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9/19

魂識妙義篇(懿敕拱衡堂仙佛釋疑)


魂識妙義篇(一)

 

拱衡堂 太子元帥 登台濟世

 

1、累了想休息、睏了想睡覺、餓了想進食,這「休息」、「睡覺」、「進

食」等外在肢體的動作及內在器臟的運作,是否即是生魂所主理?

(94‧06‧28)

聖示:信士整體叩問事應切割成:阿賴耶識是個總體,前五識分別應緣於生魂

而主理人身運作,故1、2是也。(太子元帥示)

 

2、用眼去觀看、用耳去聽聲、用鼻去嗅聞、用舌去嚐味、用身去觸感,這

「觀看」、「聽聲」、「嗅聞」、「嚐味」、「觸感」等感官的攝受,

是否即是覺魂所主理?(94‧06‧28)

聖示:見前(1)示。(太子元帥示)

 

3、經由感官攝受後所產生的了別作用,諸如所嚐出的味道(酸、甜、苦、

辣等)、所看到的色彩(紅、橙、藍、綠等)、所聞出的氣味(香、臭

、辛、嗆等),這應是覺魂主理感官所得的結果,抑或是阿賴耶識應緣

所生的前五識?(94‧06‧28)

聖示:則非耶識所生前五識。(太子元帥示)

 

4、(承上3)項所問。

「若感官攝受後所產生的了別作用,是覺魂主理眼、耳、鼻、舌、身所

得的結果」,則阿賴耶識應緣所生的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

、身識)又代表何種意義?(94‧06‧28)

聖示:同前(3)示。(太子元帥示)

 

5、(承上3)項所問。

「若感官攝受後所產生的了別作用,是阿賴耶識應緣所生的前五識」,

這是否表示先由覺魂主理眼、耳、鼻、舌、身對外境做攝受後,回報靈

魂,再由阿賴耶識應此緣產生前五識?抑或是先由阿賴耶識應緣產生前

五識,於此同時,靈魂指示覺魂主理眼、耳、鼻、舌、身對外境做攝受

?(94‧06‧28)

聖示:是前段。(太子元帥示)

 

6、佛門所謂五蘊:色、受、想、行、識,此起心動念的過程中,看似由覺

魂驅使眼、耳、鼻、舌、身做攝受(受)為先,再由阿賴耶識應此緣產

生前五識(識)為後,聖意若何?(94‧06‧28)

聖示:相反。耶識散佈於業根(五根),五識才會作用。(太子元帥示)

 

7、以目盲之人而言,是因覺魂主理眼睛去攝受(觀看)外境的能力喪失,抑

或是阿賴耶識應緣產生眼識的應現作用喪失? (94‧06‧28)

聖示:盲者是覺魂能力喪失。(太子元帥示)

 

8、以失聰之人而言,是因覺魂主理耳朵去攝受(聽聞)外境的能力喪失,

抑或是阿賴耶識應緣產生耳識的應現作用喪失? (94‧06‧28)

聖示:同上(7)示。(太子元帥示)

 

9、以喑啞之人而言,是否因生魂主理聲帶去發音的能力喪失? (94‧06‧28)

聖示:同上(7)示。(太子元帥示)       

                        

魂識妙義篇(二)

 

拱衡堂 太子元帥 登台濟世

 

1、身體的伸展、眼球的轉動、舌頭的攪拌、嘴巴的咀嚼,這是否均是生魂

所主理?(94‧06‧30)

聖示:然也。(太子元帥示)

2、眼球中養分的供應、淚水的分泌與潤滑,這是否仍是生魂所主理?

(94‧06‧30)

聖示:然也。(太子元帥示)

3、眼球對景色的光學反應、鼻腔對氣味的化學反應,這是否均是覺魂所主

理?(94‧06‧30)

聖示:然也。(太子元帥示)

4、覺魂所主理的範圍,包括著眼的「觀看」、耳的「聽聲」、鼻的「嗅聞

」、舌的「嚐味」、身的「觸感」(分別攀緣於色、聲、香、味、觸)

。那麼,意的「念記」(乃攀緣於法)是否也是覺魂所主理的範圍?

(94‧06‧30)

聖示:意識已高於覺魂能力,是由靈魂指揮。(太子元帥示)

 

再問:聞聖示:第六識(意識)已高於覺魂能力,是由靈魂指揮。這「意識」

,理當是循著阿賴耶識這邊序列而生成,何以說意識是由靈魂所指揮

?(94‧07‧04)

聖示:信士反過來思考即可了然。(太子元帥示)

 

5、經由眼、耳、鼻、舌、身,此五者感官攝受外境後,所產生的好壞印象

、喜惡感受,此是否即為阿賴耶識應緣後所衍生的第六識 (意識)?

(94‧06‧30)

聖示:是攝納後,加以解析,再傳報靈魂再作決定。換言之,是由靈魂決定再

攝入耶識。(太子元帥示)

 

6、今將靈魂與阿賴耶識拆開來論。一個人的「思考」,是否是由靈魂直接

主理?抑或是阿賴耶識應緣後所衍生的第七識(末那識)?

