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3

馬英九:逐步推不動產交易實價課稅

馬:逐步推不動產交易實價課稅

  • 2011-10-03
  • 新聞速報
  • 【中央社】

     總統馬英九今天表示,政府將逐步推動不動產交易實價課稅,並以奢侈稅打擊短期投機,也將持續增加住宅供給,未來1、2年內推出合宜住宅與社會住宅,落實居住正義。

     馬總統上午在總統府舉行「黃金十年、國家願景」第二波記者會時指出,不動產交易除落實實價登錄制度,還要逐步推動不動產交易實價課稅,並檢討土地徵收補償相關制度,徵收不隨便啟動;一方面以市價進行協議價購及市價補償,建立不動產透明公平交易制度,但若要徵收一定要有公益性及必要性,不能隨便徵收土地。

     總統說,青年安心成家方案實施很成功,當然會繼續並擴大實施;在此同時,因為房價貴、貸款不夠,政府會提供合宜住宅、社會住宅,這些都會在未來1、2年內推出。

     總統表示,在居住正義的實踐方面,會持續增加住宅供給,並打擊短期投機;而要打擊短期投機要靠奢侈稅,嚴查人頭交易;但這還不夠,這是消極的,積極的還是要從增加供給來解決。

     總統指出,要提供中低收入戶與弱勢者住宅補貼,平衡都會地區住宅供需,落實居住正義。

     行政院長吳敦義與會補充說,政府對合宜住宅的規劃,繼新北市林口區的捷運A7站推出合宜住宅外,9月30日又在板橋區浮洲推出4.4公頃及6.6公頃、合計11公頃;合宜住宅計畫案共4618戶,其中4032戶是合宜住宅,另外有448戶是出租住宅、叫社會住宅。

     吳敦義表示,比起林口區A7的5年不得脫手、5年內出租的社會住宅不能收回的規定,政府在板橋區浮洲推出的第二案,延長到10年不能轉手、社會住宅10年內不許收回轉售;加上政府在台北市及新北市推出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就可以實現更好的社會正義與居住正義。

     馬總統說,希望經濟發展能帶動薪資成長,幫助低收入戶就業;落實社會救助新制度,放寬貧窮戶認定,讓更多人得到政府補助,目標是要縮小較富有的人與較貧窮的人差距,維持台灣目前是東亞國家中,所得分配差距最小的國家之一。

     總統表示,公義社會必須是相對平等與沒有歧視的社會,所以在族群和諧方面,也是施政重點;政府開辦實驗型第三學期制民族學校,這是原住民委員會非常重要的政策,希望5年內能有15所、10年內30所。

     總統今天宣布的「黃金十年、國家願景」,包括公義社會與廉能政府兩項願景;公義社會施政主軸有均富共享、平安健康、扶幼護老、族群和諧、居住正義、性別平等;廉能政府施政主軸有廉政革新、效能躍升。1001003

屋簷、雨遮、花台等,均不在「不動產登記」範圍內。

內政部翻盤 雨遮、屋簷不納登記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

2011.10.03 03:33 am

內政部為顧及人民權利,已完成「不動產登記法」草案的研議,草案觸及敏感的屋簷、雨遮坪數是否登記。為避免建商披著「綠色建築」外衣、實際上卻灌虛坪,草案明定雨遮、屋簷及花台等,均不在「不動產登記」範圍內。

「不動產登記法」草案明顯與行政院政策出現反差,且向監察院的糾正意見「傾斜」,內政部官員解釋,內政部並不是要翻案行政院的政策,而是未來立法院完成立法後,屋簷、雨遮、花台就不應納入登記範圍。

據了解,內政部原有意推動房屋履約保證,刪除雨遮和屋簷登記,並在去年五月一日公告後正式上路,但由於全國建商公會向行政院陳情,行政院長吳敦義在接見建商公會後,將雨遮和屋簷不測量登記的結論推翻,讓雨遮、屋簷可繼續登記、但不計價。

吳揆動作也被消基會砲轟「向財團傾斜」。

內政部地政司表示,現行民眾辦理不動產登記,是依「土地登記規則」辦理,研議制定「不動產登記法」,是將土地登記規則提升至法律位階,更保障人民的權利。

新草案明定,一般建築物是以其外牆的外緣作為登記範圍,但突出於牆壁外緣的屋簷、雨遮、花台等,均不存登記範圍內;登記規費的核算,改以公告土地現值為基礎,和現行以申報地價為基礎也明顯不同。

內政部表示,不動產登記法草案明定登記的標的,是以土地及合法建築物為限,工作物及違章建物都排除在外。

所謂工作物的範圍,如銅像、牌樓、紀念塔、水塔、T霸等,種類繁多,難以測量及登記;而違章建築物,又可分為程序違建與實質違建,前者補請建照與使用執照成合法建物後,可成登記標的,後者則無法成為登記標的。

