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1

關於「性成癮症」

阮芳賦/關於「性成癮症」的討論

2009/11/14 14:01
阮芳賦

最近,有人要我審查與修改一篇「問與答」(編按:NOWnews色區的《性愛Q&A專欄》),全文如下:

問:先前X檔案的男主角大衛杜契尼傳出性成癮症,請問要怎麼判斷得到這個病症。

答:性成癮是指個體出現強烈的、被迫的連續或週期性的性衝動行為,如果性衝動得不到滿足,就會產生焦慮不安的痛苦感覺。目前多數性學專家(應該讀為「多數性成癮的鼓吹者」而不是「多數性學專家」—阮芳賦)把性成癮看作是一種心理問題。

這種性成癮,就像抽煙、喝酒、shopping會上癮一樣,只不過上癮的東西,卻是「性」。性成癮與一般其他的成癮過程類似。拿抽煙來講,沒有人抽一次煙就會上癮,而接觸色情的東西,也不會一次就成癮。通常是第一次接觸,覺得很刺激,但是也有罪惡感。然後便一星期接觸一次,漸漸變成兩三天接觸一次,後來變成每天接觸,結果習慣成為自然,不知不覺中被「性」給管制住,擺脫不掉,成為「性成癮患者」。

鑒於性成癮行為對社會道德觀念和婚姻家庭所造成的危害極大,故應重視糾正這些人的不健康性行為。「性成癮患者」為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性成癮傾向,可對照以下5條標準:

1.不安全感。在性活動之後感到羞恥、不安和空虛。

2.喜歡搞秘密活動。覺得自己的性行為需經特別保密,常常激動不 安得渾身顫抖並導致一種雙重角色,即當人一面,背人一面。

3.虐待。在性活動中有虐待和盤剝行為,或違背他人意願而強迫與 別人發生性關係。

4.毫無意義的兩性關係。常與互不相識的人或根本不喜歡的人發生性關係。

5.遭損害的性價值觀。其性行為始終違背或損害自己的性價值觀。


作為一個性學家,我根本就不認為性成癮症(sex addiction)是一個正確的概念。雖然,現在「性成癮症」被一些人炒得很熱,有專門的學會,有專業的雜誌,有不少的「研究論文」,也有許多的診所和名醫專門從事,財路暢通。

回過頭來反省,20多年前,我初到美國,曾經為美國當時的兩大中文報紙(《世界日報》和《中報》)寫專欄,不得不逐日去找「新」題目和內容,以保持專欄的延續。 也寫過一篇「千字文」介紹那時還剛剛出道不很久的「性成癮症」診治熱。

1988年,我將它譯為「性沉溺症」,短文的內容主要根據美國著名專欄作家Ann Landers和J.P. Schneider醫學博士在1988年7月號《Medical aspect of human sexuality》所發表的文章而寫成的。那時我的性學學業尚不精,不經意也就掉入陷阱,成為了早期把性成癮症介紹給華文世界的人之一。

那文發表在美國紐約《中報》曹又方女士主編的副刊中由我主寫的性與醫學專欄裡,後來也收錄在我的文集-《你想知道而不敢問的事》(1992,方智出版社, 臺北)一書中。以下是那篇短文的全文,重新發表在這裡,以見始作俑者們是如何製造和宣染這一虛假概念的:喝酒太多並且成癮,稱之為酒精中毒症;吸毒成癮,稱之為吸毒症;似乎也存在著一種毛病,沉溺於性行為太多,並且成癮,可以稱之為「性沉溺症」(sex addiction)。

費城有一位哲學博士給專欄作家Ann Landers寫道,「一位印第安那州的婦女,描繪她的丈夫,經常到按摩院、上身裸露的酒吧、也經常嫖妓女。他並不喝酒,也不吸煙,也不吸毒,就是沒完沒了地頻繁地沉溺於性生活。」

性沉溺症患者,常常過著一種雙重人格的生活。他們隱藏著不能控制自己的性行為這個秘密。但常常因為突然被逮捕而使其隱藏的性沉溺曝光。

我們對性沉溺症所知甚少。其他一些強迫行為(compulsive behavior),例如沉溺於賭博、酗酒、吸毒,我們都知道得比較清楚,唯獨性沉溺症的研究很不充分。但是,目前對性沉溺症的知識已有了明顯的進展,也有一些辦法可以有助於性沉溺症的治療和預防。

第一步是要停止一切合法婚姻或同居以外的性行為。禁止去按摩院、上身裸露的酒吧、妓院以及其他一切色情場所。患性沉溺症者,像患其他沉溺症者一樣,常常否認自己存在著這方面的問題,也常常把責任推給別人,例如說妻子不能滿足他等。假如你發現你很像所說的性沉溺症患者,你就需要去找一位很懂得如何對付性沉溺症的治療醫師。

第二步是去參加一個互相支持以戒掉性沉溺症的組織,例如“性沉溺者匿名協會(Sex Addicts Anonymous),地址是P. O. Box 308, Minneapolis, Minn 55403。這個組織有一套分為十二步的程式去治療性沉溺症。你可以寫信去附上回郵信封,他們會寄一份包括二十一個問題的小冊子給你。回答這二十一個問題,便可診斷你是不是性沉溺患者。

人們的性生活頻率相差很大,不能隨便扣上性沉溺症的帽子。Ann Landers的標準是:無論男女,除去新婚蜜月之外,若每天要有好幾次性接觸(性交),便應該去謀求性沉溺症的治療。

性沉溺症的集體治療性沉溺症就是一個人由於強迫性的性行為而使生活失去控制的狀態。他們不可抑止的(即強迫性的)性行為可以包括下列三類中的某種或某幾種:

(1)一般來說被社會所認可的或至少是可以容忍的性行為:諸如手淫、多個性伴侶、花過多的錢和時間在觀看色情呂或嫖妓。

(2)社會不能容忍的性行為:諸如窺視癖(voyeurism)、露陰癖(exhibition)、電話淫狂(obscene phone calls)

(3)社會法律列為犯罪的:諸如強姦、亂倫。
據P.Carnes在1983年所著的《Out of Shadows》一書中所指出的,性沉溺症的特徵性表現可以歸納為四點,用個英文詞表示為Secret,Abusive,Feeling,Empty,其首字母組合正好是SAFE「安全」一詞:

(1)秘密的(Secret),是偷偷進行的,不讓家人或他人知道的
(2)沉溺成性,濫施而失控的(Abusive),無論就其自身而言,或者對他人(其行為的對象)而言均然。
(3)與痛苦的感受相聯的(Feeling),或者其性行為是用來逃避某種痛苦的感受,或者其性行為引起一種難以擺脫的痛苦的感受。
(4)空虛感(Empty),患此症者失去由原有的承擔義務的親密關係而滋生的充實感,而處於一種失落感中。

