盡可能少背、少提重物,減輕整體的重量。

另外,年輕時激烈衝撞,關節曾經因車禍或運動受傷,可能在中年就結出關節退化的結果。美國籃球天王麥可喬登告球季賺盡榮華富貴,附帶的收穫是退化性關節炎提早在 40 歲報到。貨運或搬家工人等 .... 的退化性關節炎,是長期外力加重了全身關節負荷。

◆ 少做長期蹲跪的動作。鍾佩珍建議家庭主婦,盡量別蹲著做家事或跪著擦地板,至於深受許多人喜愛的太極拳,簡文仁則是建議年紀大或膝蓋以不舒服的人,不要勉強自己敦太低,站著打高位太極拳就好。

◆ 多訓練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像是大腿前側的四頭肌,大腿後側的二頭肌,增強這些肌群,可增加膝蓋的穩定性,減緩關節的磨損。平常可以多做抬腿的動作,或是室內腳踏車,都可以訓練到這些肌肉。

◆ 運動中感到不適,要立刻停下來,不要勉強。曾是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和哈佛公衛學院教授的芬瑞.帕芬柏格在《哈佛經驗 -- 運動與健康》一書中指出,疼痛其實就是最好的警訊,告訴我們要休息、減緩速度或改變運動項目。

◆ 要有足夠的休息。帕芬柏格教授也提醒,足夠休息對保護膝關節也很重要,因為疲累的肌肉無法讓膝蓋穩定。

◆ 了解自己的極限,盡力而為。簡文仁強調,關節要省省的用,不要折磨它或想訓練它,特別是年紀大了,更要愛惜。因為運動傷害通常是超過能力負荷所造成的傷害,比如說,40 歲的人不能再把自己當 20 歲用 , 因為身體的機能都慢慢在退化,勉強的結果就很容易受傷。

◆ 如果要運動,一定要循序漸進,慢慢增加時間與量。比如說,如果想開始走路運動,可以從每天 10 分鐘開始,習慣後再慢慢增加 5 分鐘、10 分鐘 ....,一直到 30 分鐘,這是最能讓自己習慣且安全的作法。鍾佩珍觀察很多現代人,平常沒運動,周末跟著家人朋友去爬山,結果回來腿痠,膝蓋也痛,就是缺乏循序漸進的結果,當然很容易受傷。

▇ 不傷膝的運動處方

交替著走路、室內腳踏車、游泳水中運動的多元組合,是保護膝蓋最好的運動處方,帕芬柏格教授建議。

clip_image011
相較於慢跑,走路對膝蓋的壓力較小。游泳及水中運動,因為水的阻力, 對膝蓋關節沒有任何負擔。鍾佩珍自己每天早上游泳,就是因為游泳的運動傷害最小,對膝蓋沒有壓力負擔。

致於室內腳踏車,既能訓練肌肉的力量又不傷膝。美國《新聞週刊》就曾在幾個月前報導,目前最受歡迎的新型運動是騎腳踏車,因為它不但可以很激烈,對關節的衝擊也較少。但是還是要注意調整高度,以坐下來向前踩踏版時,腳尖能碰觸地面為宜,避免活動空間不夠,造成膝蓋活動角度太大,反而磨損膝蓋。

▇至於退化性關節的人該不該動 ?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運動能增加氧氣和營養物質在關節組織的流動,促進新組織再生。規律的運動能減輕體重,減少關節的負荷,進而減少關節的磨損,降低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

不過已有退化性關節炎的人,應該從事走路或其他活動前,增加溫和的肌力訓練,增強肌肉的能力,保護關節。

榮總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馬筱笠建議,退化性關節炎的病人如果還能走就走,但要循序漸進。例如:走 10 分鐘休息 5 分鐘,不要勉強。如果還能爬山,走斜坡會比走階梯好。下坡或下階梯比上山辛苦,可盡量坐車下山。

如果需要,一般人在從事激烈或長時間運動時穿戴護膝保護膝蓋。但馬筱笠特別提醒,不需要選特別昂貴或功能特別強的護膝,因為愈強的護膝,保護支持效果愈好,但影響的活動範圍也愈大,而且用久了會減少鍛鍊肌肉的機會。

不同形式的護膝也有不同功能。簡文仁解釋,直統包護式的護膝,具有保暖、支撐的效果,但對膝蓋前方的骨頭髕骨壓迫較大。而前面有鏤空設計的護膝,則能讓膝蓋露出來,對臏骨壓迫較小,適合常做蹲站動作、膝蓋經常彎曲的人。還有一種是兩旁有加強護條的護膝,能保護膝蓋左右兩側。

