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8

彌勒淨土遊記...第二回 宣說佛號釋疑義

第二回 宣說佛號釋疑義  86年4月2日

窺基菩薩 降

話:今夜續遊兜率天淨土。勇筆賢生靈神出竅吧!阿彌陀佛!咦!賢生今夜 

  精神不振,好自為之!

勇筆:南無彌勒佛!弟子不是精神不振,是心事重重。奉旨著造本書,弟子

   擔足了心事,因為早前弟子自十五歲皈依鸞門以來,對佛理少有涉獵

   ,遽爾著作佛書,弟子那不膽戰心驚!

菩薩:不用掛慮,佛道本同源又何必先祛士氣,吾自會替爾斟酌安排。行了

   !出發吧!

勇筆:遵命!請問恩師您是求生彌勒淨土的大師,為何老是口宣西方極樂阿

   彌陀佛的佛號呢?

菩薩:阿彌陀佛是每一位佛弟子的總持,每位佛弟子都朗朗上口,並非皈依

   於那一位佛菩薩就要口宣其佛號。

勇筆:可是如今有許多人,比如皈依觀世音菩薩就時常將南無觀世音菩薩掛

   在嘴邊,而今弟子皈依於慈尊,也就將慈尊佛號朗朗上口。

菩薩:現今眾生是如此,但爾仔細分析一般人將佛號掛在嘴邊,大都是有所

   急難或者心慌之下脫口而出,意在求救。而每一位修佛之人,因為阿

   彌陀佛是佛教大家長,因此每一位佛弟子都會以此佛名為總持,也有

   人以無量壽佛為總持。但其意相同,比如密教每一位修行者必須時時

   與其根本上師印心,時時誦其名號,但在不是自己進修,與外界接觸

   時,仍然以阿彌陀佛為總持佛名。

勇筆:弟子明白了!但是彌勒慈尊乃未來佛,是眾生所皈依之未來佛,則以

   南無彌勒佛為總持佛名,不是更好嗎?

菩薩:那是當然,但是佛弟子不要因此而形成宗脈之爭。何況久沿成習,以

   前的人習慣了就隨他,剛皈依的人能夠以南無彌勒佛為總持佛名當然

   也可以。

勇筆:多謝恩師開示!(略微端詳一下窺師後)師啊!弟子描述一下您的法 

   相如何?

菩薩:可以!吾一付瘦骨嶙峋,也不怕你批評。

勇筆:弟子不敢!窺師您是玉樹臨風,寶相莊嚴,想必在世是一位富家美少

   年。

菩薩:那倒不是。吾在世是個紈袴子弟,幸得恩師之不棄,千方百計予以點

   渡,今日始得長伴恩師暨慈尊蓮前。

勇筆:弟子看過您的傳記,依稀記得您在剛入奘師門下時,猶是香車美人,

   因此博得「三車和尚」之美名。

菩薩:慚愧!慚愧!荒唐!荒唐!吾是過於放蕩,奘師大慈大智,加予點渡

   ,百般週全。

勇筆:是啊!是啊!您有好的恩師才有今日的成就,可憐了一般眾生那兒再

   去尋找奘師如此慈悲、如此智慧的好恩師!

菩薩:賢生說差了!吾是有一位佳好恩師,但卻只有一位而已。目前一切眾

   生可說諸天神明、聖、仙、佛、菩薩都是佳好的恩師,因為佛道法義

   遍傳,隨處可得福音,而各個宗脈,或扶鸞傳真、出竅靈遊、借竅開

   示比比皆是,任何聖神仙佛均可慈悲開示。賢生倒說說看,吾是只有

   一位好恩師就有如此成就,那麼如今眾生有那麼多的好恩師,成就鐵

   定在吾之上。

勇筆:(五體投地作合十頂禮)

菩薩:賢生這是做什麼?

勇筆:弟子一則是為參師見禮。再則是佩服您口若懸河、滔滔雄辯。三則是

   求您開示。

菩薩:好說!好說!禮多必詐,有事直說吧!

勇筆:恩師您生得是白面無鬚,而且眼睛略小,但那一隻挺鼻以及方嘴且有

   不怒而威的氣勢,想必是那一雙黑濃的眉形加添的氣勢吧!啊!對了

   !您眼睛過小,可是當初註疏佛經百部以上用眼睛視力過度所致。

菩薩:人之長相,父母生成,無可奈何,但氣質卻可潛移默化。

勇筆:是啊!您雖然享壽僅五十有一,但卻不見老態,並且書卷氣息濃厚,

   一望即知滿腹經綸,您在世時,那百部疏主的美稱就是如此而來。弟

   子就是想請教恩師,當您在註譯佛經時就有如感通得如佛舍利注入筆

   間,運筆如飛,通暢應手,在鸞門而言,就是仙佛借正鸞之手而作註

   解。弟子想請求恩師開示的,就是要如何才能如感得佛舍利般那種福

   至心靈,因為弟子著造本書實在須要加倍受持加被,否則將難以勝任

   。

菩薩:當然可以!吾當時註疏時必先齋戒沐浴,薰香滌手,心神一志,絕無

   二意,你如此而行,必有助力。

勇筆:感謝恩師明示,弟子受教,一定遵行。對了!今夜如此這般一來,想

   必不用遊訪淨土了!

菩薩:是啊!吾知你今夜滿腹狐疑,因此吾等如今尚在堂中。

勇筆:(環目四顧,可不是師生倆正佇立於堂中)師啊!弟子可否探詢一下

   各同修之間的心志,可有在專心唸佛,還是在胡思亂想。

菩薩:你用靈力探尋他們腦波就可知道了!何必去吵雜他們。

勇筆:是!不過這也不好,等下停筆後弟子耳根又不得清淨了,算了!算了

   !弟子還是請教恩師一個重要疑問。

菩薩:說吧!

勇筆:有書記載:「兜率陀天乃欲界第四天,仍須經過欲界第二天,即為佛

   經所稱忉利天,乃玉皇大帝所居;更要經過南天門。」這個問題跟弟

   子隨您出竅遊訪兜率陀天有所不同,請師明教。

菩薩:欲界之兜率陀天乃在第四天無誤,而忉利天指玉皇所居也無誤,但是

   這其間有個誤差存在,就是佛教徒與道教徒在為本道所作弘揚時會為

   維護本道而貶斥他道;換言之,有人為因素存在。玉皇居於忉利天乃

   為方便掌理人間世,但激進佛教徒借此貶斥玉皇僅為下界下品之神祇

   而已,基本上南天門已不在欲界天,將此南天門、忉利天及兜率陀天

   混為一談是有所差誤。爾明白嗎?有無問題?

勇筆:沒有了!

菩薩:那行了!今夜著書至此。吾回!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