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31

工作逾50年...勞保年金月領4萬多

陳嘉恩╱台北報導】今年元旦上路的勞保年金將滿一周年,勞委會昨公布統計發現,近四成勞工並不領情,退休時仍選舊制一次給付;選領「活到老、領到老」年金制的勞工僅六成二,最高紀錄是月領四萬零八百六十六元。專家提醒,上班族靠勞保年金和勞退金,無法支應老年生活所需,須提前另做退休準備。

「領年金較划算」

勞保年金制今年元旦上路,勞工退休時領取的勞保老年給付(俗稱勞保退休金),可選按月領的年金制或舊制一次請領。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昨說,領年金較划算,但可能因金融海嘯使許多勞工急需用錢,才選總金額較少的一次給付。
選領年金的勞工,退休後平均月領一萬兩千八百零一元,也有部分年資長、薪資高的勞工退休後,月領高額退休金,最高紀錄是月領四萬零八百六十六元。

六十七歲陳簡淑媛工作逾五十年,今年四月退休,月領四萬零兩百六十二元,她說:「領年金較踏實,每個月戶頭都有錢進來。」


勞務士協會理事長張凱翔提醒,勞工選領年金較划算,但月領一萬兩千元加上勞退金,仍不夠生活所需,應另做其他投資作為退休準備。

勞保年金上路周年請領情形

陳簡淑媛每月可領4萬多元的勞保年金,她笑說每月有錢進來很踏實。陳嘉恩攝

陳簡淑媛每月可領4萬多元的勞保年金,她笑說每月有錢進來很踏實。陳嘉恩攝

不爭遺產了?....王永慶二房、三房演出大和解

二房、三房大和解
  • 2009-12-31
  • 工商時報
  • 【彭暄貽/台北報導】

王永慶長子王文洋及三娘李寶珠的台灣遺產訴訟,達成和解共識。李寶珠昨(30)日透過律師發布聲明稿,證實王文洋已經承認李寶珠是王永慶的配偶,李寶珠也向台北地方法院撤回確認繼承權存在的訴訟。

據悉,王文洋、李寶珠的協議主張,除了王文洋未來將不再強調王郭月蘭的「唯一」、「合法」配偶身份,雙方也就王永慶台灣遺產分配達成共識。

王文洋同意大房王郭月蘭、二房楊嬌、及三房李寶珠,共同擁有王永慶的「夫妻共同財產剩餘分配權」;

王郭月蘭可分得其中的一半,

楊嬌和李寶珠各分四分之一。

若以王永慶在台灣有新台幣595億元遺產推算,大房王郭月蘭原本可以得到5成的「配偶剩餘財產分配權」共297.5億元;

如今王郭月蘭同意讓出一半、即148.75億元,由楊嬌和李寶珠均分,兩人各得74.375億元。

遺產另一半297.5億元,再由各房9名子女均分。

王文洋去年為追查王永慶的美國遺產,與三娘李寶珠掀起合法配偶等爭議,經14個月的爭執,7個月對簿公堂後,王文洋、李寶珠終於在台灣遺產方面取的共識,也為後續美國遺產訴訟營造協調氛圍。

王文洋委任律師李文中表示,王文洋的主張聲明為,在感情上、事實上,同意王郭月蘭、楊嬌以及李寶珠,三位女士為王永慶之配偶。也就是說,王文洋未來不再強調法律上的合法爭議;間接認同楊嬌及李寶珠,在王永慶遺產的夫妻共同財產剩餘分配權。

據了解,王文洋及三娘家族送交國稅局的王永慶遺產資料,已申報王永慶遺產均為已知的台幣595億元,主要是在繼承名單上有所出入;王郭月蘭在爭產風暴發生後始終未現身,在三房提報的遺產申報書中,被列為無行為能力。王文洋方面則另加註美國仍有遺產。

在雙方認同的分配比例下,未來無論國稅局採信王文洋或三房家族的申報版本,主張繼承的一方,都將私下依循上述分配原則,交出多餘部分,合理分配。

  • 2009-12-31
  • 工商時報
  • 【彭暄貽/台北報導】

王永慶長子王文洋及三娘李寶珠的台灣遺產訴訟,達成和解共識。李寶珠昨(30)日透過律師發布聲明稿,證實王文洋已經承認李寶珠是王永慶的配偶,李寶珠也向台北地方法院撤回確認繼承權存在的訴訟。

