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5

老年化 房市長期消費性需求將驟減

老年化 房市長期消費性需求將驟減

  • 2013-01-05 01:28
  • 中國時報
  • 蒼弘慈/台北報導

 人口老化與低生育率已逐漸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在人口結構改變的情況下,政大商學院信義不動產研究發展中心昨日舉辦「人口結構改變對住宅市場影響及政策因應方向」研討會,會中指出台灣未來10年人口停滯,65歲以上人口增加150萬人,40年以上屋齡老宅增加200萬戶,將面對「老年化、老宅化」社會問題,且房市長期消費性需求將明顯減少。

 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教授彭建文指出,人口結構將會在2015年出現反轉,2030年扶養比達56.1%,人口紅利完全消失,2035年扶養比達63.9%,出現人口負債,若是生育政策、移民政策、產業結構無重大改變下,房市長期消費性需求將明顯減少。彭建文表示,長期國內房市將由數量滿足朝向品質滿足調整,現有老舊與功能、設施不佳住宅有相當大改善空間,而未來家庭結構仍以3人的核心家庭為主流,且夫妻、單身、單親的比重持續提升,因此住宅需求以35到45坪的2到3房為主。

 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丁致成認為,台灣將面臨高齡少子化社會,其衝擊不只是社會福利與財政問題,更帶來都市計畫衝擊,學校與公共設施的問題不再是不敷使用,而是使用率太低,維持成本太高,以台北市萬華區老松國小為例,1966年最高峰學生人數達11,110人共158班,如今只有900餘人共31班。

 丁致成建議,可複製日本經驗,併校、廢校、轉作他用、引入年輕住戶、降低維護成本,如東京南池袋二丁目的案例,就是併校轉作住宅、商業及文化公益使用。

 住宅學會理事長、中國科技大學國際商務系教授薛立敏則點出,都會區內有「老人住老宅」現象,但他們有先占優勢,擁有的資產在市中心房價較好的區塊,不過老人在資產處理上卻會因為年紀增長,呈現力不從心。

 薛立敏建議,除了「以房養老」政策以外,另協助有多餘空間的獨居老人,可部分出租,讓好區位的老宅,提供給都市就業的年輕人承租,且老人也有現金可以改善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