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8/3

夠用就好…芬蘭不濫建 修路節制 朱天衣(作家)

名家觀察/夠用就好…芬蘭不濫建 修路節制

聯合報/朱天衣(作家)

有千湖國之稱的芬蘭,實際上擁有十八萬七千八百八十八個湖泊,約占全國面積十分之一,她的森林廣衾,更占了國土四分之三強,約是台灣總面積的七倍,芬蘭地貌平緩,這些湖泊、林地便分布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丘陵上,所以他們的森林就在身邊,即便住在大城市如赫爾辛基,搭地鐵不到十分鐘便可漫遊林間,更甚居住在郊區的打開家門,眼前便是看不到盡頭的山林與湖泊。

湖泊和森林美極了,卻不能當飯吃,芬蘭的土地凍寒,無法種植填飽肚腹的穀糧蔬果,湖泊一樣冷冽,生養的漁獲只能供休閒,當民生所需全得靠進口,物價之高便很可以想見。芬蘭國境三分之一在北極圈內,位處高緯度不僅長時間落雪,晝夜交遞的不均,也讓人很是困頓,尤其稍往北走,長達數月見不著明亮陽光的永夜,是會讓人憂鬱症上身,是生在北迴歸線的我們難以想像的。

和台灣一樣有強鄰威脅的芬蘭,也不喳喳呼呼的鎮日怨天尤人,在爭取獨立之路上,是紮紮實實和俄國打了三場仗(紅白獨立戰爭、冬戰及續戰),在與二次大戰混在一起的「續戰」期間,為對抗需索無度的俄國,芬蘭只得與德國結盟,因此二戰結束時成了戰敗國,還必須割地賠款給俄國,直至一九五二年。

建立一個國家真的不容易,所以即便先天環境那麼艱困,時不時還得受惡鄰威脅,但芬蘭人始終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家園,他們以高福利政策珍惜人,以整體國土規劃珍惜土地,一切設計都是長遠的,他們因此從艱困環境中,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短短數十年間,在教育、成長競爭力上超越歐美先進,成為數一數二的國家。芬蘭絕不是上帝寵愛的孩子,他們優異的表現全是靠自己努力掙來的。

相較之下,物資充裕到幾近氾濫的台灣,溫和的氣候、滋養的土壤,是個只要努力耕耘就會有豐厚收穫的地方,但面對這片生養我們的土地,它能涵養甚麼、種植甚麼並不重要,多半時候它只是個商品,只要可炒作、利潤夠高,隨時都可買賣。聰明的政客很知道如何以土地重劃謀取暴利,至於地方民代所瓜分到的小額工程款,也多淪為酬庸樁腳親信的工具(為其鋪路建排水溝,轉眼土地便飆漲數倍),也難怪台灣每年公共工程經費如此高得驚人,品質卻差得可以。

就算不貪贓營私,一般政客民代也多以能為地方爭取工程款為政見,但這些工程真有其必要性、公益性嗎?以我所關注的關西外環道(118號線)工程為例,它的設計是如此乖張,全長3.4公里、寬30米(與它交錯的鄉道只有3米寬,如此車行是極其危險的),在路的起點超過20米的落差,還要建四座橋跨越同一條河川(若加上原有三座舊橋,那麼在短短5公里的鳳山溪中上游便會出現七座橋),但只因為好不容易爭取到了經費(13.6億),不建太可惜了,即便要破壞關西大片良田、數處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美景也在所不惜。

這樣的狀況在山區更為嚴重,以往是風災來襲,山區道路便柔腸寸斷,如今氣候劇烈變遷,也許一場大雨便讓山區聚落成了孤島,更別提土石流的危害了。一旦發生天災人禍,地方政府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如何整治道路(如司馬庫斯中巴墜谷事件),當這些道路修了坍、坍了再修時,難道不該思索它本就不該如此碩大存在嗎?為了高山蔬果、高山茶(濫伐濫墾、大貨車載運),為了一些趕熱鬧似的觀光發展(濫建民宿、咖啡廳,以中型大型遊覽車載客),我們所付出的代價是不是太高了?

環保和經濟、觀光發展一定是牴觸無法兼容的嗎?我在芬蘭看到了各種可能。芬蘭的土地平緩遼闊,但他們的道路卻修得十分節制,明顯的夠用就好;他們的汽油相較於物價並不算高,但大家出門踏青都願意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連狗狗都可上車);他們的森林廣被,卻謹守砍一棵樹要種活三棵樹苗;他們不濫建,即便擁有十幾二十公頃林地,在湖邊搭建的小木屋也只有數坪大。

當我們不恥下問,為何芬蘭人能如此愛護自己的環境時,他們訝異的說:「這是我們的家園,樹木、蟲鳥動物們就像是我們的家人,為什麼不愛呢?」於是換我們好訝然的自問:「為什麼常喊愛台灣的台灣人,卻如此蹧蹋自己的環境?尤其是那些度假村、溫泉旅館、生命園區等官商勾結下的產物,他們開發的過程,怎麼就像蝗蟲過境般的『我倆沒有明天』?」

百年前的芬蘭也曾為了採礦、開墾,砍伐焚燬了近百分之七十的林木,但他們也是第一個制定『森林法』的國家,並在1928年開始實施『新森林法』,任何人都不得破壞森林中的重要環境,而現在更以電腦數量化管理,投入大量人力做田野調查,每十年對各個地區的樹種樹齡以及土壤、生物、用途做一次歸整,可以提供林地擁有者各種專業的建議,當然這些資訊也是保護森林最重要的基礎。

我多麼希望目前台灣只是處在谷底的大破壞期,未來我們仍有向上爬升的機會,如果我們能不陷入有工程就代表有建設的迷思,把省下的大筆經費去補助鄉鎮大眾運輸網;如果我們能做好整體國土規劃,讓山岳休生養息,讓原住民保留地真的發揮固山林保水土的作用;如果當我們親近山野時,能以生態保育的導覽代替淺碟的吃喝玩樂;如果我們警醒,台灣不是免洗餐具用完即丟,她是我們僅有的家園,她真的值得我們珍愛,那麼,我們一樣可在台灣看到各種的可能。

【2014/08/03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