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1896年 李鴻章在法國拿倒七淫戲當國歌唱(圖)
本文網址︰http://news.backchina.com/2009/8/31/big5_54854.html
李鴻章清了清嗓門,唱起了一段旋律舒暢、宛轉回環的曲子︰三河鎮十字路開了門面,東邊賣的是瓜子;西邊賣的是香煙;中間賣的酒和面。針腦線頭樣樣全。到春天,茶葉子六安瓜片;到夏天,綢緞客州烏眉;到秋天,騾馬客湖廣福建;到冬天,皮貨客西口北邊……
1896年6月6日,李鴻章帶領大清國環球使團離開俄國,乘火車西行。他們先後來到了德國、荷蘭,途經比利時,然後來到了法國———
在法國,李鴻章等受到的禮遇顯然是空前的。法國在當時世界上的地位是極高的,它曾是僅次于英國的“世界老二”。後來,才有俄國、德國的後來居上。在越南以及後來的中法戰爭中,法國深深地領教過李鴻章的實力。
李鴻章一行到達法國的時間是1896年7月13日,是法國國慶節的前一天。從巴黎車站到總統廣場處處彩旗獵獵,熱鬧非凡。法國外長漢諾威為大清使團的到來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按照法國禮儀的規定,在檢閱儀仗隊時,兩國首領要高唱各自的國歌,順序是先主後賓,只听漢諾威高聲唱起他們的國歌——— 《馬賽曲》。
世界上最早出現國歌的國家是荷蘭。早在1569年,荷蘭人為抵抗西班牙人的統治和壓迫,哼唱《威廉‧凡‧那叟》沖向敵人,並戰勝了西班牙統治者。荷蘭人從此十分喜愛唱這首歌,這首歌也就被荷蘭人定為國歌。此後,一些別的國家也爭相模仿,制定出自己民族的國歌。
這個問題可把李鴻章難住了。自己的祖國雖有幾千年的文化歷史,但還真的沒有什麼國歌,甚至連國歌這個名字也沒听說過,如今要自己唱國歌,這到底唱什麼呢?
李鴻章還沒來得及想出對策,漢諾威的國歌已經唱完,輪到李鴻章出場了。
“唱戲總不比打仗難吧!”決心下定,李鴻章清了清嗓門,唱起了一段旋律舒暢、宛轉回環的曲子︰
三河鎮十字路開了門面,東邊賣的是瓜子;西邊賣的是香煙;中間賣的酒和面。針腦線頭樣樣全。到春天,茶葉子六安瓜片;到夏天,綢緞客州烏眉;到秋天,騾馬客湖廣福建;到冬天,皮貨客西口北邊……
听著、看著李鴻章一本正經地唱國歌,法國人及李鴻章隨行的人員,一個個都呆立在那兒,只是等著這一歡迎程序的結束。誰也听不明白李相國到底唱了些什麼。可隨行的李經方、李經述兄弟都听得止不住地笑,因為他倆听出來了︰老父親唱的是家鄉合肥小戲“廬劇”。廬劇在當地又叫“倒七戲”,是流行在七大別山和江淮一帶的地方戲。它的唱詞和道白都是純粹的地方土語,吐字十分清晰,曲調也很簡單,老少喜愛、易懂易記。由于這種地方戲內容多以愛情故事為主,所以曾一度被地方政府視為“淫戲”,常遭禁演。李鴻章把這個“倒七淫戲”唱得如此流利,實在耐人尋味。在李鴻章看來,國歌就是“我們國家的歌”,他在情急之中,就隨意選了一首“我們國家(我的家鄉)的歌”,敷衍了這一歡迎儀式上的最大程序。
結束對法國的訪問,李鴻章直接來到英國。離開大英帝國,李鴻章搭乘英國的豪華客輪抵達美國紐約。
在美國,李鴻章受到美國人的熱烈歡迎。李鴻章與美國人打交道的時間很長。在大清朝廷中,幾乎沒有人超過李鴻章。從與洋槍隊隊長華爾打交道,到後來中法、中日戰爭時,請美國人從中斡旋調停,美國人對這位在大清朝廷中的最強的實力派要員是要足夠了解的。
美國總統克里富蘭舉行國宴,歡迎李鴻章的到來。
歡迎宴會上,照例是美國總統克里富蘭先唱他們的國歌《星條旗永不落》。這是一名美國律師在1814年創作的詩歌。後被廣為傳唱,唱出了美國的志氣和精神,從而成為美國的國歌。
克里富蘭唱完後,又輪到李鴻章。這一回,李鴻章不緊張了,他想,國歌——代表自己國家的歌,恐怕沒有超過唐詩的了,用可以說是“國粹”的唐詩作為國歌,應該是很得體的,于是李鴻章想到了一首內容頗有豪氣的唐詩,詩的作者名曰王建,詩曰︰
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雲車駕六龍。
人們都認為,這首詩的內容確實有點王者之氣,似乎能扯上一點國歌的邊,可李鴻章唱出來的調子,依舊是他家鄉的“倒七戲”。
據說,這首國歌後來被傳到北京,配上古樂,還真的有不少人傳唱,成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首國歌。由于它是李鴻章最早使用的,所以後人又把它稱為“李中堂樂”。
大清朝關于國歌的笑話,不止出現在李鴻章此次出使歐美。直到1904年,慈禧太後乘火車視察沈陽時,類似的“喜劇”還在上演。當年,京奉鐵路建成,慈禧太後乘火車去沈陽。當列車經過天津站時,袁世凱帶領屬下列隊歡迎。不知是誰支招說,要奏樂迎候!按道理,肯定是演奏大清國歌,但當時朝廷並沒有擬定大清國歌, “李中堂樂”也只是大家想起了便唱唱而已,于是匆忙之中,袁世凱令樂隊演奏了法國的《馬賽曲》,這是正宗的法國國歌啊!