性沉溺症者可能會在下列情況下出首求治:原有的婚姻破裂了;因上述第二或第三類的行為而受到逮捕;由於對染上愛滋病或其他性傳播疾病的恐懼。

傳統的心理治療對於吸毒、酒精中毒,過度進食症以及性沉溺症的治療效果不佳。酒精中毒者匿名集體治療組織(AA)創用“十二步”方法控制酗酒,有很好的效果。仿此,從1979年開始,建立了同樣的組織(SA)以控制性沉溺症。現在,在美國的許多城市以及其他一些國家的城市均有SA組織的存在,其成員或男或女、或單身或已婚,以匿名的方式有規律地聚會在一起,通過十二個步驟,互相幫助,互相支持,集體努力克服性沉溺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關這一程式的資訊可寫信給下列地址以獲取:SA,BOX 300,SIMI VALLY,CA93062

後來不久,性學界就出現了對sex addiction概念的批判與否定,認為這是一個反性的「偽醫學概念」。我也進一步在性學的學習與研究中,有所長進。當然,也就轉而同意和支持性學界批判與否定sex addiction的作法,認為這是一個應該廢用的「捏造的病名」。在此,引用我在「高級性學研究院」(IASHS)的同事和好友,著名德國性學家歐文 J.黑伯勒在他的《性學中使用不當的專業術語》一文中,對此所寫的一小段,但很精闢的話。

性沉溺 (addiction, sexual)

該術語類推自「毒品成癮」,常常用於描述過度地關注性行為,因此才有「防止上癮」一說。不過,這種語言花招似乎過於草率了。因為,它試圖用一把尺規來測量多種多樣的事物;同理,它阻礙人們洞悉各種性行為的原因和動機,譬如習慣性的性行為、強迫性的性行為、不滿足的性行為、愚蠢的性行為、任性的性行為、自我損傷的性行為、輕率的性行為和具有侵略性的性行為等等,這些是不可能都用一個術語來加以詮釋的。甚至於性需要較少的人出於嫉妒的原因,會把某些精力特別旺盛的性行為,也說成是「性沉溺」。認為有所謂性沉溺存在的這種信念,也會導致有關治療幹預的需要、形式、療程和目的的一大堆很成問題的斷定。(彭曉輝譯 ,阮芳賦校)

先前我將以上摘記發出,權當作審查與修改那篇問與答的回音,同時密寄給一些同道,以求指正。

非常高興的是,海峽兩岸的幾位著名學者,立即給與了極大的支持和增益。
臺灣性解放和性權維護的旗手何春蕤教授寫道:「我讀到一半就擊節叫好,覺得寫得真的很不錯,注意到這個名詞背後的各種動機和現象,也關注到人類行為背後的複雜動力。同時她建議改變寫法,把要加以否定的東西放到前面,把要論述的正確看法放在後面,以避免誤會,加強印象。現在的修改稿,就是按照何教授的建議寫成的。」

中國大陸著名性醫學家馬曉年教授寫道:「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關鍵在於個人的態度而非妻子或什麼人的態度。如果個人為此感到極大痛苦而求助,就要幫助,如同自我適應不良同性戀一樣,雖然我們已經不認為同性戀是性心理障礙,當然我們幫助也並非要糾正同性戀。」

對馬教授的回應,我立即表示感謝,讚賞,並進一步作了說明:「謝謝您的回饋。我感到您從臨床(我指的是「醫學臨床」,而非「性治療臨床」)的角度,把問題說的很清楚。

事實上這是一個精神病學的問題,而非性學問題,正像您所說:「如果個人為此感到極大痛苦而求助,就要幫助,如同自我適應不良同性戀一樣,雖然我們已經不認為同性戀是性心理障礙,當然我們『幫助』也並非要糾正同性戀。」

自我適應不良同性戀者的處置,也是一個精神病學的問題,而非性學問題,也就是並非「性欲」、「性行為」與「性自認」這方面的問題。

正像措詞極為嚴格邏輯性很強的性學大師歐文 J.黑伯勒所表達的,性學界承認存在有習慣性的性行為、強迫性的性行為、不滿足的性行為、愚蠢的性行為、任性的性行為、自我損傷的性行為、輕率的性行為和具有侵略性的性行為等等”,但譴責製造性成癮症這樣一個偽概念把這些不同本質,不同原因,不同社會後果,不同處理方法的不同問題,都包攬在一起的做法。

事實上原始概念「毒品成癮」、「酒精成癮」,都是對於有特定化學結構的單純的物質的依賴,而「性欲」、「性行為」與「性自認」本身並不是一種單純的物質(這並不否認它們會有體內的複合的物質基礎),因此,從毒品成癮、酒精成癮衍生出「性成癮」就是違反基本的邏輯(形式邏輯,即亞裏斯多德邏輯)的規則的。

顯而易見,性成癮症這樣一個偽概念的出現,是西方性革命的高潮之後出現的反性傾向和性否定觀抬頭的一項顯目的表現,意在攻擊性革命所導致的正向的活躍的積極的主動的性態度和性行為。

就像AIDS病發現之初,患者中75%是男同性戀者,反性的宗教人士便製造出「AIDS是上帝專門用來懲罰同性戀者的疾病」的謬論。顯然,那個時候「患者中75%是男同性戀者」是事實,但這與「同性戀」與「性行為」本身無關,只是和性行為的無安全防護有關。

而性行為的安全防護,完全是一個具體的性健康措施問題,本質上和同性戀無關,也和性行為本身無關。因為只要不注意安全防護,異性戀,輸血,注射,都可以傳播AIDS。

把不同質的問題,加以偷換並混淆在一起,永遠是偽科學、偽醫學、偽概念製造者們慣用的反邏輯手段。在讀到以上通信後,中國大陸著名性社會學家,媒體傳播界尊為「中國性學第一人」的潘綏銘教授說:「馬老師術有專攻,入木三分。阮老師德高望重,點到為止。 要我說,如果自認是『性成癮症』,那是個人的自由。如果假借醫學之名給別人扣上這樣的帽子,那就是放他媽的臭狗屁!吃飯成癮不?睡覺成癮不?做學問成癮不?反性也會成癮的!」

