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6/30

3G行動上網吃到飽沒了? 業者擬分級收費

3G行動上網吃到飽沒了? 擬分級收費

  • 2011-06-30
  • 中國時報
  • 【林上祚/台北報導】

     3G行動上網塞車,最近臉書上有網友聯署抗議中華電信,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副主委陳正倉表示,部分民眾申辦3G上網吃到飽方案後,長期占用頻寬,是行動上網塞車原因之一。NCC擬同意業者提出分級收費制度,解決網路塞車問題。

     電信業者統計,大多數3G行動上網用戶每月下載的封包數都在1GB以內,但有少數用戶長時間掛在網路上。陳正倉表示,為避免少數用戶占用行動上網頻寬太久,NCC考慮讓中華電信等電信業者,就行動上網費率給予差別化訂價。

     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協理林國豐說,行動上網頻寬不可能像固網一樣,可大幅度擴充,世界各國行動電話業者,包括美國AT&T、Verizon、Sprint等,都已取消上網吃到飽費率。

     為了讓所有行動上網用戶可公平使用頻寬,日本NTT DoCoMo甚至明白規定,行動上網不能下載影片、不能打skype網路電話、不能使用P2P軟體,香港也有類似規定。獨獨台灣行動上網用戶把吃到飽當成天經地義的事。

     林國豐說,中華電信為提高3G行動上網速率,每年網路投資金額高達三、四十億元,中華電信將會與消費者溝通後,決定是否就行動上網費率進行差別訂價。

花9億救活499人....柯文哲:葉克膜被濫用

健保花9億救499人 柯文哲:葉克膜被濫用

  • 2011-06-30 01:07
  • 中國時報
  • 邱俐穎、張翠芬/台北報導

中央健保局昨日公布統計數據,去年國內有一一二六人使用葉克膜(見圖,本報資料照片/姚志平攝),其中四九九人存活,總醫療支出達九億元;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質疑台灣「葉醫師」被濫用得太離譜了。

中央健保局昨日公布統計數據,去年國內有一一二六人使用葉克膜(見圖,本報資料照片/姚志平攝),其中四九九人存活,總醫療支出達九億元;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質疑台灣「葉醫師」被濫用得太離譜了。

 中央健保局昨日公布統計數據,去年國內有一一二六人使用葉克膜(見圖,本報資料照片/姚志平攝),其中四九九人存活,總醫療支出達九億元;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質疑台灣「葉醫師」被濫用得太離譜了。

 柯文哲說,美國人口是台灣的十三倍,廿年來使用葉克膜人次約四萬多,平均一年約二千人,約台灣的二倍,台灣的使用頻率確實偏高。

 中央健保局說,去年使用葉克膜患者每人平均住院廿二.五一天,但實際使用葉克膜四.二五天,使用最久達六十四天。葉克膜病患平均每人總醫療費約七十九萬,其中支付葉克膜費用近十五萬,占病患總醫療費用二成。使用葉克膜,存活率接近五成。心臟外科、內科的使用者占一半,其次外科;使用葉克膜以醫學中心最多占六十五%。

 國內葉克膜權威、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頗為質疑。他說,台大醫院葉克膜存活率達四十九%,但平均使用天數為九.二五天。也就是說,存活率愈高,平均使用時間應愈長。依健保局統計,葉克膜使用才四天,存活率達四十四%,他認為這數字「太奇怪」。

 很多家屬都對葉克膜過度期待,柯文哲說,「救活後若成為植物人,或很快就往生,有什麼用?」他認為,台灣一年有一千多人使用葉克膜,健保花費近十億,這還不包括家屬自負額及看護費用和家人身心的種種負荷。健保局有必要公布使用葉克膜後一年存活率,才能進一步解讀葉克膜使用效益,並檢討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時候不該用。

楊志良批長庚愛賺錢,乾脆改名台塑醫院

楊志良批長庚愛賺錢 吳德朗回批沒法治觀念

  • 2011-06-30
  • 新聞速報
  • 【中廣新聞/陳奕華】

    前署長楊志良出書,不改大砲性格,直言對某些醫界大老不滿,更質疑長庚醫院要是依照最高顧問吳德朗的經營理念,乾脆改名台塑醫院,全力賺錢,不要戴上財團法人的帽子,對此,吳德朗氣憤指出,長庚屬於非營利性醫院,盈餘的錢屬於醫院基金會的基金,依法有一定運用流程,主管機關是衛生署,回批楊志良沒有法治觀念,早點離開署長位置是對的。

