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3

美國《時代周刊》公布2010年十大雜志封面(組圖)

 

  據美國《時代周刊》12月9日報道,《時代周刊》2010年十大雜志封面公布,同時編輯還給出了這些雜志封面的上榜原因。

  
美國《時代周刊》公布2010年十大雜志封面(組圖)


  
滾石


  1、美國《滾石》雜志,2010年11月刊

  艾米納姆︰從地獄歸來之路

  原因︰我之所以喜歡這個封面不僅僅因為是艾米納姆的粉絲,十分好奇他如何從地獄歸來;同時,負責封面照片拍攝的攝影師馬克-塞利格為讀者呈現出了如此不可思議的照片,封面照雖然並沒有完全顯露出艾米納姆的臉,但卻讓我們感受到了其希望表達的含義。的確,這個從前的痞子阿姆看上去似乎揮舞著一把光劍,但如果你蓋住左側的標題,你仍然能夠一眼認出他是誰——這足以證明阿姆的明星氣質。這是一張非常有力的照片,它將艾米納姆剝離出其明星的影子,為大家呈現出一個獨一無二的阿姆。

  
美國《時代周刊》公布2010年十大雜志封面(組圖)


  
《國家地理》雜志


  2、美國《國家地理》雜志,2010年4月刊

  水︰我們干旱的世界

  原因︰是的,水遍布每個地方;確切的說,地球表面70%由水覆蓋。但是,《國家地理》雜志這期特刊選擇了巧妙的課題,以水為主題引入一個新學說。這一期特刊以令人炫目的圖片為主,內容涉及世界各地的自然資源;但封面卻使用了最為簡單的設計和陳述。看了封面,你絕對想要舉起這本雜志,將所有的水滴抖落,並收集在一個玻璃瓶子里好好保管起來;而這正是切中了要害。

  
美國《時代周刊》公布2010年十大雜志封面(組圖)


  
英國《Wallpaper》雜志


  3、英國《Wallpaper》雜志,2010年8月刊

  手工制造

  原因︰時髦的設計雜志《Wallpaper》一直習慣于將其封面交由一些世界優秀的藝術家和設計師負責,但唯獨這一期,編輯們決定讓讀者創造屬于自己的封面。讀者可以使用非常簡單的交互式網絡工具制造自己喜愛的封面,然後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雜志編輯。結果,這一嘗試一共吸引讀者創造了21000個不同的封面設計,而這就是其中最好的一個。

  
美國《時代周刊》公布2010年十大雜志封面(組圖)


  
美國《W》雜志


  4、美國《W》雜志,2010年11月刊

  藝術

  原因︰現在,我確定這個封面不會得到時尚圈或者藝術圈的肯定,甚至金-卡戴珊自己可能也不是十分的滿意。但是,這張照片肯定是美國女性主義藝術家、廣告大師巴巴拉-克魯格所喜歡的類型。克魯格類型的排版印刷,倒敘的紅色橫條標題簡單而明了。我只是希望克魯格的名字與卡戴珊的名字顛倒順序,“因為就這版封面而言,克魯格更應該被放在頭條位置”。

  
美國《時代周刊》公布2010年十大雜志封面(組圖)


  
美國《紐約客》


  5、美國《紐約客》,2010年3月29日刊

  敬意

  原因︰這一精心制造的“敬意”出自插圖畫家安-胡安之手,這一頗具《紐約客》風格的封面,以一個女性頭部環繞著紅色蝴蝶的設計向自殺身亡的著名英國時裝設計師亞歷山大-麥昆致敬;麥昆曾經以一頂滿是蝴蝶的帽子風靡時尚界。胡安筆下的女性面部表情充滿沮喪,然而與之相反的是栩栩如生、顏色鮮亮的蝴蝶,這也顯示出時尚界對于失去一位設計鬼才頗感傷痛。

  
美國《時代周刊》公布2010年十大雜志封面(組圖)


  
美國《MAD》雜志


  6、美國《MAD》雜志,2010年5月刊

  我愛奧巴馬

  原因︰這個缺了門牙、滿臉雀斑的紅發白痴小男孩紐曼成為歷史上所有雜志封面之中最具亮點的一個,他抓住了國家的情緒——許多民主黨人對11月中期選舉的期待。奧巴馬曾經開玩笑稱其擁有對美國整整一代人產生最大影響力的人物艾爾弗雷德-E-紐曼式耳朵;而這次,也許他應該為2012年大選,樹立《MAD》的吉祥物“白痴小孩”為個人商標,“什麼?我擔憂嗎?”