此外,護膝也不需要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使用,而是間歇性使用。例如:一開始爬山的前 30 分鐘不要戴護膝,戴上之後每 30 分鐘要拿下來休息幾分鐘。或是當膝蓋不舒服時穿上,狀況好時拿下,不要一直依賴護膝,才有機會訓練肌肉。

至於腳底的鞋子,也要因事、因地制宜。例如:健走時要穿運動鞋或慢跑鞋,慢跑鞋的底部能太軟,最好有個船底的弧形,能讓腳順利完成一個圓弧的動作。爬山時要選抓地力強、厚底的鞋子。打球要注意鞋子是否有足夠的彈性、抓地力是否夠穩。如此一來,能減少膝蓋承受的撞擊與壓力。

來源:康健雜誌98期2008/01/01 文章:吳若女

20101229091451435

腰酸背痛不是病『談關節疾病』

腰酸背痛不是病『談關節疾病』

◎臺大醫院骨科部主任/教授 侯勝茂醫師

 

生存在這個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繁多到數都數不清,有的軟綿綿的像是水母一樣,
有的生物沒有手腳,也可以活動的自由自在,而我們全身上下是靠各式各樣的骨頭,還有關節與肌肉的運作,才能夠按照我們的意識來行動,要站立還是要行走,
想要奔跑或是隨心所欲的舞蹈,完全依賴健康的身體,來做我們想要做的事,如果骨骼與骨骼之間的連接發生了問題,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痛風、關節炎還有風溼,就這樣成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關心的話題。

骨關節炎的正式名稱,叫做「退化性的關節疾病」,它不是單純的一個地方發生問題,而是一群的疾病,它們共同的特點是會造成關節的疼痛,還有發炎和關節活動的受限,其實有上百種以上的疾病會影響我們的關節不過最普遍的就是骨關節炎,骨關節炎會是限制我們行動的頭號敵人,也很有可能使我們擁有殘疾。
在骨科的門診裡頭,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會抱怨腰痠背痛,其中將近一半的人可能會聽到,醫生跟他們說你長了骨刺,大部分的人聽到骨刺都以為,是骨頭上長了刺,其實骨刺真正的意思應該是,我們的身體因為長期的使用,骨頭為應付生物力學的需要,因而多長出來的部份骨頭,所以骨刺並沒有一般人想像的那麼可怕,
通常是出現在年紀大或工作辛勞的人身上,就像健美選手在經年累月的不斷訓練下,某些肌肉會長得特別發達,來符合健美的條件好在比賽中脫穎而出,骨頭也是在這樣的使用下,多長一些骨頭,因此而產生出骨刺的,如果長在脊椎的前面通常都沒有害處,因為那裡沒有神經,所以也不會產生任何不舒服的現象,就不需要理會了,但是如果長在脊椎的後面或裡面,壓迫到脊椎神經本身,或長在神經出口的地方,就會產生種種的症狀,像腰痠背痛或是坐骨神經痛,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的時候,就需要治療了。
治療骨刺的方式,有休息、做復健、脊椎牽引還有吃藥或開刀主要是讓神經不再發炎腫大,如果療效不佳才會考慮開刀,至於怎麼樣避免骨刺的產生呢,我們既然知道同一個姿勢使用太久,或是負重過量就容易導致骨刺,這正是患者裡以舉重選手、礦工或農漁夫居多的原因所在,所以我們更要隨時保持正確的坐姿和站姿,不要讓脊椎處在不正常的工作壓力下,這樣就可以避免受骨刺的困擾了。

我們都知道,膝蓋是人體支撐體重相當重要的關節,當我們走路的時候膝蓋會被磨來磨去,造成關節的耗損,一般正常的或年紀較輕的人,由於新陳代謝的能力比較強,很快就可以生出新的軟骨,但是當人體逐漸老化,磨損的程度會慢慢超越再生的程度,如果沒有注意就會惡化成退化性關節炎,等到整個關節面都被磨損的差不多了,只剩下突出的骨頭,關節軟骨就不可能再生,那時別無選擇就只有將膝關節換成人工關節。

