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9/20

中國歷代婦女內衣、裝飾、唇形(組圖)

中國歷代婦女內衣、裝飾、古代婦女唇形(組圖)

本文網址︰http://news.backchina.com/2009/9/19/big5_57098.html


有可考的穿內衣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漢朝。那時的稱謂是“褻衣”。“褻”意為“輕簿、不莊重”,因此即使洗干淨了擱在那里也不能讓人看見,否則是很失體統的。尤其是女性內衣,洗滌後絕對不能晾曬在外人可能經過的地方。大凡書中描寫某女在人前露出內衣,那一定非良家女子。《紅樓夢》中的尤三姐在與賈珍、賈璉飲酒時,“松挽著頭發,大紅襖子半掩半開,露著蔥綠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綠褲紅鞋,一對金蓮或翹或並,沒半刻斯文,兩個墜子卻似打秋千一般”。一個在中國古人眼中壞女人的形象躍然紙上。

內衣在我國歷史上各個時代有不同的稱謂︰漢朝內衣稱為“抱腹”、“心衣”,魏晉稱為“兩當”,唐代稱為“訶子”,宋代稱為“抹胸”,元代稱為“合歡襟”,明朝稱為“主腰”,清朝稱為“肚兜”,再後來就到了近代,則是我們至今仍可見到的“小馬甲”了。

內衣稱謂的變遷實際上表明了古代女人對胸部審美趣味的不斷變化。以唐代“訶子”為例,唐代對女性美早早喊出了“以胖為美”的口號,當然,這里的胖並非肥胖,而是豐滿。這決定了美麗的女性不能像前朝人一樣穿吊帶的“心衣”,那樣容易勒出毛病來。于是,唐代女人便發明了無帶的內衣,稱為“訶子”,她們將裙子高束在胸際,然後在胸下部系一闊帶,兩肩、上胸及後背袒露,外披透明羅紗,內衣若隱若現,因而內衣面料考究,色彩繽紛,難怪人們總以盛唐為驕傲,那時候便“內衣外穿”了。“訶子”本身也有一個發展過程。這應該是以楊貴妃為分界線的。之前露胸較多,而後就有所收斂。蔡東藩《唐史演義》記載︰“祿山與貴妃,鬼混了一年有余,甚至將貴妃胸乳抓傷。貴妃未免暗泣,因恐玄宗瞧破,遂作出一個訶子來,籠罩胸前。宮中未悉深情,反以為未肯露乳,多半仿效。祿山卻暗中懷懼,不敢時常入宮。”由此可見,“遮丑”也是內衣的主要功能之一。





史前社會的婦女,一般不懂得挽髻,大多蓄發不剪,披搭於肩。後因感到披發有所不便,遂將頭發編結成辮。

披發又作“被發”,是古代先民發型中最古老的一種,尤以西北地區為常見︰這種發式,直到進入文明社會以後,酉北地區的廣大婦女仍然保留著。

相傳秦厲公時,有個名叫爰嗣的羌族首領,與一位被割掉了鼻子的姑娘相愛,並結為夫婦。該女子自恥貌丑,特將頭發遮覆于面。羌民見之,爭相效仿,久而久之,形成習俗,

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在古代羌人的活動地區——甘肅、青海等地,發掘出大批史前文物,其中不少器具描繪有披發人物的形象。如甘肅秦安大地灣出土的一件人頭形器口彩陶瓶,瓶口呈人頭像,像的五官及發式被塑造得非常精致︰雙眼深遠,鼻翼隆起,額前垂著一排經過修剪的短發,其余的頭發則由上而下自然地垂落,呈披發之壯。這是中國境內迄今所見年代最早昀一件塑有人像的彩陶,距今約有五千年歷史,屬仰韶文化廟匠溝時期之物。

從圖像中可看出這時期的人們雖然習慣于披發,但還沒有用頭發來覆面。不過,稍晚的一些實物,如甘肅東鄉出土的仰韶文化晚期人面紋彩陶盆殘片,便顯現出披發覆面的習尚︰另外,在青海樂都、甘肅永昌等地,世出土了馬家嘗文化馬廠時朋的飾有人頭形象的彩陶器均,這些人物的形象,不僅都作披發之狀,而且正面頰上都繪有一些明顯的黑色線條,象征著下垂的頭發。更為典型的是青海柳灣出土的彩繪人像陶壺,壺上繪一全裸婦人,除頭部披發外,瞼部也繪有墨線,像覆蓋著一層稀疏的頭發。由此可以看出,在這個地區的婦女中間,確實流行過披發覆面的習俗,而且在年代上,比劓女的傳說還要早得多。

除羌族婦女外,在南方的滇族、越族和北方的匈奴族,也曾流行過披發的習俗。《韓非子‧說林訓》中就有關于“越人被發”的記載。《圍書‧突厥傳》中也有突厥人“披發左,猶古之匈奴”的說法。在雲南地區出土的西漢青銅器中,還能見到滇族婦女披發的圖像。不過這個時期的披發樣式,已不像史前社會那麼簡便,而是經過一番整理,由前朝後梳掠,中間用帶系束,然後再披搭在背後。原始社會那種蓬發污首,披發覆面的現象在這時已基本絕跡?

披發的進一步發展是辮發。現存最早的辮發史科,是一幅原始社會的彩繪。這幅彩畫繪制在一個彩陶盆上。整幅書面由三組人物構成,每組五人,攜手列隊,作踏歌舞蹈姿勢。由於繪畫者采用了抽象的平涂畫法,因而無法看清人物的面貌、神態及服裝細部,但各人腦後垂下的一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