【2011/10/03 聯合報】

感冒五大禁忌

感冒五大禁忌
  • 文 編輯部 HELEN SIGNY 撰

您自以為很清楚該如何應付感冒?其實可能延誤了復元時間而不自知。
多數人一年大概會感冒兩、三次,總以為早知曉該如何應付。
請不要這麼有把握。其實我們被灌輸的觀念多半是錯的,反而會將病毒傳染給周遭的人,並延長症狀期,讓自己更容易感染下一波的感冒。
這一季當您開始喉嚨痛、流鼻水時,請注意下列五項禁忌:

一、咳嗽或打噴嚏時不要以手遮口
遮掩或許比較禮貌,但會讓病毒留在手上,並轉移到所碰觸的每樣東西上。澳洲阿德雷德大學病毒學榮譽教授克里斯.布瑞爾說,當有人咳嗽或打噴嚏時,飛沫裏所含的病毒透過空氣傳播固然有可能被其他人吸入,但飛沫大多很快掉落地上乾掉。
然而,不穩定的感冒病毒若留在濕潤的黏液裏,也就是打噴嚏時噴到你手上的東西,那病毒存活時間就長得多。醫院的研究顯示,相較於短時間探病但東摸西碰的人,一整天坐在病人床邊反而較不易感染病毒。鼻病毒(rhinoviruses)是最常見的感冒病毒之一,在皮膚上,或電話、電腦鍵盤等物品上可存活三小時之久。因此真正危險的是您的雙手。
正確做法:
•打噴嚏或咳嗽時用自己的手臂或面紙遮住,之後將面紙丟棄。
•若以手遮口,應立即洗手。也要經常提醒家人洗手。
•揉眼時用指節。指節不像指尖那麼容易碰觸到別人的病菌。尚未洗手前最好不要碰臉。
二、身上不必裹太多衣服

冬天總免不了得感冒或流感,但原因倒不一定是受寒。英國索爾斯伯利市有人做過一項研究,將志願者分成兩組,一組充分保暖,另一組坐在戶外,雙腳浸在冰水裏;給每個人都吸入一些鼻病毒,結果發現兩組感染率差不多。
我們在冬天比較容易感冒,原因是經常待在室內,與已受感染的人共享空氣。孩子若在太陽下跑來跑去,比較不會互相碰觸、交流病毒,反而是濕冷的天氣窩在教室裏較易感冒。

另有證據顯示,在通風不良的室內吸入黴菌,可能使呼吸道的問題惡化。

正確做法:
‧窗戶開一點縫隙,新鮮流通的空氣可趕走病菌。
‧眼口鼻的黏膜是抵抗病毒的第一道防線。暖氣別開太強,以免黏膜變得太乾。
‧去除黴菌。有些人容易因黴菌而感染呼吸道疾病。
三、別急着求醫開抗生素
這是我們最常犯的錯誤之一,一有感冒症狀就請醫師開抗生素。過度使用抗生素不僅讓細菌產生抗藥性,而且本來就治不好感冒。抗生素是對付細菌性感染,並非病毒。此外,抗生素也會殺死好菌,影響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
事實上,根據美國《家庭醫學期刊》去年公佈的一項研究結果,醫師說幾句安慰的話比藥物更能讓患者加速恢復健康。
即使感冒一週後鼻涕還是黃稠狀,也未必需要吃藥,那只是身體在排出死亡的細胞。
正確做法:
‧出現症狀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多休息,必要時服用鼻塞藥、退燒止痛藥或阿斯匹靈。
‧如果一週後你懷疑胸部、鼻竇或中耳感染,去看醫師。
‧如果最後一定要吃抗生素,可考慮補充益生菌,增加腸道內的好菌,提升抵抗力,以防再次感染。
四、「傷風宜挨餓,發燒該多吃」是錯的

老一輩傳統觀念或許在以前的年代有其道理,但現今觀念是:毋需挨餓。
生病時反而應該對自己好一點,補充睡眠與正常飲食。營養充足才能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增強免疫力。通常發燒或咳嗽、打噴嚏會流失很多水分,此時更重要的是注意液體的攝取。如果挨餓,可能水分也連帶攝取不足。

正確做法:
‧飲食正常,大量補充液體(喝水最好)。
‧多準備當季新鮮蔬果。大自然總會在我們最需要時提供特定的營養素。
‧多攝取富含抗氧化物(如β-胡蘿蔔、維生素C與E)的抗感冒食物,這些營養素都存在蔬果裏。
五、別逞強
許多藥物可幫助我們舒緩症狀,但感冒真的該吃藥嗎?保健品專賣店百麗康美(Blackmores)教育主任潘.史東說,一般而言,治感冒與流感的成藥只能壓制症狀而已,無法根治。
有人可能自認可以照常工作,但這會讓免疫系統過度勞累。您需要的是多休息,而「服用這類藥物可能會有反效果。」史東表示。
此外,多項研究顯示,壓力與睡眠不足會降低免疫力。照常上班上學不僅會傳染給別人,也恢復得較慢。
正確做法:
‧盡可能在感冒的頭三天待在家裏,這段時間感染力最強。
‧放鬆、休息,但可維持平日的運動習慣,增強免疫力。
‧好好照顧自己,別抽菸或喝酒,務必注意營養與睡眠。此時增加任何壓力都會讓免疫系統更脆弱。

【完整內容請見《讀者文摘》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