  
美國《時代周刊》公布2010年十大雜志封面(組圖)


  
美國《Harper's Bazaar》雜志


  7、美國《Harper's Bazaar》雜志,2010年4月刊

  新鮮事︰黛米-摩爾

  原因︰美麗的海灘,黛米-摩爾在旋轉梯上喂長頸鹿的畫面本身就是一件很新鮮的事。《Harper's Bazaar》這一期的封面並沒有什麼深層次的意義,這僅僅是一個稀奇的景象。摩爾身著亞歷山大-麥昆設計的印花連衣裙,上面的圖案看上去就像微小的長頸鹿。

  
美國《時代周刊》公布2010年十大雜志封面(組圖)


  
美國《ESPN》雜志


  8、美國《ESPN》雜志,2010年10月刊

  人體

  原因︰當然是大膽的,這是《ESPN》雜志第二本“人體”年刊。雜志選取40個運動員不同程度的裸體照片,令讀者好奇他們是如何圓滿完成拍攝的。同時,是的,人們總是對身體充滿驚奇。

  
美國《時代周刊》公布2010年十大雜志封面(組圖)


  
英國《經濟學家》雜志


  9、英國《經濟學家》雜志,2010年10月9日刊

  生長,該死的,生長!

  原因︰經濟衰退對于雜志商業運作來說同樣也不是一件好事,更不必說負責封面設計的主管如何為一個毫無吸引力的話題創造一個頗具吸引力的封面。有太多圖片可以顯示經濟大蕭條,但《經濟學家》雜志卻另闢蹊徑,為他們的特別報道配上了一個頗讓人意外的封面。他們將全球經濟體系形象的比喻為禿頂男人頭上僅存的一小撮頭發,這個禿頂男人還有沒有希望?同時,頭條標題的平衡運用恰如其分,那一句咒罵也起到了加分的作用。

  
美國《時代周刊》公布2010年十大雜志封面(組圖)


  
美國《瑪莎-斯圖爾德生活》


  10、美國《瑪莎-斯圖爾德生活》,2010年11月刊iPad版

  特刊︰無限美麗

  在雜志圈中,2010年將因為iPad而被牢記。我喜歡這個封面的原因是它成功的放慢了狂熱而急促的步伐,牡丹綻放、時間流逝的視頻天衣無縫將拍攝壓縮成令人陶醉的10秒鐘︰這可謂是美麗與科技的完美結合。

科學家稱:越來越多的跡象證明,外星上確實存在著生命

越來越多的跡象證明︰地球之外 外星上確實存在著生命

  最近公布的一些新發現似已顯示,宇宙中並非只有地球上存在生物,宇宙間別的地方還有生命。

  過去數天,科學家報稱,宇宙間星體數目可能是早先估計的三倍;另一組研究員發現,一種微生物可以靠攝取砷存活成長,擴大人類對生物如何在嚴酷環境下生存的了解;今年稍早,天文學者首次表示,他們已發現可能適于人居的星球。

  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天體生物學研究所(Astrobiology Institute)主任皮爾契(Carl Pilcher)說︰「證據愈來愈扎實。我想,任何人看到這些證據都會說,外星一定有生命。」該研究所的工作是研究宇宙生命的源起、演化,以及其他星體是否有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發現很新,科學家還在辯論外星有生物的結論是否可靠。

  另一個不宜太興奮的原因是,科學家搜尋外星生命最初只發現微生物,然後才研究生命進化,以了解更多。其他星體有生命的第一個跡象,很可能是發現黏菌(slime mold),而不是出現外星人(E.T.)。不過,外星人可能從微生物演化出來。

  科學家有一個方程式,用于計算其他星體有「文明生物」(civilized life)的機率。但是,方程式中大多數因素純屬猜測,而非天文學因素,例如外星生物的智力演化及他們的文明持續多久。撇開簡化的核心猜測(把外星人智力和文明因素排除),計算方程式有兩個基本要素︰一、外星可以支撐生命的地方有多少?二、生物存活可以承受多麼惡劣的環境。

  接受美聯社訪問的十位科學家認為,上周的發現表示,可能有生命的外星,數目比以前想像的多;生命的定義擴大。這表示,外星有生物的可能性也比以前增加。
******************************
雲水人間:
佛教的3界28天..
以及淨土、佛國..
不就是這種說法嗎?

