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7/6

佛教的錯誤定義-----大智堪布慈誠羅珠

佛教的錯誤定義-----大智堪布慈誠羅珠

 

作者: 慈誠尼瑪上師

一、佛教的錯誤定義

佛教≠信仰

有些人認為,佛法是一種信仰。

信仰也即信心,佛法當然是需要信心的,但如果因此而說佛法就是信仰的話,又顯得過於簡單了,由於信心僅僅是佛法的許多觀念之一。 佛教的基礎和重點都不是信仰,而是智慧和大悲。 佛法雖然提倡信仰,但除了佛法以外,科學也有對信心的要求。 譬如,現代人提倡對科學要有信心,如果有人不相信科學的話,可能連飛機都不敢坐了。 正因為相信科技,相信飛機能將人從出發地帶到目的地,人們才會去坐飛機。 無論做世上的任何事,都要有信心才能成辦,而佛教所謂的信心,也就是如此,所以,認為佛教僅是一種信仰是不正確的,信仰不能等同於佛法。

佛教≠哲學

那麼,佛教是哲學嗎? 也不是。 哲學有西洋哲學、東方哲學等不同的類別,雖說其中的某些思想與佛教相似,但沒有任何哲理所剖析出的深度,能達到佛法的層次,所以,佛教也不等同於哲學。

佛教≠科學

佛教是科學嗎? 雖然佛教中的某些觀點與科學相同,但也不能就此將二者畫上等號。

佛教≠唯心主義

佛教是唯心主義嗎? 很多人認為,宗教是唯心主義,但這應該是針對西方宗教而言的。 多數的西方哲學家都是唯心主義者,故而他們也將西方的宗教歸入唯心主義的範疇,然而,佛教的思想與唯心主義是全然不同的,所以佛教也不是唯心主義。

佛教有四個宗派,其中的經部與一切有部根本就沒有唯心的論點,屬於大乘的中觀也沒有唯心的主張,而同屬於大乘的唯識宗則包含了許多不同的派別,其中僅有一派所講的小部份觀點與唯心主義有些許相同。

例如,英國的經驗唯心主義者貝克萊所主張的部分觀點,就與唯識宗所說的:“境由心生,法由心造”表面上有些類似。 羅素在《哲學問題》的第一章——“現象與實在”裡,也對貝克萊的觀點進行了剖析,並從中發現,要完全扳倒貝克萊的主張,還是有相當大的難度。 儘管如此,唯心主義的這些見解,也根本達不到佛教唯識宗所探討的深度。

除此之外,唯心主義與佛教的觀點就再也沒有任何相同之處了。

其實,不管是唯物主義、基督教、古印度宗教,還是其他宗教等等,都有與佛教相似的部分。 然而,這些例子只說明了它們有相似之處,卻不表示它們在整體上無分軒輊。 因此,縱有部分雷同,也不可將佛教視為唯心主義,因為二者從根本上就不同,如果撇開小小的相似處,而從宏觀的角度去看,其間的差異就更大了。 由此可以證明,將宗教視為唯心主義的觀點,純粹是西方傳來的一種主張,佛教是與此全然不符的。

舉例來說,月稱菩薩的《入中論》是代表大乘佛法最好的經典,該論認為:從世俗諦的角度來說,精神與物質都存在;從勝義諦的角度來說,則物質與精神均不存在,二者都是空性,並不是物質是空,精神是不空。 月稱菩薩進一步說道,這些都是釋迦牟尼佛的觀點,因為佛在《俱舍論》中,對世俗諦的精神與物質都有所探討,而在講述《般若波羅蜜多》時,又同時破斥了精神與物質。 換句話說,如果認為成立,則雙雙都成立;反之,則雙雙都要破斥。 這是月稱菩薩的論點。

而密宗寧瑪巴的觀點,則以無垢光尊者為代表,他認為:外境不是心,只是心的幻化而已。

唯心主義的觀點我也知道一些,佛教與唯心主義的觀點實在相去甚遠,因此,根本不符合佛教是唯心主義的說法。 其實也並沒有人真正認為佛教是唯心主義,只說宗教是唯心主義而已,因為西方宗教確實是如此的。

綜上所述,佛教不是唯心主義,因為它不認為精神是第一性;佛教當然也不是唯物主義,因為它不認為物質是第一性。

佛教≠宗教

佛教是宗教嗎?

“宗教”這個詞是從西方傳來的,如果從宗教的英文單詞religion本身的涵義來解釋的話,則佛教也不能算是宗教,因為religion的字義中含有承認上帝存在的意思,西方有些人不認為佛教是宗教,就是由於佛教不承認造物主的存在。 而過去佛教的一些高僧大德也持有同樣的看法,說佛教不是宗教。 我認為佛教也不是西方人所下定義的“宗教”,因為佛教向來都不承認上帝的存在。

既然如此,那麼,佛教究竟為何呢?

二、佛教的定義

佛教=佛學

佛教的真實含義就是佛學。 因為佛教實際上就是釋迦牟尼佛所傳下來的學科;或者可以說,佛法是讓凡夫人通過修學以達到佛之境界的一種方法,因此,佛教就是佛學。

佛教=教+證

佛經對佛教的定義就是兩個字:“教”和“證”。 教,是釋迦牟尼佛親口傳講的,或是經過釋迦牟尼佛加持和開許,然後由菩薩們寫下的經論,如藏傳佛教的《丹珠兒》和《甘珠兒》;證,是指個人的修證,其中包括了戒——戒律、定——禪定、慧——智慧三部分。 也就是說,教證這兩個字代表了整個佛法;另外,還有更重要的兩個字,也可以概括佛法的所有定義,那就是“智”和“悲”。 下面就從智悲兩方面來談談佛教。

所有的佛教,包括大乘、小乘,顯宗、密宗的內容,都可歸納於智悲當中。 智悲雙運,是整個佛教的精華所在。 修行就是要修智悲雙運,所謂學佛,也就是學智慧與大悲。

那麼,燒香、磕頭、念經等等是不是學佛呢? 是學佛的一部份,但不是最主要的內容。

佛是什麼呢? 唐卡中畫的面色金黃、結跏趺坐的佛是不是真的佛呢?

那是不了義的佛。 大乘佛法認為,佛的化身與報身,是佛陀為了度化凡夫與十地菩薩而分別顯現的形象。 佛為了能與凡夫人溝通,就必須顯現化身。 雖說每個眾生都具有如來藏,但由於沒有證悟,因此佛的法身對我們還無法起到作用。 要想證悟,想走解脫道,就必須依靠化身與報身佛的引導,然而,化身與報身都不是真正的了義佛,唯有法身才是真佛。 所謂的法身佛,就是指智悲雙運。

我們學佛,就是要學智慧與大悲。 所謂的成佛,就是指斷盡所有的貪嗔癡煩惱之後,所顯現出的原本具備的如來藏之所有智慧與大悲。 除此之外,別無他意。

寧瑪巴的高僧榮森班智達曾說過:佛教永不改變的定義,就是智與悲。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任何解釋可以完整地表達佛法的內涵。

他還認為:學佛的方法不一而足,用哪個方法都行。 譬如淨土宗的念佛是方法之一,禪宗的打坐參禪也是一種方法,但不能認為除了念佛以外,其他的方法都不算是學佛;同樣,出家人守出家戒,在家人守在家戒,這是兩種方法。 不能認為只有出家戒才是真正的戒律,或者認為守在家戒就不能成佛;密宗有氣脈明點的修法,但這並不是成佛的唯一道路,不修氣脈明點也可以成佛。 這些都只是方法而已,有些方法可有可無,佛教並沒有限定非用哪一種方法不可,但唯一不變的精華,就是智悲。 任何方法如果修不出智慧與大悲,就不能成其為佛法。 雖然這是榮森班智達的論點,但卻是顯密都認同的。

總而言之,如果從智悲兩方面來表述佛法,就能完整地概括佛法的全貌。

如果有人問:什麼是佛法? 則可回答說:佛法就是智悲。

學佛是什麼呢? 就是學智慧與大悲。

(一)智

所謂“智”,是指佛的智慧,其與世間的智慧不盡相同,但也有類似之處。 譬如,佛對娑婆世界——亦即世間人所說的宇宙——的描述,或對世間種種事物的看法,既有與一般凡夫的觀點一致的地方,也有出入較大之處,但無論如何,佛之所言都有其一定的道理。

例如,佛在描述宏觀世界時,曾提到有須彌山、四大部洲等等的存在,這就與部分世人的宇宙觀有著一定的差異,因為以常人的眼光來看,這些事物都是無法找到的。

雖然在之前,我就已經講過佛陀為何要如此描述的原因,相對於古代的人來說,如果能明白這個道理,對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更具有深刻的意義。 因為,古代人對宇宙的形成與結構所知有限,當時的佛教徒也不會對這個議題進行進一步的思維,所以沒有必須解釋的迫切性,但在當今世界,依賴現代科技而形成的宇宙觀,尤其是對宏觀世界的認知早已深入人心,其中就有許多與佛教亦異亦同的觀點。 為了不讓世人對佛教產生誤會,所以有必要再次予以說明:

佛陀傳法的首要目標,就是要向每一位聽法者確切地傳達三法印的義理,如果不能講清三法印的道理,就失去了傳法的意義。

憑什麼說三法印如此重要呢? 這是有經教為證的,佛陀在世期間,弟子曾問佛:佛陀圓寂後,若有外道假造佛經,該如何分辨正法與偽法呢? 佛回答說:無論任何經論,只要包含了三法印的道理,都可納入佛教之中,否則,就不是佛法。 提綱挈領抓住要點,才是佛陀最看重的,這就是為什麼佛傳法時十分注重三法印的原因。

釋迦牟尼佛住世期間,在釋迦教法的聽眾當中,有著各種不同背景的眾生──外道、婆羅門教徒、天人、非人等等。 其中以婆羅門教徒為主的很多聽眾,都持有與實際不符的宇宙觀。

佛陀深知,如果不合時宜地去駁斥他們,必然會引起他們的反感,弘揚佛法的事業也將受到威脅。 為了與這些聽眾的根基相應,釋迦牟尼佛便採用了一些善巧方便——雖然明知那些觀點是不對的,卻沒有去推翻他們。 只要能傳講三法印中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的道理,其他觀點正確與否都不必在意。 因為唯有通達三法印,才能讓他們從輪迴中解脫。 其他諸如宇宙觀等等學得再透徹,也與解脫沒有任何關係。

正因為佛陀沒有更正他們的其他觀點,所以當時的宇宙觀就被保留了下來。 當聽眾的根基發生變化時,佛即會適時地駁斥他們原有的宇宙觀或其他觀點,並建立一種與其根基相應的宇宙觀,這些都是佛陀傳法時所用的善巧方便。 之所以會有不同於現代的宇宙觀出現在經典中,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這種解釋,並不是為了應付現代人所提出的“佛經內容與當代科學結論不一致”的質疑,才強詞奪理用於搪塞的,而是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解釋好了。 因為當時的人並不具備現代人對宇宙所了解的知識,因此也沒有必要作出什麼解釋。 這就說明,佛陀利用這些權巧方法來調化眾生,是具有遠見卓識的表現。

佛陀自己也曾說過,為了適合不同聽眾的口味,他傳法時講過許多相互不一致的論點,但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空性。 例如,從世俗諦的角度來說,三法印中的諸行無常及有漏皆苦是真理;然而從勝義諦的角度來看,就談不上是絕對的真理。 唯有其中的諸法無我,才是絕對的真理。

其實,縱使佛教對宏觀世界的描述與現代人的認知不同,也不能證明佛教的觀點是錯誤的。 因為,所謂現代人對世界的認知,也只能說是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用肉眼或儀器所能觀察到的世界罷了,誰也不能就此認定這是唯一的宇宙真理。

佛教認為,六道眾生看同樣的一杯水,會有六種不同的顯相;六道眾生看世界,會看見六種不同的世界,這就是多種宇宙的概念。

就微觀世界的層面來說,以前也講過許多了,現在只略提一下。 從過去的經典物理到相對論,再到量子物理,一路走來,這些科學的觀點越來越接近佛教的論點。 量子物理學的創始人也認為,自從提出了量子物理的論點,人類對物質世界的認知,已朝佛教等東方文明所指引的方向邁了一大步。 我提到這些的原因,就是為了指出科學與佛陀智慧相似的地方。

而它們之間的不同之處,就是只有佛才能講出的那些論點。 不論是現代的科學或哲學,就算再往前發展成千上萬年,也永遠無法達到佛的境界──空性、光明、萬法皆為佛的壇城、本來清淨等等。 世間所有的思維與邏輯,所有的聰明才智,甚至神通,都無法感知佛的這種境界,這就是佛的智慧凌駕於所有知識之上的表現。

話說回來,智悲的“智”,可以簡單地解釋為證悟空性的智慧。 證悟空性包含了很多意義:證悟人無我,證悟顯宗中觀的空性,以及證悟大空性與光明;從密宗的觀點來說,空性與光明沒有任何分別,這也涵蓋了大圓滿的見解。

在世間流傳下來的所有文獻及思想中,都不存在大空性這個名詞,即使有的話,也只是將物質分解到不能再分的粒子後,所剩的一片空白。 而現在有些人就連這點都還不敢肯定,仍然要堅持保留能量的存在──能量也是物質。 因為,如果連能量都不存在的話,那麼所有的物質都將變成是無中生有的,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個無法接受的結論,因此,他們所能理解的程度,連顯宗的境界都達不到。

我在前面提過,在微觀世界中,科學與佛的見解稍微有些相似,但這還不是佛的境界。 雖然有一些七、八十年前的中國學者,不論出家與在家人都有,曾用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理論來解釋空性,但都不是很恰當的,因為這種解釋實際上是一種斷見:質量轉換成能量後,質量就消失了——原來存在的變成空無,但這並不是真正的空性。

佛所講的空性,不須經過這種轉換的過程,而且依照能量守恆定律,也無法承認從有到無的說法;即便承認,這些推導也絕對不符合佛教所講的空性。 事實上,真正的空性並不是物質變成空性,而是既是物質,又是空性,在物質現象存在的同時就是空性,這才是佛所說的空性。

儘管現代物理學家對物質世界的認知,已與佛的觀點相當接近,但在精神層面或空性的見解上,現代人與佛教的智慧相比,仍有著天壤之別。

以世間人的智慧所能達到的最佳結果,充其量是能讓日子過得更好一點,譬如科技的發達所帶來的物質文明等等,可是也有人認為,科技帶來的不是更好的生活,而是更複雜、更危險的生活,這種說法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相對而言,經由佛的智慧所能達到的結果,則是讓每位眾生都能從輪迴中解脫。 這不僅僅是書面上的理論,而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只要肯如理如法地修行,每 ​​個人都能親身體驗到這種結果。

以上所講,就是佛教的“智”。

(二)悲

所謂“悲”,亦即大悲心。 大悲心是大乘佛法的精華,因為所有的大乘發心,都是以大悲心為起始的。 如果失去了大悲,就根本不能稱為大乘佛法。

佛陀所講的大悲,是世間所有的思想當中都根本不存在的見解。 雖然中國的傳統文化崇尚倫理道德,西洋文化提倡慈善與社會公益,但佛陀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換、自輕他重等思想,以及大乘菩薩所履行的無條件的奉獻,卻是整個世界絕無僅有的。

如果要細說大悲,則可從兩方面著手:

1 、世俗方面的大悲

譬如,佛陀在學道之時,僅僅為了讓一頭飢餓的獅子填飽肚子,就毅然決然地佈施了自己的身體;又譬如,倘若有人強迫這個房間裡必須有一個人從十樓跳下去摔死,那麼,符合大乘佛法真正意義的行為,就是房間裡的每一個人都主動表示自己願作那個跳樓人。 這不只是嘴上說說罷了,而是發自內心的想到:“如果跳下去,一定會非常痛苦,不如讓我來代替其他人承受這個痛苦吧!”

諸如此類的布施及忍辱等行為,都是世俗方面的大悲心。 佛法的真正意義,是不僅要這樣發心,還要有實際的行動;不僅要從事救災、布施衣物、看護傷病患者等解決眾生暫時痛苦的慈善活動,而且甘願為眾生的解脫付出包括生命在內的一切代價。

話說回來,我們不能因為慈善活動只能解決眾生的暫時痛苦,就放棄力所能及的世間慈善之舉。 作為發心利眾的大乘行人,社會上的慈善活動當然也應該參加。

戒律中有一則故事:一個重病臥床不起的比丘,由於沒人照顧,所有大小便都拉在床上,污穢不堪的景像大家可以想像。

一天,釋迦牟尼佛帶著阿難來到這個比丘的住處。 見到佛陀的大駕光臨,比丘惶恐至極,然而,佛陀卻輕言細語地安慰他,並讓他把臟的衣物拿來,然後親手替他洗。 既然佛都能這麼做,身為佛弟子的我們就更不用說了。 不過,這還算不上是真正的悲心。 真正的悲心,是在生死關頭能做出捨己為人的決定,並付諸實行。 雖然在某些其他的思想或理論中,也提及了這一點,但他們的悲心,卻是片面的,範圍很狹窄的;而佛的大悲心,卻是針對所有的眾生,而不是僅僅針對人類或佛教徒的。

