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24

腦麻博士孫嘉梁呼籲社會各界保障重度身心障礙者的「自主生活」權利。

腦麻博士孫嘉梁:我要自立生活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

2011.09.24 02:14 pm

天生患有重度腦性麻痺的數學博士孫嘉梁,今天下午1點在凱道宣示自立,並呼籲社會各界保障重度身心障礙者的「自主生活」權利。
記者周永受/攝影

十多年前,重度腦性麻痺的孩子孫嘉梁,拿下高中聯考的榜首,他的努力故事當時引起全國的感動。今年6月,孫嘉梁在美國德州大學Austin分校取得數學博士學位,今天下午他更要站上凱達格蘭大道向政府與社會發表「自立生活宣言」,強調「三十而立」,從此要自立生活,不依賴他人,也希望各界重視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的需求。

民國70年9月24日下午1點鐘出生的孫嘉梁,三個月大時被診斷出罹患腦性麻痺,七歲時獨自前往屏東勝利之家讀書,小學四年級時參加「寫給李登輝總統的一封信」比賽,得獎並獲前總統李登輝接見。參加高中聯考考取榜首,後來又從台大資工系、台大數學所第一名畢業,之後赴美攻讀博士,與長久以來一直照料他的父母,度過五年異鄉的生活後,終於返回台灣。今天是他30歲生日,特別挑在今天下午1點,發表自立生活宣言,期許自己。

生活中的無奈

「花一個多小時坐在馬桶上淋浴,但還是有些部位無法洗乾淨。」「用盡全身力氣為自己洗澡,也失去了洗澡放鬆的目的。」

孫嘉梁是嚴重的腦性麻痺患者,語言表達困難,上肢嚴重緊繃,常不由自主地搖動,有時甚至連目光都難以聚焦,下肢也因不能行走,只能以輪椅代步。他說,雖然他很幸運,多年來有父母為他做復健,但因為身體失能情況嚴重,總是有一些事無法獨力完成。他自承,曾經費了一個多小時坐在馬桶上自行完成淋浴,但還是有些部位總是無法洗乾淨,而且用盡全身力氣為自己洗澡,也失去了洗澡放鬆的目的。

他也曾問自己,如果花上所有的時間與精力,只為了能自行完成一切生活所需,那麼他又如何能發揮所學,對社會做出貢獻,成就自己的理想?

圖為民國85年時,孫嘉梁(左二)因是台北區高中聯考榜首,和其他傑出殘障考生獲當時的李登輝總統接見。
報系資料照

「自立生活」的理念

這個觀念已由日本傳入台灣,在「尊重障礙者主體意志」前提下,請有給職的「個人助理」代替障礙者身體失能的部分。

因緣際會下,孫嘉梁在美留學期間,接觸了「自立生活」的理念:「不論是多麼重度的身心障礙者,都有權利過著自我選擇、自我決定、自我負責的自主生活」。這個觀念近年由日本傳入台灣,台灣也成立了「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協會引進「個人助理」的觀念與服務,在「尊重障礙者主體意志」的前提下,請有給職的「個人助理」代替障礙者身體失能的部分,讓障礙者能與常人一般地自主生活。

孫嘉梁不久前返台,在協會的幫助下,搬出了原生家庭,進行「自立生活」,也打算投入身心障礙者的教育工作。現在的他,日常生活盡量在自己能力範圍下打理,例如他常常獨自坐著電動輪椅出門,搭捷運趴趴走。

孫嘉梁也有感而發的說,「自主生活」是一項基本人權、身心障礙者由於部分身體功能的受損,以致無法僅靠一己之力,在生活中保有完整的自主性;站在保障人權的立場,國家應該以制度提供足夠的支持,讓每個人都能享有「自主生活」的權利。

【2011/09/24 聯合晚報】

全文網址: 腦麻博士孫嘉梁:我要自立生活 | 綜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610393.shtml#ixzz1YrN3rKyz
Power By udn.com