(94‧06‧30)

7、承前第(6)項問。

若「一個人的思考,是由靈魂所直接主理」,則思考的模式、趣向,是

否即是受第七識 (末那識)所影響的結果? (94‧06‧30)

8、承前第(6)項問。

若「一個人的思考,即是阿賴耶識應緣後所衍生的第七識」,則靈魂在

一個人的思考上扮演著何種角色?(94‧06‧30)

聖示6、7、8:人之思考是由靈魂,但是,若業識顯現則由耶識植入靈魂而生

祟擾。(太子元帥示)

 

再問:聞聖示:人之思考是由靈魂,但是,若業識顯現則由耶識植入靈魂而

生祟擾。此是否表示「靈魂主思考的過程中,阿賴耶識會伺機將夙世

的業識滲入思考之中而產生影響」?(94‧07‧04)

聖示:然也。(太子元帥示)

 

再問:聞聖示:人之思考是由靈魂,但是,若業識顯現則由耶識植入靈魂而

生祟擾。此中,何謂「業識顯現」?又由誰去觸發業識的顯現?或者

說,在何條件下便會觸發業識的顯現?(94‧07‧04)

聖示:業識顯現,由我人日常言行造作去啟動,換言之,業障存在,猶欠缺

成熟之動力,我人造作即是其動力。(太子元帥示)

 

9、一個人的「意念」,是否即是經「思考」後的結論或產物? (94‧06‧30)

聖示:上述二者(指靈魂本身及第七識末那)均能致之。(太子元帥示)

 

10、承上問。

若如是,是否表示:靈魂主理「思考」之中,會受到阿賴耶識應緣後

所衍生的第七識(末那識)之影響,而經由「思考」後的決定、結論

或產物,即是第六識(意識)所攀緣的「法」? (94‧06‧30)

聖示:如此結論並無不可。(太子元帥示)

 

再問:太子爺大慈悲授業解惑,愚弟子幸得逢大善知識,衷心祈仙佛您早證

佛果,他日還為群迷大轉法輪?(94‧07‧04)

聖示:吾等神人共勉。(太子元帥示)

 

 

魂識妙義篇(三)

 

拱衡堂 太子元帥 登台濟世

 

1、根據以往叩問的聖示,及佛學所述,乃得一基本概念如下:

(1)靈魂總攝生魂、覺魂;又靈魂主思考,生魂主器臟四肢,覺魂主

眼耳鼻舌。整個來說,是主宰身軀內外運作及思想言行。

(2)阿賴耶識伺機發展因業,應緣生成末那識,再轉成六識及一至五

識。整個來說,是應緣成識,並形成趣向。

(3)阿賴耶識依附於靈魂,兩者間互不歸屬,卻是不可須臾離。

            以上三項概念是否均正確?(94‧07‧02)

聖示:上述三項正確。(太子元帥示)

 

2、所謂「覺魂主眼耳鼻舌」,是否可進一步解釋為「實則覺魂主理:眼睛

的視覺、耳朵的聽覺、鼻腔的嗅覺、舌頭的味覺及身體的觸覺」?

(94‧07‧02)

3、承上問。若如是,則覺魂主理的範圍應當是:眼睛對景像的光學反應,

耳朵對聲音的聲波反應、鼻腔對氣味的化學反應、舌頭對味道的化學反

應、身體對外界的熱能反應及振波反應等。是否可如此言之?

(94‧07‧02)

4、承(3)問。若仍如是,今舉眼睛觀看外界景像為例,眼球視網膜藉「

光學反應」而攝受外界景相,這當是覺魂所主理;經此攝受而了然外界

景物的方圓大小及分辨其色彩種類,這當即是所謂的「眼識」。聖意若

何?(94‧07‧02)

5、承(3)問。若仍如是,今舉嘴巴對食物的品嚐為例,舌頭味蕾藉「化

學反應」而攝受食物味道,這當是覺魂所主理;經此攝受而了然食物的

酸甜苦辣及分辨其口味種類,這當即是所謂的「舌識」。聖意若何?

(94‧07‧02)

6、是故,覺魂主理著人身眼耳鼻舌身五「根」,分別與外界色聲香味觸五

「塵」的交涉機制;而在根塵交涉的結果所產生的「了然」與「辨別」

,就是所謂的眼耳鼻舌身五「識」。聖意若何?

(94‧07‧02)

聖示:2、3、4、5、6:然也。但五「識」不僅如此,仍會深及心識,

           引起變化,如激情、恐懼、悸怖等。(太子元帥示)

 

7、根塵交涉(或說是攝受)的結果會產生的眼耳鼻舌身五「識」,既然這

「五識」皆源自阿賴耶識之轉變而成,因此實也包含著過去的經驗及學

習於其中。聖意若何?(94‧07‧02)

聖示:五識不能謂之由耶識轉變,應曰:耶識是由五識傳輸而啟動

(太子元帥示)

 

8、惟,自覺魂主理五根去攝受外塵境始,是誰去「告知」阿賴耶識應緣而

產生五識呢?這其中過程,以下兩項說法何者較為正確:

(1)覺魂先將其對外境的攝受結果回報靈魂,再由靈魂喚醒阿賴耶識

產生五識。

(2)覺魂對外塵境的一切攝受皆是事先受命於靈魂,當靈魂下令覺魂

去攝受外塵境時,便同時喚醒阿賴耶識應緣而配合產生五識。

(94‧07‧02)

聖示:第二說法為是。(太子元帥示)

 

9、以眼睛觀看外界景像為例,若了然外界景物的方圓大小及分辨其色彩種

類即是「眼識」,那麼「眼識」當是屬中性的,只不過是對色塵的分辨

與了然而已,無關於取與捨,亦無關於喜歡與不喜歡。聖意若何?