2 、超世俗的大悲

更廣、更偉大的悲心,是絕不止於讓眾生吃飽穿暖,雖然這些事也要做,但卻不是重點。 最重要的,是要讓所有眾生明白輪迴的真相及解脫的方法。 首先是令眾生了解輪迴的真相,然後教導他們如何從輪迴中獲得解脫。 佛最偉大的慈悲即在於此。

為什麼呢? 譬如,縱使將一位病人照顧得無微不至,直到康復為止,但這樣能防止他以後不再生病嗎? 不能。 我們能解決的,只是這一次生病的問題罷了,他在以後的生生世世中所要經歷的病痛,我們是愛莫能助的;任何形式的財物布施,都只能暫時地解決他人生活貧困、衣食無著的問題,卻並非長遠之計。 只有讓眾生明了生老病死的真相,引導他們修行,從而踏上解脫道,才能徹底地、永久性地解決他們的所有痛苦,所以,這才是真正的利益眾生、度化眾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救度。

唯有佛這樣的悲心,才算得上是大悲,其他世間的慈悲只能說是“悲”而已,還不能用“大”來形容,因為大悲心與佛的智慧有著很密切的關係,而菩提心也就是大悲心。

大家都知道,雖然其他宗教所作的慈善事業比較多,但其以救人救世之名所挑起的戰爭也為數不少,所以,這是不是絕對的慈悲心還值得商榷。 相對而言,佛教從來就沒有要征服或降服的意思,佛也說過,他根本不在意人與人之間的戰爭所獲得的勝利,他所強調的勝利,是通過調伏自相續所得到的勝利。

其實,大悲還有很多不同層次的意義:

佛曾經說過:“我告訴你們解脫的方法,要不要解脫,全由你們自己決定。”也就是說,每個眾生的命運,都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而不是由佛陀來安排的。 這種說法所表明的態度,就不像其他宗教所供奉的“救世主”或“造物主”,誰能上天堂,誰該下地獄,都由他們來主宰。 由此可知,在大悲當中,也包含了佛教的自由、寬容、平等、和平等意義。

(三)智悲雙運的修法

那麼,該如何修智悲呢?

其實,菩薩所行持的六波 ​​羅蜜多,都沒有超出智悲之義:布施、持戒、忍辱是大悲;禪定、智慧是智;精進則是智悲的助緣。 以智悲二字來界定佛教的意義,是簡捷的說法,其深廣的內涵,就是六波羅蜜多。

既然整個佛法的精華,就在於智悲二字,那麼,是否有什麼方法可在一座當中將八萬四千個法門都涵蓋呢? 答案是肯定的,方法就是修智與悲。

有人會提出疑問:脩大悲心需要細密深刻的思維,而證悟空性的智慧又不需要任何雜念,既然如此相互矛盾,又怎能在一座當中同時修呢?

對我們初學者來說,首先要修菩提心、受菩薩戒,一旦受了戒,菩薩戒的戒體──菩提心就已經存在於我們的相續當中,在此基礎上,就可以進一步修空性。

當進入空性的狀態時,並沒有明顯地思維“願一切眾生脫離輪迴痛苦”,也可說是沒有明顯的大悲心,但因為之前受的菩薩戒戒體已存在於心中,故而,當心進入空性境界時,菩薩戒也隨之而進入空性之中。 我們要知道,菩薩戒並非物質,而是一種心的狀態,雖然在進入空性境界時,心裡並沒有任何明顯的念頭,但菩薩戒卻是存在的,所以,心與菩薩戒不分彼此,同時都可以進入空性的境界。 此時菩薩戒即是空性,空性即是菩薩戒,這就是智悲雙運。

所謂雙運的意思,就是當我們在證悟空性的境界中停下來時,心既是證悟空性的智慧,又與菩薩戒無二無別。 如果能這樣修,則所有大乘佛法的精華都已包含,再沒有什麼需要修的法了!

這是初學者的智悲雙運修法,如果能這樣修,則僅在一個坐墊上、一個位置上或同一時間內,就可以將佛的八萬四千法門之精華徹底無餘地修完。

菩提心與空性的具體修法在此無須重提,只要將兩個修法合併即可。

當然,在大悲心之前,還是要先有出離心。 倘若自己對輪迴痛苦都沒有感受的話,是無法對眾生生起慈悲心的,因為慈悲心的來源,即是眾生的痛苦。 沒有慈悲心,菩提心也無從生起。 出離心的另一個條件,是希求解脫。 當看到眾生在遭受痛苦折磨時,發願要讓他們獲得解脫。 但轉念一想,如果自己都不能先解脫的話,又如何能帶眾生解脫呢? 這樣一來,出離心的兩個條件就都具備了。

出離心是菩提心的基礎,有了菩提心就可受菩薩戒,而菩薩戒是可以自受的,在受持菩薩戒之後,便開始修空性。 當菩提心與空性結合在一起時,即為智悲雙運。 有了這樣的見解,則所有大乘顯密教法的精華都已了然於心。

出離心、菩提心要一個個分開修,最後進入空性的境界,這樣一來,前面修的出離心與菩提心,也就成了空性的智慧。

此處所說的空性智慧,不像小乘的人無我見解,它是含有大悲心成分的,而在大悲當中,又有證悟的智慧。 這些智悲雙運的見解與修法,囊括了所有佛法的涵義,說起來雖然這麼簡單,真要做起來時,卻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出離心的生起,要靠人身難得、死亡無常等外加行;而生起菩提心的條件,則是積累資糧(修曼茶羅) ,及清淨業障(修金剛薩埵) 。 顯然,不論選擇哪種方法學佛,都離不開外加行與內加行的修法,這也是我一直強調修加行的原因。

現在我們都已經知道,佛教的真正意義,是智與悲。 從今往後,我們學佛就學這兩個字,修行就修這兩個字,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可學可修的了!

 

from: http://translate.googleusercontent.com/translate_c?depth=1&langpair=auto|zh-TW&rurl=translate.google.com&u=http://h.foyuan.net/blog-89886-298632.html&usg=ALkJrhilXYTlYPQmdhIJD_P4fjH6SwP5AA

神通不及智慧之力

國境鄰海,海中龍王時常興云作雨,致令水患時聞。 須竭長者為消災祈福,恭請釋迦牟尼佛至國內應供。 龍王雖明知佛陀蒞臨,卻依然故我,大肆發威,水淹國。 慈悲的釋迦牟尼佛,護念眾生性命,齋飯用畢隨即施展神通,將國國民悉數帶往天界的阿耨達池。
到達天界後,大眾依序就座,此時,天帝心想:“真奇怪!世尊身旁常有二位羅漢比丘──智慧第一舍利弗尊者,以及神通第一目犍連尊 ​​者,隨侍在側,增益佛光威德;怎麼今天只有看到目犍連尊 ​​者一位而已?”天帝心中所打的妄想,佛陀當下就知道了。 於是,啟口囑咐合掌侍立的目犍連:“你趕快將舍利弗找來。”於是,目犍連尊 ​​者依教奉行,禮佛事畢,就出發了。
深山石 ​​室內,舍利弗尊者正一針一線地縫補著袈裟。
“師兄!世尊命我來通知你,立刻到天界阿耨達池,參與眾會。請馬上動身啟程吧!”目犍連朗聲道。
舍利弗尊者停下手中正進行的動作,抬起頭,平靜地註視著以神足通來到石室的師兄弟:“等我把袈裟補完就走。”
“如果你不馬上出發,我就施展神通,將石室連你一起放在右掌心,飛回世尊身邊!”目犍連尊 ​​者一心想完成師命,片刻亦不肯拖延。
聽到目犍連尊 ​​者的回答,舍利弗尊者微笑著解下腰帶,放在地上。 “如果師兄你能舉帶離地的話,再試試移動我的色身也不遲。”
說時遲,那時快,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 ​​者已經動手了。 然而,不論他如何使盡渾身解數,任憑石室天搖地動、土崩石裂,那條來自智慧第一阿羅漢身上的腰帶,仍舊紋風不動,留在原地。
目犍連尊 ​​者無奈,只得無功而返。 然而,萬萬料不到的是,方才端坐不動的捨利弗尊者,此時竟然端坐在佛陀的身邊,動作迅速為己所不及!
神通不及智慧之力,如是!
典故摘自:《雜譬喻經·卷一》

宗教矛盾撕扯緬甸

宗教矛盾撕扯緬甸
THOMAS FULLER 2012年12月03日

實兌難民營的穆斯林女孩。有組織稱實兌穆斯林面臨種族清洗。

Kuni Takahash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實兌難民營的穆斯林女孩。 有組織稱實兌穆斯林面臨種族清洗。

緬甸實兌——這座位於海邊小鎮外圍的佛寺裡呈現一片寧靜祥和的景象,七名身穿藏紅色長袍的沙彌在參天大樹的樹蔭下乘涼,他們的師傅尼亞那(U Nyarna )正在一間灑滿陽光的佛堂裡會客。