潘教授素以「嫉惡如仇」深受尊崇,也以尖銳深刻一語中的而稱道學界。真是絕妙,「性成癮症不過是反性成癮的幽靈假借醫學還魂鬧世而已!」

伍茲拒絕接受「性成癮症」

伍茲 拒治性成癮症

〔記者陳筱琳/綜合外電報導〕隨著高爾夫球王「老虎」伍茲拒絕接受性成癮症治療,他和妻子艾琳走了5年的婚姻,更已無法挽回。

《每日星報》引用艾琳友人說法,指出伍茲拒絕接受老婆建議,完全不承認自己性成癮的問題,反而覺得去看醫生會使情況更糟,艾琳當下明白老公根本不會有任何改變。

老公拒就醫 艾琳失望

《週日鏡報》亦從艾琳朋友口中得知,她不敢置信伍茲竟然會拒絕接受治療,「且他像個小孩一樣,面對問題就躲起來,不去尋求協助,艾琳對此很失望。」該友人說。

伍茲藏身奧蘭多豪宅

而伍茲的「藏身地點」,據網站x17online表示,不是在溫德米爾的家中,而是他在奧蘭多市另一幢靠近湖邊的百萬大宅(見下圖左,取材自網路),不遠處還有高爾夫球場,傳聞他晚上「摸黑揮桿」,就是在這座私人球場。

伍茲母親氣兒子學老爸

伍茲的婚外情讓老婆艾琳很受傷,兩人若真離婚,除了一雙兒女,伍茲的母親庫蒂妲同樣「傷很大」,英國《每日郵報》稱,庫蒂妲對兒子不忠的行為「生氣又失望」,因為他等於和已過世的父親厄爾一樣犯下「出軌」的錯誤,只是她太愛兒子,仍打算站在兒子這邊,陪他度過一切。

****************************************************************************

阮芳賦/關於「性成癮症」的討論

2009/11/14 14:01
阮芳賦

最近,有人要我審查與修改一篇「問與答」(編按:NOWnews色區的《性愛Q&A專欄》),全文如下:

問:先前X檔案的男主角大衛杜契尼傳出性成癮症,請問要怎麼判斷得到這個病症。

答:性成癮是指個體出現強烈的、被迫的連續或週期性的性衝動行為,如果性衝動得不到滿足,就會產生焦慮不安的痛苦感覺。目前多數性學專家(應該讀為「多數性成癮的鼓吹者」而不是「多數性學專家」—阮芳賦)把性成癮看作是一種心理問題。

這種性成癮,就像抽煙、喝酒、shopping會上癮一樣,只不過上癮的東西,卻是「性」。性成癮與一般其他的成癮過程類似。拿抽煙來講,沒有人抽一次煙就會上癮,而接觸色情的東西,也不會一次就成癮。通常是第一次接觸,覺得很刺激,但是也有罪惡感。然後便一星期接觸一次,漸漸變成兩三天接觸一次,後來變成每天接觸,結果習慣成為自然,不知不覺中被「性」給管制住,擺脫不掉,成為「性成癮患者」。

鑒於性成癮行為對社會道德觀念和婚姻家庭所造成的危害極大,故應重視糾正這些人的不健康性行為。「性成癮患者」為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性成癮傾向,可對照以下5條標準:

1.不安全感。在性活動之後感到羞恥、不安和空虛。

2.喜歡搞秘密活動。覺得自己的性行為需經特別保密,常常激動不 安得渾身顫抖並導致一種雙重角色,即當人一面,背人一面。

3.虐待。在性活動中有虐待和盤剝行為,或違背他人意願而強迫與 別人發生性關係。

4.毫無意義的兩性關係。常與互不相識的人或根本不喜歡的人發生性關係。

5.遭損害的性價值觀。其性行為始終違背或損害自己的性價值觀。


作為一個性學家,我根本就不認為性成癮症(sex addiction)是一個正確的概念。雖然,現在「性成癮症」被一些人炒得很熱,有專門的學會,有專業的雜誌,有不少的「研究論文」,也有許多的診所和名醫專門從事,財路暢通。

回過頭來反省,20多年前,我初到美國,曾經為美國當時的兩大中文報紙(《世界日報》和《中報》)寫專欄,不得不逐日去找「新」題目和內容,以保持專欄的延續。 也寫過一篇「千字文」介紹那時還剛剛出道不很久的「性成癮症」診治熱。

1988年,我將它譯為「性沉溺症」,短文的內容主要根據美國著名專欄作家Ann Landers和J.P. Schneider醫學博士在1988年7月號《Medical aspect of human sexuality》所發表的文章而寫成的。那時我的性學學業尚不精,不經意也就掉入陷阱,成為了早期把性成癮症介紹給華文世界的人之一。

那文發表在美國紐約《中報》曹又方女士主編的副刊中由我主寫的性與醫學專欄裡,後來也收錄在我的文集-《你想知道而不敢問的事》(1992,方智出版社, 臺北)一書中。以下是那篇短文的全文,重新發表在這裡,以見始作俑者們是如何製造和宣染這一虛假概念的:喝酒太多並且成癮,稱之為酒精中毒症;吸毒成癮,稱之為吸毒症;似乎也存在著一種毛病,沉溺於性行為太多,並且成癮,可以稱之為「性沉溺症」(sex addiction)。

費城有一位哲學博士給專欄作家Ann Landers寫道,「一位印第安那州的婦女,描繪她的丈夫,經常到按摩院、上身裸露的酒吧、也經常嫖妓女。他並不喝酒,也不吸煙,也不吸毒,就是沒完沒了地頻繁地沉溺於性生活。」

性沉溺症患者,常常過著一種雙重人格的生活。他們隱藏著不能控制自己的性行為這個秘密。但常常因為突然被逮捕而使其隱藏的性沉溺曝光。

我們對性沉溺症所知甚少。其他一些強迫行為(compulsive behavior),例如沉溺於賭博、酗酒、吸毒,我們都知道得比較清楚,唯獨性沉溺症的研究很不充分。但是,目前對性沉溺症的知識已有了明顯的進展,也有一些辦法可以有助於性沉溺症的治療和預防。

第一步是要停止一切合法婚姻或同居以外的性行為。禁止去按摩院、上身裸露的酒吧、妓院以及其他一切色情場所。患性沉溺症者,像患其他沉溺症者一樣,常常否認自己存在著這方面的問題,也常常把責任推給別人,例如說妻子不能滿足他等。假如你發現你很像所說的性沉溺症患者,你就需要去找一位很懂得如何對付性沉溺症的治療醫師。

