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5/15

何嘉文亂吃減肥藥 腎壞掉3/4 水腫13公斤

何嘉文亂減肥腎壞掉3/4 水腫13公斤憂懼醒不來

2013年05月15日

今 暴腫
何嘉文自稱現在53公斤,日前在節目中談減肥辛酸。

【葉文正╱台北報導】33歲藝人何嘉文日前被《蘋果》拍到暴肥臃腫,身材臉蛋都走樣,她上節目稱2011年因亂吃減肥藥大病一場,腎臟炎讓腎臟已壞掉3╱4,得常常驗尿蛋白,否則稍不注意就會「醒不過來」,她坦言怕死,仍不放棄減肥,每天靠有氧運動及飲食控制,希望找回健康。

何嘉文15歲就出道,外型甜美曾是歌壇「小甜甜」,2011年因吃減肥藥導致慢性腎臟炎跟心臟瓣膜脫垂,差點要洗腎,氣管、肝、膽、腸、胃都出問題,服用抗生素跟類固醇後,身高 158公分的她體重從40公斤飆升到60公斤。

不過她說,以前瘦的時候不敢照鏡子,要求完美,反而變胖卻常照鏡子,激勵自己:「一定要瘦下來!」

昔 纖瘦
何嘉文過去身材火辣只有40公斤。

稱已減7公斤

最近轉戰直銷的何嘉文表示,透過飲食清淡不碰甜食,每天跳有氧運動半小時,已減掉7公斤,目前體重53公斤,目標是43公斤。好友透露她感情穩定,與男友David情感如膠似漆,她表示:「希望能在今年結婚,我還要生小孩。」男友與她一樣從事服裝直銷業。

【報你知】腎功能衰竭需終生洗腎

三軍總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陳俊吉表示,有些減肥藥的成分,會造成服藥者腎臟受損,比如含馬兜鈴酸或含高濃度利尿劑或瀉劑的藥物,而嚴重腎臟病患者,可能會因腎功能衰竭,需終生洗腎。
腎臟病患者身體之所以變腫脹,主因之一是患者腎功能下降,造成體內的水分跟鹽分無法排除,進而產生水腫現象,也因患者常有蛋白尿現象,醫師對臨床上懷疑疑似罹患腎臟病患者,常要求其檢驗是否有蛋白尿,因腎臟病患者尿液比一般人含較多蛋白質。

中市教育局長籲國中會考分15級 教育部指會考分三級不變

教育局長批會考 籲分15級

2013年05月15日

 

鄭敏玲╱台中報導
十二年國教明年上路,但超額比序中會考級距分級尚未定調,台中市教育局長吳榕峯昨建議:「應分到十五級距,分得越細對考生越公平。」並砲轟教育部,「將帥無能,累死三軍」,十二年國教這樣重大的教育政策迫在眉睫,卻迄今未定案,造成人心惶惶,對學生和家長都不公平。

恐致超額狀況

吳榕峯昨參加「國中適性輔導列車」記者會指出,明年中投考區免試升學的超額比序以學生志願為優先考量,並以會考級距來評比,不採計才藝競賽加分。
教育部目前初步將國中會考分「精熟、基礎、待加強」三等級,但分級不夠細,恐面臨一堆人在精熟級或基礎級進行競爭,導致超額狀況產生。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建議應再明確標示,最多分到七等級;吳榕峯認為,可分為十五級距,縮短過大的間距。

「作業太潦草」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副署長黃新發解釋,國中會考分三級方向不變,超額比序依日常表現及志願序決定,不會有抽籤問題。

家長張豈勝痛批:「作業太慢太潦草,免試升學的各種比序對學生來說很難真正公平。」

安潔莉娜裘莉為降低罹乳癌風險,已預防性切除雙乳

好勇 裘莉割雙乳防癌

性感女神太前衛 網呼:人類損失

2013年05月15日

安潔莉娜裘莉自爆為降低罹乳癌風險,已預防性切除雙乳。CFP

【綜合報導】被譽為「全球最性感女人」的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昨投書美國《紐約時報》披露,她檢測帶有BRCA1基因突變,罹乳癌風險達八成七,她已接受預防性雙乳切除和重建手術,鼓勵婦女及早檢測、勇於面對;她強調:「不覺得自己少了女人味。」醫師說,台灣女性僅百分之一到五有該基因突變,防乳癌須避免肥胖、酗酒等多重危險因子。