律師飯 愈來愈難吃

律師飯 愈來愈難吃

【聯合晚報╱記者董介白/台北報導】

2011.09.24 02:14 pm

面對今年律師高考新制,錄取人數近千人,衝擊原本就已僧多粥少的律師市場現狀。國內的律師市場,近年來,早已出現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兩極發展,知名大律師的計費,是「按時」以萬元計,小律師則是「依案」計費,討生活並不容易,若再有千人加入市場,惡性競爭的結果,律師恐怕不再是高收入的代名詞。

法界人士表示,目前國內各大財團、金控,都有專屬的律師群,若遇有官司,都是老面孔,收費雖屬營業機密,但熟知內情者透露,不論是以案計,或按時計費,每案動輒幾百萬元。大律師的行情則是按時計費,每小時上萬元,不只開庭,開會討論乃至閱卷,都是計時收費。

相對大律師的「時進萬金」,小律師則只能討生活。初進入市場的律師,通常是選擇受僱,待稍有人脈後,再行開業,為了分擔開辦事務所的固定支出,一般會以合署辦公方式,不過,案源開拓不易,不少律師因收入比上班族還少,最後無奈結束營業。

近年來,在律師市場中,異軍突起的一群,是屬轉任律師的檢察官或法官,由於這些司法官,本就有硬底子的司法偵審實務,頗受財團歡迎,而他們在司法官任內的前後期學長、學弟妹關係,更是涉訟特定人的最愛。

法界人士表示,律師在執業的初期,因人脈不深,只能以專業取勝,若案子辦得好,加上物美價廉,很容易出現「案子會找人」,不怕沒收入。應酬在律師界中似乎不可少,因為人脈的拓展,與案源成正比,而因此有不少律師深信此道,下班後,非得加班應酬。法界人士說,整個律師的收入,早已大不如前,且競爭激烈,面對新制律師分試考試將錄取近千人,未來,律師這口飯恐怕更難吃了。

【記者舒子榕/台北報導】

律師考試新制今年上路,民國100年高等考試律師考試第一試9月26日上午放榜,第一階段錄取率為33%,第二階段9月30日開始報名,將再錄取其中 33%,總錄取率10.89%,超過往年的8%。考選部長賴峰偉表示,考選部將組成小組,逐步健全提高錄取名額後的教育訓練等連帶工作,並討論是否將錄取率進一步提高到16.5%。

賴峰偉說,目前考試委員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提高名額後,可由市場自然淘汰,不要一下子斷絕考生機會。也有人認為,律師牽涉到人民身命財產,若律師素質良莠不齊,選到不好的律師,可能對民眾產生嚴重負面影響,律師要慎選。

【2011/09/24 聯合晚報】

******************

律師選擇多了 素質疑慮也多了

【聯合晚報╱記者董介白/台北報導】

2011.09.24 03:41 pm

今年實施的新制律師分試考試,已於本月19、20日二天舉行考試完畢,共吸引近九千人報考,明年才會由考選部公布錄取名單。由於新制律師分試考試整體及格率由近10年的8%,一下子提高到近11%,預估將有近千人及格,可能創下律師高考錄取人數新高,法務部憂心未來律師的素質,也恐會造成惡性競爭,不利訴訟當事人的權利。

今年律師高考採行新制,考試分二試舉行,第一試考選擇題,按成績高低,以全程到考人數33%擇優錄取;第二試考申論題,再按成績高低,同樣以全程到考人數33%為及格標準。律師高考及格,還要經過1個月的基礎訓練及律師事務所5 個月的職前訓練,才能擔任律師。

法界人士分析台灣司法史上的律師高考錄取統計,民國71年時,有2086人報考,但只錄取6人,錄取率只有0.34% ,民國76年時,錄取人數首度突破百,之後從民國80年左右開始,每年總有二、三百人錄取,直到近10年,人數更上升到每年都有三、四百人,去年錄取 600人,已經創下紀錄。

法界人士說,律師高考的報考人數,也是逐年遽增,近10年,每年至少都有6千人以上的報考人數,由於今年採行新制,報考人數更首度破萬人,達到10545人,以到考9千餘人計算,預計將有近千人及格。

法務部官員表示,目前全國向法院登錄執業的律師人數在6700人左右,市場上早已呈現飽和狀態,若每年都有近千人成為律師,未來,律師的素質隱憂,最直接的影響,將不利訴訟當事人的權利。