2010年人類的十大天體物理發現︰我們的宇宙在50億年後時間停止(圖)


2010年人類的十大天體物理發現︰50億年後時間停止(圖)

 
2010年人類的十大天體物理發現︰50億年後時間停止(圖)


  美國國家地理網站評選出2010年度十大天體物理學發現,宇宙外潛伏未知“結構”新證據、銀河系中心發現神秘氣泡狀結構以及“大爆炸”造出“液態”宇宙等重大發現榜上有名。

  1.每個黑洞內都含有一個宇宙

  天文學家在2010年4月宣布,我們的宇宙就像是俄羅斯套娃的一部分,可能棲身于一個黑洞內,而這個黑洞本身又是一個更大宇宙的一部分。反過來,迄今在宇宙中發現的所有黑洞可能都是通向其他世界的通道。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物理學家尼克丹姆‧鮑勃拉姆斯基(Nikodem Poplawski)近日提出了一個有關落入黑洞的物質所作旋轉運動的嶄新數學模型。根據他的方程,黑洞可能是不同宇宙間的時空通道,或者說,一種蟲洞。被黑洞吞噬的物質並未如之前理論預言的那樣塌縮成一個奇點,而是從黑洞的另一端以“白洞”的形式噴發出來。

  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當一個區域的物質密度達到極大時會產生奇點,通常這一現象會出現在黑洞的中心。這種奇點密度無限大,溫度無限高,因而顯得怪異。而如果鮑勃拉姆斯基的理論正確,那麼這種奇異的現象或許根本就不存在。

  2.時間將在50億年後停止

  物理學家在2010年10月表示,永久膨脹理論稱我們的宇宙只是眾多宇宙中的一個,該理論還預測時間將在50億年後停止。

 一般認為,我們生活的宇宙已經存在了超過140億年,並且將繼續存在數十億年。但根據一份最新發表的論文,時間本身可能將于50億年後終止。巧合的是,這一時間恰逢太陽耗盡燃料熄滅的那一刻。

  這一研究依據的是一種“永恆膨脹”的理論。該理論認為我們生活的宇宙其實是一系列宇宙中的一個。這一巨大的結構是由無窮多個宇宙組成的,其中每一個宇宙都可以產生無窮多個“子宇宙”。

  這一理論的主要問題在于︰在多重宇宙理論框架下,任何發生的事件都將發生無窮多次。這樣就會使概率論的計算——如估算地球大小行星普遍存在的可能性,變得幾乎不可能。

  3.宇宙外潛伏未知“結構”新證據

  據科學家2010年3月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暗流”並非偶然,這強化了宇宙外潛伏著前所未知、前所未見“結構”的例證。

  2008年,科學家報告發現大量星系群正沿相同方向以360萬公里的時速運行。這一詭異的現象無法以現有的宇宙質量分布模型解釋。于是科研人員被迫作出了一個引起爭議的猜測︰這些星系群是受到了來自我們已知宇宙範圍之外的引力作用。

  而這一小組此次的發現證實這種宇宙“暗流”的延伸範圍甚至超越了之前的想象,距離地球至少25億光年。這項研究支持這樣一個假設,即存在來自宇宙之外的引力,從而支持多重宇宙理論。

  4.愛因斯坦“重力論”適用于宇宙層面

  據科學家2010年3月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愛因斯坦近一百年前提出的重力論不僅適用于對太陽周圍行星運動的解釋,同樣適用于解釋星系間的相互運動。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神秘的暗物質和更加撲朔迷離的暗能量,並非物理學家們的妄想癥產物。數百年來,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能很好的解釋地球上的各種重力現象,但當將其運用到天體運行研究時,科學家們注意到了其中不一致的地方。

  1916年,愛因斯坦發表了廣義相對論。他指出引力的本質是物質的存在造成了時空的扭曲。這一理論很快被應用于天文學,並成功解決了一些神秘的問題,如水星軌道的輕微偏差。

  當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應用于遙遠的星系,科學家們發現它們的引力作用要大于它們本身的質量,由此科學家們推測有一種探測不到的神秘“暗物質”存在。但時至今日,在星系研究層面對廣義相對論的驗證一直沒有進行。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普林斯頓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們分析了超過70000個明亮的橢圓星系的分布和運動情況,發現它們精確地遵循廣義相對論。

