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溪泡湯起紅疹… 綠膿桿菌上身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2011.12.07 02:50 am
一名40歲男子最近到野溪泡溫泉,兩三天後肚子、大腿上卻出現一顆顆紅疹,中間還有白色膿泡,他癢到不行就醫,經診斷是是俗稱「溫泉性毛囊炎」的綠膿桿菌毛囊炎。
高雄市阮綜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劉昭宏指出,上述病患在門診表示,每到冬天都會去泡湯,還會四處比較各溫泉飯店和泡湯點優劣,但最近到朋友推薦的一處野外溫泉點泡湯後,身上卻起疹子、奇癢無比,懷疑是溫泉水質不夠「純」。
劉昭宏說,每天一到冬天,門診上約有5%病患會因為泡湯後起紅疹就醫。只要浴池水、泡湯衣或清潔身體用的海綿、刷子遭病菌汙染,加上長時間接觸皮膚,就可能感染綠膿桿菌毛囊炎。
綠膿桿菌毛囊炎多在泡湯後兩天內出現,且多發生在胸、背、大腿等有皮膚皺摺或游泳衣覆蓋處。劉昭宏表示,除了紅疹、癢,少數人會有發燒、結膜炎、頭痛,甚至出現局部淋巴腫大、乳房疼痛等症狀,但約2到10天就自行痊癒,最好不要自行塗抹類固醇藥膏,以免症狀加劇。
劉昭宏強調,身體泡在在40度C以上的高溫水中,角質開始軟化,若身上有細微傷口,溫泉水質又沒有管控,病菌就有可能趁機入侵,建議最好慎選泡湯地點,減少在郊外未開發溫泉泡湯,且泡湯不超過20分鐘,泡完也應立刻將身體沖乾淨。不少民眾誤認為溫泉成分停留在身上可美膚,還長時間敷礦泥、火山灰面膜,都是不正確的做法。
**********************************************
溫泉性毛囊炎的首例報告是在一九七五年時提出,主要是人們因待過消毒不夠徹底的溫泉池或游泳池後,被其中所污染的一種細菌「綠膿桿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種皮膚病;另外使用未消毒乾淨的公用浴棉或毛巾擦澡也有可能會被感染。
一般而言,它的發病時間多在泡湯或游泳完後的二天內出現。
初發時可以見到位於毛囊周圍發紅,然後逐漸變成一顆顆會癢的紅色丘疹或膿泡,中心偶有毛髮貫穿,周圍則有發炎性紅暈。數天後膿泡會破裂,流出少量膿血,結成黃痂。
病灶主要分佈在胸、上臂、大腿等處;尤其是在有穿泳衣的地方。
不過有極少部分的人在發病時會伴有一些全身性的症狀;例如輕微的發燒、頭痛、倦怠感,或出現外耳炎、中耳炎、結膜炎及乳房疼痛等情況。
絕大部分人的症狀都很輕微,不需特別治療即會在數天後痊癒;不過若是病灶數目太多,或是伴有全身性的症狀,則可考慮給予局部外用和全身性的抗生素治療。大部分的病灶會在七至十天後痊癒,除了會有短暫時間的色素沈澱外,不會留下任何疤痕。
引起這種溫泉性毛囊炎的致病菌—綠膿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菌,一般是存在於水或土壤之中。若是泳池或溫泉池消毒不夠完全(pH值高於七點八及氯含量低於零點五ppm)就有可能造成細菌的大量滋生。
之後當我們的皮膚長時間處於潮濕的狀態,造成角質浸軟、角質障壁受損的情形,皮膚的防禦能力也隨之變差,這些細菌就有了可乘之機。
另外像是剛剛除完毛後、使用粗糙浴棉或尼龍擦澡巾擦洗,都可能造成表皮的微細傷口而被細菌感染。還有就是浸泡時間過久、池中人數太多、穿著過緊的泳裝等都是可能致病的危險因子,應該加以避免。
為了預防池中的細菌過度滋生,造成使用民眾的大規模感染,美國CDC也曾針對泳池及溫泉池提出建議的消毒標準:pH值應維持在七點二至七點八之間,及水中氯含量應在一至三ppm左右。因此除了選擇可靠的業者外,也可注意店家是否有公告相關的水質資訊,來讓自己使用的得安心。
雖然適當的水溫與浸泡時間並無一定的標準,端視個人的感受而定。若是發現皮膚變皺、泛白,就代表應該適可而止了。且洗溫泉時,切勿大力搓揉,以免破壞皮膚的完整性,這些都是避免得到溫泉毛囊炎的預防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