不過,持肯定看法的人士分認為,律師名額增加,可使訴訟當事人在選擇辯護律師時的價格、專業上,有更多選擇,也讓律師平民化的理想早日達成。

【2011/09/24 聯合晚報】

國產機車「大黃蜂」的車主指控瑕疵多:從買車就開始修車

國產機車瑕疵多 從買車就開始修車

【聯合晚報╱記者陶煥昌/台北報導】

2011.09.24 02:14 pm

車主把指控瑕疵多的新機車集體騎出來亮相,指控此型機車危及行車安全。
記者陶煥昌/攝影

一群國產機車「大黃蜂」的車主上午騎車到新北市議會前廣場,十幾部機車一字排開,場面壯觀。車主們指控,機車瑕疵多,幾乎從買車起就開始修車,危及行車安全。車主們分別向台中市、新北市消保官投訴,最近更在網路上串連,醞釀向廠商抗議。

針對車主的反應,生產大黃蜂的哈特佛公司中午做出回應,業務課長張哲誠表示,已請多位車主到指定經銷商檢修,改善瑕疵,另外,這款機車是二期環保車,行控都由電腦控制,曾有怠速熄火的問題,但行進間不會熄火,已改寫行控程式改善問題。

車主說,才上市1年多的機車問題一籮筐,包括怠速和行進間會突然熄火、熱氣直接排放到鐵製腳踏板,一不小心就被燙傷、車體震動大、防水不佳等。

消保官周繼雄也到場,他指出,瑕疵可能涉及設計不良,會要求廠商說明並改善;若有必要,會要求廠商全數召回檢修,如果無法改善,將報請交通部全部下架停售。

這款150西西的重型機車,每輛售價7萬5000元,標榜哈雷機車的嘻皮風格,北部一帶就有近百名車主組成車隊,騎在路上十分拉風。不過,北部車隊的「大家長」吳昇翰說,曾多次騎在路上時熄火、有時會突然加速,常把車主嚇得「皮皮剉」。另一位楊姓車主說,新車小毛病不斷,為了維修,他就跑了經銷據點13 趟,修出一肚子火。

【2011/09/24 聯合晚報】

全文網址: 國產機車瑕疵多 從買車就開始修車 | 生活新聞 | 生活天氣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LIFE/LIF1/6610463.shtml#ixzz1YrHGGHsN
Power By udn.com

校名一改再改 光武老校友火了

校名一改再改 光武老校友火了

2011/09/24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北台灣科技技術學院畢業學生,上午舉辦捍衛舊校名活動,校友們舉著抗議牌走向學校,希望能將校名改為「光武科技大學」。
記者陳志曲/攝影

「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一所學校的校名,同樣代表了一所學府的錚錚風骨。」一群「北台灣科技學院」在還名為「光武」工專或技術學院時代的老校友,今天高唱校歌走進「光武母校」召開校友大會,要求把校名改回「光武」。

今年創校40年的北台灣科院即將升格為科大,學校校名一變再變,從「光武工專」、「光武技術學院」、「北台科技學院」、「北台灣科技學院」,到未來升科大後擬改名「台灣城市科大」,引發部分校友不滿,先在臉書上發起「『光武科技大學』正名活動」,他們說,英文校名為Guangw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縮寫「GUT」,意味著勇氣、膽量、毅力。今天並在校友大會上提出復名的臨時動議。

臉書上已有2800名校友,響應校名的「正名」運動;校友表示,已有四萬多人連署「還我校名」行動。「光武」時期的校友、目前在富邦金控擔任業務襄理的周廣俊,無奈的說,包括聯電、蘋果的不少科技新貴,都是「光武」的老校友。光武人有提攜學弟妹的優良傳統,學校一再改名的現象,已造成學弟妹們在填寫履歷及面試上,必須加註「原光武」,面試主管也才知道他是哪個學校畢業的。

周廣俊說,還有人搭計程車時,指名要去「北台灣科技學院」,運將不知道學校在哪裡。

北台灣科技學院校友會理事長江德仁則表示,升格科大是全體校友的期盼,至於校名要改為「台灣城市科大」或「光武科大」,則見仁見智,各有支持者,他會把兩邊的意見和看法都反映給學校。

不過,校友會的決議,對校名的決定僅屬「建議」,無法左右校方的決定。

微中子比光速更快?推翻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

比光速更快微中子推翻相對論?