第二步是去參加一個互相支持以戒掉性沉溺症的組織,例如“性沉溺者匿名協會(Sex Addicts Anonymous),地址是P. O. Box 308, Minneapolis, Minn 55403。這個組織有一套分為十二步的程式去治療性沉溺症。你可以寫信去附上回郵信封,他們會寄一份包括二十一個問題的小冊子給你。回答這二十一個問題,便可診斷你是不是性沉溺患者。

人們的性生活頻率相差很大,不能隨便扣上性沉溺症的帽子。Ann Landers的標準是:無論男女,除去新婚蜜月之外,若每天要有好幾次性接觸(性交),便應該去謀求性沉溺症的治療。

性沉溺症的集體治療性沉溺症就是一個人由於強迫性的性行為而使生活失去控制的狀態。他們不可抑止的(即強迫性的)性行為可以包括下列三類中的某種或某幾種:

(1)一般來說被社會所認可的或至少是可以容忍的性行為:諸如手淫、多個性伴侶、花過多的錢和時間在觀看色情呂或嫖妓。

(2)社會不能容忍的性行為:諸如窺視癖(voyeurism)、露陰癖(exhibition)、電話淫狂(obscene phone calls)

(3)社會法律列為犯罪的:諸如強姦、亂倫。
據P.Carnes在1983年所著的《Out of Shadows》一書中所指出的,性沉溺症的特徵性表現可以歸納為四點,用個英文詞表示為Secret,Abusive,Feeling,Empty,其首字母組合正好是SAFE「安全」一詞:

(1)秘密的(Secret),是偷偷進行的,不讓家人或他人知道的
(2)沉溺成性,濫施而失控的(Abusive),無論就其自身而言,或者對他人(其行為的對象)而言均然。
(3)與痛苦的感受相聯的(Feeling),或者其性行為是用來逃避某種痛苦的感受,或者其性行為引起一種難以擺脫的痛苦的感受。
(4)空虛感(Empty),患此症者失去由原有的承擔義務的親密關係而滋生的充實感,而處於一種失落感中。

性沉溺症者可能會在下列情況下出首求治:原有的婚姻破裂了;因上述第二或第三類的行為而受到逮捕;由於對染上愛滋病或其他性傳播疾病的恐懼。

傳統的心理治療對於吸毒、酒精中毒,過度進食症以及性沉溺症的治療效果不佳。酒精中毒者匿名集體治療組織(AA)創用“十二步”方法控制酗酒,有很好的效果。仿此,從1979年開始,建立了同樣的組織(SA)以控制性沉溺症。現在,在美國的許多城市以及其他一些國家的城市均有SA組織的存在,其成員或男或女、或單身或已婚,以匿名的方式有規律地聚會在一起,通過十二個步驟,互相幫助,互相支持,集體努力克服性沉溺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關這一程式的資訊可寫信給下列地址以獲取:SA,BOX 300,SIMI VALLY,CA93062

後來不久,性學界就出現了對sex addiction概念的批判與否定,認為這是一個反性的「偽醫學概念」。我也進一步在性學的學習與研究中,有所長進。當然,也就轉而同意和支持性學界批判與否定sex addiction的作法,認為這是一個應該廢用的「捏造的病名」。在此,引用我在「高級性學研究院」(IASHS)的同事和好友,著名德國性學家歐文 J.黑伯勒在他的《性學中使用不當的專業術語》一文中,對此所寫的一小段,但很精闢的話。

性沉溺 (addiction, sexual)

該術語類推自「毒品成癮」,常常用於描述過度地關注性行為,因此才有「防止上癮」一說。不過,這種語言花招似乎過於草率了。因為,它試圖用一把尺規來測量多種多樣的事物;同理,它阻礙人們洞悉各種性行為的原因和動機,譬如習慣性的性行為、強迫性的性行為、不滿足的性行為、愚蠢的性行為、任性的性行為、自我損傷的性行為、輕率的性行為和具有侵略性的性行為等等,這些是不可能都用一個術語來加以詮釋的。甚至於性需要較少的人出於嫉妒的原因,會把某些精力特別旺盛的性行為,也說成是「性沉溺」。認為有所謂性沉溺存在的這種信念,也會導致有關治療幹預的需要、形式、療程和目的的一大堆很成問題的斷定。(彭曉輝譯 ,阮芳賦校)

先前我將以上摘記發出,權當作審查與修改那篇問與答的回音,同時密寄給一些同道,以求指正。

非常高興的是,海峽兩岸的幾位著名學者,立即給與了極大的支持和增益。
臺灣性解放和性權維護的旗手何春蕤教授寫道:「我讀到一半就擊節叫好,覺得寫得真的很不錯,注意到這個名詞背後的各種動機和現象,也關注到人類行為背後的複雜動力。同時她建議改變寫法,把要加以否定的東西放到前面,把要論述的正確看法放在後面,以避免誤會,加強印象。現在的修改稿,就是按照何教授的建議寫成的。」

中國大陸著名性醫學家馬曉年教授寫道:「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關鍵在於個人的態度而非妻子或什麼人的態度。如果個人為此感到極大痛苦而求助,就要幫助,如同自我適應不良同性戀一樣,雖然我們已經不認為同性戀是性心理障礙,當然我們幫助也並非要糾正同性戀。」

對馬教授的回應,我立即表示感謝,讚賞,並進一步作了說明:「謝謝您的回饋。我感到您從臨床(我指的是「醫學臨床」,而非「性治療臨床」)的角度,把問題說的很清楚。

事實上這是一個精神病學的問題,而非性學問題,正像您所說:「如果個人為此感到極大痛苦而求助,就要幫助,如同自我適應不良同性戀一樣,雖然我們已經不認為同性戀是性心理障礙,當然我們『幫助』也並非要糾正同性戀。」

自我適應不良同性戀者的處置,也是一個精神病學的問題,而非性學問題,也就是並非「性欲」、「性行為」與「性自認」這方面的問題。

正像措詞極為嚴格邏輯性很強的性學大師歐文 J.黑伯勒所表達的,性學界承認存在有習慣性的性行為、強迫性的性行為、不滿足的性行為、愚蠢的性行為、任性的性行為、自我損傷的性行為、輕率的性行為和具有侵略性的性行為等等”,但譴責製造性成癮症這樣一個偽概念把這些不同本質,不同原因,不同社會後果,不同處理方法的不同問題,都包攬在一起的做法。

事實上原始概念「毒品成癮」、「酒精成癮」,都是對於有特定化學結構的單純的物質的依賴,而「性欲」、「性行為」與「性自認」本身並不是一種單純的物質(這並不否認它們會有體內的複合的物質基礎),因此,從毒品成癮、酒精成癮衍生出「性成癮」就是違反基本的邏輯(形式邏輯,即亞裏斯多德邏輯)的規則的。