(94‧07‧02)

10、以嘴巴對食物的品嚐為例,若了然食物的酸甜苦辣及分辨其口味種類

即是「舌識」,那麼「舌識」當是屬中性的,只不過是對味塵的分辨

與了然而已,無關於取與捨,亦無關於喜歡與不喜歡。聖意若何?

(94‧07‧02)

11、承上二問,對五塵的取與捨,喜歡與不喜歡,這種分別的念頭與偏好

應是「意識」(第六識)所具。聖意若何?

(94‧07‧02)

聖示:9、10、11:皆然也。(太子元帥示)

 

12、以眼睛觀看外界景像為例,眼球轉動(涉及肌肉動作),及供應眼球養

分(涉及器官維護),理當是生魂所主理。聖意若何?

(94‧07‧02)

13、以眼睛觀看外界景像為例,靈魂是否扮演著下達指令「要生魂去轉動

眼球」及「要覺魂去觀看景物」的角色?否則,這靈魂扮演著何等角

色?(94‧07‧02)

14、以嘴巴對食物的品嚐為例,舌頭攪拌(涉及肌肉動作),及供應舌頭血

液(涉及器官維護),理當是生魂所主理。聖意若何?

(94‧07‧02)

15、以嘴巴對食物的品嚐為例,靈魂是否扮演著下達指令「要生魂去攪拌

舌頭」及「要覺魂去品嚐味道」的角色?否則,這靈魂扮演著何等角

色?(94‧07‧02)

聖示:12、13、14、15:皆然也。(太子元帥示)  

        

魂識妙義篇(四)

 

拱衡堂 太子元帥 登台濟世

 

1、佛家言阿賴耶識有兩種狀態:種子位、現行位。何謂「種子位」?何謂

「現行位」?(94‧07‧04)

聖示:顧名思義,「種子」為潛藏之義,「現行」為成熟產生之義。(太子元帥示)

 

再問:應緣而起心動念的過程中,或說五蘊的過程中,能否簡單舉例,阿賴

耶識何時呈現著種子位?又何時呈現著現行位?

(94‧07‧10)

聖示:簡言之,入靈(即人之生者為入靈),識即為現行位;出靈,識即為種

子位。(太子元帥示)

 

2、阿賴耶識於何情況下呈現著「種子位」?又於何情況下呈現著「現行位 」?

      (94‧07‧04)

聖示:要說很廣泛,簡言之,機緣。(太子元帥示)

 

3、阿賴耶識應緣是否可直接生成第一至第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

、身識),而不須經過先行生成第七識(末那識)及第六識(意識)的

過程?(94‧07‧04)

聖示:信士有將此八識混淆,雖然阿賴耶是潛藏識,但並非可生其他七識,在

     修行層面是依序漸進而淨化,但在其互動上卻非如此。(太子元帥示)

 

4、阿賴耶識應緣是否可直接生成第六識(意識),而不須經過先行生成第

七識 (末那識)的過程?(94‧07‧04)

聖示:見前(3)示。(太子元帥示)

 

5、第七識(末那識)是否是扮演著靈魂與阿賴耶識間的傳輸橋樑?

(94‧07‧04)

聖示:可以如是說,末那是仗他識,故可以成為橋樑。(太子元帥示)

 

再問:昨聖示中,仙佛同意「末那識是扮演著靈魂與阿賴耶識間的傳輸橋樑

」的看法。那麼,末那識與阿賴耶識彼此間是否一直並存著,且無誰

生誰的關係?(94‧07‧10)

聖示:然也。(太子元帥示)

 

再問:承上問。若末那識與阿賴耶識彼此間並非一直並存著,而是由阿賴耶

識應緣而生末那識,那麼靈魂藉何管道叫醒阿賴耶識? (94‧07‧10)

聖示:假設不成立,故不存在。(太子元帥示)

 

6、在末劫收圓上理天一書中,觀音菩薩開示第七識(末那識)猶如放映機

,可將阿賴耶識中的業識種子釋放出來。這是否表示靈魂主思考的過程

中,阿賴耶識是藉由末那識來傳送業識至靈魂的?(94‧07‧04)

聖示:然也。(太子元帥示)

 

7、在末劫收圓上理天一書中,觀音菩薩開示第七識(末那識)是為「意」。

這是否表示靈魂主思考後所做的決定及結論,是由末那識來攝受而產生

第六識 (意識)?(94‧07‧04)

聖示:然也。(太子元帥示)  

                                                       

魂識妙義篇(五)

 

拱衡堂 太子元帥 登台濟世

 

1、阿賴耶識與(第一至第五識)間,呈現著何種關係?易言之,在(第一

至第五識)的產生前及產生後,阿賴耶識分別扮演著何等角色?

