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8/6

爬山都穿什麼登山鞋呢

回答者:
魔王 ( 初學者 1 級 )

回答時間:
2006-04-18 22:56:10

這問題見仁見智啦...
我提出我的經驗,僅供您的參考
我相信一定有人持不同的意見
我大學時代只是偶而爬爬山,但也都是鳶嘴、稍來之類的中級山
當初只是穿著跑鞋去爬山,穿著
運動涼鞋去溯溪
連第一次爬百岳(玉山主峰)時,也都是穿著跑鞋、背著亂七八糟的裝備
就傻傻的跟著同學爬上去
那次第一天都在下雨,歷經四個多小時後終於捱上排雲山莊
但我什麼都帶,就是沒帶拖鞋
就這樣穿著濕鞋子過兩天...
這也是隔年去大霸前,我會買
登山鞋的原因...因為我不想再穿著濕鞋子爬山了!
那時想都不想,重裝用的高統登山鞋就買下去
但上了大霸後,天氣好到沒話說,當然鞋子從頭到尾都是乾的
然而,卻讓我發現高統登山鞋的另一個好處...對腳踝的保護
一雙好的高統登山鞋,其完善的包覆性能夠提供腳踝適當的支撐力
在姿勢不正確時能有效避免腳踝往外扳(當然,沒辦法100%保護)
這是低統的鞋子無法做到的
我現在有三雙鞋子是在山上穿的


重裝用的高統登山鞋
郊山用的低統郊山鞋
以及溯溪用的溯溪鞋


會買低統郊山鞋的原因只有兩個...嫌高統登山鞋太重,以及那雙鞋子很好看
以我的看法,如果你有4000以上的預算,乾脆直接買高統登山鞋
因為你以後是有打算爬高山的
可以在小山先磨合你的登山鞋
看看那邊有不舒服的地方,再尋求解決的方法
不要第一次就直接穿到兩天以上的高山去
我有認識一位山友,他穿著新的登山鞋走奇萊南華
雖然體力夠,但腳後根被磨得吱哇亂叫
最後是一擺一擺的走下山...
但如果你只是想爬爬小山,那買雙低統的登山鞋、健行鞋,甚至是運動鞋就很好用
等你有了第一雙登山鞋,經驗多了,就知道以後什麼鞋子比較適合你
很多老山羊只穿雨鞋、我有位認識的女山友只穿NIKE那雙GORE-TEX的運動鞋,甚至我有位學長幾乎只穿夾腳拖鞋,在山上也是走的飛快

**********************************************************************************

回答者:
史粒普 ( 初學者 4 級 )

回答時間:
2006-04-19 14:18:31

夏天爬小山我會穿運動涼鞋,好處是涼快,方便,不怕水,怕摩破皮再加一雙襪子,不過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涼鞋,腳裸露在外很容易受傷;
冬天天氣好確定不下雨的話爬小山,穿短筒的運動鞋,健走鞋;
冬天天氣不好爬小山,穿高筒
登山鞋,加上綁腿,確保鞋子不會淋濕;
任何時候爬
高山,穿高筒登山鞋,加上綁腿,高山都是二天以上,山上氣候變幻莫測,一濕就要濕兩三天,不能冒險。
我認為你目標是爬高山,應該就直接買高筒,省得到時又要買一雙,高短筒登山鞋價錢也差不多差個一千而已,而且先買先把鞋穿軟穿合腳,真的爬高山走一兩天才不會出狀況。

**********************************************************************************

回答者:
caciquewu ( 初學者 3 級 )

回答時間:
2006-04-20 14:03:45

1.建議高筒登山鞋-保護較好
2.
鞋底越硬越好-腳底比較不會疲勞,不會因疲勞造成抽筋
3.要有防水透氣處理的-保持腳部乾爽
4.建議使用皮面的-比較耐磨

************************************************************************************

回答者:
dream ( 初學者 5 級 )

回答時間:
2006-04-20 23:12:27

我第一次爬山到現在都穿雨鞋,除了雪地訓練會穿登山鞋
其他的大小山,百岳,探勘幾乎都穿雨鞋到處跑,因為學生真的是窮的很~
而穿登山鞋的雪訓,
鞋子也是借來的~
"登山鞋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安全的保護你的腳"
這句話以我的經驗來說只能說對一半
如果買了登山鞋卻沒穿好,對腳的傷害是比任何鞋子來的大