據悉,王文洋、李寶珠的協議主張,除了王文洋未來將不再強調王郭月蘭的「唯一」、「合法」配偶身份,雙方也就王永慶台灣遺產分配達成共識。王文洋同意大房王郭月蘭、二房楊嬌、及三房李寶珠,共同擁有王永慶的「夫妻共同財產剩餘分配權」;王郭月蘭可分得其中的一半,楊嬌和李寶珠各分四分之一。

若以王永慶在台灣有新台幣595億元遺產推算,大房王郭月蘭原本可以得到5成的「配偶剩餘財產分配權」共297.5億元;如今王郭月蘭同意讓出一半、即148.75億元,由楊嬌和李寶珠均分,兩人各得74.375億元。遺產另一半297.5億元,再由各房9名子女均分。

王文洋去年為追查王永慶的美國遺產,與三娘李寶珠掀起合法配偶等爭議,經14個月的爭執,7個月對簿公堂後,王文洋、李寶珠終於在台灣遺產方面取的共識,也為後續美國遺產訴訟營造協調氛圍。

王文洋委任律師李文中表示,王文洋的主張聲明為,在感情上、事實上,同意王郭月蘭、楊嬌以及李寶珠,三位女士為王永慶之配偶。也就是說,王文洋未來不再強調法律上的合法爭議;間接認同楊嬌及李寶珠,在王永慶遺產的夫妻共同財產剩餘分配權。

據了解,王文洋及三娘家族送交國稅局的王永慶遺產資料,已申報王永慶遺產均為已知的台幣595億元,主要是在繼承名單上有所出入;王郭月蘭在爭產風暴發生後始終未現身,在三房提報的遺產申報書中,被列為無行為能力。王文洋方面則另加註美國仍有遺產。

在雙方認同的分配比例下,未來無論國稅局採信王文洋或三房家族的申報版本,主張繼承的一方,都將私下依循上述分配原則,交出多餘部分,合理分配。

學姓名學這本最好用

 

http://www.131.com.tw/word/b1_1.htm

中國明起加入東協....台灣應加入東協?簽ECFA?

零關稅 中國明起加入東協

印菲憂中國貨搶商機 我謀簽ECFA因應
2009年12月31日蘋果日報

【國際中心、政治中心╱綜合報導】全球人口數量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明起正式運作。中國及東南亞國協(俗稱東協加一)早在2002年就規劃出自由貿易架構,以期消弭關稅壁壘。時間證明,此區域雙邊貿易在金融海嘯下逆勢成長,合作後潛力無限,使不少成員國期待這一天到來。不過,印尼、菲律賓民間強烈反彈,就怕中國商品搶走商機。

東協加一開始運作,台灣是否會邊緣化?新聞局長蘇俊賓強調兩岸須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因應未來東協加一國家貿易往來零關稅的挑戰。藍委賴士葆分析,東協加一對雙方的市場會部分有利、部分有害,雙方的目的都是要消除關稅、彼此互惠;綠委李俊毅則認為,為防東協加一對台灣出口貿易產生排擠,台灣就應該力爭加入東協,而不是急著簽ECFA。
根據中國官方的數據顯示,東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與中國的貿易額,從2000年395億美元(約1.27兆元台幣),增加至去年1925億美元(約6.2兆元台幣),10年間成長近4倍。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東協第三大貿易夥伴。兩地去年對全球的貿易總額,已達4.3兆美元(約138.4兆元台幣),佔全球貿易13.3%。明天展開自由貿易後,其貿易額將與歐盟及北美自由貿易區分庭抗禮,區域內人口達19億,更居全球之冠。