三十七歲的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演出電影《古墓奇兵》走紅全球,八年前和好萊塢男星布萊德彼特(Brad Pitt)交往,兩人生養六名子女但未結婚。

裘莉與男友布萊德彼特有6名子女,但未結婚。資料照片

風險八成七降至五

裘莉昨投書《紐時》自白,她母親五十六歲時因卵巢癌辭世,她檢測也帶有BRCA1基因突變,醫生評估她罹乳癌機率八成七、卵巢癌機率五成,「我決定提早行動。」
裘莉二月二日至四月二十七日接受手術,保留乳頭及乳房皮膚,去除乳腺組織,植入充填物料重建乳房,術後罹癌風險降至百分之五以下。

三個月療程,男友小布全程陪伴,裘莉強調:「他很愛我、支持我,手術每一分鐘都在我身邊。」
裘莉坦言,子女常問她「會不會像外婆一樣死掉」,術後她讓子女看疤痕,告訴他們不必害怕;另鼓勵婦女正視癌症風險,呼籲有遺傳風險者接受基因檢測,了解有利抗癌方式。


此消息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有人直呼裘莉「竟切掉了世界遺產,是人類世界一大損失」,也有人感歎健康最重要,祝裘莉早日康復,並要大家提醒自己媽媽去檢查乳房。曾罹癌的乳癌病友協會秘書長林葳婕認為,切除健康乳房「太前衛也很有勇氣」,裘莉充分展現身體自主權。


十年前與裘莉合拍電影的香港演員任達華稱讚她:「勇敢偉大,內心世界太美啦,大家應該送上祝福。」台灣女藝人若有類似遭遇,多不敢採取如此堅決行動,安心亞說:「家族沒病史,現在醫學發達,有很多療法,萬一真有風險,應不會去做這手術。」

不會建議篩檢基因

林口長庚醫院乳房外科主任陳訓徹說,逾一成白人女性帶有BRCA1基因突變,猶太女性更達兩成,一生中罹乳癌機率約七成;年齡增長、家族史、肥胖、酗酒、壓力大、欠缺運動等,也會提高罹癌風險。

但過去調查台灣女性僅百分之一至五有此基因突變,日後罹癌機率也不會較高,醫師不會主動建議篩檢該基因。乳房醫學會副秘書長廖國秀說,該基因檢測要自費逾十萬元,乳癌不是單一因素致病,除非家族多人罹癌,不一定要篩檢。

「能保留會盡量留」

國泰醫院乳癌中心主任杜世興、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都說,臨床未接獲像裘莉為防癌,積極預防性切除健康雙乳的請求,即使發現單側乳癌,也會審慎評估另一側是否得切除,「能保留還是會盡量保留。」

乳癌小檔案

★現況:據衛生署癌症報告,乳癌為排名第一的女性癌症,國內年增約9600人,約造成1500人死亡
★致病原因:
.年齡、遺傳、長期攝取高脂低纖食物、肥胖、酗酒、壓力、無運動習慣等,皆為危險因子,大多數患者不是單一危險因子致病
.白人女性若BRCA1基因突變,約70%機率日後會罹患乳癌
★手術治療:
.切除腫瘤後,現皆會盡量保留乳頭與乳房皮膚,便於術後重建
.重建前會先置放水袋,約2~3個月後取出,再植入長期填充物
★預防建議:
.減少攝取高脂食物
.月經過後1周內自行檢查乳房,停經女性應每月固定1天檢查
.有家族史或45~69歲女性,每2年接受1次免費乳房攝影檢查
資料來源:陳訓徹醫師、杜世興醫師、廖國秀醫師、衛生署

安潔莉娜裘莉(37歲)

★身材:170公分╱54公斤
★三圍:36C(手術前)、27、36
★婚姻:曾有兩段婚姻,未婚夫為布萊德彼特
★片酬:約6億元台幣
★子女:
.領養:11歲梅鐸斯、9 歲派斯汀、8歲莎哈拉
.親生:6歲夏蘿、4歲諾克斯和薇薇安
★重要作品:1999年《女生向前走》、2001年《古墓奇兵》、2005年《史密斯任務》、2010年《色遇》
★重要得獎: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女生向前走》
.金球獎最佳女配角╱《女生向前走》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