    前署長楊志良出書不改敢言性格,再度對醫界大老開炮,書中點名醫院協會理事長、長庚醫院顧問吳德朗,指出有這種認知錯誤的理事長,難怪台灣有些財團法人偏離應有的組織行為模式,認為長庚要依照吳德朗經營理念,應改名為台塑醫院,全力賺錢,而不是財團法人。

    對此,長庚醫院最高顧問吳德朗氣憤的表示,醫院要不要賺錢,不是他可以胡說八道,何況長庚屬於非營利性醫院,經營的盈餘歸屬醫院基金,如何運用由董事會決定,主管機關是衛生署,法律規定的清清楚楚,不是楊志良先生想說什麼就可以說什麼,曾任衛生署長的他,卻沒有法治觀念,早點離開是對的。

    「我非常非常覺得surprise,當了衛生署長還那麼沒有常識,衛生署長是公僕,他是我們國家委任他來辦事情,他沒有什麼權力,沒有什麼自己要做什麼,就自己做什麼,連這點觀念都沒有,我想他早點離開那個職務是對的,他沒有資格做衛生署長,衛生署長是公僕。」

    吳德朗也強調,當初他認同董事長為服務台灣廣大民眾辦醫院的理念,回台投入經營,三十多年來,本著服務民眾,尤其幫助中低收入戶的信念,過去長庚多次被選為人民最信任醫院第一名,強調只要人民有不滿意的地方,絕對檢討,不是楊志良說什麼就是什麼。

2011英國QS調查 理工世界排名 MIT冠全球 台大化工土木和電機等科系進百大

全球理工科系評比 台大3系進百大

根據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公司最新公布的調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包括資訊科學等5個理工科系方面,排名世界第1;國立台灣大學在電機工程、土木工程及化學工程等3個科系進入世界前100大。

總部位在倫敦的QS公司今年首次依科系進行全球大學排行,率先推出資訊科學、化學工程、土木及結構工程、電子和電機工程學、及機械工程等5個科系進行評比。研究人員根據雇主評分、學術聲譽、及研究品質等3個標準, 2010年5月到7月對1萬3000名大學教職員,及5000名雇主進行調查。調查顯示,這5個主要理工科系的前10名大學,幾乎都在美國,少數在英國。

台灣的大學以台大的排名最佳,資訊科學系全球排名在101到150名之間,清華大學的排名也在101到105之間。
化學工程系方面,台大在51到100名之間,清華大學在101到150名之間。
土木及結構工程系方面,台大在51到100名之間,成功大學與交通大學都落在151到200名之間。
電子和電機工程學系方面,台大排名在51到100名之間,清華大學在151到200名之間。

QS公司研究部主任梭特(Ben Sowter)告訴中央社記者,台灣的大學在雇主評分這個項目得分較低,顯示台灣地區以外的雇主對台灣的大學認識有限,有可能是這些理工科系的學生畢業後大多留在台灣就業,很少到海外工作。梭特表示,在接受調查的理工科系中,資訊科學系最為普遍,保守估算,排行榜上的大學是世界前2%,台灣有2所大學上榜足以自豪。

根據調查,資訊科學全球前10大的大學依次為:麻省理工學院(MIT)、史丹佛大學、劍橋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多倫多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排名第26,香港大學排名第41,中國大陸清華大學排名第43,北京大學排名第45。
化學工程全球前5名大學依次為:麻省理工學院、劍橋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牛津大學、史丹佛大學。
土木與結構工程全球前5名大學依次為:麻省理工學院、史丹佛大學、劍橋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世界大學聲望 台大進百大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最近公布2011世界大學聲望排名,美國哈佛大學居冠,華人地區以新加坡國立大學27名最高,至於台灣只有台大打入百大,排名第81到90名。

台大研發長陳基旺指出,對大學聲望調查相當主觀,目前不同的大學排名愈來愈多,台大自己已訂定努力的目標,也持續朝目標努力,各種排名只是當作參考,不會受結果影響。

泰晤士報針對世界大學進行排名,多年來都跟QS合作,前年拆夥,各自發表大學排名,泰晤士報去年跟Thomson Reuters合作,Thomson Reuters是國際大型資料庫公司。泰晤士報去年9月才公布2010大學排名,哈佛大學仍然為世界第一,第二、三名為加州理工大學和MIT,香港大學排名21名,勝過排第6名的東京大學,居亞洲之冠,北京大學排37名;台灣4校進兩百大,排107名的清大勝過115名的台大。