日韓預計2012年加入

東協降低對中國關稅及投資壁壘後,如何提高國內產品競爭力,是不少國家傷腦筋的議題。圖為東協外長集會。資料照片

東協降低對中國關稅及投資壁壘後,如何提高國內產品競爭力,是不少國家傷腦筋的議題。圖為東協外長集會。資料照片

中國商務部國際司商務參贊張克甯指出,中國對東協國家的進口關稅,即將從過去9.8%降低至0.1%,東協國家對中國商品則課0.6%的稅,遠低於過去的12.8%。今後,東協的汶萊、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及泰國,將率先降低中資的投資門檻,及撤除九成產品的進口關稅,其餘三國預計2015年跟進。日本、南韓也有意在2012年加入此自由貿易區。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執行長鄧騰達指出,該國服務業、建築業及製造業者,將因自由貿易受惠最大強。

馬來西亞將是大贏家

中國與東協國家之間的自由貿易協議,明起生效。中國的汽車零件(圖)、鞋及家具等,將憑價格競爭力,攻佔東協市場。美聯社

中國與東協國家之間的自由貿易協議,明起生效。中國的汽車零件(圖)、鞋及家具等,將憑價格競爭力,攻佔東協市場。美聯社

不過,東協內部有人對向中國敞開大門,心存恐懼,害怕低價中國貨湧入。印尼民間就要求政府,等到2012年再降低紡織、石化、製鞋、電子、汽車零件及食品、家具等產業的關稅。曾任東盟秘書長的菲律賓前外交次長塞維里諾認為,馬來西亞將是消減關稅後的大贏家,但大量生產低價商品的國家將受害,屆時必須開發新產品,找到新市場,「這就是競爭的本質。」

東協加一自由貿易協定小檔案

◎生效:2010/01/01
◎人口:全區近19億人
◎範圍:中國加上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印尼、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菲律賓等東協10國組成,東亞的南韓、日本預定在2012年加入
◎內容:企業進軍對方市場時,享有關稅優惠,涵蓋商品達9成
◎目標:刺激雙向貿易,2010年貿易額可望達2000億美元(約6.45兆元台幣)
◎得失:
˙東協:消費品及汽車零件恐不敵中國產品,但泰國所產珠寶及化妝品的市場,將因中國需求量大而擴增
˙中國:絕大多數中國產品具有價格競爭力,但品質若無法提升,也將被市場淘汰
※資料來源:路透

2009/12/30

一張可能改變歷史的照片:甘迺迪和眾美女脫光光出遊(圖)

可能改變歷史的照片:肯尼迪和眾美女脫光光出游(圖)

本文網址︰http://news.backchina.com/2009/12/29/big5_70147.html


一張據說有可能改變歷史的照片。圖左的男子據稱就是後來的美國總統甘乃迪。(圖/翻攝自網絡)


美國TMZ八卦網站28日PO出了一張古早的、據稱可能變歷史的照片。

照片中的場景是一艘游艇上,一群全身脫光光的裸女,或在曬太陽,或在戲水。圖片的左邊一名壯年男子,似乎在作日光浴。該網站說,這名男子正是日後的美國總統肯尼迪。

網站說,這張從未發表過的照片,攝于1950年代,當時肯尼迪的身分還是參議員。他趁著一次連續兩周的休假,跟弟弟愛德華肯尼迪、史邁特(George Smathers.)參議員等人,帶著一票美好女乘者游艇出游。

當時,賈桂琳有孕在身(後來不幸流產),沒有共同出游。據了解,這些照片屬于東岸一名汽車經銷商。他過世後,的兒子繼承了這批照片。

TMZ表示,他們請別專家來辨識過,證明照片沒有被改造過。史家認為,如果當時這些照片曝光,後來的歷史勢必改寫肯尼迪也甭想選總統了。

因為就算後來到了1980年代,本來被看好可以參選美國總統的參議員哈特(Gary Hart),也因為跟美女乘游艇出游,鬧成緋聞,痛失了提名的機會。

好家在肯尼迪那個時代沒有狗仔隊。肯尼迪後來終于如願成為美國總統。

美國《新聞週刊》2010年世界10大預測:中國經濟將崩盤

外電:2010年世界10大預測 中國經濟崩盤

外電預測2010年中國經濟崩盤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外電預測2010年中國經濟崩盤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美國《新聞週刊》對於2010年的世界作了10項預測,針對與人們關心的時間情勢做出重大預測,其中人們最關心的中國經濟走向,《新聞週刊》預測中國經濟將會崩盤。其他預測包括:美軍對阿富汗戰事將勝利、巴基斯坦將會有另一次政變、委內瑞拉發生另一次政變、巴西成為新的中國、英國保守黨贏得大選、歐洲將面臨新的金融危機、卡斯楚死亡美古關係改善。

