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9/10

吳爸爸的加分簿

加分和減分

如何在自己的生命中加分

吳爸爸今年71歲是台中最勤快的學員,吳爸爸在94年診斷出肝腫瘤,一顆兩三公分的腫瘤經開刀拿掉,不久變成兩顆,還是開刀,再檢查變六顆,開始做栓塞,過不久醫生對他的家人說已經變滿天星,醫生還是建議繼續做治療。

他選擇投入賽斯心法,上團療聽講座,每ㄧ堂都到還做筆記。

有次在團療時談到一個主題加分和減分。我提的概念是腫瘤伴隨內心的壓力、伴隨潛意識的痛苦和生命品質的低落而加速成長。

當你的生命品質、心靈的力量、內在的成長、生活的轉變每加ㄧ分,你的腫瘤就會縮小ㄧ分,他把這個論點記下來,和所有的筆記做結合,最近他想出ㄧ本書,書名叫吳爸爸的加分簿。

這當中他的內在進行很大的變化,開始處理夫妻關係,第一次離家出走!

上上禮拜回去醫院再做檢查,竟然找不到癌細胞了。

同學問我要不要開刀,我的答案向來是:沒意見。

我強調的是西方醫療無法根治癌症,任何身體的治療,中西藥偏方都無法根治癌症。唯一治本之道-從心靈着手。

如果我能給建議,那就好好的從頭開始學習賽斯心法,從你自己整個生命中各個層面的人際關係徹底的檢視然後改變。

身心靈健康的三大定律:

1身體天生就是健康的:這是ㄧ個信仰,ㄧ個生命的態度是對身體的承諾也是身體對你的承諾。

2人體本來就有偉大的自我療癒力:人體是全宇宙最高智慧的結晶,身體知道他在做什麼,身體本身不會生病。你的肝臟沒有病,有病的是你不是你的肝臟

3身體是心靈的ㄧ面鏡子:ㄧ味的治療身體沒有用,一定要從心靈來探討疾病的起因。

生命很多時候要從不ㄧ樣的角度來詮釋

復發的問題,復發是內在能量的暴發,表示內在還有個阻塞的心靈能量沒有處理,透過你的肝臟顯現內在的傷痛或憤怒,對誰的忿怒?也許是對自己的忿怒!這些年來對現實生活中的挫敗,覺得自己應該要更好!內在許多壓抑的情緒,這巨大的能量透過肝癌的復發再度的呈現出來。你要面對的不是肝,你的肝沒有問題,要面對的是引發你的肝癌背後強大阻塞的負面情緒。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魔法師,都有心想事成的功力。

身體隨著心境而轉,身心靈的學習成長是永無止盡,不斷的自我覺察自我認識,擴展內在心靈,去認識每個發生背後最大的善意。接觸賽斯心法當個信任生命的信徒,從每個發生當中看見屬於你的禮物。

文章來自:

http://tw.myblog.yahoo.com/jw!DbQ5DxGaQk4eWlqg35xpmcc-/article?mid=278

從挑韭菜說起

從挑韭菜說起

許多回憶掩蓋在堅強的外表下
迎接日出送走星辰
不再去碰觸
那自認為結痂的傷口
誰知夢中往事
仍波濤洶湧幾乎將自己淹沒

吃晚餐時,看著小兒子專注的挑出炒麵中的韭菜,
讓我想起我的大妹也有這樣的偏食習慣,
但因為她在課業的表現相當傑出,是家中的榮耀,
所以挑韭菜或她不喜歡的食物配料的工作,
是媽媽在把食物端到她手上前就會預先處理完,
這樣的寵愛,甚至到她上了師範學院回家還持續著。
結婚生子後,還有因為感冒鼻塞,
媽媽在一個小時內要爸爸送她上急診室兩次的記錄;
而我國小開始發燒、生病、甚至氣喘,
都自己拿了錢搭公車,或騎自行車去看醫生。
讓我感慨的是:除了最小的弟弟受了男丁的保障名額,是無可厚非;
我們四姐妹在家中的地位,就以學業表現為標準
在學校老師看重的是功課好的學生,
回到家功課不夠傑出的人,就理所當然的要擔負起做家事、及照顧弟妹的責任;
我被父母、老師打,有一半的原因,也是學業分數達不到他們的要求。
所以一直到離開學校近二十年,
我還做著參加考試,卷子上的題目都不會的惡夢;
學業表現不好,幾乎和我的個人價值畫上了等號。
可是,沒人想過我已經盡力了這個事實,
因此從未被肯定的缺乏自信心態,讓我過得很不快樂,
一直到近年來我才慢慢釋懷。
其實要承認自己的平庸真的滿困難的,
因為社會的總有很高的示範標準。
我有一個學生在癌症手術後,領了一筆保理賠金,
決定要開始挖掘出,她認為早該被父母的栽培的才華;
美語、鋼琴、舞蹈、繪畫、武術、電腦,無一不塞進生活行程中;
可是現實還是現實,許多需要反復練習的課,
在辛苦努力過變成她的壓力,
甚至在家人關心的詢問學進度時變成了她認為的譴責,
本來要追求更閃亮的快樂人生,
卻在無法面對自己缺乏天分的事實後,提前結束了生命旅程。
從外表到內在學著用自己的標準,
給自己多一點掌聲,是我該學會的。
大兒子說:「媽媽,就算阿嬤家有很多小孩,
也應該看到每個人都是世上唯一的,那種獨特性,
即使是複製人都很難完全相同,想一想世上唯一這是多麼珍貴的。」
小兒子接著說:「馬麻,妳現在過得又不比別人差,而且我很愛妳!」
接受個人資質不同,在學業上一較長短當然會有差異的事實;
接受遺傳基因限制,外表美醜不能依自由意識選擇的事實;
接受不能為了盡孝道讓父母一輩子左右你的事實;
接受當別人打著為你好的旗幟時,給了不是自己需要的愛是可以拒絕的事實。
每個人都接受自己的平庸,
再依自己的能力與速度學習與成長;
這樣才能活得像自己,
也才是所謂的公平。


文章來自:

http://yjart.blogspot.com/2008/12/blog-post_7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