  • 2011-09-24
  • 中國時報
  • 【潘勛/綜合報導】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Nuclear Research,CERN)團隊廿二日表示,他們對亞原子粒子微中子進行研究,發現微中子的速度每秒達卅萬零六公里,比光速還快六公里,如果實驗成果證實無誤,將推翻愛因斯坦相對論「宇宙沒有任何物質可以超越光速」的定律。

     愛因斯坦在狹義相對論中提出光速是宇宙終極速度,諸多現代物理學便是奠基在沒有別的物質可以超越光速而發展。科學界曾進行數千次實驗,想更精確地測量光速,卻從未發現有任何粒子能打破光速極限。但CERN研究員艾瑞迪塔多博士與同事最近三年對微中子進行實驗,發現微中子比光速更快。微中子有多種型態,最近科學界還發現微中子會自發地改變型態。

     艾瑞迪塔多團隊進行實驗時,準備了一束「渺子微中子」(muon neutrino),由位在瑞士的CERN發射到遠在七百卅二公里外義大利的格蘭沙索(Gran Sasso)實驗室,擬觀察有多少變成「濤子微中子」(tau neutrino)。實驗過程中,研究員發現微中子在相同距離中,比光速快了六十奈秒(即十億分之一秒),雖然微小,但很恆定。團隊測量微中子速度約一萬五千次,統計意義上達到科學界認定為正式發現的程度。

     但CERN團隊也瞭解,通稱為「系統性錯誤」的情形很容易讓一項有誤的研究成果,看來好像真的打破光速極限,因此將研究數值出版並貼上網路,供科學界檢驗挑錯。

     艾瑞迪塔多表示,他的夢想是另一項獨立進行的實驗能產出相同成果,如此他才能釋然;他說截至目前還不能宣稱打破光速極限,唯希望學界能幫忙瞭解CERN「瘋狂的」實驗結果,原因是打破光速極限真是太瘋狂了。

「明道條款」: 進修學校年齡逾28者,不得辦理緩徵

「明道條款」 進修學校28歲前需當兵

2011/09/24

【聯合報╱記者鄭宏斌、程嘉文/台北報導】

藝人明道十一年念五所大學,至今已卅一歲仍未服兵役。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陳瑞源攝影

藝人明道在十一年內念了五所大學,至今卅一歲尚未服兵役,引發社會爭議。內政部昨邀相關部會,訂出「明道條款」,規定若就讀大專院校以下的「進修學校」,年齡逾廿八歲者,不得辦理緩徵,最慢在年底前就將實施。內政部長江宜樺昨天也在立院表示,將修改相關行政命令,把可以申請緩徵的最大年齡,由現行卅三歲降為廿八歲。他強調,對於鑽法律漏洞的取巧行為,必須嚴加禁止。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已要求學校定期報告這些學生出勤情形,只要曠課達到一定時數就予退學。

內政部役政署目前已鎖定卅一人,大部分都是藝人學生,假借就讀進修學校之名,一再逃避兵役;內政部昨與教育部、國防部、學校代表等機關開會,決議修正兵役與教育法規,雙管齊下,杜絕藝人學生「逃兵」。

內政部政務次長簡太郎表示,緩徵辦法原本規定,「逾卅三歲仍未畢業者」不得辦理緩徵,將修正為就讀大專院校以下進修學校者,超過廿八歲亦不得緩徵,下周陳報行政院核定後立即實施,「絕不會超過年底!」

他說,就讀正規大學、碩博士班的學生,排除在此條款外,仍適用卅三歲上限規定;因大學法、專科學校法都有規定修業年限,唯「補習及進修教育法」沒有,形成漏洞,教育部也決議修法,納入修業年限規定。

簡太郎指出,此條款雖不溯及既往,但將來要靠轉學、休學等手法延役,須重新申請緩徵,且有年齡上限;新規定設定廿八歲,是考量十九歲自高中畢業後,有人一邊工作、一邊就讀進修教育,十年應已足夠完成學業。

親子天下》揭開熱門保健食品的七大真相

親子天下》揭開熱門保健食品的七大真相
  • 2011-09-22
  • 中時樂活
  • 作者:陳珮雯
     醫生代言就掛保證?大品牌就值得信賴?保健食品有補就有效?若真要補充營養,應從哪裡著手?兒童保健食品還存在哪些陷阱,家長一定要知道?