然後,陪同慈禧的一名侍從听出來的,但他對慈禧的脾氣是深深領教的,也是出于對袁世凱當時權勢的畏懼,他不敢當面揭穿這件事。事過好長一段時間,這名侍從曾給慈禧提過建議,請求擬定大清國國歌,以免日後再鬧笑話。慈禧當時贊成這個建議,但可能是事情太多,不久她又把這事兒給忘了。
事實上,大清國確實有一首國歌,名叫《鞏金甌》,又被稱為國樂。1910年10月4日,大清國朝廷根據建議,決定由典禮院會同禮部各衙門來創作國樂,要求全國“一本遵行”。這首國樂即為“鞏金甌”,由嚴復作曲,溥侗作詞。歌詞為︰
鞏金甌,承天幬,民物欣鳧藻,喜同袍,清時幸遭。真熙嗥,帝國蒼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意思是︰承蒙上天保佑,當永遠保佑我們固守疆土。老百姓都歡欣鼓舞,慶幸自己生逢盛世,生活幸福、吉祥,心情舒暢。大清帝國有上天保佑,因此會像蒼天一樣,永遠不會塌下來,像大海一樣不會枯干。但這首國樂誕生一周年之後,大清帝國就滅亡了,所以有人說大清朝的國歌有點葬歌。當然,這些都是後事,李鴻章是不知道的。
李鴻章清了清嗓門,唱起了一段旋律舒暢、宛轉回環的曲子︰三河鎮十字路開了門面,東邊賣的是瓜子;西邊賣的是香煙;中間賣的酒和面。針腦線頭樣樣全。到春天,茶葉子六安瓜片;到夏天,綢緞客州烏眉;到秋天,騾馬客湖廣福建;到冬天,皮貨客西口北邊……
1896年6月6日,李鴻章帶領大清國環球使團離開俄國,乘火車西行。他們先後來到了德國、荷蘭,途經比利時,然後來到了法國———
在法國,李鴻章等受到的禮遇顯然是空前的。法國在當時世界上的地位是極高的,它曾是僅次于英國的“世界老二”。後來,才有俄國、德國的後來居上。在越南以及後來的中法戰爭中,法國深深地領教過李鴻章的實力。
李鴻章一行到達法國的時間是1896年7月13日,是法國國慶節的前一天。從巴黎車站到總統廣場處處彩旗獵獵,熱鬧非凡。法國外長漢諾威為大清使團的到來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按照法國禮儀的規定,在檢閱儀仗隊時,兩國首領要高唱各自的國歌,順序是先主後賓,只听漢諾威高聲唱起他們的國歌——— 《馬賽曲》。
世界上最早出現國歌的國家是荷蘭。早在1569年,荷蘭人為抵抗西班牙人的統治和壓迫,哼唱《威廉‧凡‧那叟》沖向敵人,並戰勝了西班牙統治者。荷蘭人從此十分喜愛唱這首歌,這首歌也就被荷蘭人定為國歌。此後,一些別的國家也爭相模仿,制定出自己民族的國歌。
這個問題可把李鴻章難住了。自己的祖國雖有幾千年的文化歷史,但還真的沒有什麼國歌,甚至連國歌這個名字也沒听說過,如今要自己唱國歌,這到底唱什麼呢?