但在這樣寧靜的環境裡,尼亞那傳達的信息卻十分不和諧,與佛教避免傷害生物的觀念大不相同。 他主動地開始控訴穆斯林,稱他們是侵略者、不受歡迎的訪客以及“臥榻之上的毒蛇”。

  • The New York Times

  •  一座清真寺在實兌爆發的教派衝突中被燒毀,實兌是前英國殖民地的哨崗。

    Kuni Takahash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一座清真寺在實兌爆發的教派衝突中被燒毀,實兌是前英國殖民地的哨崗。

 

“依照佛教教義,我們不應該殺生,”尼亞那說。 “但當我們感覺受到威脅時,就不能再當聖者了。”

目前,若開邦的暴力衝突已導致至少167人死亡,10萬人無家可歸,其中大部分是穆斯林。 暴力事件致使大量穆斯林逃離該地區,一些人權組織譴責這是種族清洗。 若開邦位於緬甸西部孟加拉灣沿岸地帶。 作為一個年輕僧侶協會的會長,尼亞那與其他佛教領袖參與了將穆斯林驅逐出緬甸的運動,這反映了若開邦全邦範圍內排斥異己問題的嚴重程度。 該國最近才開始從威權統治向民主過渡。

繼過去五個月的一系列致命的狂暴行徑和縱火攻擊之後,佛教徒要求將那些不能證明已經在此合法居住三代的穆斯林關進營地,然後送到任何願意接受他們的國家。 而若開邦將近100萬穆斯林中的很大一部分人都無法做到這一點。 在軍政府統治的50年裡,穆斯林和佛教徒之間的仇恨受到壓制,而近幾個月來,這種敵意幾乎不受約束。

甚至連緬甸最重要的民主人士、受壓迫民眾的捍衛者昂山素季(Daw Aung San Suu Kyi)在評論暴力事件時都小心翼翼。 作為訪緬的首位在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本月的到訪期間,將這個問題列為重要問題,印度尼西亞、沙特阿拉伯等截然不同的穆斯林國家也對此表示憂慮。

緬甸西部地區的佛教徒和穆斯林艱難共處了幾十年,在有些地方甚至共處了幾個世紀,但今年,那些將若開邦社會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社會結構已經崩塌。

逃離家園的穆斯林現在居住在類似貧民窟的營地裡,食物和醫藥十分匱乏,而他們周圍的佛教人口都不願意與之為鄰。

“這個問題亟需解決,”緬甸的穆斯林議員瑞貌(U Shwe Maung)說。 “如果沒有食物和避難所,這些人就會死亡。”

若開邦的穆斯林的處境非常危險,瑞貌要在政府安排的安保部隊的保護下才能出行。 “政府給我安排了滿滿一卡車警察,”他說。 “兩個、三個或者四個警察不夠。”

若開邦中佛教徒佔多數,其領導人表示讓他們之所以感覺受到威脅,是因為高出生率導致穆斯林人口急劇膨脹,他們還發現一些伊斯蘭教儀式令人不快,比如屠宰動物。

“我們非常怕被伊斯蘭化,”若開民族發展黨(Rakhine Nationalities Development Party)總書記吳臘梭(U Oo Hla Saw)說。 “這是我們的家鄉,是我們祖先的土地。”

在6月和10月爆發的教派衝突中,村民們手持刀和棍棒,利用自製發射器發射磨尖的自行車車輪輻條。 在穆斯林占多數的區域,寺院被燒毀。 在佛教徒佔多數的區域,清真寺被摧毀。 暴力事件的導火索是穆斯林被指責強姦並殺害了一名年輕的女佛教徒。

實兌是前英國殖民地的前哨基地,這裡的中心地區現在已經沒有穆斯林了,以前大量的穆斯林在這裡從事著裝卸工和其他體力勞動。

“我很害怕回去,”這次動亂之前在一所公立學校教書的埃吞盛(AyeTun Sein)說。 他的住地東泰羌距離實兌有20分鐘車程,他說,這兒的人都沒有工作,因為沒人能離開這個滿是棚戶和帳篷的村子。

數位政治領袖稱,這種針對穆斯林的幾近整體隔離的做法只是權宜之計。 但這種措施卻似乎變得越來越具有永久性。

“我不想念他們,”自行車夫文貌(U Win Maung)說,他家的房子在6月份被穆斯林鄰居放火燒掉了。 “我們之間的仇恨在與日俱增。”

在訪問緬甸期間,奧巴馬在仰光大學(Yangon University)發表了演講,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關於多元化的重要性,他特別指出了若開邦的“危險”局勢,並告訴聽眾說“沒有任何理由對無辜者實施暴力。”

“我們在美國學到的是,有一些道理是具有普適性的,無論你的長相、出生地、宗教如何,對每個人都適用。”他說。

若開邦的分歧很嚴重,即便在如何稱呼穆斯林上,各個族群都無法達成一致。 很多穆斯林稱自己是羅興亞人(Rohingya)。 但羅興亞不是緬甸官方承認的少數民族。

在緬甸全國各地,佔少數的穆斯林與占人口大多數的佛教徒混居,但人們對羅興亞人的仇恨最深,部分是因為他們人口眾多——根據聯合國數據,他們至少有80萬人— —而且他們還主要集中在若開邦。 (緬甸全國人口為5500萬人。)

若開邦的佛教居民把自己視為佛教古國妙烏(Mrauk U)的傳人。 在民族上,他們不認為自己是緬甸人,緬甸政府也把他們看做是一個單獨群體。 若開邦的佛教徒稱,他們感到了來自緬甸主要民族的擠壓、迫害,還遭到不斷擴張的穆斯林少數民族的威脅。

在暴力事件發生以前,若開邦的佛教徒和穆斯林之間有一種主僕關係,有點類似於種姓制度,穆斯林幹粗活,而佛教徒則通常是老闆。

“我們住在一起,但從來沒有相互交談,”今年51歲,在暴力事件中失去房屋的佛教徒居民森梅(Htwe May)說。

當被問到他們的孩子是否和穆斯林一起玩耍時,一群佛教婦女爆發出一陣大笑。

“連小孩子都知道他不該和一個卡拉爾一起玩”,今年55歲的登拉伊(Thein Hla Yi)稱,卡拉爾是對印度裔人的一種蔑稱。

佛教徒稱,穆斯林應該被視為非法移民。 對於那些同情穆斯林的其他國家和外國媒體,他們感到憤怒。

這兩個群體的領導人都拿歷史來為自己的合法性辯護。

“這些人並不是從別處遷來的,”議會的穆斯林成員瑞貌說,他的父親是一位警官,祖父是若開邦的地主。 “他們已經在這里居住了幾個世紀。”

7月份,總統登盛(Thein Sein,又譯吳登盛)對一個美國訪問代表團稱,只有那些在緬甸居住​​了至少三代的穆斯林才可以成為公民。 他說,其餘人都是“國家和平的威脅”,這些人要被送進營地然後送到國外。 聯合國反對這個說法稱,不應該製造難民。

外交官稱,登盛已經放棄了這個立場,現在正在討論重新在緬甸國內安置那些流離失所的穆斯林。 在奧巴馬來訪之前,他曾給聯合國寫信稱,一旦情緒穩定下來,他將會“解決有爭議的政治問題,包括重新安置被轉移的人群及發放公民資格。”但他沒有提供更多細節或者是時間進度。 他已經下令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在接下來的幾周里該委員會會出台一份相關報告。

實兌的佛教徒稱,他們不願意妥協。 尼亞那稱,很多穆斯林“沒有人性道德”,他們應該被送回穆斯林國家,和“自己的同類”一起生活。

翻譯:許欣、張亮亮

緬甸總統稱將以武力平息宗教衝突

緬甸總統稱將以武力平息宗教衝突
THOMAS FULLER 2013年03月29日

在勃固地區的一個清真寺,佛教徒暴徒襲擊了穆斯林及他們的財產。上週,至少有40人因衝突喪生。

Khin Maung Win/Associated Press

在勃固地區的一個清真寺,佛教徒暴徒襲擊了穆斯林及他們的財產。 上週,至少有40人因衝突喪生。

曼谷——本週四,緬甸總統登盛(Thein Sein,又譯吳登盛)表示,他已準備動用武力平息致使國家陷入動蕩的宗教衝突,他的言論回應了號召採取更加有力的安全措施的呼聲,此類呼聲甚至來自一些資深民​​主人士。