為什麼我們一直強調減肥,因為負擔八十公斤的膝蓋當然比負擔五十公斤的膝蓋磨損的快,除了肥胖外還要防止老化,用適當的運動來增加局部血液循環,使關節有新的活力,再度年輕,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作股四頭肌的運動,將腳尖往上翹,膝蓋打直舉高後稍作停留,然後放下,這樣一再重複,次數因人而異,以不會過分酸痛為原則,這個運動是使大腿肌肉保持活力,是防止膝蓋退化最好的方法,除此之外作些沒有負重的運動如游泳都很好,爬山跟舉重就會增加膝蓋的負荷,反而不太適宜,

如果複雜的膝蓋關節中,三個有兩個已經遭到破壞了,保守療法恢復的可能很低,就必須考慮施行手術,換成人工的金屬關節。

這個病有兩個特點,一個就是它往往對稱發生,左手哪裡有右手也一樣會有,而且全身的關節都有被侵犯的可能,另一個就是病情變化多端,有的很輕,過敏只限於幾個小關節,有的嚴重到全身大小關節都遭受侵害,所以不只手腳的關節會變形,膝蓋等大關節也會腫脹畸形,以目前的醫療並沒有完全治好的辦法,但是還是可以控制病情。


◎ 平常應避免把肚子挺出去的姿勢,可以靠牆站立,盡量訓練背部肌肉,把小腹收起來稍微挺胸,當然過胖的人也需要減肥,情形嚴重的人,就需要經過醫師的指示,服用藥物治療。


有些人覺得蹲著很自在又舒服,但是你不可以不知道的是,醫學研究報告顯示出,膝蓋平日必須承受身體走路跑跳和有上下樓梯,已經是苦不堪言了,更何況蹲著的時候必須承受站著的六倍之多的壓力,如果你還愛惜這一對陪你多年的膝蓋兄弟,就少用蹲姿喔

文章來源:http://web.pts.org.tw/~web01/body/h61.htm

翹二郎腿勝過正襟危坐?

在抬舉物品時:彎膝,切莫彎腰。在抬起時,要將物品抱近身體,以腿出力。舉物高度莫高於胸部,必要時找腳墊墊腳。

在站姿與走路方面:長時間站立要墊高一腳,並且不時換腳。站姿要抬頭挺胸,保持脊椎自然彎曲。走路要抬頭收下顎,穿著舒適的低跟鞋子。


如何培養正確的生活姿勢,避免腰部傷害?譬如坐在椅子上翹二郎腿勝過正襟危坐;

坐椅面最好有三到五度的傾斜度較好,因為平面的椅子腰部容易向前傾而提高腰部的緊張感;

躺在床上的理想姿勢就是仰臥,其次是側臥;

平躺時記得使下巴稍微往後收,以脖子自然彎曲的弧度為主,此外,高枕不如低枕好。

 

來源:http://web.pts.org.tw/~web01/body/h31.htm

下樓梯腳掌所承受的重量, 會超過全身重量的3倍以上

我們在下樓梯的時候,每走一步階梯,腳掌所承受的重量, 會超過全身重量的3倍以上。如果不注意的話,從3、4樓的高度走下來,我們關節所承受的力量,可就會讓人吃不消了。

改善的方法是讓這個力量,不要在短時間內一次作用出來。

譬如下樓梯不要太快, 一階一階地慢慢走,作用力就會減緩。並且下樓時,先用腳尖著地, 腳掌隨後再落下,也可以把力量紓解緩衝開來。

不論是運動或是我們日常生活,都要切忌用力過度。中國人太極拳的緩慢、不用力的要領,可以作為很好的指導原則。

 

來源:http://web.pts.org.tw/~web01/body/h28.htm

《來如風、去如風》痛風...運動也是誘發因子?

《來如風、去如風》痛風

(台大醫院副院長 侯勝茂)中國時報

 

早期痛風被認為是一種富貴病,對平民百姓而言,痛風和酒池肉林的生活一樣,是個終身不可能罹患的疾病。但是隨著生活的富裕,山珍海味、美酒佳餚,一般人也可以享受得到,連帶的這個古老的富貴病,也走入了您我的生活之中。

痛風的病因通常和遺傳有關。

痛風的發生,是由於負責代謝分解作用的酵素,沒有發揮應該有的功能。造成尿酸排泄管道的受阻,使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因而過高,使得大量的尿酸鹽結晶在人體內沉澱,引起種種發炎疼痛的症狀。而這種代謝酵素的缺乏,主要是來自於遺傳基因的影響。