(94‧07‧10)

聖示:既無主屬,則僅餘次第之關係而已。(太子元帥示)

 

再問:昔叩問:阿賴耶識與(第一至第五識)間,呈現著何種關係?易言之

,在(第一至第五識)的產生前及產生後,阿賴耶識分別扮演著何等

角色?

聖示:既無主屬,則僅餘次第之關係而已。

(1)此中「既無主屬」是否表示:第一至第五識乃獨立於阿賴耶識

之外,而與阿賴耶識並無關連(或言,第一至第五識皆不是阿

賴耶識所生成)?

(2)此中「僅餘次第之關係」是何意?(94‧09‧08)

又示:(1)第一至五識不是阿賴耶生成,故無主屬。

(2)前五識不是阿賴耶生成,但五識應緣五根塵之作用,乃攝入種

子識,故有其關聯故也。(太子元帥示)

2、末那識與(第一至第五識)間,呈現著何種關係?易言之,在(第一至

第五識)的產生前及產生後,末那識分別扮演著何等角色?

(94‧07‧10)

聖示:同上(1)示。(太子元帥示)

 

再問:末那識與(第一至第五識)間,呈現著何種關係?易言之,在(第一

至第五識)的產生前及產生後,末那識分別扮演著何等角色?

聖示:既無主屬,則僅餘次第之關係而已。

(1)此中「既無主屬」是否表示:第一至第五識乃獨立於末那識之

外,而與末那識並無關連(或言,第一至第五識均不是末那識

所生成)?

(2)此中「僅餘次第之關係」是何意?(94‧07‧30)

聖示:「無主屬」指互不隸屬,當亦非由末那識所生成;「次第關係」意指

五識淨化,始能淨化末那識,換言之,末那識既非生成前六識之更高

層次體,則其互動,僅有指揮系統,並無生成系統。(太子元帥示)

 

3、觀音菩薩(也許是呂仙祖)曾開示阿賴耶識猶如錄影帶,而末那識猶如

放影機。此是否也意味著:末那識與阿賴耶識彼此間應是一直並存而互

通著的?只要有耶識便有末那識,只要有末那識便有耶識,否是如此?

(94‧07‧10)

聖示:然也。(太子元帥示)

 

4、承上問。末那識似乎是阿賴耶識對外(指三魂)連繫的唯一管道或觸角

,可否如此言之?(94‧07‧10)

聖示:可以如是言。(太子元帥示)

 

5、末那識除了是扮演著靈魂與阿賴耶識間的傳輸橋樑外,末那識是否也會

將觸角伸向生、覺二魂?(94‧07‧10)

聖示:不能。簡易譬喻,系統不同。(太子元帥示)

 

6、承上問。若末那識亦將觸角伸向生、覺二魂,其目的是為收集五塵以產

生五識嗎?(94‧07‧10)

聖示:假設不成立,故不存在。(太子元帥示)

 

7、產生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後,是否當傳送至靈魂,

做為靈魂思考過程的參數或條件?(94‧07‧10)

聖示:是兩個系統,故應是五官之生、覺傳送。(太子元帥示)

 

8、所產生的第六識(意識),是否亦當傳送至靈魂,做為靈魂日後思考中

,對事物”喜惡與否”的直接參考經驗?(94‧07‧10)

聖示:意識與靈魂還不對等交流。(太子元帥示)  

 

魂識妙義篇(六)

 

拱衡堂 太子元帥 登台濟世

 

1、以下一幅示意三魂與八識的關係圖,未知有多少真切?

(94‧07‧10)

聖示:修訂如後圖示。(太子元帥示)

 

再問:「眼根攀緣色塵,而直接產生眼識」(見圖一)或「眼根攀緣色塵,

先傳回末那識,再由末那識產生眼識」(見圖二),此兩種說法何者

正確?(94‧07‧30)

聖示:以圖二之說為正確。(太子元帥示)

 

再問:一旦產生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後,這五識是經由

覺魂直接傳送至靈魂(如上圖一情形),抑或是經由末那識傳送至靈

魂(如上圖二情形)?(94‧07‧30)

聖示:由覺魂直接傳至靈魂。(太子元帥示)

 

魂識妙義篇(七)

 

拱衡堂 太子元帥 登台濟世

 

1、昔叩問事及聖示如下:

(1)今舉眼睛觀看外界景像為例,眼球視網膜藉「光學反應」而攝受

外界景相,這當是覺魂所主理;經此攝受而了然外界景物的方圓

大小及分辨其色彩種類,這當即是所謂的「眼識」。聖意若何?

                   聖示:然也。

(2)今「眼根攀緣色塵,而直接產生眼識」(見圖一)或「眼根攀緣

色塵,先傳回末那識,再由末那識產生眼識」(見圖二),此兩

種說法何者正確? 聖示:為圖二之說為確。

佛學上,「根」是「能生」之意,譬如眼根”能”緣色塵,而”生”眼識。

(1)若圖二者正確,此是否表示「眼根並不能直接地生成眼識,仍須

間接地由末那識生成眼識」?

(2)若圖二者正確,此是否表示「末那識會將觸角伸入眼根中,接收

眼根攝受色塵的結果,而產生眼識」?