下面是《新聞週刊》預測的細節:

1.美軍對阿富汗的戰事將會勝利

當2007年布什總統增兵伊拉克時,很少人對此策略表示樂觀。但是僅在伊國首都巴格達,每天就能發現40到50具屍體,當時伊拉克基本上處於內戰狀態。但是慢慢地,令人驚訝的是,平民受害者的數量開始下降。實際上,在2007年秋天,在全國範圍的攻擊數量是三年以來的最低點。導致這個浪潮的成功有幾個因素,但最重要的是美國軍隊轉移焦點到保護人民這個問題上。

美國自今年開始在阿富汗增兵,專家們對於阿富汗前景的看法,就像他們在2007年對伊拉克一樣悲觀。但是增兵將改變阿富汗情勢,有跡象顯示,駐阿富汗美軍的最高指揮官麥克克里斯托將軍(Stanley McChrystal)已經自美軍的伊拉克經驗學到教訓。他已經積極調查今年九月份北約炸彈攻擊殺死平民的事件。換句話說,麥克克里斯托將軍對保護平民認真對待。

當美軍進入社區並且表現出對安全的承諾時,將獲得更多和更好的來自平民的情報。塔利班恐怖組織的後勤網絡和隱藏處的秘密將被暴露,為決定性的進攻鋪平道路。雖然在2010年的阿富汗有很多與2007年的伊拉克不同之處,但是美國在伊拉克行得通的策略,在阿富汗也行得通。

2.中國經濟將崩盤

市面上有一種看法,認為中國是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優勝者。(據中國政府公佈的數據)中國經濟成長了8%,現金充斥──由於過去一年銀行業的新貸款增長了一萬億美元,中國民眾甚至對於信用緊縮沒感覺。但是所有低利貸款膨脹了股票和房地產市場,使得許多上層投資者擔心泡沫。事實上,一些對沖基金對中國投資看跌,甚至連中國官員都警告市場上有一部份新借貸和投資是熱錢。

即便如此,北京方面依舊繼續提升產能已經過剩的鋼鐵、水泥和化學製品的產能,以便支持其巨大的政府公共建設和製造業項目。綠色技術成為了最新的時尚(6000億刺激方案中的三分之一致力於綠色技術),但是從中國歐盟商會(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最近的報告,警告中國生產的風力數量遠高於任何人願意購買的數量。結果是中國股票和不動產的泡沫將破滅,導致全球性不穩定的通貨緊縮的發作。如果這個危機與一個銀行業的危機、貿易戰或者是中國成長減速同時發生,全世界都能聽到這個泡沫爆破的聲音。

3.巴基斯坦將會有另一次政變

當世界的注意力都放在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身上,認為他是一個虛弱而又不合法的總統。但令人驚訝的是,對於控制核武器的巴基斯坦,人們對其總統扎達里(Asif Ali Zardari)的日益失敗的政府卻給予很少的注意力。由於他是被刺殺的前總統候選人班納姬‧布托的丈夫才在2008年上臺執政,但他極不受歡迎,很難想像若他在2010年年底仍然是總統。

他幾乎沒有普遍的支持:今年10月的調查顯示,幾乎只有20%巴基斯坦人讚許他做的工作。然而,更加深刻的問題是他無力掌控政府。專家表示,包括外交部、總理辦公室和強有力的軍方都反對他的領導。前美國中情局(CIA)官員表示,雖然不確定政變何時會發生,但巴國歷史上已經發生多次政變。而巴國軍方更不會屈服於華盛頓的意志時,政變將導致美國在阿富汗戰爭出現第二個麻煩的伙伴。

4.查韋斯將面臨另一次政變

直到最近的這個十年當中,世界經濟扶搖直上和對原油需求的看漲,給予委內瑞拉獨裁者查韋斯可乘之機。但是景氣蕭條使得他的情況很難堪,現在他要改變拉丁美洲成為「21世紀的社會主義」的追求已經崩潰了。政府浮爛的開支和價格凍結的許諾造成了通貨膨脹;在2009年價格上升了30%,2010年將上漲更高,而通貨膨脹對於工薪階層和貧窮人口打擊最大,這些人是查韋斯的主要支持者;此外,他還裁剪道路和電力設施的公共投資。