第一要了解所有專業登山鞋特性
1.鞋底硬(比一般鞋底硬很多,稱為"黃金大底")
2.鞋統高
3.鞋重
4.防水透氣
5.不便宜
以上這些是幾乎所有專業登山鞋的特色
不外乎黃金大底,狗鐵絲
但是~
因為登山鞋有以上特色,所以穿這些鞋子時,會有很多相對的缺點
鞋子的緩衝不夠,鞋子太硬,走路姿勢不對會扭傷腳,鞋帶沒綁好會容易受傷等,有一年我走七天的縱走,那是我除雪訓之外,唯一穿過登山鞋爬山
結果第一次穿,就在第4天扭傷腳踝,那次扭傷像當嚴重,因為鞋統高
整個腳踝壓下去,只差沒聽到骨頭裂掉的聲音,還好只是小小腫起來
忍痛走完剩下的行程,那是我第一次體會登山鞋的恐怖
其實後來想想,只是因為自己不會穿登山鞋走路,甚至不習慣穿
其實登山鞋如果用對的話,幾千塊的鞋子包覆性絕對比幾百塊的雨鞋好!
以下做一些不同鞋子的建議


高統登山鞋的使用(適合高山,長程縱走)
1.走路時步伐要穩重,不要跑跳
2.鞋帶要繫好,並且做確認
3.買鞋時別買剛好的,最好大一點
4.最好配合登山杖使用
5.遇到濕滑地形尤其要小心行走
6.善用鞋底的造型來走崎嶇路線
7.別買太重的登山鞋(尤其有些是專為雪地設計的登山鞋)
8.加個綁腿,帥氣十足又防雨水


低筒登山鞋(又稱越野鞋)(郊山,中級山)
這種鞋子和一般球鞋差不多
只是鞋底做的比較能抓地,有些能防水
鞋子避震性較好,適合郊山或是輕裝登山時使用
使用方法和一般球鞋差不多,因為鞋筒低對腳踝的包覆性比較差
但相對的活動力方面就比較強,很適合一般小山使用。


雨鞋(各種地形天候,參考就好)
原住名的智慧,真的是不容小看
他們會穿雨鞋打獵,也不無道理
1.便宜
2.防水耐用
3.抓地力強
4.快乾好清理
缺點
1.包覆性差
2.不透氣
3.常常會不見(便宜到忘了他的存在)
其實雨鞋若穿的習慣,他可以說是非常好用的登山利器
如果怕包覆性不足,也可以用護踝來輔助


不管是什麼樣的鞋子,買之前先想想自己要怎樣使用它
在什麼樣的地形,自己會去什麼樣的地方
怎樣才能把鞋子發會到對自己最好的極限,這才是一雙適合您的鞋子
以上一些鞋子使用的地方和優缺點,小弟個人淺見
希望會對您有所幫助

參考資料 個人經驗

防蚊產品含有「敵避」......有害中樞神經系統

動物實驗/驅蟲劑「敵避」成分 有害神經

〔國際新聞中心、劉力仁、洪素卿、王孟倫/綜合報導〕根據公布在英國生物醫學中心生物學期刊(BMC Biology)的最新研究顯示,驅蟲劑中最常見的成份deet(敵避),對哺乳類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產生的化學作用,和某些殺蟲劑與神經毒氣相當。

這項發現令科學家憂心含「敵避」的驅蟲劑可能對人體造成負面影響,不過這項針對昆蟲、老鼠與放在試管中的人類神經細胞的研究結果能否適用在人類身上,仍有爭議。

一歲以下嬰幼兒不要用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兩、三年前,美國環保署(EPA)才針對敵避舉辦過專家會議,集結五十年經驗與研究報告後,認為該成分仍是目前人類發現最好的防蚊成分,「比所謂的天然或是其他人造合成的防蚊成分都更佳」。這次的研究只是說明引發這些神經症狀的機轉。

林杰樑表示,使用含有「敵避」防蚊產品的重點是適當使用,包括一歲以下的嬰幼童不要用,一般小朋友使用的時候,應該由大人先噴在手上、再塗抹在小孩身上,才不會不小心讓嘴巴吃到或是噴到眼睛等黏膜部位。有過敏性皮膚炎或傷口不要擦拭。戶外活動回來後,記得用肥皂洗乾淨。