李鴻章還沒來得及想出對策,漢諾威的國歌已經唱完,輪到李鴻章出場了。
“唱戲總不比打仗難吧!”決心下定,李鴻章清了清嗓門,唱起了一段旋律舒暢、宛轉回環的曲子︰
三河鎮十字路開了門面,東邊賣的是瓜子;西邊賣的是香煙;中間賣的酒和面。針腦線頭樣樣全。到春天,茶葉子六安瓜片;到夏天,綢緞客州烏眉;到秋天,騾馬客湖廣福建;到冬天,皮貨客西口北邊……
听著、看著李鴻章一本正經地唱國歌,法國人及李鴻章隨行的人員,一個個都呆立在那兒,只是等著這一歡迎程序的結束。誰也听不明白李相國到底唱了些什麼。可隨行的李經方、李經述兄弟都听得止不住地笑,因為他倆听出來了︰老父親唱的是家鄉合肥小戲“廬劇”。廬劇在當地又叫“倒七戲”,是流行在七大別山和江淮一帶的地方戲。它的唱詞和道白都是純粹的地方土語,吐字十分清晰,曲調也很簡單,老少喜愛、易懂易記。由于這種地方戲內容多以愛情故事為主,所以曾一度被地方政府視為“淫戲”,常遭禁演。李鴻章把這個“倒七淫戲”唱得如此流利,實在耐人尋味。在李鴻章看來,國歌就是“我們國家的歌”,他在情急之中,就隨意選了一首“我們國家(我的家鄉)的歌”,敷衍了這一歡迎儀式上的最大程序。
結束對法國的訪問,李鴻章直接來到英國。離開大英帝國,李鴻章搭乘英國的豪華客輪抵達美國紐約。
在美國,李鴻章受到美國人的熱烈歡迎。李鴻章與美國人打交道的時間很長。在大清朝廷中,幾乎沒有人超過李鴻章。從與洋槍隊隊長華爾打交道,到後來中法、中日戰爭時,請美國人從中斡旋調停,美國人對這位在大清朝廷中的最強的實力派要員是要足夠了解的。
美國總統克里富蘭舉行國宴,歡迎李鴻章的到來。
歡迎宴會上,照例是美國總統克里富蘭先唱他們的國歌《星條旗永不落》。這是一名美國律師在1814年創作的詩歌。後被廣為傳唱,唱出了美國的志氣和精神,從而成為美國的國歌。
克里富蘭唱完後,又輪到李鴻章。這一回,李鴻章不緊張了,他想,國歌——代表自己國家的歌,恐怕沒有超過唐詩的了,用可以說是“國粹”的唐詩作為國歌,應該是很得體的,于是李鴻章想到了一首內容頗有豪氣的唐詩,詩的作者名曰王建,詩曰︰
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雲車駕六龍。
人們都認為,這首詩的內容確實有點王者之氣,似乎能扯上一點國歌的邊,可李鴻章唱出來的調子,依舊是他家鄉的“倒七戲”。
據說,這首國歌後來被傳到北京,配上古樂,還真的有不少人傳唱,成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首國歌。由于它是李鴻章最早使用的,所以後人又把它稱為“李中堂樂”。
大清朝關于國歌的笑話,不止出現在李鴻章此次出使歐美。直到1904年,慈禧太後乘火車視察沈陽時,類似的“喜劇”還在上演。當年,京奉鐵路建成,慈禧太後乘火車去沈陽。當列車經過天津站時,袁世凱帶領屬下列隊歡迎。不知是誰支招說,要奏樂迎候!按道理,肯定是演奏大清國歌,但當時朝廷並沒有擬定大清國歌, “李中堂樂”也只是大家想起了便唱唱而已,于是匆忙之中,袁世凱令樂隊演奏了法國的《馬賽曲》,這是正宗的法國國歌啊!
然後,陪同慈禧的一名侍從听出來的,但他對慈禧的脾氣是深深領教的,也是出于對袁世凱當時權勢的畏懼,他不敢當面揭穿這件事。事過好長一段時間,這名侍從曾給慈禧提過建議,請求擬定大清國國歌,以免日後再鬧笑話。慈禧當時贊成這個建議,但可能是事情太多,不久她又把這事兒給忘了。
事實上,大清國確實有一首國歌,名叫《鞏金甌》,又被稱為國樂。1910年10月4日,大清國朝廷根據建議,決定由典禮院會同禮部各衙門來創作國樂,要求全國“一本遵行”。這首國樂即為“鞏金甌”,由嚴復作曲,溥侗作詞。歌詞為︰
鞏金甌,承天幬,民物欣鳧藻,喜同袍,清時幸遭。真熙嗥,帝國蒼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意思是︰承蒙上天保佑,當永遠保佑我們固守疆土。老百姓都歡欣鼓舞,慶幸自己生逢盛世,生活幸福、吉祥,心情舒暢。大清帝國有上天保佑,因此會像蒼天一樣,永遠不會塌下來,像大海一樣不會枯干。但這首國樂誕生一周年之後,大清帝國就滅亡了,所以有人說大清朝的國歌有點葬歌。當然,這些都是後事,李鴻章是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