     由衛生署認證,取得小綠人標章,有法定地位的健康食品,約有兩百多項。但名單中,沒有一項分類是「幼兒或兒童健康食品」;至於媽媽討論區最常見的保健食品:兒童雞精、魚油、乳鐵蛋白、綜合維他命、酵素、鈣片等,在政府公布的法定名單中更是屈指可數。

     兒童保健食品的管理付之闕如,加上許多兒童保健食品的功效與知識,多半來自網路上的口耳相傳,或透過廣告的醫生、營養師代言,更模糊了兒童保健食品的真相。

     《親子天下》針對討論區上最常見的七種保健食品:益生菌、魚油、酵素、鈣片、兒童雞精、綜合維他命、乳鐵蛋白,解析其真實功效,並提供選購的判斷指標。

真相一:益生菌,不是萬靈丹

     廣告常宣稱益生菌可以改善過敏、調節免疫、促進食欲,真的嗎?

     真正經過醫學實證的效用是什麼?選購益生菌應注意哪些?如何食用,效果最好?

真相二:吃魚油,不如多吃魚

     食用魚油可改善過敏,且有助於提升專注力,但過量可能產生低血壓,以及無法凝血的風險。

     專家建議三餐中,只要孩子有一?兩餐吃到魚,就已足夠。

真相三:酵素:木瓜、鳳梨是首選

     一般小朋友的細胞組織,「新陳」速度比「代謝」快,所以不需特別補充酵素;若要補充,最好一歲以上再補充,否則可能會影響孩子發育中腸胃功能的自我調整。

真相四:食物+運動,確保「鈣」多多

     做父母的總希望孩子「高」人一等,於是補鈣成了育兒顯學。

     除了喝牛奶,深綠及深黃色蔬菜也都能幫孩子「持續」增加骨密度,甚至運動,也都比吃鈣片來得有幫助。

真相五:4歲以下,不適合喝雞精

     雞精含濃縮的小分子蛋白質,飲用後可迅速消化成胺基酸為人體吸收。

     但雞精的蛋白質組成較為複雜,真的想幫寶寶補充兒童雞精,專家建議四歲以上再使用。

真相六:均衡飲食 就是最佳的綜合維他命

     綜合維他命主要是在補充飲食中不足的維他命、增強體力,如果能夠均衡飲食,多吃天然蔬果,不必額外補充也可以很健康。

真相七:乳鐵蛋白 只有「防禦」作用

     醫學證明,乳鐵蛋白雖有助預防特定的腸病毒,但不具殺死病毒的效果;而且效用隨著孩子年齡愈大而遞減。購買乳鐵蛋白,非得買高價位的初乳嗎?

沖泡含乳鐵蛋白的配方奶時,需要特別注意哪些?

     這次「親子天下實戰教養專刊:0-6歲健康寶寶飲食全指南」中,不僅詳細闡述了七種熱門保健食品的真食功能,同時也完整提供了0-6歲幼兒最需要注意的飲食原則、吃出健康的實戰建議等實用資訊。

     「只要孩子健康就好!」這是懷孕時,每個媽媽的心願。看似簡單的願望,真要實行卻辛苦萬分。

     專家都說,母奶對寶寶最好,但只要當過母親,都知道要堅持母奶的哺餵,需要多麼強大的意志力。懷孕期間,媽媽為了胎兒健康,改變日常的飲食喜好;好不容易把小孩生下,為了餵母奶,不少媽媽的飲食還是有所禁忌。