(3)承第(2)項所問。若如是,佛學上所謂的「眼根」,當是個概

略的統稱;此中,除包括了眼睛中由覺魂所主理的「光學反應」

外,尚且包括著末那識的觸角於其中。聖意若何?

(94‧08‧07)

聖示:信士以名相解,是可以如此認定。但其間攀緣仍重,此即雖無主屬生成

,但有指揮互動之意。(太子元帥示)

 

2、昔叩問事及聖示如下:

(1)一旦產生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後,這五識是

經由覺魂直接傳送至靈魂,抑或是經由末那識傳送至靈魂?

         聖示:覺魂直接傳由靈魂。

(2)第七識(末那識)是否是扮演著靈魂與阿賴耶識間的傳輸橋樑?

         聖示:可以如是說,末那是仗他識,故可以成為橋樑。

今弟子有以下二問,伏望垂示:

(1)八識(前五識、意識、末那、阿賴耶)與三魂(靈、生、覺)間

既是不同的系統,何以說五識是由覺魂直接傳送至靈魂,而不是

經由末那識傳送至靈魂?

(2)末那識既是扮演著靈魂與阿賴耶識間的傳輸橋樑,且在向前聖示

指圖二者正確下,何以末那識不能成為靈魂與五識間的傳輸橋樑

?(94‧08‧07)

聖示:(1)因不同系統,故可以攀緣,卻不能融成一體,若以現代術語言,

白手套之譬喻差可傳神。 (2)層次不同。(太子元帥示)

 

3、聞聖示:末那識既非生成前六識之更高層次體,則其互動,僅有指揮系

統,並無生成系統。

(1)佛學中,指末那識即是「意根」,能緣「法塵」而生「意識」,

何以聖示「末那識既非生成前六識之更高層次體」?此中是否應

為「末那識既非生成前五識之更高層次體」而被誤植?

(2)此中所謂「僅有指揮系統」,是怎樣的指揮架構或過程?

(3)又所謂「並無生成系統」,此與向前聖示指圖二者正確,前後間

是否有矛盾之處?(94‧08‧07)

聖示:(1)是有誤植。 (2)、(3)並無矛盾,回報下令,與生成無關。(太子元帥示)

 

4、下圖有多少真切?(94‧08‧07)

聖示:靈魂屬更高層次,以攝影放影之論譬喻,則靈魂屬操作層次。阿賴耶總

     攝善惡種子,但卻需依附,或者形容攀隨靈魂才能起作用,在靈魂與覺

     魂之中,仍需有生魂負責諸根之運作。(太子元帥示)        

 

魂識妙義篇(八)

 

拱衡堂 太子元帥 登台濟世

 

1、法寶壇經疑問品中,有云:「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

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

(1)此有內、外門之分,是否因「意門向內攀緣法塵;眼、耳、鼻、

舌、身門分別向外攀緣色、聲、香、味、觸塵」之故?

(2)今既有內、外門之別,是否表示著「眼根、耳根、鼻根、舌根、

身根(五外門)均有管道與意根(內門)相連通」之意?(易言

之,五塵分別通過五根後,必須經過意根才能正式生成五識。見

下圖示)

        (3)承上第(2)問。若如是,是否表示「代表意根的末那識,除有

觸角伸向靈魂以攝受法塵而產生意識外,尚會將觸角伸向眼根、

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以接受五者對五塵的攝受之結果而生

成五識」?(94‧08‧08)

聖示:(1)然也。

     (2)可如此認定,但不是如此形容,魚躍龍門化身,此塵根識是如龍

門之提升,換言之,動力及元素已不同。

     (3)因而不是生成,而是轉化。(太子元帥示)

 

2、代表意根的末那識,攀緣法塵而可直接產生意識(見圖一),但眼根攀

緣色塵後,則尚須透過意根才能生成眼識(見圖二)。是否如此?(餘

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者類推)(94‧08‧08)

聖示:可以如此認定,但其過程仍以轉化。(太子元帥示)

 

3、承上問。若如是,末那識間接生成眼識後,此眼識對末那識而言,有何

用途?(餘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者類推)(94‧08‧08)

聖示:簡言之,分工。(太子元帥示)

 

4、根據以往聖示,可歸結:在上層次中,阿賴耶識與靈魂間是藉末那識來

傳達;但下層次中,五識與靈魂間是藉覺魂來傳達。

(1)若如是,豈不是將八識系統切割成(阿賴耶識、末那識與意識)

為一組,而(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與身識)為另一組?

(2)若如是,此兩組間的關係豈不是須賴靈魂及覺魂來連結?

(3)五識既非直接由末那識傳送至靈魂,是否表示:五識經末那識間

接生成後,仍需再回頭透過覺魂傳送至靈魂?(見下圖示)

(94‧08‧08)

聖示:(1)八識本就有次第之分,在開演八識之法要中有詳細區分,可參閱

萬心自在論。

           (2)前已有示,本質上阿賴耶識需依隨靈魂,則八識依賴三魂作用是

必然。

          (3)應該是五識傳送經末那轉化後,靈魂攝納覺魂所覺知,立起作用

。(太子元帥示)

 

魂識妙義篇(九)

1、臺中陳善德叩問:若無有區分,這是否表示神靈或鬼靈於執行「視」、

「聽」、「嗅」、「味」或「觸」覺時,乃整個靈體一起來感覺的呢?