血液中的尿酸不只會沉澱,它還會在身體裡流竄。痛風石最常出現的地方是血管的末端,尤其是在四肢的關節,所以關節炎是痛風最主要的症狀。痛風石如果太大的話,就必須靠開刀把它取出來。

痛風的形成是由先天遺傳和後天的飲食環境共同造成的。

痛風的高危險群,包括了:有遺傳痛風體質的人,在飲食上習慣攝取高普林食物的人,以及老年人。

先天遺傳痛風體質的人,基本上體內處理尿酸的功能就不太好;如果飲食上再不加以注意,吸取了太多高普林的食物,罹患痛風的機率就非常高;年紀大的人,由於新陳代謝的功能已經慢慢降低,長期累積在體內的尿酸,也使得他們成為痛風侵襲的對象。

治療痛風的方法,可以分為治標和治本兩種。一般痛風症狀發作的時間,常常是在享用了一頓大餐之後,血液中的尿酸濃度突然增高。這個時候除了要讓病人多休息、多喝水之外,由於症狀是以關節炎的形式出現,立即的特效藥就是消炎用的藥品。秋水仙素是治療急性痛風發作的特效藥。越快服用,它的效果越好。

在治本方面,因為痛風的問題在於吸收了過多的高尿酸食物,我們可以利用藥物,另外開闢一條途徑,來分攤腎臟的負擔。 另一個方式就是利用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加強腎臟原本代謝的功能。

這兩種方式,經常必須同時進行。而後續的排泄運送問題,仍然需要靠多喝水、多休息才能把分解之後的產物,逐步地排除我們的身體之外。

痛風急性發作的時候,痛到會讓人害怕,長期累積下來的心理壓力,很容易讓人都變得消極起來。固然這是人生當中的一種無奈,但如果換個角度來看,先天遺傳上帶來的缺憾,其實是上帝對我們開的一個小玩笑。雖然人力無法改變,但是只要配合藥物和飲食的控制,我們照樣可以過一個快快樂樂的人生。

 



如果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很高, 我們稱之為高尿酸血症, 它是痛風病程裡的潛伏期 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原因很多, 其中包括了喝酒和運動。

酒精會刺激身體產生尿酸, 而且酒精本身代謝之後的成分, 也會抑制尿酸的分解排泄。 運動也是尿酸產生的原因之一。

長時間運動之後, 身體會代謝產生大量的尿酸, 而在長時間的練習或比賽時, 如果沒有飲用大量的水, 把尿酸的濃度稀釋下來, 長時間的累積, 就非常容易造成高尿酸血症。


痛風其實就像地震一樣, 我們體內的高尿酸濃度, 就像地殼裡蓄積的能量。 當尿酸濃度太高, 就像是地震在釋放能量一樣, 痛風的急性發作, 就是這樣發生的。 它的震央, 通常是在腳掌的大拇指根部, 能量太大時, 也會擴散到身體其他的部位。 急性發作的症狀, 通常消失得很快, 但有時也會有一些小餘震產生。 如同地殼一般, 要是能量持續大量的累積, 急性發作的間隔就會越來越密, 最後就會出現痛風石的結晶。 所以我們要治療痛風, 也應該像對付地震一樣, 要有一套防震的長期計劃。

文章來源:http://web.pts.org.tw/~web01/body/h01.htm

節食減肥法能減掉肥肉(脂肪)?

時下出版了許多"魔鬼瘦身"的手冊,教導如何藉由節食達到快速減肥的目的,也就是讓一天吃下去的熱量少於一天所消耗的熱量,以便體內自動燃燒多餘的脂肪,來供給身體的需要。

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自然的生理反應,是先燃燒肝臟裡的肝醣,其次是儲存在肌肉裡的蛋白質,以緊急支應身體所需,不到最後關頭,身體是不會拿出脂肪來燃燒的。

所以當你節食減肥時,最先減掉的並不是肥肉,而是瘦肉,並且身體還會因此減緩新陳代謝,以因應飢餓所導致的熱量不足,所以一旦恢復昔日的飲食習慣後,就很可能比以前胖得更快了。

杜甫的死因


二次大戰時,德國集中營中許多猶太人囚犯,在集中營中極度的營養不良,長期的飢餓使他們瘦得跟皮包骨一樣,等到戰後釋放,大家終於重建天日以為可以大快朵頤一番,結果很多人餓沒餓死反而飽死了,外象看來,好像都是撐死的。

後來經過醫學研究才知道,這些囚犯因為本身營養不良所以身體中的電解質──"磷"含量很低,然後在飽餐時吃了很多碳水化合物,把體內的磷都消耗掉了,當體內的磷降到危險程度時,人就會開始抽筋、昏迷,最後嚴重致死。


 

 

文章來源:http://web.pts.org.tw/~web01/body/h40.htm

電動牙刷比較好?