  5.“大爆炸”造出“液態”宇宙

  根據大型強子對撞機項目科學家在2010年12月公布的最新數據,在大爆炸發生後瞬間,宇宙就像非常稠密、超熱液體一樣活動。

  最近,科學家們利用位于瑞士日內瓦附近的大型強子對撞擊成功重現了大爆炸發生後瞬間的情形。實驗人員將兩束鉛離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相撞。相撞產生了一種名為“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的原始態物質。科學家們認為這種物質態僅僅短暫存在于早期宇宙。

  顧名思義,這種“原始湯”由亞原子粒子夸克和膠子組成。夸克是帶正電荷的質子和電荷中性的中子的主要組成成分。這兩種粒子共同組成了原子核。而膠子則使用“強作用力”將夸克“膠合”在一起。

  常規情形下,這兩種亞原子粒子緊密結合。但是先前的實驗證明,在極端高溫下,強作用力會變弱,因此這兩種粒子可能會分開。人們從而認為,在宇宙早期的超高溫度環境下,夸克和膠子應當相互遠離,因此其性質應當很像氣體。但是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實驗否定了這一觀點︰撞擊產生了大約10萬億攝氏度的極端高溫。雖然只持續了一瞬間,但是足以滿足科研人員的需求。他們發現在這一極端高溫下,強作用力比想象中的要強。夸克和膠子間的作用力仍較為顯著,因此可以說早期宇宙性質更類似“液體”而非氣體。

  6.新物質或可解釋宇宙存在

  大約在137億年前,大爆炸產生了大量物質,這些物質最終形成生命、宇宙及萬物。科學家在2010年8月表示,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或能幫助他們揭開宇宙存在之謎。

  這一新材料的設計初衷旨在用于探測電子的一種新“屬性”。電子存在于原子之中,圍繞原子核運行。科研人員表示,如果這一“未知屬性”被證實,那麼將有望幫助科學家們解答物質和反物質“不對稱”的謎題。

  現有理論認為,宇宙大爆炸將產生同樣數量的物質和反物質,也就是說任何事物都是“對稱”的。物質和反物質擁有相反的電性和磁場特性。當兩者相遇便會發生“湮滅”,僅剩下“純粹”的能量。

  假如果真如此,那麼宇宙中就不應該存在任何物質。但是物質的存在,甚至我們本身的存在就說明正常物質的行為必定和反物質有些許不同,而並非完全“對稱”。

  此次的新理論預言電子存在一種名為“電偶極矩”(electric dipole moment)的屬性,這類似于一塊側鐵存在南北極一樣。電子表現出負電性,說明其電荷的分布不均。偶極矩就是電荷量和正負電荷中心之間的距離的乘積,在這一特定條件下可視為負電荷的空間分布不對稱。這種不對稱將打破物質和反物質之間的對稱性,這種不對稱使得物質和反物質粒子同時開始衰變,但是速率不同。從而允許物質的存在。

  為了尋找電子的“電偶極矩”,科學家們制成了一種名為“銪鈦酸鋇”(europium barium titanate)的新型陶瓷材料。這種材料具備獨特的磁場和電場性質,從而幫助科研人員探究這一難題。

  7.宇宙弦引發伽馬射線爆發

  科學家在2010年8月公布的一項研究中宣稱,遙遠宇宙中稍縱即逝但強度很大的“火球”可能是由看不見的宇宙弦——時空中的超密度瑕疵——拉拽產生的。

  伽馬射線是最高能形式的光線。伽馬射線暴則是宇宙中最明亮的事件之一。它大約每天在宇宙的某處發生一次。以便距離極其遙遠——有些遠達130億光年,但仍然能被地球附近的觀測設備探測到。

  伽馬射線暴持續可見的時間從數秒到數分鐘不等。科學家們認為這些長時間的射線暴是由大質量恆星核的塌縮並爆發造成的。但另外一些伽馬射線暴則持續很短時間,遠短于一秒,科學家對此的成因不了解。

  但在2008年和2009年間,美國宇航局的“雨燕”(Swift)伽馬射線衛星探測到兩次持續很短的伽馬射線暴,但引人注意的是其能量相當高,遠高于同類。香港大學鄭廣生教授等人的研究認為這很可能是由超導電性的宇宙弦震動造成的。

  8.銀河系中心發現神秘氣泡狀結構

  天文學家在2010年11月表示,兩個前所未見的釋放伽馬射線的大氣泡狀結構正在銀河系中心不斷膨脹。

  這是兩個之前不為人所知的巨大結構,由美國宇航局費米伽馬射線探測器發現。這兩個氣泡結構沿銀河系平面上下方向延伸超過25000光年。

  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家大衛‧斯伯格(David Spergel)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一直認為自己對銀河系已經非常了解,但是很顯然這一發現說明在銀河系的中心存在一種巨大的高能事件。