顯而易見,性成癮症這樣一個偽概念的出現,是西方性革命的高潮之後出現的反性傾向和性否定觀抬頭的一項顯目的表現,意在攻擊性革命所導致的正向的活躍的積極的主動的性態度和性行為。

就像AIDS病發現之初,患者中75%是男同性戀者,反性的宗教人士便製造出「AIDS是上帝專門用來懲罰同性戀者的疾病」的謬論。顯然,那個時候「患者中75%是男同性戀者」是事實,但這與「同性戀」與「性行為」本身無關,只是和性行為的無安全防護有關。

而性行為的安全防護,完全是一個具體的性健康措施問題,本質上和同性戀無關,也和性行為本身無關。因為只要不注意安全防護,異性戀,輸血,注射,都可以傳播AIDS。

把不同質的問題,加以偷換並混淆在一起,永遠是偽科學、偽醫學、偽概念製造者們慣用的反邏輯手段。在讀到以上通信後,中國大陸著名性社會學家,媒體傳播界尊為「中國性學第一人」的潘綏銘教授說:「馬老師術有專攻,入木三分。阮老師德高望重,點到為止。 要我說,如果自認是『性成癮症』,那是個人的自由。如果假借醫學之名給別人扣上這樣的帽子,那就是放他媽的臭狗屁!吃飯成癮不?睡覺成癮不?做學問成癮不?反性也會成癮的!」

潘教授素以「嫉惡如仇」深受尊崇,也以尖銳深刻一語中的而稱道學界。真是絕妙,「性成癮症不過是反性成癮的幽靈假借醫學還魂鬧世而已!」

why ?....希臘人口1100萬....卻訂購了1600萬劑H1N1疫苗

官員貪汙、浪費… 快逼死希臘

希臘國債高築,國家瀕臨破產邊緣,而官員貪汙與浪費成習,是導致希臘走上今天道路的主因。

希臘訂購新流感疫苗的決策,充分說明政府的浪費和高額債務的由來。希臘人口1100萬,前衛生部長卻向廠商訂購了1600萬劑新流感疫苗,施打一個月以來只有32萬人接受注射,逼得現任衛生部長低聲下氣與藥廠協商,希望取消800萬劑新流感疫苗訂單。

一位要求匿名的前官員說:「這是巨大的浪費。但它經常發生,這是希臘的現實。」

這位前官員也看輕現今中央偏左的巴本德里歐政府,認為是「一群業餘人士」在治國。而之前的政府一樣無能,他證實,前總理卡拉曼里斯酷愛電玩,經常在家裡一玩電玩數小時欲罷不能,若將這些時間用於打理國事,豈不更好。

希臘債信評等遭到調降後,政府上周提出挽救經濟政策,因為政策模糊,引發希臘早晚需向國際貨幣基金或是歐盟搖尾乞憐疑慮。

希臘保守反對陣營的領袖薩瑪拉斯認為,政府拖得越久,日後只會更痛苦。

由於資金浪費與濫用嚴重,薩瑪拉斯認為希臘要「瘦身」,是輕而易舉的事。但是不發年終獎金,有人擔心希臘會再度出現暴動。警方宣布對暴力零容忍,但警局仍一再遭到攻擊;一些無政府主義團體的崛起,更令人認為未來暴力僅會有增無減。

耶誕節將至,但與昔日相較,現今的雅典市中心有些地區宛若鬼域,街頭冷清,商店、餐廳關門。上周雅典有一區還見到婦人翻找垃圾箱尋找食物,兒童在街頭乞討。

目前,多數的希臘人將怒氣出在債信評等公司上,認為他們落井下石,導致希臘未來必須付出更高成本方能舉債。

但是,也有人開始深自反省,總理巴本德里歐於宣布減債措施時,同時承認治理不力,而貪腐更是「希臘問題的中心」,「不改變只有沉淪」。

Google Similar Images....以圖找圖

最近 Google 在 Labs 裡面發表了一款關於影像搜尋的新產品 Similar Images,功能上類似我們之前有介紹過的「以圖找圖」,請參考:以圖找圖 (Search by Image) 與印象派,下一代的搜尋應用何在?

Similar Images 顧名思義,就是讓使用者可以找「類似的圖片」,連到這個產品的頁面就會發現有一個搜尋框,下面很多一些範例圖片,使用者點這些圖片,就會轉換到類似圖片的頁面。

similar-images-screenshot

比如說點了巴黎鐵塔的圖片,Google 就會給你一堆各式各樣巴黎鐵塔的圖片。如下圖:

paris

而真正的使用方式,你必須先到搜尋框裡輸入搜尋文字,然後就會跳出一堆圖片的搜尋結果,如果這些搜尋結果下面有「similar images」的字樣,點選進去就會找到一堆類似圖片了。

其實以圖找圖的產品一旦真正成熟,一個理想的使用方式是先讓使用者上傳自己的圖片,然後讓 Google 即時分析之後、去找在網路上類似這張上傳圖的其他圖片,不過即時影像分析基本上是相當耗費運算資源的動作,所以根據 Google 目前給使用者的使用方式,顯然是 Google 先對自己內部的影像資料庫做了預先處理 (pre-processing),也就是說對於每張資料庫裡面的影像,先找好一群類似的影像,當使用者點選圖片時,把這些預先找好的結果直接倒出來就可以了。

以上文章來自:

http://mmdays.com/2009/04/21/google-labs-announces-similar-images/

*************************************************************************

【經濟日報╱編譯吳柏賢/紐約時報二十日電】

Google推出名為Goggles的新智慧型手機服務,使用者無需口說、不用手寫,只要用手機拍下任何一件物體,就可透過Google搜尋引擎找到一切相關資訊。

透過Goggles,使用者拍下一座山,就可知道它的高度,拍下一幅畫,就能知道畫家是誰;拍下一座球場,甚至可以看到未來的賽程表。

電腦科學家數十年來一直試著讓機器具備虛擬視覺,也就是所謂「電腦視覺」領域,也在實驗室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推出許多應用服務。然而電腦大規模影像辨識的技術極為困難,需要強大的電腦運算能力;擁有大量資料中心的Google剛好具備這個條件。

現任史丹福大學電腦科學顧問教授的電腦視覺專家布拉德斯基說,「這項技術是由其他人開發的,Google的突破在於辨識規模,能夠在這方面突破的公司並不多。」

Goggles並非第一個試圖利用手機連結實體與虛擬世界的服務。

許多「實境導航」服務,如World Surfer與Wikitude,都提供使用者利用手機或相機找出地標、餐廳、店家資訊,然而這些服務大多利用手機的GPS與指南資料核對地圖上的資訊,或利用物體的條碼搜尋線上資料。