聖示:然也。

 

再問:譬如於「視」覺上,神靈或鬼靈可同時看盡四面八方之景象。是否如

       此呢?其餘、「聽」、「嗅」、「味」、「觸」覺則同理。

聖示:然也。

 

再問:若無有區分,地府判罰胎兒一出生後便有生理缺陷時(譬如缺手、缺腳

      、視障或聽障等),今於靈體上既然找不到所相對的特定部位,那麼要如

       何在靈體上先予施刑完成呢?

聖示:如第十,以其有執識,故罰之使其執以特定現象 .

 

再問:當地府判罰胎兒一出生後便有生理缺陷時,除在靈魂上先行施刑外,

            是否也要拘來生、覺魂配合著施刑呢?

聖示:有必要,但屬第二階段。

 

2、臺中陳善德叩問:「忘魂湯」的效力,致使三魂無法竄出於胚胎,那麼

,自投靈於胚胎後,忘魂湯的效力大約尚可繼續維持多長時間呢?

聖示:忘魂湯亦是效力之一環,但其主效是記憶,入胎之後都是。

 

再問:在「觀落陰」中,陽世人似乎能夠在化景中與亡魂對話,那麼,陽世

            人是直接與親眷亡魂對話,抑或是須賴仙佛來居間傳(轉)話呢?

聖示:是由心靈意會,亦即波訊。

 

再問:有者鸞門仙佛常以化景來引導鸞乩觀看法會中之靈界情形,那麼,於

            何種情況下,只須使用導引靈識的方式來呈現化景即可?何種情況下,

            則必須使用調靈出遊方式呢?

聖示:一般是著書用調靈,餘則不特定。

 

再問:「觀落陰」之宮堂仙佛以靈訊在陽世人靈識中呈現化景,此與冤親亡

              魂以靈訊於陽世人靈識中呈現夢境,兩者作法間是否異曲同工呢?

聖示:然。

 

再問:昔叩問:人歸空後,生、覺二魂是否猶有應緣起心動念,或思考學習

       的能力? 聖示:非也,僅止於見聞之力。既然生、覺二魂僅止於見聞之

       力,何以有些鸞門聖示中,卻有亡魂之生覺魂向陽世親眷託夢討吃、討

       穿、討錢呢?生覺魂之此等舉措,是否仍為靈魂所主導的呢?

聖示:當是靈魂所主導。

 

再問:若如是,靈魂損耗功德申請向陽世親眷託夢,只為了討吃、討穿、討錢

       ,是否太不划算了呢?

聖示:非也,討吃討穿討錢,是藉景示意,一般善眾都會請示,多有功德迴向

       才是主要。

;

熱中暑知多少? 熱傷害常分為四型:

103年7月56期

季節性疾病衛教:熱中暑知多少?

熱中暑是近年來大家耳熟能詳的病症,尤其國內正流行馬拉松慢跑活動,民眾更馬乎不得!它是好發在高溫環境中肇生的急性疾病。

根據熱傷害主要發病的機制和臨床表現常分為四型:

其一熱痙攣,是由於高溫環境下過度運動後失水、失鹽引起肌肉痙攣。

第二是熱昏厥,它是因久站頭部受日光直接曝曬,靜脈血液滯留於下肢,導致姿勢性低血壓。

人體在高溫環境中工作或運動為散熱而排出大量汗液,如水份補充不足,將造成脫水現象,稱熱衰竭;其症狀如頭暈、虛弱、噁心、頭痛、臉色蒼白、脈搏加快、視力模糊、姿勢性低血壓;熱衰竭因為會流汗所以皮膚是潮濕,體溫大多是正常。

第四是熱中暑,它是熱急症中最嚴重的,在室溫超過 35℃環境中或炎夏烈日曝曬下,從事一定時間的勞動,且無足夠的防暑降溫措施,就常易發生中暑。


正常體溫一般恆定在37℃左右,是通過下視丘體溫調節中樞的作用,使產熱和散熱平衡的結果。人體產熱主要來自體內氧化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基礎熱量,肌肉收縮所致熱量亦是另一主要來源。

人體散熱主要靠輻射,其次為蒸發和對流,少量為傳導。當周圍環境溫度超過皮膚溫度時,人體散熱僅依靠出汗以及皮膚和肺泡表面的蒸發。有時氣溫雖未達高溫,但由於高濕度和通風不良,中暑危險系數過高併劇烈運動亦可發生中暑。

熱中暑身體感覺會很熱、皮膚乾燥、發紅、體溫升高超過40.5℃;而像老年、體弱、疲勞、肥胖、飲酒、飢餓、失水、穿著不透風的衣褲以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和應用阿托品,或其他抗膽鹼能神經藥物者易影響汗腺分泌,以上等等都是常會引發熱中暑的因素。


當中暑危險系數過高時應該減少戶外運動、勿長時間曝曬在陽光下,也要注意在通風良好的地方,同時補充適當的水分。此外,若出現噁心、疲倦、頭昏等症狀時,要立即移至陰涼的環境,或到冷氣房並鬆開衣服、頭部放低進行體外冷卻及補充水分,當然,需要添加適當鹽份或運動飲料,再以冷毛巾擦拭身體,通常在 20~30分鐘內症狀會改善。

如症狀無改善、意識不清、痙攣等情形,需請求救援,將病人送到醫院積極處理,除繼續初步處理外,送醫過程保持通風,還可用冰袋置放在病人頸部、腋下、腹股溝,同時用電扇吹,並以25-30℃冷水噴灑身體、按摩身體,避免體外冷卻引起表皮血管收縮。預防熱中暑勝於治療,對於熱傷害的預防大家不可不知喔!

