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9/7

北市強硬實施「每日留校8小時」政策 教師反彈

留校8小時 教師反彈「做好配套」

2012/09/07

【記者陳瑄喻/台北報導】

「新民國中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市府要有GUTS,不要退縮」,北市國中家長聯合會總會長許永佳表示,市府要強硬實施,家長會樂觀其成。畢竟教師享有正式員工的福利,卻只做約雇員工的工作,相信只要改善教師的出勤狀況,校園內很多陋習就能迎刃而解。

新民國中開學日課表「開天窗」事件,市府高層認為是各校放任教師能夠「自由選擇上班時間」,導致老師搶著上輕鬆的時間,才會出現課表難產的狀況,因此在會議中要求各校老師必須落實「每日留校8小時」。

目前教師出勤方式分為「簽到制」及「榮譽出勤制」,各校都選擇「榮譽出勤制」,不限定要求老師上班需打卡、簽到。依規定,教師的出勤時數為每周40小時。

教育局表示,「每日留校8小時」的政策早已行之有年,現在只是再發函通知各校。

聽到市府將強制實施「每日留校8小時」政策,一資深教務主任表示,這難度比101大樓還要高。之前曾有學校想將出勤方式恢復成「簽到制」,卻遭到資深教師放話,「你跟我計較上班時間,那下班時間你也別想找到我」。

這名教務主任表示,當年因相信老師會自律,才會實施「榮譽出勤制」,結果反而讓部分「怠惰教師」有機可乘,只會在課堂上出現,甚少留在辦公室內,不管是家長、學生甚至是同事都找不到人。

他指出,若市府真心想要改善教師出勤,除將上班方式改為「簽到制」外,還要督學定時到校查核教師的出勤狀況,才能有效嚇阻。

不過北市教師會總幹事黃志宏說,「有偷懶的教師,但也有超時的人」,針對超時工作的老師,主管單位無法解決,面對偷懶的教師又拿不出具體作法,主管單位應做好配套措施再來要求老師。

全文網址: 留校8小時 教師反彈「做好配套」 - 新聞追追追 - 文教要聞 - udn校園博覽會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11167#ixzz25jsOFHKD
Power By udn.com

佛光山舉辦單國璽宗教聯合追思會

佛光山舉辦單國璽追思會

 

【聯合報╱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

2012.09.07 02:42 am

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辭世,宗教界感念他生前無私奉獻,明天下午三點在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聯合舉辦追思會,共同緬懷,創下宗教史上頭一例。

這場追思會,預計出席的包括佛光山星雲大師、天主教高雄教區總主教劉振忠、道教總會秘書長張肇珩、基督教長老教會牧師林偉聯、一貫道總會理事長李玉柱、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長老阮瑞昌、天德教總會理事長胡福林、中華天帝教總會開導師呂敏財、中國天理教總會董事長黃登洲、中華佛教居士會理事長陳聲漢、龍山寺副董事長黃書瑋、軒轅教大宗伯陳怡魁等。

星雲大師推崇單國璽為人親和、仁慈,看待所有宗教如同一家人,各有所信,卻毫無對立。

歐洲央行ECB救火 無限量買3年期以下歐債

ECB救火無限量買歐債

  • 2012-09-07 01:17
  • 工商時報
  • 【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吉周四宣布一項「貨幣直接交易(OMT)」計畫,必要時將在次級市場無限量購買歐元國家3年期以下公債,尋求以此來壓制債務危機國的融資成本,進而維持歐元穩定。

     在此同時,德國總理梅克爾與西班牙總理洛赫伊在會談後也對OMT表示支持,並且重申捍衛歐元的決心。洛赫伊並且表示西班牙目前並未考慮要求ECB對其公債啟動OMT計畫。

     在OMT的支撐下,歐美股市周四齊唱高調,道瓊指數勁揚逾200點。西班牙與義大利等債務危機國公債殖利率都告下降,歐元則在高檔盤旋,在1.26美元左右。

     OMT是取代ECB前任總裁特里榭時代購買公債的證券市場計畫(SMP)。德拉吉表示,歐元不可逆轉,這項針對在次級市場購買公債計畫即是在於結束金融市場的混亂情況,其特點為購買數量沒有限制、將進行沖銷以避免通膨危機升高,以及收購目標將侷限於簽署並且確實執行嚴格貨幣條件的國家政府公債,期限為1到3年的短期債券。

