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類不得推薦北大 不孝列首位
- 2011-10-19
- 旺報
- 【記者簡立欣/綜合報導】
反對者表示,北大加大考核道德層面,看起來有引導社會道德的功效;但即使有多好,也沒法認定何謂「不孝敬父母」。
近日,北京大學公布《2012年校長實名推薦制實施細則》,不但比今年的遴選要求多,還列出4種「不得被推薦」情況,第一條就是「不孝敬父母」。規則一出,輿論為之譁然。
獲推薦者降低錄取分數
「校長實名推薦制」北大2010年在13個省市試點、2011年在全大陸首度實施,獲得北大遴選的中學校長可書面推薦該校學生,初審過關後考生才可參加北大面試;但「實名推薦」不等同於保送,因為考生還是要考該年大學入學考,只不過錄取標準降低為當地一本線即可(通常要上北大須比當地一本線高出幾十分甚至上百分);面試未通過者,經進一步考核合格後可降低錄取門檻30分。
據《北京晨報》報導,北大日前公布明年「校長實名推薦制」實施細則,並從326所中學中遴選出211所中學參與2012年度「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推薦學生總額為260名。今年北大增加了農村和邊遠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中學的比例。
《實施細則》洋洋灑灑28條規定裡,有兩條特別引人注目:
第8條要求被推薦學生應是應屆高中畢業生、志向遠大明確、具發展潛能且有強烈好奇心、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綜合素質全面及學科特長突出、學業成績為全年級前5%以內。
反對者質疑:不孝怎認定
第9條要求被推薦學生若有不孝敬父母、不關心他人且從未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有不良誠信紀錄、考試作弊且受到處分或有其他違法違紀違規行為者,不得被推薦。
「不孝就沒有資格被推薦上北大?」消息一出,爭議隨之而來,有民眾表示支持,認為孝順是人應有的基本品格,且目前孝順意識日漸淡薄,北大此項新規表現了社會責任感;反對者則認為,既然是選拔人才,就不必苛求道德細節,何況是否孝順難以考察,甚至可能製造出一堆偽君子。
反對者表示,北大加大考核道德層面,看起來有引導社會道德的功效;但即使有再多的好理由,也沒法認定何謂「不孝敬父母」。一位網友質疑,就算硬性規定校長家庭訪問,但家長難道會說自己孩子壞話嗎?如果校長向學生鄰居瞭解孩子是否孝敬父母,不會被視為笑話嗎?若北大規定家長提證據,證明自己的孩子孝敬父母,那是不是要提供「孩子節衣縮食給父母買生日禮物」、「百忙之中給父母捶背」之類的情節,甚至直接拍成短片,供校方觀看。這些都引導社會製造「偽君子」,反而敗壞了社會道德。
北大則表示,明年「校長實名推薦制」將進一步增加資訊公開度、修正監督管理辦法,讓遴選內容接受社會監督,同時北大還將為獲得推薦資格的中學和學生建立誠信檔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