一般市售的電動牙刷標榜針對口腔設計不同的刷頭,可以徹底清除牙菌斑並縮短刷牙時間
不過若是使用方法不對,反而會對牙齒造成傷害


無論是傳統方法,或電動牙刷,刷牙時要呈45度角,從牙齒與牙齦的交接面刷起

很多人方式不正確,反而導致牙菌斑堆積

刷牙是一種行為,乾淨與否,並不能取決於機器設備的好壞,而是取決於人的態度

 

文章來源:http://web.pts.org.tw/~web01/body/h87.htm

和活動假牙說再見--談人工植牙

和活動假牙說再見--談人工植牙     

◎臺大醫院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 郭英雄 主任/教授

擁有一口整齊的牙齒,不僅顧到面子也照顧到健康。以前的人對於牙齒的保健不甚重視,殊不知缺了一顆牙,也會對自己的門面帶來重大影響,所以往往忽略了缺牙的嚴重性。缺了牙不補,時間久了,兩旁牙齒傾斜,對咬牙齒伸長缺牙部分的牙齦會萎縮,造成牙齒咬合不正,除了影響食物的咀嚼,齒槽骨因為漸漸萎縮變形,也會影響到臉部的形狀。既然牙齒缺一不可,如果不幸缺了牙,人工植牙可以是個不錯的選擇。

所謂的人工植牙,並非指植入牙齒,而是植入牙根。所以,人工植牙是把人工牙根植入齒槽骨內。

現今大部分是使用金屬牙樁,這種金屬牙樁不是用普通金屬材質就可以,一定要選擇不會與人體相排斥的物質。

等到金屬牙根與牙床緊密結合後,確定牙根不會動搖,或牙齦傷口癒合得很好,沒有感染,牙醫才做牙冠套上去。

因此人工牙根,就像是蓋房子打一個很深厚的基礎,比傳統活動假牙更穩固,咀嚼能力較佳,並且受力與自然牙齒相近,不會有異物感,不用磨損任何牙齒,外表也不容易看出假牙的痕跡。

因為人工植牙本身的概念就是把一個異物放入人體中,為了讓人工牙根能夠長久的使用,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及排斥的狀況,植體的材質就非常的重要。

一般有幾個重要的原則要符合,才能作為人工牙根的植體,例如要無毒性的、不會致癌、無組織刺激性、無免疫及過敏性反應等基本的條件。

 

還有就生物力學的適合性來說,植體的堅硬度要能承受牙齒的咬合。植體在人體內還要夠穩定,材質的機械性質不產生變化,長期在體內,植體不會敗壞。植體與組織是否能接著密合,完全與人體相容,成為身體的一部份,則是人工植牙成敗的關鍵。

人工植牙的療程非常之久,若要成功率比較高的手術,普通也要將近九個月,有的病例甚至是要一年人工牙根才會穩固,才能接受假牙的製作。可見這是一個非常因人而異的醫病過程,加上病人花費高昂的金錢,卻因為許多複雜的因素不能100%成功,也會增加醫生跟病人之間的醫療糾紛。

並非所有的人都適合人工植牙,例如,骨骼發育未完全的青少年、有抽煙習慣的人、孕婦、不受控制糖尿病之病患、洗腎患者、愛滋病患、牙周病患、嚴重骨質疏鬆症患者,還有牙齦及牙床骨嚴重萎縮,厚度不足,也容易植牙失敗。

當然,成功完成植牙手術,卻因個人衛生不佳,術後不重保養,造成牙齦發炎導致植牙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

所以,選擇人工植牙的朋友一定要有心理準備,擁有一口美麗耐用的假牙是要付出相當的金錢與心力去維護。

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症

 
當另一半打鼾時

打鼾看似小毛病,卻可能影響睡眠或婚姻品質,

如果你的枕邊人經常鼾聲大作,該怎麼辦?