     同時,此一計畫也將與歐洲紓困基金相互配合,即是紓困基金可望與ECB一起買進公債,這也代表標的公債國必須遵守紓困機制所施加的各項財政條件。

     ECB昨天也維持基準利率0.75%不變,也調降今明兩年歐元區成長預測,今年經濟預估將萎縮0.4%,萎縮幅度大於先前預期的 0.1%。明年預估則將成長0.5%,也低於先前預估的1%。ECB同時調高今年通膨預測,從2.4%調升至2.5%;明年從1.6%調高至1.9%。

     在此同時,英格蘭銀行(英國央行)周四宣布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不過儘管ECB與英國央行周四繼續對利率採取按兵不動策略,北歐經濟大國瑞典央行卻出乎意料,把附買回利率調降1碼至1.25%,為該央行7個月來首次降息,這也凸顯歐債危機延燒,已對歐洲最強勁經濟體之一造成衝擊。

     儘管瑞典央行預期該利率到明年中期將可望續留在1.25%,但部份分析師認為有鑒於歐債危機遲遲無法獲得解決,可能迫使該國央行勢必要再度降息。

中國時報:黎智英求現撤台 黎智英急售10豪宅

求現撤台 黎智英急售10豪宅 剛來台狂掃內湖60億元土地 前年再買9戶「頂高麗景」1戶「吾疆」 卡到奢侈稅沒賣掉 獨擁百億資產

  • 2012-09-07 01:17
  • 中國時報
  • 【劉建宏/台北報導】

  黎老闆 豪宅
 ▲黎智英在台擁有大批房地產,包含9戶位於大安森林公園旁的豪宅「頂高麗景」。(劉宗龍攝)

  黎老闆 豪宅 ▲黎智英在台擁有大批房地產,包含9戶位於大安森林公園旁的豪宅「頂高麗景」。(劉宗龍攝)

  聯合報 烏龍
 ▲《聯合報》撰稿記者把壹電視員工的婚期倒數56天,寫成是「壹電視內部已傳出進入倒數」,被員工在網路上痛批。(王英豪攝)

  聯合報 烏龍 ▲《聯合報》撰稿記者把壹電視員工的婚期倒數56天,寫成是「壹電視內部已傳出進入倒數」,被員工在網路上痛批。(王英豪攝)

     壹傳媒主席黎智英成立壹電視,成績不如預期,賠了不少銀子;現在黎智英除了想把在台灣的平面媒體都賣掉,還要出售手中十間豪宅;不過,由於卡到奢侈稅,無法成交。黎智英一連串的動作,似乎在為全面退出台灣市場做準備。

     最新的時報周刊報導指出,外界都知道黎智英搞媒體,很少知道他也是房地產行家。他剛來台灣之際,就在內湖大筆收購廠辦土地。這幾年來,他陸續買進八千多坪的土地,光是土地就值六十多億元,堪稱是內湖地王。

     從前年開始,黎智英也悄悄開始進軍豪宅市場。當時,房仲業者就傳出黎智英花了港幣五億元,約新台幣二十億元,一口氣買下九戶大安森林公園對面的頂高麗景豪宅;在仁愛路三段,他還有一戶吾疆。另外,黎智英也在陽明山菁山路九十九巷擁有一棟別墅,網球場、游泳池,該有的都有。有人幫他算過,光是這些土地和豪宅,黎智英就擁有上百億元的資產。

     黎智英買的頂高麗景,有七戶都在一百二十坪左右,二戶是小坪數,只有六十四坪。

     另外,位於仁愛路三段的吾疆,號稱是比帝寶還要豪華的新豪宅,房仲業者透露,黎智英擁有一戶吾疆,將近二百坪,之前喊到一坪三百萬元,價值就有六億元。不過,根據目前的法令,黎智英若是在今年八月前把十戶豪宅都賣掉,光是繳奢侈稅,就要花掉三億元左右。