國軍高雄總醫院內科部專科護理師劉美玉

糖尿病患者 應避免在高溫環境下,引發中暑脫水,危及生命。

熱爆了 採藥男脫水曬死

2014年09月19日

家人發現施姓男子陳屍休耕田地草叢,身上多處曬傷脫皮、焦黑。翻攝畫面

【鄧惠珍╱彰化報導】

秋老虎熱死人!彰化縣鹿港鎮一名中年男子,前天外出採藥草後,一夜未歸,親友昨出外找人,赫然發現他陳屍在一處休耕田草叢裡,死亡多時,身上有多處灼傷、皮膚被曬到脫皮、焦黑。

檢察官相驗,初判是天氣炎熱引發心因性休克或心血管疾病致死。
警方指出,有糖尿病史的施o則(五十九歲)昨跟女性友人,前往鹿港鎮鹿東路二段採藥草,友人先返家,家屬晚上等不到施男,以為施到朋友家打麻將,直到昨上午仍找不到人,友人再到昨採藥草的地點,才發現施男倒臥草叢中、死亡多時,身上有多處灼傷,皮膚被曬到脫皮、甚至焦黑,趕緊報警。
另外嘉義民雄一名七十三歲王姓老農,昨下午被人發現陳屍在偏僻的田中央,因他有高血壓、糖尿病史,加上嘉義地區連日高溫,是否因熱衰竭死亡,檢警將查明。

中暑病例增逾3成

醫師黃炳文說,天熱紫外線會造成深部熱源,讓身體缺水、中暑、導致熱衰竭,使最近急診中暑病例增三成以上。

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部長周志中說,中暑體溫會飆到四十點六度以上並讓人休克,出現橫紋肌溶解等症狀,若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高溫下更易心跳加快、體溫飆高,引發低血糖症狀,嚴重可危及生命。

*******************

糖尿病患小心「夏」出高溫疾病

氣溫不斷攀升,糖尿病患者較容易出現高溫相關疾病。美國一項調查發現,很多糖尿病患者不知如何避免高溫危害。

美國梅約醫學中心安德恩‧納斯薩博士(AdrienneNassar)為首席研究員,她在「內分泌醫學會」(EndocrineSociety)發布的新聞稿中提出解釋,「糖尿病患者流汗功能受損,這讓他們更容易出現高溫相關疾病,血糖未受控制,持續飆高的人也一樣。」

問卷結果顯示,許多糖尿病患夏季血糖控制不佳,這也會增加脫水風險。

研究人員分析152份問卷,數據顯示,約兩成糖尿病患不會特別留意氣溫變化,除非氣溫攀升到攝氏38℃(華氏100度),他們才會有所警覺。事實上甚至在攝氏27℃,只要溼度夠高,患者也可能出現中暑、脫水等高溫疾病。

研究人員指出,氣候炎熱的時候,糖尿病患急診人數會增多,住院時間也會拉長,甚至死亡率也會上升。

溼度很高時,如果又加上高溫,悶熱狀態對糖尿病患特別危險,因為出汗量減少,健康就容易受到威脅。

納斯薩博士提醒,糖尿病口服藥物如胰島素補充劑等也會受高溫影響,如果氣溫過高,藥物就會失去療效。研究人員建議,糖尿病患出門在外也要記得隨時監測血糖,如果無法了解血糖起伏,可能身體機能受損而不自知。

(本文摘自2010.6.23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學者批︰航空城變質 最大農地炒作案

學者批︰航空城變質 最大農地炒作案

2014-09-19

大園鄉有錢途 交易最搶手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房仲業統計實價網資訊,去年全國農地交易金額超過兩千億元,較前年倍增;而桃園奪下農地交易金額、面積最大的雙冠王,交易金額占全國四成,交易面積廣達一八三.八萬坪、超過六十甲,幾乎等於四個信義計畫區面積。

學者痛批,航空城號稱是台灣史上最大區段徵收案,早已變質為最大農地炒作案。

  • 航空城土地內,到處都是仲介公司土地廣告。(記者謝武雄攝)

    航空城土地內,到處都是仲介公司土地廣告。(記者謝武雄攝)

桃園航空城計畫範圍約四六○○公頃(約一三九一.五萬坪),採區段徵收方式開發約三一○○公頃,被稱為史上最大區段徵收案;特定區計畫案修正案今年七月底通過,但早在三年前,該計畫案所在的農地就已炒翻天。