     熬到孩子該斷奶的年紀,日子也沒有比較好過。不愛吃飯的孩子,不是一口飯一直含著不吞下,就是坐在椅子上,盯著眼前的食物發呆,一坐就一個小時。要不就是邊吃邊玩,滿屋子亂跑,你得選擇拿著碗還是拿著棍子在後面追。媽媽一整天有無數小時的心力都耗費在讓孩子吃下食物。

     上了幼稚園,以為日子終於可以輕鬆一點,沒想到迎接媽媽們的卻是孩子大小毛病不斷:夏天腸病毒加紅眼症,冬天流感加輪狀病毒,偶爾再來個脹氣、便祕還是拉肚子。只要吃飯時間到,孩子就對著你喊:「我肚子痛,吃不下。」萬一孩子又有過敏,春秋的一早鼻涕流不停,夜晚鼻塞加咳嗽,大人與小孩都被折磨的一晚不能好好睡。

     飲食是人類維持生命自然的本能,為什麼孩子就是不能好好吃飯?焦慮孩子營養不均衡的爸媽,尋求保健食品的協助。不忍孩子身體不適的爸媽,也期待保健食品能夠改善幼兒的疑難雜症。益生菌、魚油、酵素、綜合維他命、鈣片成了網路媽媽討論區的熱門保健食品。

     醫生與教養專家都建議:吃飯應該是一件愉悅的事,孩子知道自己餓不餓,可以吃多少。爸媽該做的是,提供多樣化的均衡飲食,確保孩子吃進各種營養。

     不要小看「均衡」飲食的重要性。只要每天豆、奶、魚、肉任一食物的總攝取少於成人六根手指頭的面積,孩子就有可能面臨缺鐵的風險,而鐵質不足,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及學習表現。如何讓孩子的飲食吃得巧?不同年齡的幼兒該掌握哪些飲食營養重點?營養師、小兒科醫師、養生達人在專刊中教爸媽們認識適合幼兒的好食物。

     再營養的食物,也要孩子願意吃下去才有用。面對飲食上的教養難題,教養專家在專刊中提供許多實用的小技巧,副食品達人也針對不同挑食習慣的孩子,分享克服挑食難題的食譜。

     營養的吸收有賴健康的身體,大小毛病不斷的孩子,胃口不佳,就算吃了也不見得能充分吸收食物的營養。針對幼兒常見的疑難雜症,專刊除了請西醫解答爸媽們的疑惑與迷思,也邀請中醫提供簡單易操作的家庭食療方。

     至於保健食品吃了真的有效?抑或只是安爸媽的心?專刊中提出了選擇保健食品時該注意的陷阱,並釐清七種熱門保健食品的真實功能。

     健康是爸媽能送給孩子的最佳財富,不妨從親近食物開始,讓孩子贏在健康的起跑點。

兩根長黑棒...股市老手杜總輝慘賠5.8億元

 

 

 

  • 2011-09-22
  • 第770期
統一證券前總裁慘賠六億元的教訓 股市老手杜總輝 爆發台灣期貨史上最大違約案
  • 文/劉俞青

股市重挫,

就連縱橫股市三十年的大戶也認栽。八月五日、八日連續兩天長黑,讓統一證券前總裁、也是股市名嘴杜總輝及其關係人發生台灣期貨史上最大違約案,這堂「六億元的一堂課」,投資者可從中學到什麼?
試想,如果一條危險的小徑連走七年,每次都平安度過,一點事都沒有,會不會讓你因此卸下心防?但悲劇往往就在撤下心防的那一刻發生。
八月以來的這波股災,讓許多投資人受傷慘重,就連在股市翻滾三十年的老手也摔跟頭。