切除健康雙乳防癌 台灣醫師:不建議

2013年05月15日

【動新聞╱綜合報導】針對裘莉因BRCA1基因突變,已接受預防性雙乳切除和重建手術,林口長庚醫院乳房外科主陳訓徹說,逾1成白人女性帶有BRCA1基因突變,猶太女性更達兩成,但過去調查台灣女性僅百分之一至五,有此基因突變,日後罹癌機率也不會較高。醫師不建議台灣女性做預防性切除,也不會主動建議篩檢該基因。

持續2年的敘利亞內戰,奪走超過8.2萬人性命

血淋淋報復 敘反抗軍活吞人心

2013年05月15日

敘利亞反抗軍與政府對抗2年餘,全國死亡人數逾8.2萬人。路透

【簡竹君╱綜合外電報導】持續2年的敘利亞內戰,奪走超過8.2萬人性命,隨著總統阿塞德以化武對付反抗軍,反抗軍報復手法也愈見殘忍,周日網路出現一支恐怖血腥影片,疑似反抗軍領袖竟持刀,將一名政府軍開膛剖肚、掏出心臟,接著他手捏心臟,對鏡頭大罵政府軍是阿塞德的走狗:「我們發誓會吃掉你們的心臟和肝臟」,說完他果真咬了一大口手上那顆血淋淋的心臟。

這支影片周日上傳到YouTube,畫面中男子腳邊躺著一名著軍裝的陣亡政府軍,男子對著鏡頭說政府軍是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走狗,被抓到都被會挖心挖肝來吃,並親自示範,他一邊吃,鏡頭外爆出歡呼以及「真主至大」的讚嘆。

 

反抗軍薩卡爾把ㄧ名政府軍開膛剖肚,掏出死者心臟生吃。翻攝網路

褻瀆遺體犯戰爭罪

泯滅人性的影片引發軒然大波,「人權觀察組織」主任布克爾特(Peter Bouckaert)說,經由反抗軍指認,並比對「吃心人」服裝、手上戒指,相信他是反抗軍法魯克旅(Farouq Brigade)創始人薩卡爾(Abu Sakkar)。布克爾特說褻瀆敵軍的遺體為戰爭罪,無論政府軍或反抗軍,觸犯戰爭罪都將面臨審判。

烤政府軍人頭貼網

去年底,YouTube流傳一段反抗軍「敘利亞自由軍」教唆一名約十歲的男童,將被俘政府軍斬首、玩弄頭顱畫面;上月一個總部設於黎巴嫩的親阿塞德組織,公布一張反抗軍燒烤政府軍人頭的照片。

 

敘利亞內戰死亡人數

內戰已逾8.2萬人死

分析家表示內戰的戰場已從街頭巷尾延伸到網路世界,雙方都試圖控制網路,詆毀或威嚇對手;而從其血腥程度看來,內戰已變質成報復性的殺戮。
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Syrian Observatory for Human Rights)周日公布,內戰中確定死亡的人數超過8.2萬人,失蹤人數超過1.2萬人。

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與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前天在白宮記者會上表示,兩國同意對敘利亞加強施壓,以讓阿塞德下台為目標。
歐巴馬表示將繼續查證阿塞德以化武對付平民,卡麥隆則說將倍增對反抗軍的援助,但傾向提供技術,尚未決定是否武裝敘利亞反抗軍。

 

**************************

 

敘利亞內戰

受到阿拉伯之春的影響,敘利亞反對派於2011年1月26日開始,組織民眾和平示威,要求敘利亞政府實行政治改革、恢復公民權利,以及結束自1963年以來實行的國家緊急狀態。

巴沙爾•阿薩德於2011年1月31日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表示自己需要作出改變以適應民眾不斷崛起的政治訴求和經濟需要。根據巴沙爾的改革承諾,當局於4月21日廢除了緊急狀態法;並在8月4日由巴沙爾簽署了允許各派別建立合法政黨的政黨法法令。

2011年3月6日,敘利亞安全部隊在德拉逮捕了約15名在牆壁上塗寫反政府口號的兒童,據稱這些兒童其後遭到了安全部隊的折磨。德拉的民眾情緒受此刺激,造成了敘利亞國內第一次大規模反對阿拉伯復興黨政府的示威活動的爆發。

3月15日,數千名示威者在大馬士革阿勒頗哈塞克德拉代爾祖爾以及哈馬街頭上集會。次日,有報導稱大約3000人被逮捕,數人被殺,但官方並未公布確切的死亡人數。4月18日,又有10萬示威者在霍姆斯市廣場集會,要求巴沙爾下台,敘利亞政府以軍事鎮壓回應。其後,由於反政府遊行不斷持續,加上不明武裝分子多次策動針對政府的襲擊,導致超過8000人死亡,包括大量平民與一部分政府軍士兵。