當使用者拍下照片時,Google會花費數秒分析圖片,接著將它送到雲端運算中心,從數十億張圖片中尋找符合的圖片。透過Google資料中心成百上千部電腦分工,使用者可以很快得到答案。

Google表示,Goggles對某些類別的物件辨識能力較佳,包括光碟、電影海報、商品、酒標、藝術品、建築物與地標等,也可辨識名片與書本封面;對於樹木、汽車與可改變形體的物體如毛巾,Goggles的辨識能力較差;光線不佳的物體也難以辨識。

目前Goggles仍位於Google網站的”labs”類別,表示它仍處於實驗階段,有瑕疵與缺陷並不令人意外。

不難想像未來運用此技術的服務類別將很廣,例如,使用者可以在線上比價,遺失電器的使用手冊仍可找出操作方式;此外Goggles也可提供建築物的歷史、遊客可以透過它遨遊陌生國度、視障者能利用它偵測周遭情況。

但這類技術也有令人擔憂的一面。Google企圖辨識每一張圖片,當然也包括人。

電腦科學家說臉部較物體更難辨識,但以辨識技術與電腦運算能力的進步速度之快,臉部辨識能力的提升也許已不遠了。

負責Google行動軟體開發的副總裁崗多特拉說,Google已有部分臉部辨識技術,但在隱私權問題解決前不會在Goggles上啟用此功能。「我們要很謹慎,並在深思熟慮後才會行動。」

富比世示警:未來10年..七大潛在金融泡沫風險

未來10年 7潛在金融泡沫 富比世示警
2009-12-21 中國時報 【黃文正/綜合報導】


過去十年,網路、房地產和金融服務業泡沫先後被戳破,許多投資人苦不堪言。美國《富比世》雜誌警告,隨著全球經濟復甦,投資人需留意未來十年七大潛在金融泡沫風險,這七大泡沫包括黃金、中國房市和股市、新興市場、美國國庫券、大學學費、指數股票型基金以及銅價。

《富比世》指出,非要把投資價值膨脹至泡沫破滅為止,這正是華爾街的老毛病。展望未來,著眼長期績效的投資人,應留意以下七大潛在金融泡沫:

金銅超漲 中國新興市場風險大

一、黃金:二○○○年至今,金價已飆漲近三倍,主因是投資者預期美元持續走貶、通膨升溫,黃金被視為最佳避險投資。不過黃金是無實質收益的資產,金價已淪為數字追逐遊戲,投資人需慎防「超漲」風險。

二、中國房市和股市:中國經濟快速成長頗似當年日本和美國市場崩潰前的情況,中國政府負債已達GDP的七○%,但為促進國內投資,政府蓄意壓低人民幣匯率,「人為」膨脹資產和股市價格。

三、新興市場:二○○九年投資新興市場收穫豐碩,一檔追蹤巴西股市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今年大漲近一二五%,但巴西整體經濟成長未如預期。另外,俄羅斯經濟今年負成長,但一檔ETF卻暴漲逾一三五%。想投入劇烈波動的新興市場,現在或許不是好時機。

四、美國國庫券:美國政府舉債救市、財政赤字創紀錄,可能導致國庫券泡沫化。投資人不計成本搶進,美國短期公債殖利率已跌至負值。

美國國庫券、ETF 投機炒作

五、大學學費:過去廿年,美國大學學費漲幅比通膨快一倍。全美逾六十所大學院校一年學費超過五萬美元,平均每位大學畢業生欠下二萬美元助學貸款債務。由於家長經濟拮据,校方可能被迫刪減福利措施,部分大學更可能關門大吉。

六、ETF(指數股票型基金):二○○四年迄今,全球ETF數量已從一百五十二檔倍增至七百六十檔。ETF已淪為投機炒作的市場,某些投資公司更以高於同業四倍的手續費推銷ETF。ETF被列入可疑金融產品的時間應該不遠。

七、銅價:銅價從二○○四年的每磅一千五百美元,跳升至二○○七年的近四千美元,二○○八年雖一度跌落二千美元,很快又彈回景氣繁榮時的水準。面對投機炒作,投資人要有價格崩跌的心理準備。

記者眼瞎了?都是打泰拳....怎變成中國功夫打倒泰拳?

 

沒丟槍錯放槍櫃.....就拔掉旅長、營長和連長三位主官職位?

成功嶺疑丟槍 旅營連長3丟官
  • 2009-12-20
  • 中國時報
  • 【鄧木卿/中縣報導】

位在中部的成功嶺日前驚傳T65K2步槍「丟槍案」。軍方雖說,步槍只是放錯槍櫃,並非丟槍,沒離開營區,不過,為何單純錯放槍櫃,就拔掉旅長、營長和連長三位主官職位,而放錯的新兵卻未受懲處,不禁令人質疑是否另有隱情,槍枝是否真的找回來?

江陳會明天將在台中登場,值此敏感時刻,成功嶺卻傳出疑似丟槍案;據了解,位在成功嶺的中區後備司令指揮部九○五旅三營,上月底一把T65K2步槍「不見了」,營區指揮官相當震怒,指示全面清查並懲處相關幹部。

自動步槍放錯槍櫃 軍方說已尋獲

後備司令部副主任李坤德坦承確有此事,相關人員已經懲處,槍枝也已經找回,不過槍枝如何「丟掉」,怎麼找回,何時找回,李卻說「忘了」。

中區後備司令部政戰主任廖清華解釋,後備司令部負責新兵訓練,當天新兵在外操課結束後,一名新兵把步槍放錯槍櫃,導致連上長官清點槍械時,驚覺少了一把槍,幾天後,再次清點時,才發現槍枝原來放在別的槍櫃裡。

後來,包括上校旅長、中校營長和上尉連長,全都記過,並且調離職位,但放錯槍櫃的新兵,卻意外未受到懲處,令人不解。

犯錯新兵卻未懲罰 外界疑未找到

為什麼只是單純放錯槍櫃,槍枝也如廖主任所說,並未離開軍械室,甚至也沒離開過營區,為何懲處如此之重,上校旅長竟然被拔掉,是否違反比例原則,或是內情不單純,令人懷疑槍枝是否真的找回來了。