文.林芝安

2001/04 康健雜誌 29期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id=2199

早餐桌上,梅樂蒂睡眼惺忪,邊揉眼睛邊對一旁精神飽滿的丈夫抱怨,「我就像躺在飛機跑道旁睡覺,我真想捏扁你的鼻子。」48歲的強生滿臉狐疑,他似乎不記得昨天晚上發生了什麼事。

通常,打鼾的一方睡得忘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打鼾,隔天醒來當然不會承認。倒楣的枕邊人卻不時被驚醒,一夜難眠。

前財政部長陸潤康也是其中一例,他的家人經常抱怨他打鼾聲過大,吵得全家不得安寧,陸潤康怎麼也不肯承認。後來家人被吵得受不了了,趁他呼呼大睡時偷錄音,隔天錄音機一放,果然是鼾聲如雷。

美國梅友醫學中心最近一項研究指出,打鼾會影響另一半平均每晚少睡一個小時。

而愈來愈多研究顯示,如果長期睡眠不足,除了會加速老化,讓你看起來顯老,還會增加壓力荷爾蒙的分泌,甚而引發輕微憂鬱的心理症狀。

所以,如果你的另一半經常打鼾,最好不要輕忽,因為你也可能成為受害者。

打鼾是中年人的普遍症狀

許多人經常不肯相信自己會打鼾,事實上,打鼾是很常見的毛病,尤其好發於中年男人身上。

打鼾的成因是,當鼻道或喉頭部位的上呼吸道不暢通時,就會出現鼾聲。

在睡眠狀態時,控制舌頭和軟顎的肌肉放鬆,氣體流經狹窄的呼吸道時,容易隨著吸氣動作一起振動,發出聲音。

一旦咽喉附近的肌肉失去彈性鬆弛,阻塞空氣通道,呼吸無法流暢,自然會發出更大的聲響。而隨著年齡老化,咽喉裡的組織也會逐漸退化,喉部附近的肌肉變得鬆弛,呼吸道更加窄縮。

因此,人到中年,打鼾的機率也隨之增高。

尤其是體格過胖的人,肌肉纖維裡累積了過多脂肪,肌肉特別鬆弛,很容易打鼾。

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最近發表一項「打鼾盛行率及其與疾病相關性」的研究,結果發現,八成六的男性會打鼾,會打鼾的女性超過六成。每天都打鼾的比例不少,男性有44%,女性也有14%。

美國睡眠協會的研究也發現,四成半的中年男性有打鼾的問題,28%的中年女性會打鼾。

馬偕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清基解釋,停經前的女性比較不會打鼾。因為荷爾蒙的作用,黃體素(progesterone)分泌較多,使得血清濃度高,換氣量大,促進呼吸通暢,所以不容易發生打鼾。這也是懷孕時,女性不會打鼾的主要因素。

也因此,女性一旦停經後,由於荷爾蒙分泌減少,打鼾的機率也跟著提高。

不過,林清基醫師提醒,目前國外在這領域的研究逐漸注意到一個新現象,女性在停經前也愈來愈可能發生打鼾。真正的原因仍在持續研究中。

鼾聲震天響可能是呼吸中止症

不分男女,愈容易打鼾的人,發生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的機率愈高,而且「鼾聲的大小與嚴重程度平行,」林清基醫師表示。

 

呼吸中止症狀通常伴隨宏亮的鼾聲,睡到一半時,會出現呼吸暫時停止,這是因為呼吸道暫時性地完全被塞住,無法換氣。

根據美國《神經醫學期刊》的定義,只要睡眠中平均每小時有5次以上的呼吸暫停,就患有呼吸中止症。這除了影響睡眠品質,以致白天昏昏欲睡、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情況嚴重,可能會因血氧濃度降低,導致心肌梗塞或腦血管栓塞等問題。

美國中風協會曾發表一份報告指出,患有呼吸中止症的人,晚上經常出現數十次甚至百次的呼吸中止,由於反覆醒來又睡去,血壓容易上升,中風的機率高。

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的研究也顯示,每天打鼾得高血壓的機率是正常人的3倍,合併心臟病的機率是正常人的4倍。其中,打鼾的人有10~15%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睡眠中心主任陳濘宏推估,在台灣至少20萬人有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中年、男性以及體格肥胖是高危險群。

令人擔憂的是,「患有呼吸中止的人,有80%不知道自己是患者,」密西根大學醫學教授查爾汶指出。在美國,目前粗估約有1200萬人有這個毛病。

如果輕忽睡眠呼吸中止或打鼾這種看起來很平常的毛病,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美國呼吸道疾病緊急照護醫學期刊》曾報導,西班牙醫學博士瑪沙研究發現,大約每30名駕駛人中,就有一位開車時睡著,而這些睡著的駕駛人通常較肥胖、打鼾、白天嗜睡,患有高血壓,或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台南市立醫院成立不久的「睡眠中心」也有類似的發現。在求診個案中,有將近6成屬於中度的呼吸中止症候群,其中有四成五曾經在開車時睡著,相當危險。