針對復興黨政府的抗議活動一直持續到2011年7月。政府在一些尤其在北方地區,以採取安全取締與軍事行動回應示威者。德拉、霍姆斯、伊德利卜和哈馬等反政府活動的 中心地區不斷受到政府軍的圍攻,當地的水電也被切斷,大批當地居民以及投靠反對派的政府軍士兵逃亡至土耳其、黎巴嫩以及伊拉克等周邊國家。

在此情況下,受西方支持的敘利亞國外反對派以及變節的政府軍士兵分別組建了敘利亞自由軍以及敘利亞全國委員會,同時基地組織也潛入敘利亞,並與反政府武裝建立了聯繫,敘利亞由此正式進入內戰。

從大體上講,敘利亞政府主要受到來自俄羅斯和伊朗的軍事援助,而敘利亞反對派則受到大部分西方國家、海灣六國以及由穆斯林兄弟會掌權的遜尼派阿拉伯國家的武器和資金援助。

阿盟於 2011年11月開始調停解決敘利亞危機,並派出觀察團負責和平解決敘利亞問題,但由於反對派對觀察團抱強烈異議並要求將敘利亞問題提交聯合國,導致敘利亞安全局勢進一步惡化,同時阿盟要求巴沙爾移交權力以組建過渡聯合政府的倡議亦被敘政府拒絕,阿盟遂於2012年1月28日中止了駐敘利亞觀察團的行動,並於2月初將敘利亞問題提交聯合國。

聯合國大會於2月16日以137票贊成10票反對通過譴責敘利亞巴沙爾政府對人民實施屠殺的決議案,並根據此決議任命安南為聯合國-阿盟敘利亞問題特使,聯合國安理會亦於4月21日派出監督團執行監督停火協議。期間在霍姆斯省胡拉鎮發生的造成108人死亡的暴力襲擊事件引發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與譴責,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互相指責對方為此次暴力襲擊的幕後策劃者。

而反對派於7月18日在大馬士革製造一起自殺式爆炸襲擊造成敘利亞國防部長拉傑哈與副國防部長阿塞夫•舒卡特身亡,更使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之間的關係嚴重惡化。由於其提出的六點和平計劃並未被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武裝接受,安南決定於2012年8月31日後,不再擔任聯合國-阿盟敘利亞問題特使的職務,目前此職務已由阿爾及利亞前外交部長卜拉希米接任。

2013/5/14

孫震:彭淮南把利率弄得那麼低,怎麼能怪民眾一直去買房呢?

孫震:中國是世界經濟唯一希望

  • 2013-05-14 01:55
  • 旺報
  • 【記者戎撫天、張芷雁/台北報導】

▲孫震認為,中國透過擴大內需也幫助其他國家改善經常帳逆差。圖為江蘇無錫2009年底的汽車下鄉展示活動,人氣很旺。(新華社)

 ▲孫震認為,中國透過擴大內需也幫助其他國家改善經常帳逆差。圖為江蘇無錫2009年底的汽車下鄉展示活動,人氣很旺。(新華社)

     《旺報》自2009年創刊後,定期專訪幾位經濟學家,就全球、兩岸及台灣經濟大勢作宏觀解析並就未來趨勢提供建言,孫震是其中一位,《旺報》曾於2009 及2011年兩度訪談他。轉眼又時隔兩年,記者再度到他寓所大樓的公共會客室,這次又訪談超過3個小時才結束。

     3次訪談,記者都提出比較宏觀而開放的題目,希望「剝削」受訪者更多的知識,孫震戲稱,不是訪問而是考試。他是以非常嚴謹認真的態度接受訪談,3次訪問,都在接到訪談題目一星期後,才安排訪談時間,訪談時已寫出3到4張A4紙答案,每個答案都有統計數字支撐,有的數據橫跨10年,足以判斷大勢。

     孫震是經濟學家,中壯年時期在蔣經國時代的經建會擔任副主委,80年代出任台大校長,李登輝時代出任首任文人國防部長,成為一位兼具實務經驗的經濟學家,觀察、批判經濟現象及政府財經決策的力道更深刻。