全國各地輪流的停電、政府債務大幅增加與第二大貿易夥伴哥倫比亞的冷戰惡化,這些問題將使經濟癱瘓,且將使工廠的生產受限制且將使超級市場變得空盪。新鮮的牛奶、牛肉和電風扇變成奢侈品項目。他開始攻擊「每天洗澡」是「中產階級的嗜好」。

雖然油價有所反彈,其他國家從蕭條的泥濁中跳出來時,委內瑞拉國民生產總值仍然處於第二年的下墜,在2010年收縮了2%。貧困增加絕望和犯罪,首都卡拉卡斯(Caracas)的謀殺率暴增,已經是西半球最暴力的城市。這一切都增加軍方介入廢除查韋斯,以恢復秩序的可能性。

5.歐洲種族主義反撲

在2009年,瑞士人投票取締清真寺的尖塔,法國人調查禁令回教女性罩住全身與臉的罩袍和歐洲其他廣泛的偏見事例。法國即將在明年三月舉行關鍵性的全國性地方選舉。為了獲得極右派選民的選票,法國總統薩科齊也一改當初競選時要改善低收入移民生活的承諾。預計這將導致這些選民的反撲。

6.伊朗將遇到國際制裁

抗議者仍然偶爾地在街道譴責作票當選的伊朗總統,但是批評似乎只強化了伊朗領導者的決心。革命衛隊擴展在經濟與政治的力量,監禁不滿分子,且以相當便宜的價錢攫取國有公司。當聯合國找到伊朗其他秘密的核子設施時,必須考慮對伊朗施行制裁,屆時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拒不妥協,都將沒有藉口。對於一個40%石油、食物和工業製造品靠進口的國家來說,制裁可能是會毀滅性的。經濟困難主要將發生在窮人及中產階級身上,它不會損害到原本想要影響的目標。

7. 巴西將會是新的中國

確定的,巴西已經從國際投資者、發展經濟學家和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接受好多的宣傳,奧林匹克委員會選擇了里約熱內盧舉辦2016年奧運。但是,當2010年呈現的,巴西和BRICs的其餘地區之間的距離將會增長。俄國總理普丁那樣令人害怕的獨裁傾向變得更加明顯,將會嚇走外國的錢。印度仍然強烈的成長,但是它處於一個不穩定地理位置。中國雖然仍受到是國際金融家歡迎,但是不動產或資產的泡沫、種族的不安、環境的浩劫都在等待著中國。

但巴西目前的情況都是正面的。2010年經濟將增長在8%,介著30年以來西半球史上最大的新近海油田的發現,將為巴西人創造工作機會和為政府帶來財富。因為2016年的比賽,新的基礎設施項目正在生產。

8.英國保守黨勉強贏得大選

保守黨對工黨民調支持度已經縮減,在明年的議會選舉中,他們說不定無法贏得絕對多數,保守黨將被強迫自由民主黨合作,由於根基不穩,將難以通過必要的改革措施,以便糾正英國迅速增加的國債。國際對英國經濟的信心已經減弱,已經失去了頂級的「AAA」債信評等,並且英鎊貶值,使得投資者受到驚嚇。經濟已經落後於其主要的歐洲競爭者,並且回到大衰退時期的狀態。

9. 歐洲將面臨新的金融危機

在2008年的銀行業危機和2009年的經濟衰退以後,在2010年我們可能看到下個階段全球性經濟的動亂:政府財務的危機。最麻煩是在歐洲。西班牙、愛爾蘭及英國政府的債務已經飛漲到超過GDP的12%,大約在2014年以前歐盟政府的債務將超過100%。