  伽馬射線是具有最高能級的光線形式。在宇宙中它們通常源自高能事件或天體,如超新星爆發、黑洞或中子星。目前科學家們對于這一巨大的泡狀結構成因和能量來源尚不了解。

  9.愛因斯坦相對論影響地球生物衰老速度

  根據科學家在2010年9月公布的一項研究,我們站在樓梯上時的年衰老速度,要比站在平地上稍快一些。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玄妙之處就是其對時間的作用,而最新發現與這種作用聯系起來,首次向世人展示了相對論如何影響實現世界的距離和時間構架。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時間並非均勻流逝,而是會由于加速度的存在而變化。由于這一機制的作用,對于同一觀測者而言,一台高速運動中的鐘要比一台靜止狀態下的鐘走得慢。這一原理是著名的“雙生子佯謬”的基礎。這一佯謬的內容是︰如果一堆雙胞胎中的一個被送入高速飛行的飛船內,當然返回地面時會發現自己的兄弟比自己老了許多。

  廣義相對論同時也指出︰重力加速度也會輕微地減慢時間。這就意味著︰如果你所在的地方重力更大(更接近地心),你所經歷的時間更慢,你的衰老速度變慢了。

  10.巴克球之謎揭開

  天文學家在2010年7月宣布,他們在一顆死亡恆星的殘骸中發現了巴克球(Buckyball),這是科學家首次在太空中發現這種神秘物質。巴克球是由60個碳原子組成的一種天然分子,形成穩定、空心的球體。

  盡管巴克球的直徑還不到一米的數十億分之一,但這仍然是迄今在太空發現的最大分子。巴克球是富勒烯的一種,最早在1970年,人們首次預言它的存在。1985年,科學家在實驗室中模擬富碳的老年恆星環境時首次意外證實它的存在。這一球體分子之所以被稱為“巴克球”是為了紀念建築師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他設計的測地線拱頂和這個分子的樣子看上去很像。發現巴克球的化學家還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之後,人們在隕星、地球岩石,以及蠟燭煤灰中都檢測出了巴克球。而納米技術的發展已經使得科學家有能力將這些巴克球制成高強度的碳納米管材料,用以制造自行車架以及網球球拍。現在它又開始應用于超導技術領域。

  但多年來天文學家在宇宙空間尋找巴克球的努力一直沒有結果。這項發現的第一作者,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簡‧卡米(Jan Cami)說︰“我們堅信巴克球存在于宇宙之中,因為它是我們在地球上發現的最穩定物質之一。但直到現在我們才第一次真正找到它。”

******************************
雲水人間:
佛教的3界28天..
以及淨土、佛國..
成、住、壞、空
不就是這種說法嗎?

英超球隊拉傷療法...赤膊在零下130℃急凍3分鐘!

英超球隊殺人療法太刺激 零下130℃冷凍球星(高清組圖)

  11月英超第15輪的最後一場比賽,熱刺在主場補時艱難絕殺利物浦,大將範德法特還在比賽中拉傷了大腿。距離下一輪的客場比賽只有4天的間隙,如何讓球員盡快恢復?如果是以往,熱刺會讓球員去海邊會所接受傳統的水療加按摩。但這次球員們卻被帶到了赫特福德郡的錢尼普斯理療所,體驗听起來嚇死人的“急凍療法”——赤膊在零下130℃的房間里速凍3分鐘!

  
英超球隊殺人療法太刺激 零下130℃冷凍球星(高清組圖)


  
英超球隊殺人療法太刺激 零下130℃冷凍球星(高清組圖)


  
英超球隊殺人療法太刺激 零下130℃冷凍球星(高清組圖)


  
英超球隊殺人療法太刺激 零下130℃冷凍球星(高清組圖)


  “既然能用,就有它的道理”

  省內專家認為急凍療法還要花時間了解

  昨天記者采訪了省內的不少醫學專業人士,一位省內籃球隊隊醫認為這根本就不可能,因為人體細胞在這樣的低溫下會凍結、死亡,人體會凍傷。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醫院的許鑫醫生也是頭一次听說“急凍療法”的應用,不過他認為,如果報道屬實,“既然能用,就有它的道理。”許醫生表示,“急凍療法”相關的醫學研究文獻記錄,還需要花時間查找。

  “急凍療法”早在1978年由日本人首創,目前世界上只有錢尼普斯理療所在實際應用,去年F1車手韋伯也在這里進行過治療。除了球隊用來讓運動員恢復外,還有不少人治好了濕疹和關節炎之類的毛病。

  什麼情況?