     過去兩次專訪,孫震都明白指出,世界經濟的希望在中國,這次專訪,孫震講得更清楚,「中國是世界經濟唯一的希望」。但大陸經濟體制改革趑趄不前,十二五規畫揭櫫由出口與投資導向轉型內需與消費導向,依然未見成效,而通膨與房市泡沫危機卻明顯惡化。孫震這句話聽在許多人耳中可能深深不以為然,記者也面露懷疑眼光。孫震拿出預先準備的大綱與統計數據,娓娓道來。

     歐美玩不出新招式

     首先,他分析了美國、歐洲與日本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經濟表現。他認為大蕭條危機雖然已成功避免,2010年景氣也明顯復甦,但2011年到現在經濟還是欲振乏力,就像武俠小說的老招式,已經失效了卻還找不出新招式,經濟就很難脫困了。

     全球經濟有兩個現象,就像鼻子在臉上一樣明顯,卻因為政治原因沒有人願意說明白,而在錯誤道路上繼續前行。第一個現象是民選政府傾向滿足短期需求卻忽視長期努力,造成經濟成長潛力衰退。

     經濟成長長期靠生產力提高,短期則靠需求增加。不幸的是,各國卻把短期性質的需求增加當成長期政策,

一是赤字財政,借錢增加財政支出或減少稅收讓人民可花的錢變多;

二是寬鬆貨幣,增加貨幣數量讓利率下降,使民眾更容易使用分期付款增加消費,甚至投資。

供給增加雖然短期內能增加生產,降低失業率,創造繁榮,但長期而言,卻有嚴重的後遺症,已成為當前世界經濟很多困難問題的癥結所在。

     問題根源貨幣氾濫

     供給學派當道40年後,當初的假設已產生變化,例如以前認為貨幣數量增加,商品價格就會上漲。但1980年代開始商品價格卻始終不上漲,因為全球化後商品擴大自由流動,關稅也降低,各種管制放寬,你一漲,別國的商品就進來競爭,所以商品價格的膨脹率下降。這幾年利率下降、貨幣數量增加,商品價格卻還是不上漲,但資產價格卻拚命上漲。彭淮南總裁把利率弄得那麼低,怎麼能怪民眾一直去買房呢?利率低借錢便宜、房價又注定上漲,當然要去買房子。金融決策者看到貨幣數量增加物價卻不漲,以為自己太厲害了,就鼓勵更多國家增加貨幣供給,造成貨幣氾濫,成為現在許多經濟問題的主要根源。

     孫震從這個架構分析美國、歐元區與日本經濟體遭遇到的困境。

他說,美國靠國內消費促進經濟成長,金融危機後美國的資產縮水12兆美元,負債增加,人民感覺比以前窮,消費便減少了,民間不消費,政府便增加支出,但美國政府財政赤字在2011年7月25日達到14兆美元,占GDP的100%,碰觸上限,沒辦法再增加支出了,只好採取貨幣寬鬆政策,但從QE1到QE2對經濟成長都無效,到2012年9月再實施QE3,目前還沒有預定結束之日。錢增加了,卻沒讓需求增加,因為多的錢被拿去買房、股票或基金等。美國QE政策沒有辦法解決經濟問題,反而讓資產價格上漲。

    歐盟經濟問題,在南歐幾個國家外債太多,形成金融與經濟困境。在採取救急措施後,經濟不成長,物價也不漲,產生了兩難的局面。若物價漲,透過出口賣東西,欠的債大概幾年就能還完,但現在利率降低,物價還是不漲。利率下降、物價不漲的好處現在都變成難處。

日本更糟糕,連續20年經濟低迷,安倍採取貨幣擴張政策,希望CPI上漲2%,但今年3月只漲了0.1%,距離期待的數字還差很多。

日本低估了全球化後商品價格不漲,資產價格反而上漲的現象,過去刺激經濟的方法已經不管用了。

     孫震認為,世界經濟唯一的希望在中國大陸。

大陸在金融海嘯前,經濟成長驅動力是出口,2000年到2007年經常帳順差不斷擴大,最大時擴張到GDP的10%,但民間消費占GDP比例大幅下降,大致從45%降到33%,中國大陸以犧牲國內消費為代價,擴張對外市場來促進成長。這個政策在金融海嘯後已經改變,改採擴大內需政策,用向內陸投資擴大內部需求以驅動經濟成長,縮小對外經常帳的順差。