     黎智英買房子,都不用自己的名字,而是以香港商盛至有限公司,或香港商羚越有限公司。這二家公司的負責人,都是登記周瑞國。而調閱香港公司註冊處的資料顯示,盛至有限公司登記的地址,跟香港《壹週刊》的地址一模一樣。公司的董事,就是黎智英。

     房仲業者表示,儘管黎智英沒有露面,大家一聽盛至或羚越要買賣房子,就知道這是黎智英的案子。為了要賺黎智英的錢,又怕得罪他,房仲業者都是戰戰兢兢。

2012/9/5

日本政府:買釣魚台 與地主達成協議

日政府買釣島 與地主達成協議

【聯合晚報/中央社╱記者陳世昌/即時報導】

2012.09.05 01:43 pm

日本政府與東京都政府競相與自稱是釣魚台所有者的栗原家族,談判有關釣魚台收購問題。據今晨的讀賣與朝日兩大報紙在一版頭題報導,野田政府已經率先與所有者達成協議,要以20億5000萬日圓的價格,收購栗原家族所持有的釣魚台列島中的三個島嶼。

報導稱,野田政權將在近期內召開相關閣僚會議,確認釣魚台國有化方針後召開內閣會議,將從今年度預算的預備費中撥出這筆經費。

日本政府高官也在與所有權者達成協議後,向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傳達此一情況。

報導說,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長濱博行三日祕密與釣魚台所有權人會晤,相關人士說,長濱與地權者達成了以20億5000萬日圓的價格,由政府買下釣魚台中的釣魚島、北小島、南小島三個島嶼。

野田政權當初的估價,認為三個島嶼只值5億日圓左右,但是因為東京都政府也募款要買釣魚台,並且已經集資了14億日圓的資金,野田政權因此趕在東京都之前,以20億的價格達成國有化協議。

【中央社東京5日專電】「朝日新聞」今天報導,日本政府已經和地主達成協議,以20億5000萬日圓(約新台幣7.8億元、2600萬美元)購買釣魚台列嶼(日稱尖閣諸島)。

日本政府已把決定傳達給早一步表明要購買釣魚台列嶼的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

報導指出,最近將由相關閣員確認購島的國有化方針後,在內閣會議決定從今年度預算預備金撥款。

內閣官房副長官長濱博行昨天與地主秘會,根據有關人士表示,雙方已同意,由政府出資20億5000萬日圓購買釣魚台列嶼的釣魚台、北小島與南小島。

政府方面當初估計3座島嶼實質的價值為「5億日圓左右」,可是東京都收到超過14億日圓的募款,為了急著比東京都快一步將釣島收歸國有,決定以20億5000萬日圓購買。

朝日報導,政府近期就會與地主正式簽約,並在9月中旬後的內閣會議上,決定從政府預備金撥款。

政府高層昨天也在東京與石原會談,傳達與地主達成購買協議的消息,並告訴他,為避免刺激中國大陸與台灣,不會答應他在釣魚台列嶼建設漁船避難設施的要求。

政府將會就釣魚台列嶼的活用方法以及東京都募集到的款項的處理等繼續協商,取得東京都的理解。

主張擁有釣魚台列嶼主權的中國大陸反對日本政府將釣魚台收歸國有,一旦內閣會議決定購買,將無法避免來自大陸的強烈批判。

報導指出,首相方面目前選定9月下旬聯合國大會的日中高峰會談,「打算在會談上傳達日本政府將釣魚台收歸國有的方針」。

全文網址: 日政府買釣島 與地主達成協議 | 釣魚台主權爭議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7342296.shtml#ixzz25am5aPyO
Power By udn.com

台積電18吋晶圓 2018量產

台積電18吋晶圓 2018量產

  • 2012-09-05 01:20
  • 工商時報
  • 【記者涂志豪/台北報導】

     台灣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今(5)日開幕,18吋晶圓成為市場焦點,台積電營運副總經理王建光昨(4)日出席半導體展前記者會時表示,台積電已做好導入18吋晶圓規劃,預計2018年量產,屆時導入的技術將以10奈米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製程為主。