股市好手 帶領統一證殺進台灣前五大

八月中旬,台灣期貨市場爆發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戶違約交割事件,這位讓市場人士跌破眼鏡的違約大戶,就是股市老手、前統一證券總裁杜總輝。
只要股市資歷超過十年以上的投資人,幾乎都耳聞過杜總輝的名字。一九九○年代,他曾帶領統一證一路殺進台灣前五大券商,寫下美好的時光,也因此受到統一集團大家長高清愿的重用,將他聘為統一證的總裁。後來他還跳槽到建弘投信擔任董事長、第一金的官股董事;之後雖然退下來,但自己成立富林投顧,在代操界也頗有斬獲,一度還上電視成為股市名嘴。
但這樣資歷豐富的老手,竟然也在這次股災中滅頂。據悉八月五日,大盤一天狂瀉四六四點,當天已經重創杜總輝的老本,三億本金賠光還不夠,還要倒貼數千萬元。
但股市殺紅了眼,也讓「老杜」誤判情勢,當天他不僅沒有停損平倉,還決定再加碼五千萬元新部位;沒想到下個交易日八月八日,又是一根三百點的黑棒,杜總輝因此大賠二億八千萬元。如果加上原本本金約三億元,等於在這次股災中賠盡五.八億元,兩根長黑棒,恐怕就此終結他的投資生涯。
根據了解,三天後的八月十一日,已經確定有兩家期貨商同時向主管機關提報違約紀錄,分別是凱基期貨與元富期貨,金額分別是一.○七億元與一.三億元,但提報的紀錄中似乎沒有出現「杜總輝」的帳戶,而分別是兩位杜姓投資人的名字。根據主管機關私下表示,應該都是與杜總輝極為密切的關係人。

「全壓」心態 斷送砍倉停損的最後機會

事實上,這波股市急殺,受重傷的當然不只杜總輝一人。據了解,近期共提報五十六個帳戶違約,其中還有股市浮沉多年的林姓金主等,也都是最近期貨市場的違約戶,只是金額沒有杜總輝龐大、知名度不若杜來得高,因此相對沒有受到外界注意。
但這次會讓杜總輝在兩個交易日內,賠盡本金還不夠,還要掏錢倒貼的投資工具,其實就是「台指選擇權」。台指選擇權是這幾年,在寶來證券的積極造勢下,成為台灣股市廣受投資人青睞的工具。
以這次杜總輝的操作方式為例,其實就是賣一個買權(call)同時賣一個賣權(put)的「賣出勒式交易」,這個方式,就是等於賭「只要在一段時間內,大盤指數在賣出買權和賣出賣權的指數區間內震盪,投資人就可以安穩賺取權利金」。
但換言之,一旦指數突然大漲或大跌,跳出這個區間之外,如果沒有立即平倉,或建立期貨部位避險,投資人就會有數十倍甚至數百倍的虧損。
不但如此,杜總輝為了賺取更多的權利金,還去交易遠月分的選擇權,雖然時間價值較高,但卻面臨流動性不足的風險,以致事件發生後,連期貨商都難以砍倉停損。
因此,事後市場人士指稱,當八月五日大盤大跌四百多點之後,儘管已經重傷,但如果當天杜總輝忍痛平倉出場,還不至於發生重大違約。
但人性也在此刻面臨最殘酷的考驗,賭桌上的輸家,永遠想要在最後一把「全壓」的心態,讓杜總輝誤判情勢;他不僅未平倉,還加碼新部位,才會於隔天再一次殺盤中,被狠狠地﹁請出﹂市場。
嚴格說來,台指選擇權並不能算是所有期貨相關商品中,風險指數非常高的投資工具;但一般講解期貨的教科書上,仍會要求投資人應該在買進一口時,準備多口資金的方式投資,例如三口到九口現金,以隨時提防不測。但這次杜總輝顯然沒有嚴守這項準則,才會如此重傷。
根據熟悉杜總輝操作模式的資深期貨人士表示,最近七年來,即使在○八年的金融海嘯時,「老杜幾乎都沒有錯過,手氣很順。」也就是每次的交易,至少都是小賺出場。

但連走七年的險徑沒有出事,就能保證下一次也贏?還是因為連續七年的勝利,才讓杜總輝輕忽了風險的存在,因而種下這次慘賠的結果?答案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但也許就是這幾年手風很順,收穫頗豐,因此杜總輝的財力一點都不差。他在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的凌雲通商大樓樓上,擁有一整層三百多坪的商辦樓層,市價將近三億元;但這筆房產名下已設定銀行貸款,是否已動支,還須杜總輝自己說分明。此外,在台北市青田街的巷子裡,他還有一戶八十多坪的住宅,雖是二十年的老房子,但附近環境清幽,以目前市價估算,至少也有六千萬元的行情,並非毫無還款能力。
只是,如果杜總輝的違約金額都不在自己名下,作為違約苦主的期貨商縱使想藉由法律求償,也未必能有明確的結果。