     大陸擴內需 一線曙光

     這種作法本來就是金融海嘯前很多國家的希望,美國最希望了。美國擴大內需不了,就希望擴大國外市場,但這必須要中國縮小國外市場。 2011年大陸經常帳順差占GDP比例已從10.1%減至2.8%,美國逆差則從6%降到3.7%,美中經濟結構逐漸恢復平衡,這對全世界經濟都是好消息。

     如果大陸從過去擴張出口成功轉變為擴大內需,美國就有機會慢慢增加國外市場,促進經濟成長。

過去美國是世界經濟成長的火車頭,現在中國的經濟占世界經濟的15%,影響力越來越大,大陸透過擴大內需,也幫助其他國家改善經常帳逆差,促進經濟成長,讓全球經濟再平衡。當各國困境還看不到解決方法時,這或許是一線曙光。從這個角度看,是中國在幫助美國經濟恢復活力。

 

22K 全球經濟現象

     孫震認為,台灣一些政治問題,其實來自對經濟問題的錯誤解讀,譬如,台灣為什麼工資不上漲?為何有22K問題?其實這是中國大陸和印度參與經濟全球化,全世界的勞力供給相對資本技術大量增加後的全球經濟另一個現象。

     所有相對高所得國家的工資都下降、一部分勞動密集產業都被低所得國家取代,這些都不是台灣的問題,而是世界的問題。

政府卻推一些提高社會公義的政策,企圖爭取民意支持,但社會公義解決不了市場的問題,世界是平的,競爭也是平的,全球化後資本報酬相對勞動高,工資的所得差距也會擴大,這兩個現象都讓全世界的所得分配趨於不均,這不是掛一漏萬社會公平正義政策所能解決的。

     孫震更對兩岸扭曲的貿易關係心所謂危,他指出,自由貿易雖然是商品的交換,背後則是產業的交換,促成產業結構改變達成更大利益的創造。兩岸貿易台灣光要人家讓利,缺乏競爭力的卻不讓別人進來,結果造成弱勢產業永遠缺乏競爭力,沒有了優勢的產業,怎麼會從自由貿易中得到利益呢?

兩岸ECFA 的利益將會像曇花一現,轉眼就用完了,因為台灣沒有讓產業結構跟著貿易的改變而轉變。

     不願改變產業結構

     他說,自由貿易好處就是可以淘汰低生產力的產業,低生產力產業產品可以進口,多出的勞力就可以集中到生產力高的產業,平均生產力就可以提高,但台灣不願意改變產業結構,要保護勞工,卻不知道勞動自由流動的市場中,勞工會從低生產力流到高生產力。

     最近20年,外資及本國人投資意願逐年降低,孫震歸咎政府不可信賴、政治人物沒有擔當。他說,劉遵義院士曾經說過,俞國華在80年代擔任行政院院長,政績雖然有爭議,但當時台灣開始激烈的政治、經濟、社會轉型,俞國華卻能維持穩定與可預測的經濟環境,讓企業家敢於做長期的計畫與投資,這是俞國華對國家最重大的貢獻。

     李登輝就任總統後民粹當道,馬英九執政期間愈演愈烈,已沒有企業相信政府的承諾,老百姓一反對,政府政策就轉向,核四一搞20年,政府仍然拿不定主意,已沒有人敢做長期投資,造成台灣經濟沉淪。

     孫震指出,將近20年來,政府未再提出有遠見的產業政策,帶領台灣經濟成長,也缺少重大的基礎建設投資,創造經濟活動群聚效應。1970 年代台灣有十大建設,回想過去十年,台北市有什麼改變?台北市是一個很好的生活城市,人情也好,但看不到見證國家進步的重大基礎建設。大陸城市發展靠群聚效應,上海、深圳已經發展成國際大都市,用重大的海、陸、空基礎建設帶動人口成長,將世界、區域的菁華集中起來。

     技術精進只為人作嫁

     台北市只有2、3百萬人口,不足以形成經濟規模,但若加上新北市、桃園、基隆就大有可為。

台北、新北、基隆、桃園難道不能做一個航空、海運的重大整合投資創造群聚效應嗎?讓商品和人才都進來,利用台灣的優勢去跟大陸做生意、跟上海競爭。他說,「難道我們甘願做二流的、甚至變成三流的城市,這點我是很悲哀的。」

