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張傷重被俘 搶救不治
- 2011-07-03
- 中國時報
- 【呂昭隆/台北報導】
國軍名將張靈甫的死因,兩岸一直各說各話。我方認定張靈甫是自盡殉國,同時請部屬開槍自殺,與下屬集體成仁;解放軍則宣稱張靈甫是被解放軍擊斃。
一九九四年,大陸受旅美的張靈甫第二任妻子王玉齡尋求遺骨之請,就張靈甫殉難過程展開調查。由孟良崮戰役紀念館與山東省臨沂市府合作,委請學者進行訪查,歷經數年調查後提出「重傷被俘,搶救不及死亡」的最新版本,但此說尚未經大陸官方拍板。
張靈甫是抗日名將,戰功彪炳,但在大陸被醜化成一名莽夫。有關其抗日功績,全被抹殺隻字不語。反而是他因懷疑第一任妻子吳海蘭是共諜,並親手槍殺妻子之事,廣為流傳。大陸數年前拍的戲劇《紅日》,對張靈甫頗多著墨。
張靈甫遺孀曾來台灣訪問,國防部也補頒張靈甫勳章;張靈甫兒子也曾訪問陸軍官校。
***********
張靈甫犧牲 大陸刻碑「擊斃」 郝鳴不平
- 2011-07-03
- 中國時報
- 【呂昭隆/台北報導】
名將張靈甫在國共最著名的孟良崮戰役中,壯烈自殺成仁,是第一位入祠忠烈祠的國軍將領。然而二○○八年五月廿九日,前行政院長郝柏村登孟良崮憑弔戰場時,卻在張靈甫自殺處的小山洞外,發現寫有「擊斃張靈甫之地」的碑文。郝柏村當場大為不滿,立即向陪同的大陸人員表示異議,「張靈甫是自殺而不是被擊斃。」
郝柏村在日前出版的解讀蔣公日記中,分析已故總統蔣中正當時的決策,同時也記錄了他為張靈甫力爭功過的過程。
張靈甫係名校北大出身,後進入黃埔官校四期,與林彪、胡璉等同期。在國共戰爭最關鍵的孟良崮戰役中,張靈甫所率七十四軍二萬餘人,死守孟良崮,全軍覆亡,國共兩軍作戰態勢一夕丕變。
郝柏村認為,對一個軍人而言,不成功便成仁,作戰失敗了,選擇自殺成仁,是軍人武德的至高表現。雖是敵人,亦應受到崇敬,不可汙衊。
郝柏村同時在書中指出,蔣介石在孟良崮之役後的決策並不正確,因為當時兵團司令湯恩伯等,為雪張靈甫軍被滅之恥,將士用命,猛攻共軍。蔣介石卻由南京親往徐州,下令緩攻,「四十萬兵力所形成的態勢和戰機,因二萬人的損失而放棄」,並不正確。
此外,郝柏村親臨孟良崮戰場後認為,這是座純石頭的荒山,沒有水,也不能做工事,敵人炮火打到石頭上益增威力,根本守不住。因此,郝柏村認為,張靈甫應放棄孟良崮這個高地,逕向臨沂平原撤退,「甚至甘受抗命責任亦在所不顧」,因為整個戰爭成敗與二萬人的生命,遠比個人責任重要,「此乃將領至高無上人格」。
孟良崮戰役遺址後來成為當地景點之一,前國民黨主席連戰也曾親訪孟良崮,並提下「天下為公,人民最大」八個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