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長路 全家動起來 | |||||||||||||||||||||||||||||||||||||||
2010/09/02 | |||||||||||||||||||||||||||||||||||||||
【撰文/張向晴】 《特別企劃》 「醫師,我可以再撐一下嗎?我想要親眼看見女兒國中畢業….」一名罹患末期淋巴癌的單親媽媽,對醫師說出人生最後的請求。醫師深受感動,因此除了傳統化療治療外,建議患者可使用標靶藥物控制病情,沒想到這名腫瘤不斷復發的單親媽媽,跟著醫師的治療腳步,堅強度過每個難關,至今過七、八年了,她不僅參加了女兒國中、高中畢業典禮,現在孩子即將大學畢業了,治療成果給予其他淋巴癌患者莫大鼓舞。 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王銘崇表示,不論歐美或台灣,罹患癌症比例不斷升高;而淋巴癌相較於其他癌症,治癒率相對高,但復發率也高,對患者造成身體、心理、經濟的沉重負擔。 這名罹患淋巴癌的單親媽媽,雖已末期且身體多處受癌細胞侵犯,但心中一直有個堅定信念,要看著唯一的女兒長大,因此對於治療相當配合;女兒也感受到母親的努力,平時不僅會上網替母親找資料,也將報章雜誌淋巴癌相關報導剪下來,母女一起研讀,也常課餘時間陪母親到院治療,成為母親最大的心理支持。醫師表示,堅定信念與家人支持往往成為醫療過程中,影響病情的重大關鍵。 王銘崇醫師指出,淋巴癌患者族群年齡非常廣泛,從17、18歲的青少年,到90多歲的阿公阿嬤都有,台灣一年約新增1,500至1,900名淋巴癌病例,多與生活習慣、病毒感染、愛滋病、及國人感染C型肝炎有關。 淋巴癌早期沒有特別症狀,大部分是脖子突出一塊淋巴結腫塊,摸起來硬硬的但不會痛;但逐漸在脖子、鼠蹊部、腋下都會長滿淋巴結腫,患者會開始疼痛、腫脹感、甚至發燒、發癢、莫名咳嗽、體重也會爆瘦。若出現這些明顯症狀,民眾應儘早就醫診斷治療。 王銘崇醫師談到,傳統淋巴癌以化療為主,病人求助醫師時大多已經多處轉移,但即使末期淋巴癌患者,仍有三成可以痊癒。淋巴癌分為何杰金氏淋巴癌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癌兩種,其中非何杰金氏淋巴癌裡,B細胞淋巴瘤占七成,T細胞淋巴瘤約占三成。 王銘崇醫師表示,治療淋巴癌的標靶藥物CD20單株抗體,針對B細胞淋巴球淋巴癌患者有顯著療效;化療加上標靶治療,即使是末期淋巴癌患者,五年存活率可提高30至35%,即使全身轉移仍有機會痊癒。 他提到,不管第幾期的淋巴癌患者都可使用標靶療法,且多數患者可符合健保給付規定,因此減輕了不少民眾經濟負擔。 王銘崇醫師強調,家中有癌症患者,絕對不是一人的事,而是全家人應該共同面對的課題,只要全家齊心面對淋巴癌,以目前的醫療水準,大多數的淋巴癌患者都能獲得良好控制,且能為治療成效加分,患者千萬不要失去治療的信心。 延伸:
|
2010/9/8
台灣一年約新增1,500至1,900名淋巴癌病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