其實,睡在患有呼吸中止症的人旁邊也挺危險。「換氣不順暢時,會掙扎、甚至踢打,因為想要呼吸,」林清基醫師印象中就有這麼一位病人,踢得旁邊的配偶叫苦連天。

長久下來,不僅影響睡眠品質、心理情緒,恐怕連婚姻生活都得賠進去。

林清基分析,睡眠中經常腦部缺氧,腦子會愈來愈鈍,人格特質也會從充滿活力逐漸退縮消極,甚而演變成憂鬱等精神疾病。「原本很active(活躍)要選總統的人,最後會變成諸法皆空,」林清基笑喻。

所以,如果你的枕邊人經常鼾聲大作,白天精神不濟,為了自己和另一半的健康,最好趕快就醫。

什麼時候該求診?

台大精神科醫師李宇宙建議,有高血壓和肥胖現象,或短時間內體重明顯上升,或者服用藥物一段時間,都要特別留意。如果有以下幾種情況,建議找專業醫師問診。

■如果患有心血管疾病,不論鼾聲大或小,都應該找心臟血管科、胸腔科或睡眠醫學專家,做初步診斷。

■白天經常頭暈、昏沈、嗜睡,晚上經常打鼾,或有睡眠呼吸暫停現象。

■即使症狀屬於初期的打鼾或呼吸中止症候群,就算沒患有心臟血管疾病,只要經常出現日常精神不濟,或注意力不集中,就得考慮求診。

枕邊人呼呼作響,該怎麼辦?

然而,有時因感冒或過敏,出現暫時而輕微的打鼾,情況雖然還不嚴重到就醫程度,卻已經嚴重干擾旁邊人的安眠,該怎麼辦?

■戴上耳塞。

■分房睡。不過這並非長久之計,而且可能影響婚姻生活。

■錯開時間睡。睡眠專家麥克尼建議,怕被吵的人先睡,熟睡後比較聽不到鼾聲。

■先輕輕喚醒他,再提醒他調整為側睡或調高枕頭。

■避免傷心的妥協方法。有些人不願分床睡,因為感覺受到傷害。撰寫《我如何在不傷害丈夫的原則下睡好覺?》作者維珍妮雅的策略是,她和丈夫同時上床睡覺,等丈夫一入睡開始打鼾時,她就溜到其他房間閱讀或聽音樂,隔天醒來再回到臥室給他一個擁抱,「10次中有9次,他並不知道我在黑暗中離開他。」

10招讓你遠離打鼾

睡姿或生理變化等因素,都可能使呼吸道或氣道窄縮,導致打鼾。分床或分房的做法只能治標,如果要長久共同生活,維持婚姻生活品質,還是得找出打鼾的原因,對症下藥。

美國睡眠協會提供一些策略,幫助你遠離打鼾。

1.控制體重。睡眠醫學專家指出,減重是最根本的治療。研究顯示,只要體重減少3~5公斤,就能有效控制打鼾。

2.側睡比較好。仰躺會增加打鼾的次數,最好採取側睡。因為仰睡時,舌頭容易滑到後方,阻塞住喉嚨。另外,枕頭不要太低,這樣易使得下顎向上抬,造成以口呼吸,導致打鼾。

3.少抽菸,少喝酒。

4.睡前避免飲酒、吃安眠藥或鎮定劑,以免造成肌肉鬆弛,使打鼾的情況更嚴重。

5.戴牙套。牙套會撐大呼吸道口,避免呼吸道窄縮而引起打鼾。

6.經常深呼吸,使鼻道保持暢通。

7.經常微笑,有助伸展舌頭肌肉,可減少打鼾。

8.唱歌。英國艾斯特爾大學最新研究,多唱歌能改善打鼾,因為唱歌能鍛鍊聲帶附近的肌肉,讓鬆弛的肌肉變得更有彈性。

9.呼吸輔助器。如果上述做法還是無效,睡覺時可以戴上鼻罩,透過呼吸輔助器的協助,也是不錯的治療方法。

目前最常使用的方法是「鼻腔連續呼吸道陽壓」(CPAP)。這種陽壓呼吸器是利用持續性正壓,將空氣送進鼻咽,當咽喉裡的氣壓足夠時,就能撐開狹窄阻塞的呼吸道,有助改善呼吸困難現象,臨床上治療效果不錯,高達95%。