  6000升液氮制造恐怖超低溫

  在錢尼普斯理療所20℃的前廳大堂里,範德法特穿著浴袍,在引導員雷納塔的幫助下,他換上了特制的絨里短褲、長度超過手肘的袖套、長筒襪、護膝、毛絨頭帶、兩副手套。工作人員用繃帶纏在各種護具外面,嚴格檢查後,確定他的耳朵在頭帶的保護之下,最後為他戴上口罩。這副打扮看起來很搞笑——四肢和頭部被包裹得嚴嚴實實,上身卻是赤裸的。

  雷納塔先讓他們進入一個“預備室”,這里的溫度“只有”零下60℃。不過與他們隨後進入的冷凍室比較,零下60℃根本不算什麼——不到9個平方米大小的冷凍室里放了6000升零下196℃的液氮,室溫維持在零下130-140℃之間。

  什麼感覺?

  “好像呼吸都一下子被奪走了”

  不靠液氮人工降溫,在地球上是體驗不到零下130℃的感覺。隨熱刺球員做這次急凍體驗的英國《每日郵報》記者勞拉‧威廉姆斯詳細記敘了她的感覺︰

  “一進門,溫度是零下135℃,馬上就抖了起來。這種冷和跳進冰水的冷不一樣,因為空氣是干燥的,那種強烈的寒冷刺激是持續不斷的,完全無法逐步適應,好像呼吸都一下子被奪走了。我戴了3雙手套,雙手還是馬上緊握成拳頭,不自覺地去捂住裸露的肚子,感覺腎上腺素在瞬間大爆發。”

  “然後,我和一起進去的幾個人開始暴走暖身,里面有自行車健身機,我們都爬上去低頭狂蹬起來。感覺此時就是永恆,身體在一個沒有盡頭的、有霧的白色隧道里。”

  “三分鐘時間比我想象得短。回到20℃的前廳,引導員馬上讓我上一台健身器械,變換身體姿勢做各種動作,說這樣可以讓血液快速回流到全身肌肉。我很快就暖過來了。”

  什麼效果?

  做完後是“死一般的疲勞”

  
女記者威廉姆斯說,她做完這次“急凍治療”後精神很亢奮,之後就是“死一樣的疲勞”,睡了無比舒暢的一覺。中場球員本特利說︰“就像是做一份辛苦的工作。”從記者威廉姆斯的體驗來看,急凍的感覺至少談不上是享受。

  錢尼普斯理療所的負責人艾森博士有自己的理論︰急凍情況下,身體的應激保護機制馬上激活,大腦會像電腦一樣控制人體內激素的分泌,維持體溫。回到常溫下,肌肉又會以平時三四倍的程度放松,血液循環加速,把更多的氧和養分帶到運動損傷患處,加速恢復。

桃園4名女國中生毆女同學...強拍裸照 稱打得很爽

桃園4名女初中生毆女同學強拍裸照 稱打得很爽(圖)

  
桃園4名女初中生毆女同學強拍裸照 稱打得很爽(圖)


  
被害人(中)在縣議員以陪同下對外說明狀況


  近日,桃園一所中學發生4名女學生聯手毆打另一個女同學的暴力事件。施暴的女學生懷疑被害人是“抓耙子”(打小報告),向學校告密,于是把被害人推到廁所里毆打並脫光衣服強拍裸照。事後,4名施虐的女生竟然上網炫耀說,打人打得很爽,並要把裸照上傳到網上。

  據台灣TVBS電視台報道,被毆打、拍裸照的女學生求助無門,已由家長向桃園縣議員上訪。家長難過地表示,女兒飽受凌辱身心受創,校方竟不知情,放縱學生暴力相向,一定要給一個交代。

  據警方調查,這群女學生是同班同學,其中一名陳姓女學生做大姐頭。陳姓女學生供稱,之前要到某小學修理一個女生,沒堵到人,懷疑是被害女生通風報信,此外,還懷疑被害人偷抄她的美術作業,因而想報復泄憤。
***************************
其中一名參與霸凌的女學生在部落格發文向網友道歉,然而整篇文章卻讓人頗為傻眼。
她辯稱會把該名女同學拉到廁所強拍裸照,還逼對方擺出「YA」的手勢,原因之一竟然是「她一邊梳頭一邊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