“我一定會堅定地動用憲法賦予我的權力,部署安全部隊。”登盛在一次電視講話中說,這是自緬甸中部上週發生的反穆斯林沖突造成至少40人喪命後,他第一次公開發表評論。

  •  週四,緬甸總統登盛在發表電視講話。

    Associated Press

    週四,緬甸總統登盛在發表電視講話。

  •  週日,緬甸軍人恢復了密鐵拉街頭的秩序。此前,佛教暴力分子對這裡的穆斯林社區進行了一場長達三天的襲擊,造成32人死亡。

    Khin Maung Win/Associated Press

    週日,緬甸軍人恢復了密鐵拉街頭的秩序。 此前,佛教暴力分子對這裡的穆斯林社區進行了一場長達三天的襲擊,造成32人死亡。

 

登盛說,動用武力是“保護生命、捍衛大眾財產的最後手段”。

兩年前,長達50年的軍政府統治走到盡頭,緬甸的內部壓迫得以緩解。 不過,社會管控的減弱加劇了宗派和種族之間的緊張局勢。 去年,在緬甸西部,佛教徒一手主導了針對穆斯林民族羅辛亞族( Rohingya )的襲擊,許多地區的清真寺和房屋被毀。

不過,於上週發生在緬甸中部的暴力事件是最血腥的一起。 在密鐵拉市發生的衝突始於3月20日,起因是在一家穆斯林所有的金店發生的爭執。 身為佛教徒的暴徒把穆斯林從家中和學校拉出來殺死,約1.2萬人被迫躲進庇護所。

登盛在講話中沒有提到佛教或伊斯蘭教,不過,他指出,緬甸憲法“保障所有公民都有自由信仰所選宗教的權利”。

他說,殺戮事件讓他“深感悲慟”,不過他又說,暴力是國家在重建過程中所面臨的部分挑戰。

他說,“對於國家在民主轉型期內出現這些衝突和困難,我們必須要有所預見。”

為終結緬甸的威權統治而奔走多年的前政治犯敏哥奈(U Min Ko Naing)對登盛週四的講話讚賞有加,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緬甸國內對沖突的關注深度。 他向安全部隊這個曾經的主要對手呼籲,要採取更加有力的行動。

“安全部隊必須毫不猶豫地制止那些進行殺戮和暴動的人,”敏哥奈在電話上說。 “問題是,安全部隊未能保護無辜的民眾免受暴徒的傷害。”

登盛好像也想讓警惕地關注著暴亂局勢的外交官和潛在的外國投資者看到他的評論。 講話一發表,擔任總統顧問的歷史學家吳丹敏(Thant Myint-U)便將譯文發佈在了Facebook的頁面上。

本週,暴徒燒毀清真寺、房屋和店鋪後,當局已在緬甸中部勃固省的五個城鎮實行了宵禁。 勃固和緬甸的商業中心仰光交界。 部隊已被派往發生騷亂的地區,以維持當地秩序,登盛也於週三同最得力的助手和部長開了幾個小時的會,商討政府應該如何應對。

和在其他地方一樣,勃固省的暴徒中,包括一些身穿藏紅色僧袍的男子。 但親眼目睹了發生在勃固省的暴亂的覺乃莫(U Kyaw Naing Moe)說,一個和尚用大型推土設備摧毀了奧波鎮的一座清真寺。 他說,令人費解之處在於,和尚居然知道怎麼操作這個相當複雜的設備。

“我們現在很困惑,不知道那些和尚是真和尚還是假和尚,”覺乃莫說。 一些官員表示,他們害怕暴亂是一些身份不明的組織精心策劃的。

目前鮮有和最近的襲擊有關的細節,這部分是因為暴徒依然對記者持有敵意。 上週,在密鐵拉,一個身穿僧袍的男子用刀抵著一個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攝影師的脖子,要求該攝影師把相機裡的存儲卡交出來。

緬甸最大的私營新聞機構之一《十一新聞》(Eleven Media)的負責人丹圖昂(U Than Htut Aung)稱,在勃固省,記​​者依然會受到暴徒的騷擾。 他說,“政府必須盡快將他們繩之以法。”

Wai Moe自緬甸仰光對本文有報導貢獻。

翻譯:張薇、陳亦亭

緬甸佛教徒暴亂活動不止

緬甸佛教徒暴亂活動不止
THOMAS FULLER 2013年05月30日

一名警察在北部城市腊戌一座被焚燒的清真寺旁,這是近期緬甸爆發的一場宗教暴力事件。

Soe Zeya Tun/Reuters

一名警察在北部城市腊戌一座被焚燒的清真寺旁,這是近期緬甸爆發的一場宗教暴力事件。

 

曼谷——週三,安全部隊竭力為緬甸北部的一座城市帶來和平,因為一夥信奉佛教的暴民在一座清真寺、一所穆斯林學校和一些商店放了火。 這是緬甸爆發的最新一次宗教暴力事件,表明佛教的激進派別可能已蔓延到了該國更廣的地區。

受到暴力困擾的城市名為臘戍,位於緬甸北部,靠近中緬邊境,距離今年受到宗教暴力事件影響的其他城鎮和村莊有數百英里之遙。

  •  數百名佛教徒乘摩托車在街上漫遊,手持彎刀和棍棒。

    Gemunu Amarasinghe/Associated Press

    數百名佛教徒乘摩托車在街上漫遊,手持彎刀和棍棒。

 

在臘戍的信息部官員韋林(Wai Lin)稱,衝突中有一名穆斯林男子被殺,四名佛教徒受傷。

臘戍的自由攝影師昆梭屋(Khun Zaw Oo)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說,成群的年輕男性暴徒騎著摩托車在該市遊蕩,還揮舞著劍和金屬棍。

“他們騎著摩託在各個社區進行破壞,”他說。

目擊者稱,穆斯林已經逃離了該市。 政治黨派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的成員妙敏(Myo Myint)目睹了暴力事件,他說,一家電影院和一些穆斯林商店在周三被毀。

清真寺和其他建築遭到火焚是在周二晚間,隨後發生的事情跟緬甸其他地方的類似事件一樣,警方和軍方人員不願或是無力驅散成群的憤怒佛教徒。

正在臘戍旅遊的芬蘭學生勞裡·尼奧(Lauri Nio)說,第一批警察在人群火燒清真寺並開始破壞商店兩小時後才到達。 他說,這些警察僅停留了幾分鐘,深夜又來了為數更多的警察和士兵,他們封鎖了街道,但未與暴徒進行對抗。

他說,聚集在一個市場的一群群男子一邊破壞商店,一邊“喊叫、歡呼、高唱緬甸民族主義歌曲”。

緬甸網絡新聞機構緬甸民主之聲(Democratic Voice of Burma)於週三貼在Facebook上的視頻顯示了燒毀的建築和焦黑的摩托車,這是現在的緬甸屢見不鮮的場景。

與中部城市密鐵拉3月發生的暴亂一樣,臘戍的暴力事件似乎是由相對較小的爭執引起的。 國家電視台稱,一名出售汽油的佛教女信徒遭到了一名穆斯林顧客的攻擊。 後來警察逮捕了該顧客。

佛教暴民包圍了關押該男子的警局,由於警察拒絕交出此人,他們就做出了憤怒的反應。 這一爭執的細節無法得到確認。

緬甸政府發言人葉杜(Ye Htut)稱,包圍臘戍警局的人群當中有80名佛教僧侶。 葉杜說,週三,警察曾經開槍,試圖平息暴亂。

自3月佛教暴徒橫行密鐵拉以來,已經有至少44人死亡。 暴亂的起因是一家金店的穆斯林店主和佛教徒顧客之間的爭執。 密鐵拉的大多數受害者是穆斯林。

穆斯林約佔緬甸人口的5%,但是,幾乎每個大城鎮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

最近幾個月的暴力事件使得緬甸與穆斯林國家的關係趨於緊張,並且突顯了一個問題,即主要由緬族佛教徒組成的緬甸政府是否有能力在緬甸為數眾多的其他民族及宗教團體中維持長久的和平穩定。

Wai Moe自緬甸仰光對本文有報導貢獻。

翻譯:梁英、林蒙克

緬甸佛教極端勢力抬頭,引起他國佛教徒警覺

緬甸佛教極端勢力抬頭,引起他國佛教徒警覺
THOMAS FULLER 2013年06月22日

與這場自稱為969原教旨主義運動有關聯的佛教寺廟已經開設了社區中心和全國兒童參加的周日學習項目。

Adam De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與這場自稱為969原教旨主義運動有關聯的佛教寺廟已經開設了社區中心和全國兒童參加的周日學習項目。

緬甸東枝——在完成誦經儀式,為過去的罪過懺悔後,在緬甸受到搖滾明星般追捧的佛教僧人阿欣威拉杜(Ashin Wirathu)坐在座無虛席的數千名信徒前,開始痛罵他所稱的“敵人”——緬甸的穆斯林少數族裔。