廖清華說,後備司令部展現如此高的決心和負責任態度懲處,外界應給予鼓勵,甚至值得其他軍方單位比照效法。

T65K2步槍有效射程六百公尺,最大射程兩千公尺,彈匣可裝卅發子彈,可單發及全自動,單發每分鐘卅至四十五發,全自動每分鐘一百五十至兩百發,市價一支五十萬元起跳,如果流入有心人士手中,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各懷鬼胎的結果....《哥本哈根協定》未定減排目標....不具法律約束力

哥本哈根協定 未定減排目標
  • 2009-12-20
  • 中國時報
  • 【陳文和、閻紀宇/綜合十九日外電報導】

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十九日由大會主席裁定,以「洽悉」(take note)美國、中國、印度、巴西與南非提出的《哥本哈根協定》(Copenhagen Accord)做為妥協收場,使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得以宣布原先瀕臨破局的會議敲定協議。

一百九十三國代表歷經十三天馬拉松談判、角力與爭吵的這場會議,也正式落幕。

這項政治性協定雖未獲全體一致背書正式採納,仍將立即生效,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說這終究是「重要的起步」,並稱《哥本哈根協定》將在明年一月一日「立即生效」,「我們會致力盡快在二○一○年達成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

不具法律約束力 遭多國反對

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中國等四個新興經濟體領袖十八日召開閉門會議,會後由歐巴馬宣布五方獲致「前所未有的突破」,談妥了三頁的《哥本哈根協定》,交由大會定奪是否採行。

但玻利維亞、古巴、蘇丹、吐瓦魯與委內瑞拉等強烈反對,因為協定不具法律約束力,且未具體訂出明確、總體的全球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令人難以接受。歐洲聯盟也認為未能達到歐盟預期的標準。

會議係採一致決,必須取得全體共識才能通過大會協議,而經過通宵激辯後,反對者立場並未改變,大會主席丹麥總理拉斯穆森於是宣布休會,向聯合國官員徵詢意見,最後由主席裁定「洽悉」(take note)《哥本哈根協定》。

這次會議未達具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協議,以接續二○一二年屆期失效的《京都議定書》,設定全球溫室氣體減排目標與強制履約機制。此任務留待明年十一月在墨西哥市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來完成。

吐瓦魯代表批:背叛自己人民

不過根據《哥本哈根協定》,到二○二○年,已開發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上對窮國的資助,將擴增到每年一千億美元。協定生效後,資金便能夠動用。

十八日晚間的全體會議「高潮迭起」。委內瑞拉代表卡爾德拉女士突然舉起一隻鮮血淋漓的手掌,表示她以割掌來對美國主導密室談判強烈抗議。飽受海平面上升威脅的吐瓦魯代表佛瑞引用猶大出賣耶穌的故事說:「這似乎是給我們卅塊銀子,要我們背叛自己的人民與國家的未來。」全場報以熱烈掌聲。

環團不滿 國際媒體多表失望

環團「綠色和平」發表聲明,批評這次世界領袖並沒有完成任務,未能拯救人類免受氣候變遷危害。

世界各主要媒體亦多表失望。英國《衛報》的標題是「哥本哈根會議以失敗告終」,《紐約時報》認為許多目標並未達成,富國窮國都不滿意。《巴黎人報》說,哥本哈根會議的歷史定位將是「一次錯失的良機」。丹麥《政治報》則說:「華盛頓再也不能主宰大局…中國證明了自己的超級強權地位。」

*********************************************************************

氣候峰會 沒有共識的共識

  • 2009-12-20
  • 工商時報
  • 【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在經意見嚴重分歧的與會代表們挑燈夜戰,於19日針對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中國及其他新興勢力談妥的文本做出政治妥協後免於破局,勉強端出未獲聯合國全體會員國通過的哥本哈根協議。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我們在哥本哈根有了協議」。

潘基文指出,雖然該協議未能取得全球共識,並讓期待對全球暖化採取更積極行動的人士感到失望,但該協議是「重要的開始」。

原訂於18日結束為期兩周馬拉松式會談的哥本哈根會議,在部分國家由於不滿減排幅度過小,或是抱怨被排除在協商之外,而使哥本哈根協議難產。在延長加賽時段,會議主席針對歐巴馬版本的哥本哈根協議敲鎚作出決定,以「認知(take note)」該協議取代正式的通過程序。

在歐巴馬18日與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私下兩次會商,與和巴西、印度與南非等國領袖的密集協商,終於打破僵局,推出只有兩頁半的哥本哈根協議。不過這樣的閉門會議也引起包括玻利維亞、古巴、蘇丹與委內瑞拉等其他小國不滿。

此外,歐盟剛開始也不支持美國版本,在歐巴馬離開哥本哈根後,協商依然持續數時,直到歐盟領袖終於在當地時間19日清晨兩點,為該協議發布不甘願的背書。

歐巴馬宣稱該協議為「一大成功」,但也承認「並不足以對抗氣候變遷的威脅,不過在削減溫室氣體上是重要第一步」,並強調「出現具有意義與前所未有的突破」。

歐盟主席巴洛索表示,歐盟準備支持該協議為「第一步」,但警告仍需「許多步」,才能達成遏止溫度持續上升的協議。

歐巴馬承認未來還需要更多協商,但有信心哥本哈根協議將成為持續談判的基礎。

該協議內容主要包括承諾全球氣溫上升應以攝氏兩度為上限,以及富有國應致力削減溫室氣體與金援貧窮國,以協助他們對抗氣候變遷。不過這些承諾都沒有提出具體的執行細節。

紳寶汽車(Saab)面臨關閉

 

買主談不攏 通用將關閉紳寶汽車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2009.12.20 05:44 am

通用汽車(GM)18日表示,由於為旗下紳寶汽車(Saab)尋找買主的計畫相繼告吹,將被迫關閉這家有60多年歷史、曾經輝煌一時的瑞典汽車品牌。

大型車廠對收購紳寶則顯得興趣缺缺,因為他們不但自身難保,而且紳寶的知名度雖高、規模卻不大,去年的全球銷售為9.3萬輛。

善心行為惹鄰怨?.....發便當給街友 遭潑漆

惹鄰厭?發便當給街友 遭潑漆

高雄市民間社團愛地球幫市政監督協會每逢周六、周日午晚餐都發放250盒便當給街友,服務處昨天凌晨遭人潑漆,協會理事長莊連豪認為有心人士惡搞,已向警方報案。

莊連豪從上月7日起在成功一路成立「關懷街友與弱勢免費便當服務站」,要發100次,總共要發5萬個便當,都是免費提供街友。

莊連豪說,他不是做秀,只是「發願」,就像有人發願「吃素」,他是發願發愛心便當100次,每次午晚餐各250盒。

連續一個多月來,每逢周六及周日,都會聚集不少街友及老年人,可能因此引起附近民眾不滿,有人認為噪音太大,尤其是街友在等候發放便當時,由於附近沒有廁所,街友就直接到附近的漢神百貨及佛教堂上廁所。