信義房屋統計實價網農地交易資料,去年全國農地交易金額超過兩千億元,光桃園縣就占了四成最高,金額達八二九.一億元,面積一八三.八萬坪。

去年農地交易最熱的鄉鎮市區前四名,也都由桃園縣包辦,依序是大園鄉、蘆竹鄉、中壢市與桃園市;其中,大園鄉正是桃園航空城所在地,去年農地交易金額高達一八七.六億元.交易面積約二十八萬坪。

桃園農地均價 3年飆1.12倍

另據實價網資訊,前年桃園縣農地每坪均價約三.一五萬元,去年飆漲到四.五一萬元,今年每坪均價更上漲到六.六九萬元;短短三年,農地飆漲幅度高達一.一二倍。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桃園航空城計畫尚未發布時,周邊農地每坪頂多三千到五千元;如今飆漲到近七萬元,均是看好區段徵收後,土地變更產生的增值效益。

稅改放過農地 投資客得利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副教授花敬群痛批,航空城還見不到影子,卻變質為全國最大農地炒作區域;若未來房地合一稅排除農地、農舍的交易,對農地投資客不僅將缺乏嚇阻效果,也無法達到量能課稅、公平正義的目的。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也建議,政策設計應朝向照顧長期持有、嚇阻短期獲取農地開發利益的投機行為。

茄紅素、葉黃素、B群 銀髮族不能少

茄紅素、葉黃素、B群 銀髮族不能少

【聯合報╱綜合報導】

2014.09.18 02:32 am

根據最新的營養趨勢,銀髮族更需要加強以下營養素,完整提供個人的營養所需:

1.茄紅素:熟齡族最擔憂的心血管機能,可藉茄紅素抑制體內膽固醇合成,減少低密度脂蛋白氧化,進而強化血管保護力,減少動脈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2.葉黃素:隨著視力退化,加上3C產品使用普及,老年人黃斑部病變的盛行率屢屢增高,建議補充葉黃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等,強化雙眼黃斑部對光線的耐受性,提升視力清晰度,守護眼睛健康。

3.維生素B群:熟齡族體內的基礎代謝效能降低,導致身體能量無法穩定產出,易造成疲累無力,需補充完整維生素B群協助身體各環節發揮正常作用,保持活力的續航力!

【2014/09/18 聯合報】

自服止痛藥 注意「三不三要」

自服止痛藥 別忘三不三要

2013/11/13

【聯合報╱蔡佳靜/馬偕醫院台東分院藥師】

疼痛,是日常生活經常遇到的問題,有時甚至影響作息。不論是頭痛、肌肉痠痛、經痛、牙痛等,民眾常自行使用止痛藥。根據統計,台灣一年約吃掉一億顆非麻醉性止痛藥,如何正確用藥,非常重要。

市售止痛藥大約可分為兩類,一是單純的止痛藥,如普拿疼,其成分為乙醯胺酚,具止痛、退燒效果;另一種是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如百服寧等,此類藥物除了止痛、退燒,還可緩解因發炎引起的疼痛。

重複服用 恐致肝臟副作用

兩類藥品止痛效果相當,乙醯胺酚類藥品的優點是全身性副作用較少,孩童、孕婦使用較為安全,但對發炎引起的疼痛,效果不佳。另外,乙醯胺酚容易取得,萬一疏忽而重複服用,恐導致嚴重肝臟副作用。民眾自行服用時,應該依照藥劑師指示服用,若患者有肝、腎問題或酗酒等習慣時,自行服用可能會加重肝臟毒性,不可不慎。

自行服用止痛藥應把握「三不三要」:「不併服、不過量、不飲酒」、「要喝水、必要時才用、要注意使用的時機」。

有時為了快速緩解惱人的疼痛,有人自行服用藥物或使用不同類型的止痛藥、感冒藥。但混合服用可能導致藥物交互作用或藥物過量,造成危害,嚴重者恐怕肝、腎功能異常。

市售止痛藥,如普拿疼、伏冒熱飲、風熱友、友露安等均含乙醯胺酚;百服寧與五分珠等則含有阿斯匹靈。若混用一種以上藥物,常造成藥物過量或產生副作用,建議民眾使用時應該以一種藥物為原則,避免混搭,確實遵守不併服、不過量方為安全之道。

水分不夠 易影響藥物代謝

水分攝取不足也影響藥物代謝,民眾領藥時,藥師會提醒服藥時須搭配適量開水;另外,許多止痛藥是需要時才服用,與慢性病人長期用藥不同。

頭痛、肌肉痠痛,若因發炎引起,急性期使用消炎止痛藥可緩解疼痛;若肌肉拉傷引起的疼痛,需配合運動、復健、休息,改善不適。原因不明的疼痛或疼痛期太長,則建議就醫查明原因,以免延誤病情。止痛藥不是能解決疼痛的萬靈丹,胃痛、胸口悶痛或三叉神經痛等,千萬不可自行服用止痛藥,務必就醫診療。

疼痛是身體狀況的警訊,應該正視,非偶發疼痛更應進一步探究病因,以免延誤治療。止痛藥是鎮痛良方但也是藥品,應遵循正確服用方式,特別是服用時機與用量。

衛福部於全國各區成立「正確用藥教育資源中心」(http://doh.gov.whatis.com.tw/02_datacenter_list.asp),供民眾用藥諮詢,若有相關問題,可前來諮詢,保障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