阿欣威拉杜在提到穆斯林時說, “你可以充滿仁義和愛心,但你不能睡在瘋狗身邊。”

  •  

    Adam De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阿欣威拉杜是這場激進運動的領袖,言論自由與煽動之間存在微妙區別,緬甸在脆弱的過渡時期放鬆了對言論表達的限制,阿欣威拉杜對此加以利用。

 

“我說他們是搗亂分子,因為他們就是搗亂分子,”阿欣威拉杜在結束了兩個小時的講經後告訴一名記者。 “有人說我是一個激進的佛教徒,這讓我驕傲。”

多年來,世界已經習慣了佛教的溫和形象:達賴喇嘛的謙虛言辭,以佛教為靈感來源的冥想在全球流行,以及來自東南亞和其他地方、赤腳的僧人在黎明時分從村民接受施捨的明信片般的祥和場景。

但在過去一年裡,狂暴的緬甸佛教徒手持刀劍,阿欣威拉杜等僧人開展辱罵性的講經說法,這樣的形象突顯了極端佛教在緬甸的崛起,暴露了緬甸在結束數十年軍事統治時代之後更大自由的陰暗面。 無法無天的佛教暴徒已經殺害了200多名穆斯林,並把逾15萬人(主要是穆斯林)驅離家園。

阿欣威拉杜否認自己在這些暴亂中扮演了任何角色。 但批評人士表示,他的反穆斯林說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煽動了暴力行為。

去年開始出現在緬甸社會邊緣的極端佛教派別,已經發展壯大,成為一場全國性的運動,其議程包括抵制穆斯林生產的商品。 它通過在全國各地定期舉行、吸引數千人參加的講經說法,以及廣泛分發的講經DVD傳播信息。 與該運動有關的佛教寺廟還開辦了若干社區中心及一個週日學校計劃,面向全國6萬名小僧侶。

充滿仇恨的言辭及暴力行為已經危及緬甸的民主之路,令人質疑政府保障緬甸城鎮安全的能力,以及政府在佛教徒佔多數的國家管束佛教徒、或對其提起公訴的意願。 殺戮事件還在亞洲穆斯林國家引發衝擊波,破壞了海外本來近乎一致的印象,即緬甸實現了從軍事統治到民主社會的了不起的和平轉型,難能可貴。 印度尼西亞當局在今年5月粉碎了其所稱的炸彈襲擊雅加達緬甸大使館、為緬甸穆斯林所受攻擊報仇的陰謀。

阿欣威拉杜是這場激進運動的精神領袖,他在言論自由與煽動之間打著擦邊球,利用緬甸在脆弱的轉型期放鬆了的言論限制。 他本人當年曾被軍政府監禁八年,罪名是煽動仇恨。 去年,阿欣威拉杜和數百名政治犯一起獲釋。

今年3月,中部城市密鐵拉發生了殘殺小學生和其他穆斯林居民的事件,人權組織記載了這一事件。 阿欣威拉杜最近在講經說法時稱,報導所稱的這些暴力行為是在展示力量。

“如果我們軟弱,”他說,“我們的土地會被穆斯林占領。”

佛教在緬甸的地位似乎非常穩固。 九成緬甸人是佛教徒,商界、政府、軍隊及警方高層領導幾乎都是佛教徒。 緬甸大約有5500萬人口,穆斯林少數族裔所佔比例估計為4%-8%,其餘主要是基督教徒和印度教徒。

但自稱民族主義者的阿欣威拉杜表示,佛教正遭到穆斯林圍困,穆斯林生兒育女數量超過佛教徒,他們還買下佛教徒的土地。 在一定程度上,阿欣威拉杜是在企圖喚醒始於英國殖民時期的歷史積怨,當時印度人(很多是穆斯林)被調派到緬甸當公務員和士兵。

阿欣威拉杜散播的強悍的民族主義信息,引起了其他國家的佛教徒的警覺。

3月騷亂過後,達賴喇嘛表示,以宗教的名義進行殺戮是“不可思議”的,他督促緬甸佛教徒在佛像面前思索並尋求指引。

鄰國泰國的佛學家、知名僧人拜訕·維薩洛(Paisal Visalo)法師說,緬甸激進僧人所宣揚的“我們和他們”的理念,與佛教格格不入。 但他哀嘆道,他和境外其他知名僧人的批評在緬甸迄今“影響甚微”。

“緬甸的僧​​人很孤立,同世界其他地方的佛教徒聯繫甚少,”拜訕法師說。 唯一的例外是另一個歷史上深受族群衝突之苦的斯里蘭卡。 緬甸僧人受到斯里蘭卡僧伽羅僧人所扮演的強硬政治角色的啟發,僧伽羅人是斯里蘭卡的多數族裔。

隨著緬甸越來越分化,反穆斯林的說教已經遭遇初步的反彈跡象。

對暴力行為和仇恨言論失望至極的人中,包括2007年由佛教僧侶領導的反對軍政府統治的和平起義“藏紅花革命”(Saffron Revolution)的一些領導人。

“我們在2007年呼籲和平與和解時,沒想到會出現這種暴力,”保格賈迪(Pauk Jadi)寺的住持阿欣尼亞納尼加(Ashin Nyana Nika)說。 本月早些時候,55歲的他出席了穆斯林團體贊助的一次會議,討論這個問題。

仰光一所寺院學校的校長阿欣盛達瓦拉(Ashin Sanda Wara)說,緬甸的佛教僧侶分化成了接近旗鼓相當的溫和派和激進派。

他認為自己站在溫和派的陣營。 但他說自己“害怕穆斯林,因為他們的人口在快速增加”,此言突顯出緬甸社會對穆斯林根深蒂固的懷疑。

阿欣威拉杜利用了這種焦慮,一些人把這種焦慮稱作是來自鄰國孟加拉國的“人口結構壓力”。 緬甸社會對一個由大約100萬無國籍穆斯林組成的群體存在普遍反感,這些穆斯林自稱羅興亞人,部分是從孟加拉國移民過來的。 去年緬甸西部羅興亞人和佛教徒之間爆發衝突,激怒了佛教界,似乎在後來全國爆發的暴力事件中起了一定作用。 阿欣威拉杜說,那些衝突成為他的啟示,鼓舞他傳播自己的教義。

阿欣威拉杜領導的運動的主題曲唱道,有些人“生活在我們的土地上、喝我們的水,卻不感激我們”。

“如有必要,我們會用自己的骨頭築起一道圍牆,”這首歌反復出現的歌詞稱。 歌中沒有明確提到穆斯林,但阿欣威拉杜說歌詞指的就是他們。 在他講經說法時分發的小冊子把穆斯林妖魔化,稱“緬甸正面臨著一種極其危險、極其可怕的毒藥,其毒性之嚴重,足以毀滅一切文明”。

緬甸有很多人懷疑(但拿不出證據),阿欣威拉杜同某些強硬派佛教徒勢力結成了同盟,那些勢力想要利用他領導的運動的民族主義,在2015年選舉之前凝聚人氣。 阿欣威拉杜否認存在此類聯繫。

但政府幾乎沒有採取任何行動遏止他。 在阿欣威拉杜到訪東枝期間,交警為他開道,讓他的車隊浩浩蕩盪駛過一個個十字路口。

進入寺院後,他的隨從領著一隊人從信徒人群中穿過,信徒在他走過時跪伏下來,這一切都經過精心編排。

阿欣威拉杜的運動自稱969,僧侶說這三個數字象徵著佛陀、佛法修行和佛教界的美德。

然而,儘管他們試圖形容該運動不具有威脅性,但許多穆斯林感到憂慮。

阿欣威拉杜的車隊中有60輛不停鳴笛的摩托車。 在車隊進入東枝的兩個小時前,該市中心市場上的穆斯林小店主吞吞乃(Tun Tun Naing)低聲說起阿欣威拉杜的這次到訪。

“我真的很害怕,”他說。 當有顧客走進店裡時,他停了下來。 “我們告訴孩子們,沒有絕對必要就別出門。”

Wai Moe自曼德勒和仰光、 Poypiti Amatatham自曼谷對本文有報導貢獻。

翻譯:許欣、陳亦亭

天上一天人間多少年:

天上一天人間多少年:


欲界天六層
1、四天王天——以人間50年為一晝夜,壽命500歲。
2、忉利天——以人間100年為一晝夜,壽命1000歲。
3、夜摩天——以人間200年為一晝夜,壽命2000歲。
4、兜率天——以人間400年為一晝夜,壽命4000歲。
5、化樂天——以人間800年為一晝夜,壽命8000歲。
6、他化自在天—以人間1600年為1天壽命16000歲等於人間93.44億年

 

