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牙拔智齒小心有埋伏 術前要簽手術同意書
2011-05-20 14:03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2011.05.20
為了避免醫療糾紛,現在動手術前都會簽署手術或麻醉同意書,以前到牙科診所去拔牙或植牙,並沒有簽署,導致大家在不了解風險和注意事項的狀況下接受治療,於是產生不少醫療糾紛和併發症。所幸,台灣牙科治療半年前開始規定必需填寫術前手術同意書,對於患者來說,不啻增加就醫安全保障。
衛生署是於 99年12月正式規定:牙科於施行人工植牙,以及因牙齒損傷、複雜性拔牙、牙齒生長不正而需要施行齒切術的狀況,都需要按照醫療法規定簽署手術和麻醉同意書,並善盡告知同意的責任。中華民國植牙醫學會專審會主委程國慶醫師表示,手術同意書代表患者了解並同意治療,醫師有告之結果及可能風險,患者有機會詢問相關問題,但並不表示醫師可免除責任。
如果缺乏術前要簽手術同意書的安全保障,以目前臨床最常運用的植牙或拔智齒來說,就會增加不少風險,尤其是拔智齒有隱藏的「埋伏」,不可不慎。所謂「埋伏齒」是指在生長過程中,上下顎骨最後端可以容納牙齒的空間會逐漸變小,當最後萌發的第三大臼齒即智齒,往往沒有足夠空間可以生長,於是常長歪或橫躺,無法正常向上自然萌發,變成所謂「埋伏齒」或「局部埋伏齒」。
由於「埋伏齒」生長的位置不正確,容易藏污納垢,常會使智齒發炎,一旦發炎腫脹,可能造成蜂窩組織炎,甚至使臉部腫脹,嚴重還會產生全身性併發症,如急性感染,甚至威脅生命。通常處理智齒的方法是手術拔除,但是在手術中常遭遇許多困難和併發症,例如腫痛、細菌感染,如果拔除過程不小心傷到神經,有可能使年長者的神經受損不易恢復。
至於植牙的風險也不可輕忽,包括植牙前要評估患者是否有牙周病、牙床骨骨質和齒槽骨骨量是否足夠等,都必需與醫師做完整的溝通,接受術前良好的評估與治療,才能進行植牙,因此術前簽手術同意書便顯得非常重要。
其實醫病雙方都有相同的目標,就是要醫治現有問題,但是不管植牙或拔牙手術治療,都有許多變數,所以無法百分之百保證結果。例如植牙時下顎骨軟又接近神經,以及水平阻生智齒離神經近,手術都可能傷到神經,引起短暫或長期痲痹,風險仍然可能存在。 如果術前溝通得當,即使問題發生後,雙方都能諒解,也比較不會有紛爭。但是,就算患者有簽同意書,而結果和術前告知差異太大時,醫師一樣要負責。
手術同意書應為一式兩份,內容應包括治療風險,加註醫病雙方聲明,並給病患足夠的審閱時間,以作出適當的醫療決策。牙醫師楊青華表示,同意書僅是告知同意的一環,醫師仍須以病人可以了解的方式,口頭說明風險,並解答疑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