     共同出席的台積電研發副總林本堅則指出,台積電20奈米已快量產,16奈米FinFET製程開發依計劃進行,接下來的10奈米 FinFET製程希望可以導入新一代的微影技術,除了極紫外光(EUV)方案外,多重電子束(Multi E-Beam)仍是台積電的選項之一。

     包括英特爾、台積電、三星、IBM、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等全球5大半導體廠,今年初已決定共組全球18吋晶圓聯盟(G450C),王建光表示,今年是推動18吋晶圓元年,也是令半導體業者感到興奮的一年,G450C結合了全球半導體大廠的資源,將以最經濟也最有效率的方式,為18吋晶圓制定出新的標準,期望未來18吋晶圓導入量產後能「一槍中的」。

     對台積電來說,跨入18吋晶圓仍需要時間。王建光表示,2014~2015年時應可完成設備規格制定,預計2015年初,設備商就能提供測試設備(demo tools),而2016~2017年將開始建立試產生產線(pilot line),並建立起上下游的供應鏈,若一切順利,台積電在2018年就能夠以18吋晶圓投入量產。

     在微影技術部份,台積電日前已決定加入微影設備大廠荷商艾司摩爾(ASML)的「客戶聯合投資專案」,總投資金額高達11.14億歐元(約新台幣407億元),包括取得ASML的5%股權,並加入極紫外光(EUV)及18吋晶圓設備的研發計畫。

     林本堅表示,台積電的技術藍圖有些變動,28奈米之後的20奈米已經接近量產,再接下去的16奈米,將是台積電首度導入3D架構的FinFET電晶體製程,再進行微縮後就是10奈米FinFET。

     林本堅表示,由於EUV技術尚未成熟,16奈米及10奈米仍然會用到浸潤式(immersion)的微影技術,10奈米以及之後的7奈米,則會導入新一代的微影技術,目前除了EUV之外,多重電子束也是考量的方向。

 

***************

有錢...不一定玩得起18吋晶圓

  • 2012-09-05 01:20
  • 工商時報
  • 【涂志豪】

     自全球各地半導體大廠開始興建12吋晶圓廠並投入量產,至今已超過10年時間,這10年當中,12吋廠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將晶片成本大幅降低,也讓半導體製程得在順利依循摩爾定律(Moore’s Law)走下去。

     摩爾定律發展至今,全球的主流製程將在2013年正式走入28奈米世代,而2014年還要再度邁入20奈米。由於製程微縮的太過細小,12吋晶圓帶來的經濟規模,已經無法抵消掉製程微縮時拉高的成本,也因此,走向更大晶圓尺寸的18吋晶圓,將是未來3~5年當中,半導體廠不能不走的路。

     18吋晶圓世代的來臨,能夠為科技業帶來的好處,包括晶片的成本可以大幅降低,相較於12吋晶圓,在18吋廠量產的同製程晶片,成本下滑幅度至少可達3成。而晶片的成本有效下降,電子產品的售價也能更親民,低價自然可帶來更大的需求,未來要買到500美元以下的筆電,或是100美元的智慧型手機,都不再是夢想。

     另外,製程微縮到16/14奈米或12/10奈米,電晶片朝向3D架構發展,最大的好處是功耗可以更大幅的降低,所以將先進製程應用在18吋晶圓上,超低功耗及超省電的特性,正好符合全球節能減碳的趨勢。

     只不過,18吋晶圓已不是每家半導體廠都玩得起的遊戲。半導體廠只要有錢建廠及買設備,都能享受到12吋廠帶來的成本優勢。但18吋晶圓不是只有晶圓尺寸變大,製程技術的研發難度也更高,尤其在極紫外光(EUV)或多重電子束(Multi E-Beam)等微影技術的研發更是關鍵,若不能跨過這個門檻,就算蓋好18吋廠及建置好生產線,一樣沒有量產的能力。

     由此來看,全球有能力走向18吋晶圓的半導體廠,可能連10家都不到,未來誰有18吋廠,誰就能夠成為半導體市場之霸,甚至掌控電子產品銷售,而台積電28奈米產能供不應求導致的智慧型手機銷售停滯,可能只是小case而已。所以業界人士認為,18吋廠的世代交替,將為半導體產業帶來更大的結構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