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9

能做到這8項 才算減重成功

能做到這8項 才算減重成功

2014-12-31 08:59:15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

俗語說「守成不易」很多減重的朋友常有一個困擾,就是好不容易瘦下來之後,過一陣子又會復胖回來,好像減肥是一個永無止盡的深淵。其實,減重最大的挑戰不是如何瘦下來,而是如何維持成果,開業減重醫師林政億整理出以下不易復胖的瘦身成功特質。

俗語說「守成不易」很多減重的朋友常有一個困擾,就是好不容易瘦下來之後,過一陣子又會復胖回來,好像減肥是一個永無止盡的深淵。

不復胖先得「對症下藥」

要怎麼維持瘦下來的體重而不復胖呢?首先,,必須先明白自己為何會變胖,才能「對症下藥」。簡單來說,每天所吃飲食的總熱量若是大於每天活動所消耗的總熱量,身體會將多餘的熱量轉成脂肪囤積,體重自然就會往上增加。所以,會變胖,不是吃的總熱量過多,就是活動所消耗的總熱量過少。

要避免復胖,首先要落實「控制總熱量」與「消耗多餘的熱量」。

 

【控制總熱量】

一、一起床就量體重:每天量體重不僅可知道當下的體重,更可藉此給自己適當壓力,體重一旦稍有增加,就會更提醒自己飲食要控制。

二、餓要慢慢吃:通常從開始吃到產生飽足感,需要20-30分鐘,所以吃很快的人等到吃飽時己經攝取過多的熱量。

三、三餐定時定量:營養師賴羿如表示,不吃早餐或午餐的人,會導致身體因饑餓使下一餐吸收力大增,且容易吃過量。而白天吃少的人,通常晚上易餓,甚至吃宵夜,這樣容易復胖。

 

四、看食物營養標示:購買食物時先看一下包裝上的營養標示,挑高纖、低糖、低油及較低熱量的食物,並藉由計算所標示的熱量來避免熱量攝取過度。

五、喝足夠的水:水沒有熱量卻可佔據部分胃部空間,常喝水可減少食量也有助新陳代謝。用餐時先喝一碗溫熱清湯,使胃部與身體暖和,也有助於減少因為天冷所引發的食慾。

另外,要避免復胖,要養成「消耗多餘熱量」的好習慣,對於口腹之慾控制不住的人,若沒有養成這些習慣,會復胖得更快。

 

 

【消耗總熱量】

一、把運動變習慣:運動可消耗熱量,提升代謝與增加肌肉量,累積效果更可使基礎代謝率提高。相對於不運動的人,有運動的人較不易復胖。因為運動而產生的其他效益,包括紓解壓力與強化社交,對於維持瘦身後的生活型態更是深具影響力。培養健康的紓壓方式,或與朋友一起運動,都有助於讓運動自然而然地變成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雙腿常活動:若是沒有辦法養成快走、慢跑、騎腳踏車或騎飛輪等有助維持體重的有氧運動,至少讓自己的二條腿常常活動,千萬不要當「沙發馬鈴薯」。少搭電梯、多走樓梯,能走路就不坐車開車,而坐車時可提早一兩個街口下車或停遠一點多走點路,幫忙家務打掃環境,把這些融入每天的生活中,也可以增加熱量的消耗。

三、睡好又睡飽:身體消耗熱量跟基礎代謝率是正向關係,基礎代謝率若降低,身體所消耗的熱量也會減少。而根據醫學研究,不易發胖者的睡眠時間是介於6~8 小時,但並非何時睡都可以,建議在晚間12點之前就寢,否則基礎代謝率會變差,使身體消耗熱量減少。另外,晚睡同時也容易附帶吃宵夜及引起隔天的水腫,這些都會易使人體重上升。

 

有人說胖瘦都是體質決定的,但其實體質往往是可以養成與改變的,市面上許多標榜「改善肥胖體質」的減重方法,追根究柢,還是得靠健康的生活習慣維持。能成功維持瘦身成果的人往往都遵守這「習慣成自然」的道理。習慣瘦子的生活方式,自然而然就會變成瘦子了。

體內濕氣不除 怎麼睡都睡不飽

體內濕氣不除 怎麼睡都睡不飽

2015-01-06 09:00:23 健康醫療網 記者許碩穎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許多人上班族都有一樣的心聲,冬天就是離不開被窩的季節,尤其是在下雨天,陰冷的天氣更是有睡不飽、起不來的感覺。但你知道嗎?