     孫震也注意到台灣企業缺乏產品創新,只能做技術精進現象對台灣經濟的不利影響。

他說,他主持有庠科技獎11年,看到台灣人才輩出,但台灣一流人才並沒有太多舞台將科技能力轉化為生產力,才華、專長都發揮不出來。

因為企業缺乏產品創新,所有努力都放在技術創新,在技術上鑽牛角尖,從微米做到奈米,在「紅海」中殺得頭破血流,只是為人作嫁,替別人產品做零件,技術越進步,人家殺價殺得越便宜,利潤反被不生產的人賺走。

     倡儒家思想3個原則

     近年孫震積極倡導以儒家思想提升經濟倫理與企業社會責任,經常就此主題發表演講。他認為,資本主義靠膨脹物欲帶動經濟成長,地球資源被大量消耗。這在以前只有少數國家追求快速成長的時代還可以支持,但全球化後,世界70億人口都要膨脹物欲,地球是無法負擔的。

     工業革命後,大家認為科技可以無窮進步,所以資源供應無窮,經濟也可以不斷成長,但現在大家發現,資源還是有限的。儒家思想產生在資源有限的時代,認為人必須節制物欲。但物欲節制後經濟將會衰退,因此,制度也必須跟著改變,要在有限資源裡大家一起過好日子,制度該怎麼調整是要討論的問題。

     儒家思想也強調,要把倫理放在利益前面,追求利益的同時也要守住公平、正義的原則,不傷害別人;但當人把利益放在公平、正義之前時,緊要關頭就忘了倫理,做出昧著良心的事,這就是資本主義時常發生倫理危機的原因。節制物欲、擴大愛心、將倫理放在利益之前,這3個原則將是儒家思想未來帶給世界經濟的貢獻。

清末代皇帝溥儀退位,是隆裕太后拿了袁世凱兩萬兩銀子賄款?

太后受賄 清末代皇帝黯然退位

  • 2013-05-14 01:55
  • 旺報
  • 【記者徐尚禮/綜合報導】

▲1908年12月2日,年僅3歲的愛新覺羅.溥儀即位。這是溥儀2歲時的照片。(新華社)

 ▲1908年12月2日,年僅3歲的愛新覺羅.溥儀即位。這是溥儀2歲時的照片。(新華社)

▲袁世凱。(本報系資料照片)

 ▲袁世凱。(本報系資料照片)

     末代皇帝溥儀退位之謎,溥儀不是有所隱瞞,就是一生都被蒙在鼓裡。如今大陸傳記作家賈英華揭開百年歷史之謎──隆裕太后拿了袁世凱兩萬兩銀子賄款,退位和辛亥革命沒有直接關係。

     英國《每日電訊》報近日在北京採訪了熟悉溥儀的作家賈英華,他說:「彼時種種是如此敏感,要到百年後才揭祕。」60歲的賈英華,今年3月底以《末代皇帝的傳奇人生》獲得中國傳記文學獎。

     溥儀於1908年12月2日即位,登基後,改年號為宣統。1912年2月溥儀的養母、隆裕太后簽署退位詔書,將溥儀拉下龍椅,結束大清268年統治。

     賣光緒龍袍增財源

     賈英華說,清末賄賂公行極嚴重,但宮中財源困窘,甚至把光緒皇帝好幾件精製龍袍(lavish silk robes)送去典當;在宮外,百姓要求廢除帝制的革命聲勢浩大。清室不得已只好再重用袁世凱。

     袁通過勸誘、威脅、向宮內行賄、逼宮,袁不僅賄賂了隆裕太后,還收買她最貼身的太監小德張、及宮內最有權勢的人物之一慶親王奕劻。奕劻在匯豐銀行存有兩百萬銀元,這就是賄款。同時,小德張拿到了數目相當的賄賂款,相當於今天的10億英鎊。使他得以在天津老家蓋了一座豪華的房子。

     袁世凱使計嚇隆裕

     作為回報,小德張告訴隆裕,簽了退位詔書,就能發財;不簽,可能落得像法國路易十六被砍頭的下場。

     賈英華引用現保存在中南海的檔案指出,「袁世凱當時與俄羅斯大使館的關係友好,他叫俄方使館寫一封信告知隆裕,如果她不簽退位詔書,西方列強就要強迫退位」。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並未提到太后受賄,反而描寫隆裕左右為難。例如太后嘆氣道:「我何嘗要共和,都是奕劻跟袁世凱說的,革命黨太厲害,咱沒槍炮,沒軍餉,打不了這個仗。」但溥儀知道小德張「早被袁世凱餵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