此外,「敵避」遇到防曬乳可能會增加吸收量,記得先擦防蚊液,等半個小時乾了後才能擦防曬。

環保署毒管處長袁紹英表示,目前許可十四種環境用藥含有「敵避」,廠商須明確標示不得接觸或直接噴於人體。

業者說,若是含有「敵避」成分的防蚊液,都會標示建議不要直接噴灑在皮膚上。林杰樑說,天然精油也可能有神經毒性,一樣可能引起過敏等症狀。加上品質不穩定,防蚊效果也不好,等於是將自己暴露於蚊蟲傳染疾病的風險下。

「敵避」是美軍於一九四六年根據二戰的叢林戰經驗所開發出的產品。市面上販售含有此一成分的驅蟲產品有液狀、乳狀和噴霧式。每年全球有兩億人使用含「敵避」的驅蟲劑,五十年來含敵避產品共賣了八十億個。

躁症發作時......有意識但無現實感

張尚文 新光醫院精神科主任

人間異語 環台一周 閃電結婚又離婚

2009年08月06日蘋果日報

Q:許多人突發異常行為,就醫才發現是躁鬱症,這病的致病機制?
A:躁鬱症症狀分躁症跟鬱症,發作一陣一陣,會產生狂躁或憂鬱。病人憂鬱大概持續1至6個月,狂躁持續1到3個月,不會早上憂鬱,下午狂躁。坊間常看到有些人一下生氣、一會兒高興,以為是躁鬱症,其實那只是EQ不好,太情緒化。

病患自我認知扭曲

根據研究,引發躁鬱症主因是腦部的腎上腺素、多巴胺等先天神經傳導物質異常;更深遠原因應跟基因某些缺損有關,因為基因缺損,長大後影響腦部神經傳導,造成陣發性疾病。目前全世界都在找尋引發躁鬱症的基因缺損在什麼地方,台灣由中央研究院進行研究,還沒確切答案。

躁症發作時,病人會出現自我無限膨脹、行動力特強、現實判斷出問題等誇大妄想的現象。病人缺乏現實感,也沒病識感,首次發病大概持續1、2周,幾年後再復發,發病時間就會增長。第一次發病最容易被忽略。像有個病人第一次躁鬱症發作,家屬以為中邪帶去廟裡喝符水,剛好一兩周病退好了;2、3年後,他又發作,家屬一樣帶去廟裡拜拜,拜到第3間還是沒效,才送醫診治。

另個案例是個發病女大學生打算去環島,在台北車站和一名計程車司機相談甚歡,計程車司機決定開車載女大學生環島。兩人環島到台中就睡在一起了,到高雄就跑去公證結婚,經過1個半月再環島回台北,女大學生躁鬱症狀消退,才發現自己嫁給一個抽菸、吃檳榔的計程車司機,鬧了3個月辦離婚。

Q:在這些異常行為過程中,病人有意識嗎?
A:患者在表現異常、誇大行為時,有意識但無現實感,當下會認為自己所作所為都是對的,等到症狀消除,才會感到不可思議。所以,這些異常舉動是在自我認知被扭曲的情況下發生的,是病了。有部分病人事後對這些異常行為自責,連帶就會引發憂鬱症。

600萬屋賣成300萬

曾有患者病發時,誤把市價6百萬的房子賣成3百萬,又跑去至善天下訂一戶,後來這名病人及家屬尋求法律途徑,要求買賣契約無效;若證實當時他是躁症發作,法律就會依「精神耗弱」判無效,可是民事上仍須依法賠償。另種情況,若病人精力旺盛,性活動突然變強烈,那也是病症的一種,通常透過藥物就能控制。
Q:可否被完整治療?
A:台灣躁鬱症患者男女比例1比1,年齡層分布在25~30歲,5到10年為復發期。現在已有很好的藥物可壓制躁鬱,病人也許一輩子就發作1次,但也可能復發。隨著醫療方便性增高,延誤就醫的情況很少,治療也不困難,最擔心是病人一意孤行,家人又漠不關心。

記者許家峻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