睡不飽很可能是因體內的濕氣太多,代謝不佳所造成的!

體內濕氣不除 怎麼睡都睡不飽
分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濕」是一種呈瀰漫狀態的物質,在空氣中稱為水蒸氣或霧氣,若水分在人體滯留太多時就是一種病症,故又稱「濕邪」。中醫普遍認為,人體臟腑機能運化正常,則可平衡體內的水分,當水分代謝不佳或是身體無法將水分引到正確的位置去供給身體運用時,這時我們就會說,「體內濕氣比較重」。

體內濕氣重的人,健康隱憂就是「冬季濕冷」。

周宗翰醫師說,一旦體內與外來的濕氣裡外相合,就更加糾纏不清;因為濕濁阻遏氣機與清陽,導致人體氣血循環運行不佳。

自己如果時常會覺得頭昏沉、提不起勁、很想睡覺、四肢沉重無力、大便變的軟黏排不乾淨、胃口不好、嘴巴淡淡的沒什麼味覺,甚至皮膚濕疹發作或搔癢加重,可能就是體內濕氣太重引起。

中醫理論認為,濕為「陰邪」,而「濕」會妨礙氣機流通的特性,濕邪會導致水腫,特別是體質虛弱的人特別容易水腫。周宗翰解釋,水腫與肺、脾、腎這三臟的關係最大,肺的通調水道與負責代謝、脾的運化轉輸和腎的溫化蒸動等生理功能,需於協調下完成,而中醫在治療水腫的原則,就是「腰以上腫發汗腰以下腫利小便」。

周宗翰醫師建議,要消除體內濕氣與消水腫,平時應該避免持續性久站或久坐。

在家中,下半身穿著應寬鬆舒適的衣物,以避免淋巴循環阻塞;平時飲食盡量清淡,少吃油膩的食物可避免血液濃稠,以免導致循環變慢,並且最好養成每日健走30分鐘,活化下肢氣血循環,就可以輕鬆除去體內濕氣,精神奕奕之外,還可以消水腫。

 

******************************************************************

 

10個人起碼有一半的人身體發福,這也是腫。

減肥一直是大長青終身的志業~


在中醫角度來看,肥胖和水腫都意味著體內有濕,流動不停,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滯留體內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肥胖和水腫都是一樣,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

 

紅豆薏仁湯具有良好的減肥功效,既能減肥又不傷身體,尤其對於中老年肥胖者,效果更好。

 

功效


《薏仁》 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福輕身。


《紅豆》 也有利水、消腫、健脾胃功效,因為是紅色的,中醫認為「紅色入心」,因此多食紅豆能滋補心臟。

統計發現:久坐看電視 罹大腸癌風險高五成

久坐看電視 罹大腸癌風險高五成

2014-06-19 00:00:00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大規模統計發現,久坐與大腸癌及子宮內膜癌的發生風險增加相關,且久坐看電視,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高出五成,比在電腦前久坐更糟。但在其他癌症上,未見關聯。

美國華盛頓大學癌症中心控制與預防科副主任葛萊漢姆‧考德茲團隊,分析四十三份,總規模近七萬人的研究後指出,雖未發現久坐與所有的癌症有關,但在大腸癌及子宮內膜癌風險上,發現正相關。每多坐兩小時,就會相對增加百分之八的大腸癌罹患風險。研究已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期刊」(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該研究顯示,比較不同久坐型態,花最長時間坐著看電視族群,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相對於少看電視者,高出五成四。但同樣久坐,看電腦族群比少看電腦者,大腸癌罹患風險高出二成四,兩者差異頗大。

對此,德國雷根斯堡大學流行病學專家丹尼拉‧施密德推測,比起打電腦的人,久坐看電視者,容易搭配較多油炸物或甜飲等垃圾食物,這或許是同為久坐,但罹癌風險增加幅度出現明顯差異原因之一。

學者進一步指出,該統計同時顯示,無論是否上健身房,久坐還是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所以別以為花了一點時間運動健身,接下來的時間就能久坐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