昨天一早,服務人員到服務處就發現地上被人潑漆,紅布條遭拉址,莊連豪懷疑附近企業故意搞怪,但對方也認為他故意栽贓。

莊連豪說,街友都有一段辛酸不為人知的故事,他不會在意服務處遭人破壞,仍照樣要發便當,今天上午更要在現場煮海鮮粥,讓街友喝到熱呼呼的湯。

沒當過投手的投手教練鄧肯....落難強投救星

落難強投救星 紅雀教練哈建仔

紅雀投手教練鄧肯建議球團爭取王建民,這對建仔倒是可以考慮的方向,因為鄧肯在大聯盟享有「妙手回春」的名聲,對落難強投重現雄風特別有一套,紅雀塞揚投手卡本特與韋恩萊特的轉變,鄧肯都是幕後功臣。

卡本特在2004年轉戰紅雀之前,在藍鳥勝率不到五成,防禦率4.83,但加盟紅雀的六個球季在鄧肯調教下,已累積68勝24敗,勝率高達7成39,防禦率壓低在三以下,2005年首度贏得塞揚投手,今年再度問鼎塞揚獎,可惜與韋恩萊特強碰,由巨人林瑟坎連莊。

紅雀新竄起的強投韋恩萊特,之前在3A表現普普,勝率不到五成,防禦率逼近五,這五年升上大聯盟跟隨鄧肯,表現扶搖直上,今年衝出生涯新高的19勝。

2002年心臟病發過世的紅雀投手凱爾,也是鄧肯調教成功的例子。凱爾被交易到紅雀之前兩年在洛磯的戰績21勝30敗,防禦率5.84,勝率4成21,轉戰紅雀第一年就投出20勝9敗,防禦率3.91,他在過世前在紅雀累積41勝24敗,勝率6成31。

救強投 先重建信心

洛許在2008年轉戰紅雀之前,連續四個球季勝率都未過半,防禦率為偏高的4.18,改穿紅雀球衣的第一季投出15勝6敗,防禦率降為3.78 。

洛許說:「我來這裡之前,就聽說他是調教投手的高手,現在我親身經歷,同意大家的說法。」

洛許到紅雀春訓營報到的第一天,鄧肯對他說,「打者看得到你出手的球路。」鄧肯花了幾小時觀看比賽錄影帶,馬上找出問題。

鄧肯說,「看到打者對上他,出現不該有的結果,應該就是打者們已知道他要投什麼球路。」

鄧肯進一步解釋,當投球動作向打者透露訊息時,打者們會放掉變化球,專心等待打直球,讓投手不知該怎麼投下去,「如果投手連原本擅長的直球都不敢投,麻煩就大了。」

沒當過投手,捕手出身的鄧肯很了解打者心態,轉任教練的第一份工作是1978年擔任印地安人牛棚教練,之後升為投手教練,1983年起與拉魯沙開始合作,曾聯手打造運動家霸業,現在再創紅雀王朝。

鄧肯讓強投重山再起的方法,不是改變的投球姿勢,而是讓投手重建信心,當一位落難強投轉戰紅雀,他會先告訴投手說,「球隊找你,是因為你曾經成功過,是一位好投手。」

左投漢普頓就說:「很多原本就不錯的投手,來到紅雀往往變得更好,這就是鄧肯的功力。如果你願意讓他來教你,肯定會受益良多。」

【2009/12/18 聯合晚報】

沒當過投手的投手教練鄧肯....落難強投救星

落難強投救星 紅雀教練哈建仔

紅雀投手教練鄧肯建議球團爭取王建民,這對建仔倒是可以考慮的方向,因為鄧肯在大聯盟享有「妙手回春」的名聲,對落難強投重現雄風特別有一套,紅雀塞揚投手卡本特與韋恩萊特的轉變,鄧肯都是幕後功臣。

卡本特在2004年轉戰紅雀之前,在藍鳥勝率不到五成,防禦率4.83,但加盟紅雀的六個球季在鄧肯調教下,已累積68勝24敗,勝率高達7成39,防禦率壓低在三以下,2005年首度贏得塞揚投手,今年再度問鼎塞揚獎,可惜與韋恩萊特強碰,由巨人林瑟坎連莊。

紅雀新竄起的強投韋恩萊特,之前在3A表現普普,勝率不到五成,防禦率逼近五,這五年升上大聯盟跟隨鄧肯,表現扶搖直上,今年衝出生涯新高的19勝。

2002年心臟病發過世的紅雀投手凱爾,也是鄧肯調教成功的例子。凱爾被交易到紅雀之前兩年在洛磯的戰績21勝30敗,防禦率5.84,勝率4成21,轉戰紅雀第一年就投出20勝9敗,防禦率3.91,他在過世前在紅雀累積41勝24敗,勝率6成31。

救強投 先重建信心

洛許在2008年轉戰紅雀之前,連續四個球季勝率都未過半,防禦率為偏高的4.18,改穿紅雀球衣的第一季投出15勝6敗,防禦率降為3.78 。

洛許說:「我來這裡之前,就聽說他是調教投手的高手,現在我親身經歷,同意大家的說法。」

洛許到紅雀春訓營報到的第一天,鄧肯對他說,「打者看得到你出手的球路。」鄧肯花了幾小時觀看比賽錄影帶,馬上找出問題。

鄧肯說,「看到打者對上他,出現不該有的結果,應該就是打者們已知道他要投什麼球路。」

鄧肯進一步解釋,當投球動作向打者透露訊息時,打者們會放掉變化球,專心等待打直球,讓投手不知該怎麼投下去,「如果投手連原本擅長的直球都不敢投,麻煩就大了。」

沒當過投手,捕手出身的鄧肯很了解打者心態,轉任教練的第一份工作是1978年擔任印地安人牛棚教練,之後升為投手教練,1983年起與拉魯沙開始合作,曾聯手打造運動家霸業,現在再創紅雀王朝。

鄧肯讓強投重山再起的方法,不是改變的投球姿勢,而是讓投手重建信心,當一位落難強投轉戰紅雀,他會先告訴投手說,「球隊找你,是因為你曾經成功過,是一位好投手。」

左投漢普頓就說:「很多原本就不錯的投手,來到紅雀往往變得更好,這就是鄧肯的功力。如果你願意讓他來教你,肯定會受益良多。」

【2009/12/18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