色界天十八層

'梵眾天'的壽命半中劫。 1大劫=4中劫=4x20小劫=80x16798萬年=13.4384億年。
'梵輔天'的壽命1中劫,
'大梵天'的壽命1中劫半。 (以上叫做'初禪三天'。
'少光天'的壽命2大劫。
'無量光天'的壽命4大劫,
'光音天'的壽命8大劫。 (以上叫做'二禪三天'。
'少淨天'的壽命16大劫'無量淨天'的壽命32大劫,
“遍淨天”的壽命64大劫。 (以上叫做'三禪三天')。
'無雲天'的壽命125大劫,
'福生天'的壽命250大劫,
'廣果天'的壽命500大劫,
'無想天'的壽命也是500大劫,
'無煩天'的壽命1000大劫,
'無熱天'的壽命2000大劫,
'善見天'的壽命4000大劫;
'善現天'的奉命8000大劫,
'色究竟天'的壽命16000大劫。 (以上叫做'四禪九天')。


無色界天四層:
'空無邊處天'壽命2萬大劫,
'識無邊處天'壽命4萬大劫,
'無所有處天'的壽命6萬大劫,
'非想非非想處天'的壽命長達8萬大劫。 (以上又叫'四空天')。


天界的壽命雖然很大,可壽盡死亡還要輪迴六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 只有斷除了煩惱和我執的人,才能達到永恆不死的境界,成為智慧和度化眾生圓滿的'佛'。

 
地獄一天人間多少年:
“等活地獄”眾生壽命最短,長達500歲,他們的1天卻等於人間900萬年;
“炎熱地獄”的眾生,壽命長達16000歲,他們的1天等於人間921億6佰萬年;
“極熱地獄”眾生,壽命長達半劫;
“阿鼻地獄”眾生,壽命長達一劫。

 

一、極樂世界一天,在地球上要過多少年?

答:極樂世界一天在地球上要過13.4384億年。

1大劫=4中劫=4x20小劫=80x16798萬年=13.4384億年。
極樂世界一劫=袈裟幢世界金剛堅佛剎1天。
袈裟幢世界一劫=不退轉音聲輪世界善勝光明蓮華開敷佛剎1天。
不退轉音聲輪世界一劫=離垢世界法幢佛剎1天。
離垢世界一劫=善燈世界師子佛剎1天。
善燈世界一劫=妙光明世界光明藏佛剎1天。
妙光明世界一劫=難超過世界法光明蓮華開敷佛剎1天。
難超過世界一劫=莊嚴慧世界一切神通光明佛剎1天。
莊嚴慧世界一劫=鏡光明世界月智佛剎1天。
鏡光明世界一劫=勝蓮華世界賢勝佛剎1天。 普賢菩薩。 及諸同行大菩薩等。 充滿其中。

 

二、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剎所在地要多少億光年?
答:至少要1500億億光年。
《阿彌陀佛經》中說極樂世界“去此世界。過10萬億佛土。”
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統稱一個佛國土=1000個中千世界=1000X1000個小千世界(太陽系)
太陽系的疆界半徑範圍確定:
1.以冥王星軌道為邊界約為40天文單位。
2.按彗星起源假說中的柯伊伯彗星帶,是50~1000天文單位;依奧爾特雲(Oort Cloud),是10萬天文單位~0.5光年。
3.依太陽風層頂,為100~160天文單位。
4.理論計算得到的太陽系引力範圍為15~23萬天文單位。
注:1天文單位約1.496億公里,1英里=1.6093公里。
光速1秒為18.63萬英里,也就是每一秒鐘,光可環繞地球七周半。
一光年等於5.8752億英里。 而目前科學所能測知的“宇宙直徑”為130億光年,若以數字說明,即於“1”之後添83個0英里,如此天文數字,換算為華嚴算法(亦可計算),僅介於“頻波羅”與“矜羯羅”之間。
極樂世界離開我們有多遠? 遠:與地球遠隔10萬億個大千世界(相當於銀河系),銀河系較近的星系距離為150萬光年(可見光的),極樂世界離地球至少有1500億億光年。

 

三、意念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剎所在地要多少時間?
答:即刻就到。 意念就在剎那間。
人心生一念,十方悉皆知,善惡若無報,天地必有私。
一旦無常至,方知夢里人,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
世上光陰短,地獄噩夢長,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
愛河千尺浪,苦海萬丈波,欲免輪迴苦,及早念彌陀。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一念生極樂,不勞彈指間,意念超光速,即刻到佛國。


 

四、一個阿僧祇等於多少?一個阿僧祇劫等於多少年?
答:阿僧祇= 10^(7.1×10^31)也稱作「無數」
阿僧祇劫=13.4384億年x 10^(7.1×10^31)也稱作「無數


 

五、“不可說不可說轉”這個數有多大?

答:假使有人將“不可說不可說轉”這一數字用紙寫下來,裝訂成書,這個數字將有3.721838379×10^37個0,普通A4紙每頁4克計,每頁紙上寫 1000個0,那麼寫完這些0將用的紙將重達1.488735352*10^35克,而太陽的質量也不過是1.989*10^33克,這本書的質量是 74.8個太陽質量的總和! 74.8個太陽質量約等於2500萬個地球質量。 如果每秒鐘寫一個零,則要寫1200億億億年。

1 100洛叉。 為一俱胝。
2俱胝俱胝。 為一阿庾多。
3阿庾多阿庾多。 為一那由他。
4那由他那由他。 為一頻波羅。
5頻波羅頻波羅。 為一矜羯羅。
6矜羯羅矜羯羅。 為一阿伽羅。
7阿伽羅阿伽羅。 為一最勝。
8最勝最勝。 為一摩婆(上聲呼)羅。
9摩婆羅摩婆羅。 為一阿婆(上)羅。
10阿婆羅阿婆羅。 為一多婆(上)羅。
11多婆羅多婆羅。 為一界分。
12界分界分。 為一普摩。
13普摩普摩。 為一祢摩。
14祢摩祢摩。 為一阿婆(上)鈐。
15阿婆鈐阿婆鈐。 為一彌伽(上)婆。
16彌伽婆彌伽婆。 為一毘[打-丁+羅]伽。
17毘[打-丁+羅]伽毘[打-丁+羅]伽。 為一毘伽(上)婆。
18毘伽婆毘伽婆。 為一僧羯邏摩。
19僧羯邏摩僧羯邏摩。 為一毘薩羅。
20毘薩羅毘薩羅。 為一毘贍婆。
21毘贍婆毘贍婆。 為一毘盛(上)伽。
22毘盛伽毘盛伽。 為一毘素陀。
23毘素陀毘素陀。 為一毘婆訶。
24毘婆訶毘婆訶。 為一毘薄底。
25毘薄底毘薄底。 為一毘佉擔。
26毘佉擔毘佉擔。 為一稱量。
27稱量稱量。 為一一持。
28一持一持。 為一異路。
29異路異路。 為一顛倒。
30顛倒顛倒。 為一三末耶。
31三末耶三末耶。 為一毘睹羅。
32毘睹羅毘睹羅。 為一奚婆(上)羅。
33奚婆羅奚婆羅。 為一伺察。
34伺察伺察。 為一周廣。
35周廣周廣。 為一高出。
36高出高出。 為一最妙。
37最妙最妙。 為一泥羅婆。
38泥羅婆泥羅婆。 為一訶理婆。
39訶理婆訶理婆。 為一一動。
40一動一動。 為一訶理蒲。
41訶理蒲訶理蒲。 為一訶理三。
42訶理三訶理三。 為一奚魯伽。
43奚魯伽奚魯伽。 為一達[打-丁+羅]步陀。
44達[打-丁+羅]步陀達[打-丁+羅]步陀。 為一訶魯那。
45訶魯那訶魯那。 為一摩魯陀。
46摩魯陀摩魯陀。 為一懺慕陀。
47懺慕陀懺慕陀。 為一瑿[打-丁+羅]陀。
48瑿[打-丁+羅]陀瑿[打-丁+羅]陀。 為一摩魯摩。
49摩魯摩摩魯摩。 為一調伏。
50調伏調伏。 為一離憍慢。
51離憍慢離憍慢。 為一不動。
52不動不動。 為一極量。
53極量極量。 為一阿麼怛羅。
54阿麼怛羅阿麼怛羅。 為一勃麼怛羅。
55勃麼怛羅勃麼怛羅。 為一伽麼怛羅。
56伽麼怛羅伽麼怛羅。 為一那麼怛羅。
57那麼怛羅那麼怛羅。 為一奚麼怛羅。
58奚麼怛羅奚麼怛羅。 為一鞞麼怛羅。
59鞞麼怛羅鞞麼怛羅。 為一缽羅麼怛羅。
60缽羅麼怛羅缽羅麼怛羅。 為一屍婆麼怛羅。
61屍婆麼怛羅屍婆麼怛羅。 為一翳羅。
62翳羅翳羅。 為一薜羅。
63薜羅薜羅。 為一諦羅。
64諦羅諦羅。 為一偈羅。
65偈羅偈羅。 為一窣步羅。
66窣步羅窣步羅。 為一泥羅。
67泥羅泥羅。 為一計羅。
68計羅計羅。 為一細羅。
69細羅細羅。 為一睥羅。
70睥羅睥羅。 為一謎羅。
71謎羅謎羅。 為一娑[打-丁+羅]荼。
72娑[打-丁+羅]荼娑[打-丁+羅]荼。 為一謎魯陀。
73謎魯陀謎魯陀。 為一契魯陀。
74契魯陀契魯陀。 為一摩睹羅。
75摩睹羅摩睹羅。 為一娑母羅。
76娑母羅娑母羅。 為一阿野娑。
77阿野娑阿野娑。 為一迦麼羅。
78迦麼羅迦麼羅。 為一摩伽婆。
79摩伽婆摩伽婆。 為一阿怛羅。
80阿怛羅阿怛羅。 為一醯魯耶。
81醯魯耶醯魯耶。 為一薜魯婆。
82薜魯婆薜魯婆。 為一羯羅波。
83羯羅波羯羅波。 為一訶婆婆。
84訶婆婆訶婆婆。 為一毘婆(上)羅。
85毘婆羅毘婆羅。 為一那婆(上)羅。
86那婆羅那婆羅。 為一摩[打-丁+羅]羅。
87摩[打-丁+羅]羅摩[打-丁+羅]羅。 為一娑婆(上)羅。
88娑婆羅娑婆羅。 為一迷[打-丁+羅]普。
89迷[打-丁+羅]普迷[打-丁+羅]普。 為一者麼羅。
90者麼羅者麼羅。 為一馱麼羅。
91馱麼羅馱麼羅。 為一缽[打-丁+羅]麼陀。
92缽[打-丁+羅]麼陀*2。 為一毘迦摩。
93毘迦摩毘迦摩。 為一烏波跋多。
94烏波跋多烏波跋多。 為一演說。
95演說演說。 為一無盡。
96無盡無盡。 為一出生。
97出生出生。 為一無我。
98無我無我。 為一阿畔多。
99阿畔多阿畔多。 為一青蓮華。
100青蓮華青蓮華。 為一缽頭摩。
101缽頭摩缽頭摩。 為一僧祇。
102僧祇僧祇。 為一趣。
103趣趣。 為一至。
104至至。 為一阿僧祇。
105阿僧祇阿僧祇。 為一阿僧祇轉。
106阿僧祇轉阿僧祇轉。 為一無量。
107無量無量。 為一無量轉。
108無量轉無量轉。 為一無邊。
109無邊無邊。 為一無邊轉。
110無邊轉無邊轉。 為一無等。
111無等無等。 為一無等轉。
112無等轉無等轉。 為一不可數。
113不可數不可數。 為一不可數轉。
114不可數轉不可數轉。 為一不可稱。
115不可稱不可稱。 為一不可稱轉。
116不可稱轉不可稱轉。 為一不可思。
117不可思不可思。 為一不可思轉。
118不可思轉不可思轉。 為一不可量。
119不可量不可量。 為一不可量轉。
120不可量轉不可量轉。 為一不可說。
121不可說不可說。 為一不可說轉。
122不可說轉不可說轉。 為一不可說不可說。
123此又不可說不可說。 為一不可說不可說轉。