拚賭個性 曾遭「內線交易」罪名起訴

但杜總輝如今落得如此下場,很多他的老友聽聞,除了替他嘆息,卻也坦承「不意外」。
事實上,一路走來,杜總輝在股市上的一席之地,全是靠他敢拚敢賭的個性衝出來的。他是統一證的開國元老,當時為剛開張的統一證很快衝出市占率,擠進台灣前五大券商,功勞簿上的確記上一筆;高清愿因此同意他為自己掛上「總裁」的稱號,這是統一集團內部除了高清愿、林蒼生之外的第三位「總裁」,可見高清愿當時對他的重視。

但很快地,他的作風也在集團內部惹來兩極評價。
最有名的,當屬九四年,統一集團的金雞母統一超剛要掛牌上市,杜總輝聞之立刻利用統一證自營部大力買進擁有不少統一超的統一公司股票,不到一個月獲利近億元,在當時普遍各家券商自營部部位都不高的年代,已經是相當驚人的獲利數字,但也因此被以內線交易起訴,雖然最後判決無罪,卻已為當時統一超的上市案帶來波折,讓高清愿頗為頭痛。

能否再起 看如何向被違約期貨商交代

其後,杜總輝陸續又在統一集團內部引發不少人事上的爭議,例如他引進許多「自己人」任居要職,因此讓當時統一證副總王貞海、高樹煌等大將出走,最後,高清愿痛定思痛,才在一九九七年,將杜總輝請出統一集團。
杜總輝離開統一證之後,又陸續任職建弘投信、第一金,但時間都不長;而後他自己成立富林投顧,從事代操業務,但代操在台灣始終伸展不開,最後他連富林投顧都賣掉。

隨著年歲漸長,年逾六十之後,杜總輝可說已經淡出投資界;據了解,現在只剩下設籍在自己青田街住家的「聯翔投資」,每天幾乎只有自己和弟弟杜貴雄兩人一起操盤。
這一次,杜總輝算是栽了,這一跤,摔得很重,能不能重新爬起來?外界不敢樂觀看待,恐怕還須看他後續如何向被違約的期貨商交代,才能決定。

台指選擇權
台指選擇權其實是一種賭注大盤指數的選擇權工具。當大盤陷入盤整時,投資人可以藉由同時站在賣方,賣一個買權與賣權,來鎖住指數區間,確保獲利。但一旦大盤出現跳空急殺時,就有可能導致極大虧損,這次的事件即是在此前提下發生。
兩大苦主 元富期貨與凱基期貨受累最深
台灣期貨史上爆發最重大違約事件,被賴帳不還的兩位苦主——元富期貨與凱基期貨已是苦不堪言;但更慘的是,台灣的《期貨商管理規則條例》今年初剛修法完畢,新的管理規則不再要求期貨商提列違約損失準備。這項改變,將直接影響被違約的期貨商當期損益,形同雪上加霜。
根據原來的《期貨商管理規則條例》第16條規定,期貨經紀商每個月必須從營收中提撥2%作為「違約損失準備」,以預防類似杜總輝這種突發的重大違約事件,影響期貨商的獲利。
但這項風險控管的規定,卻在今年1月16日修法中,完全被刪除。根據金管會證期局局長李啟賢表示,期貨商的風險控管有許多環節,提存準備只是其中一環,最重要的,還是期貨商自己隨時管控,像這次事件,就是期貨商沒有急踩煞車導致。但取消提存準備,讓這次的違約金額,將完全展現在該期貨商的當期損益上,毫無緩衝空間,也是不爭的事實。
事實上,期貨本屬高風險產業,應該有比股票現貨市場更高的風險機制,儘管這次事件後,期貨交易所表示將督導期貨商加強風險管控,而且近期內已經兩次提高保證金的金額,但期貨商的「自律」,恐怕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之道,例如杜總輝在前一個交易日慘賠之後,還能再買進新的部位,是否期貨商沒有善盡風控把關的責任?恐怕才是這次「6億元的一堂課」真正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