由於對政府償還巨大債務能力的擔憂,希臘的市場在2009年12月破產了。由於多數歐盟國家現在使用歐元作為共同的貨幣,他們無法再經由印鈔票支應其債務,或者通過貶值其貨幣,使他們的出口更具競爭能力,以便使自己從蕭條當中成長。在西班牙雖然面臨逾20%的失業率,卻也只得提高稅賦;在愛爾蘭,儘管對消費支出的打擊,也只得減少5%到20%的公務員的薪水,這都將使經濟延後復元。在最壞的情況之下,蹣跚的國家為了支應其債務,可能面對高利率,且最終將無法履行債務。這是自1948年以來在已開發的歐洲從未發生過的事情。

10.卡斯楚死亡美古關係改善

卡斯楚已經病了很多年了,而2010年看起來應該是他在世上的最後一年了。被控制的古巴將正式交給他弟弟羅武(Raul),羅武已經開始治理國家。政權的移轉將會是和平的,許多民眾雖然對卡斯楚的極權統治不滿,但是並不徹底拒絕社會主義。古巴不會在隔夜就改變,但羅武認可改進與美國經濟關係,削減政府的反美的言語。奧巴馬政府,將會從國家、國防、國土安全和商務部派遣輔助秘書的代表團訪問古巴。或許雙方在2013年以前就會關係正常化。

(http://www.dajiyuan.com)

********************************************************************

美媒預測:2010年全球形勢黯然 美國這邊風景獨好

“中國的股市和樓市泡沫将破裂,世界将陷入新一輪通貨緊縮。如果伴随的是銀行業危機、貿易戰以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那麽我們将聽到一聲‘砰’的巨響(即中國經濟泡沫破裂)。”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2月24日在《2010年世界預測》一文中如此描述。

該文寫道,“現在有一種共識,那就是中國是全球金融危機的赢家。的确,其年經濟增長率在8%,政治上也很穩定,同時擁有大量的現金流。但熱錢都湧入了中國的股票和房地産市場,所以許多高級投資人士擔心,這會産生一個巨大的泡沫。同時,許多對沖基金也不看好中國經濟,甚至中國的官員們都在警告,新的貸款和新的投資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已經成爲市場上的熱錢。”

文章接着還分析說:“但是中國仍然在熱火朝天地進行鋼鐵、水泥以及化學制品方面的建設,已經出現了産能過剩。現在綠色經濟成爲另外一個投資熱點(6000億美元中有1/3投向了這一産業,即指中國的4萬億投資),但是來自歐盟商務部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開發出的風能過剩,可能無法賣出。這些都将促使中國的股市以及樓市泡沫破滅。”

中國人如今正在熱議接連上漲的樓價,美國《新聞周刊》的這一預測一推出,就引起很多人的關注。而有關中國樓市、股市的泡沫破滅,隻是《新聞周刊》十大預測中的第二大預測,第一大預測是有關阿富汗的。它的第七大預測也間接提到了中國。該預測關注的是巴西。文章說巴西有可能成爲一個新的“中國”。文章說,“巴西得到了國際投資者、經濟學家以及國際奧委會的青睐。國際奧委會選擇巴西首府裏約熱内盧爲2016年奧運會的主辦地。在基礎四國中,因爲普京的獨裁傾向變得日益明顯,吓跑了外國的投資者,俄羅斯很早就退出了比賽;印度雖然還在強勁增長,但是印度處于一個很不穩定的地區,各方面都受到威脅。中國雖然仍然被國際投資者看好,但是中國也存在大量的風險,比如房地産泡沫和環境問題。”

除了上述兩大預測,剩下的八大預測分别是:美國增兵阿富汗的策略将奏效;巴基斯坦将會發生政變,總統紮爾達裏無法在2010年仍然擔任總統;查韋斯面臨軍方政變,結束統治;歐洲的種族主義會受到強烈對抗;伊朗會受到制裁,經濟遭受打擊;英國保守黨優勢縮小;歐洲面臨新的經濟危機以及卡斯特羅無法安然度過2010年,古巴将由勞爾真正掌權,改善與美國的關系。

這就是《新聞周刊》所做的2010年全球十大預測。縱觀之可以發現,全球一片黯然,風景惟美國獨好。分析人士說,與其說是預測,不如說是美國一些人的主觀渴望。除了全球十大預測,《新聞周刊》還做了美國商業2010年的預測分析以及美國政治預測等等。在美國商業預測中,該刊認爲,美國的就業率明年會有所上升,經濟逐漸回暖,仍然“看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