 
試想洛叉前還會有無量更小的單位,不可說不可說轉後面還會有無量更大的單位,所謂無始無終。

 
而娑婆世界的凡夫呢? 要到初地菩薩位就得一阿僧祗劫

據攝大乘論本卷下之說:

(一)初阿僧祇劫配地前菩薩之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等四十位。

 (二)二阿僧祇劫配初地至第七地之位

(三)三阿僧祇劫配第八地至第十地之位。

 就說娑婆世界的凡夫達到初地菩薩位就需要10的35494216806390423241907689750528次方劫,而極樂世界由凡夫進到初地菩薩只10的50次方天,花開見佛後,隨時聽十方諸佛講法,隨時供養十方諸

一劫 是多少年

在佛教的計時單位中。「剎那」是表示極短的時間,「劫」是表示極長的時間。

劫又分為小劫、中劫、大劫三種。

二十個小劫為一個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一個大劫正好是世界經過了一次的成、住、壞、空。

因此,當世界歷經三次成、住、壞、空,也就是三度之阿僧祇大劫,即三大阿僧祇劫。


以下僅就小劫、中劫、大劫作一介紹:
1.小劫:根據佛經記載,從人壽十歲算起,每過一百年增加一歲,加到八萬歲;然後再從八萬歲,每隔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叫做一小劫。


2.中劫:二十個小劫為一個中劫。

3.大劫: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四個中劫分別是:成劫(世界形成期)、住劫(世界壯盛期)、壞劫(世界老死期)、空劫(世界壞滅期)。如此成、住、壞、空四個中劫相續循環一次為一大劫。

  A.成劫:指山河、大地、草木的器世間,以及一切有情眾生的眾生世間成立時期。根據《起世經》說、世界的形成,首先由於眾生的業緣之風颱起,引起種種的大自然變化,逐漸形成了山河大地的器世間、而後有情眾生次第降生,此時期就稱為成劫。

  B.住劫:指器世間和眾生世間安穩存住的時期,此期又有減劫和增劫之分。在此劫中會有刀兵、疾疫、饑饉等三種災害產生,稱為三小災。


  C.壞劫:壞劫是水、火、風三災毀壞世界的時期。首先是眾生世間破壞,稱為趣壞;其後,器世間也隨之破壞,稱為界壞。火災劫、水災劫、風災劫合稱大三災,所謂「火燒初禪,水淹二禪,風吹三禪。」壞劫之期,欲界悉皆壞盡,色界中,唯第四禪不為大三災所壞。


  D.空劫:空劫時,世界已壞滅,在欲、色二界之中,除四禪天尚存,其他則全入於長期的空虛之中,形成世界未成、萬物未生時期的狀態。

空劫之後,又開始另一期的成、住、壞、空,也就是另一個世界又開始成立、持續、破壞。

如此世界從成到住、住到壞、壞到空、空到成,各需要大約三億二千萬年,宇宙就在成住壞空的過程中,反復生滅,每一週期大約需時十二億八千萬年。

因此,三大阿僧祇劫大約是三十八億四千萬年之久。

 

*********************

娑婆世界賢劫自生到滅稱為一大劫,一大劫其中必經[成,住,壞,空]此四種叫四中劫~每個中劫有20小劫,每個小劫都有增劫和減劫~人道若多善行則成增劫,每一百年加1歲,加到人壽八萬四千歲,若多惡業者成減劫,每百年減一歲,減到人壽十歲,這一增一減所成數目,為一小劫之時間,如~84000歲乘100乘2(增減)=16800000。


將小劫的數目乘一大劫之數目(一大劫等於有八十個小劫) 16800000乘80=1344000000~是娑婆世界的歲數


**********************


(佛光辭典)
乃時間之單位。
<一>大毘婆沙論等謂,人壽自十歲起,每過百年增一歲,至八萬四千歲為增劫之極;又自八萬四千歲起,每過百年減一歲,至十歲為減劫之極。此一增一減,共計一千六百八十萬年,稱為一小劫。經典中常有此語,如法華經卷一

-

以數學方式來計算,一小劫等於(84000-10)x 100 x 2 。即一千六百七十九萬八千年

 

***********************

據推測,地球已存活了46億年.但它到底能活多久呢?

天文學家估算 地球壽命剩75.9億年    

【聯合報╱編譯夏嘉玲/綜合報導】

2008.03.12 03:35 am

根據天文學者的最新估算,地球可能還剩下75.9億年壽命,屆時地球將被日益膨脹變大的太陽吸離目前的軌道,在太陽高熱下快速蒸發。

這是學界歷來對地球末日最悲觀的預言。根據這項理論,地球就算僥倖不被太陽吞噬,也會被烤焦,沒有生物得以生存。

學者普遍同意太陽會愈來愈大也愈亮。紐約時報11日報導,墨西哥瓜納華托大學學者施若德與英國蘇塞克斯大學學者史密斯以新方法計算,發現太陽將增為目前的 256倍大,亮度增為2730倍,質量則減少三分之一,而非先前估計的四分之一,導致地球75.9億年後毀滅。論文即將發表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

據估計,10億年後太陽亮度將增加一成,足以讓地球上的海洋沸騰蒸發而消失。55億年後,太陽會因核心氫燃料耗盡而開始燃燒表層的氫氣,導致核心部位縮小而外層快速擴大。屆時太陽系將改頭換面,水星、金星被太陽吞噬,地球則移到現在火星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