10.外科手術。如果打鼾相當嚴重,有些醫師會採取侵入性開刀治療,將鼻喉之間的軟組織切除或收緊,像是二氧化碳雷射手術。不過,長期效果欠佳。

疲倦駕車和酒後駕車一樣危險

澳洲最新的一項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或長時間工作所帶來的疲倦,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它和酒精一樣危險。

這項研究針對39個人進行「駕駛行為測試」,測驗他們在開車時的判斷與反應能力。研究發現,受試者在醒後17~20個小時開車,有一半人的反應和喝醉酒的反應是一樣的。

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傷害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執行長威廉思表示,人們都知道酒後開車很危險,但常常忽略在一天漫長的工作後,疲倦地開車回家,也是冒著風險。

威廉思建議,當你在辦公室開會或閱讀時會不知不覺地睡著,那表示你非常疲倦,下班時就不應該開車回家。午飯以後特別疲倦,或是在大剌剌的燈光底下仍然覺得很累,也表示你睡眠不足,不應該開車。

儘可能找其他人開車,或者找時間小睡一下,別想依賴車內大聲的音樂,或覺得開窗戶讓空氣進來就能提神,最好的方法是在晚上有充足的睡眠,或者請別人代勞開車,以減少意外的發生。

(吳若女整理)

 

唱歌治療打鼾

最新的研究顯示,練習唱歌可以減少打鼾,讓當事人和枕邊人都能一覺到天亮,享有一個好眠。

英國艾斯特爾大學的研究人員,針對20名長年打鼾的人,進行3個月、每天20分鐘的歌唱訓練。

實驗結果發現,開始練習唱歌以後,受試者的打鼾現象有顯著的改善。

艾斯特爾大學輔助醫療系主任爾思特表示,唱歌能鍛鍊聲帶附近鬆弛的肌肉,讓它們變硬。

但他也建議,假如想要用唱歌來改善打鼾,還是要先找醫生諮詢,再編一曲適合自己的歌曲。

(吳若女整理)

經常性打鼾者(睡眠呼吸中止症)...出車禍風險高七倍

常打鼾的駕駛 出車禍風險高七倍
  • 2011-03-22
  • 中國時報
  • 張翠芬/台北報導

     半夜睡覺經常鼾聲大作的駕駛人,出車禍的風險較常人高出六、七倍,危險程度和酒駕肇事一樣高!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提醒,國內約有四十五萬人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因缺氧干擾睡眠,導致白天精神不濟,長期下來會增加心臟負擔,誘發猝死機率。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杭良文昨天在三二一世界睡眠日,公布「國人睡眠認知度」調查,發現超過三成五經常性打鼾者,可能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八成可能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受訪者表示,幾乎天天睡不飽,醒來還是很疲倦。有三成甚至在開車或騎車時等個紅綠燈,就會突然睡著。超過七成受訪者認為自己鼾聲太大,影響到家人。

     學會推估,國內有六百萬人有睡眠障礙,其中四十五萬人屬於呼吸中止症卻不自知。這些人共同症狀為夜間睡不著、睡不好,半夜常起床如廁,睡著時會突然嗆到或喘不過氣。

     林口長庚醫院胸腔科主治醫師羅友倫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除了夜間睡覺突然暫時停止呼吸,每分鐘發生次數可達五至卅多次,身體呈現低血氧,白天會記憶變差,研究也證實,長期缺氧,會增加高血壓、心臟病、中風、心臟衰竭和心律不整等心血管疾病。

     羅友倫表示,民眾或家人可以自我檢測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包括鼾聲如雷,睡到一半好像快窒息,BMI超過廿七的肥胖者,本身有高血壓,加上脖子太粗,頸圍超過十七吋,都是高危險群。

     目前治療呼吸中止症,除了減肥、口腔矯正器、手術,最有效方法是戴「正陽壓呼吸器」,讓患者在睡眠時保持呼吸道暢通,杭良文從年輕就飽受呼吸中止睡眠的困擾,戴了十二年的呼吸器改善,加上成功減重廿公斤,終於擺脫睡不飽的夢魘,不過這種呼吸器須自費,健保尚未給付。

十大炒房特別稅的豁免條款

6226092-2536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