但最近又上網公布2011年世界大學聲望排行,結果顯示,哈佛大學為榜首,亞洲以日本東京大學表現最佳,排名第8;排名第27名的新加坡國立大學為華人區第1;大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擠進百大,分居第35名、43名,台大則排名第81到90名區。

泰晤士報高教特刊在官網解釋這項排名使用的資料,是去年大學排名的資料,去年大學排名使用的資料除了聲望,還包括學校規模等,但是這份排行並只單獨抽出聲望部分。

全球大學排名愈來愈多,但最近才來台演講的國際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指出,「現在大家重視大學的排名是過時的概念」。大前研一解釋,因為現在排名前面的都是有歷史特色的學校,大學應該發展特色和品牌,在專業上提供好的師資等,並受學生肯定。

延伸:http://www.ntuce-newsletter.tw/vol.42/T1_1.html

賴世昌高普考11次上榜 再登博士班榜首

高普考11次上榜 再登博士班榜首
更新日期:2011/06/27 02:54 吳江泉/屏東報導
中國時報【吳江泉/屏東報導】
「讀書要有方法,一般人反覆死背,我是讀過一次就要記得」,曾通過十一次高普考的考試怪傑賴世昌,四進三出公務部門,目前擔任屏東地政事務所政風室主任,最近報考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班,又以第一名錄取。
五十二歲的賴世昌說,讀書方法百百種,但要在短時間內博覽百書,得靠有效率的記憶,像希臘三哲人如何記住?他就用賭博來聯結,祖師爺蘇格拉底用台語「輸嘎落底」、徒弟柏拉圖「別來賭」、亞里斯多德「安呢輸得對」,當然還有圖像、諧音、抽關鍵字等方法。

 
「要用已知道來記未知」,賴世昌說,卅六計要怎麼記?第一計瞞天過海,就想像在墾丁看日落沉入海底前「海天一線」;第二計圍魏救趙,因為鴨、鵝經常會咬小男生的生殖器,必須圍「二」救趙;第三計是人生脫離不了三把刀,剪刀、菜刀、剃頭刀,三把刀都能殺人,是謂第三計借刀殺人。

賴世昌說,他以前念高職,史地總是不及格,繪畫很有天份的他,但連藝專都考不上,當完兵只好讀屏東農專夜校,結果還是二一差點被死當,只好休學。

後來他找到有效率的讀書方法,像八國聯軍就用「餓的話每日熬一鷹」來吃,不必死背就永遠記住哪八國。

「想考好試,得先蒐集考試方向」,賴世昌說,準備好了再看考題,是浪費時間的做法,要先研究過去如何出題,蒐集考試方向再來讀,他用兩個月時間準備博士班考試,總共買了廿萬元的書籍,從法學碩士跨界到教育領域,就是用略讀、快速記憶、立體對照章節等各種方法完成。

在念完法學碩士後,他繼續攻讀教育博士,賴世昌希望把過去廿多年來讀書、記憶、考試的自修領悟經驗與理念進行學術研究,將在五年內完成「記憶策略在公職考試上應用之研究」博士論文,教大家不要用死背方法讀書,才會快樂地念書。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7/4/2u08i.html

土木系生竟沒資格考土木技師(呂良正)

土木系生竟沒資格考土木技師(呂良正)
近一年來考選部針對土木相關技師如土木、結構、大地技師等考試做出兩項改革草案,且即將通過。第一項是考試分兩階段,初試通過後加幾年工作經驗得參加複試,複試通過才取得技師證照。此項改革是個大進步,可以錄取到有實務經驗且最適合的人。第二項是有關報考資格,目前憑土木、營建系畢業證書即可報考土木技師,相關科系報考者,需審查是否滿足考選部所訂之修課規定。此辦法行之多年,執行容易也沒什麼問題。第二項草案擬將報考資格一律改為審查制,這是一個大退步。
針對上述三種技師,考選部已擬出需修習之課程領域並於每個領域列舉出課程名稱。以土木技師為例,分為七個課程領域,考生必須於每個領域至少修一學科,每一學科至多採計3學分,合計至少七學科20學分。為了簡化審查,系可將開授必修課程送考選部按上述修課規定審查,通過者該系會被公布,其畢業生可直接報考不必被審查,效期4年。
上述七個課程領域,第五是工程施工,第六為營建管理。這兩個領域所列舉的大多數課程在土木或營建系不是沒開就是選修,甚至有的系會發現這些課沒有一門是必修,如果是這樣,那很慘,該系畢業生要考土木技師就得被逐一審查。通過審查只是取得應試資格,需要這麼複雜嗎?假定某土木系學生在校未曾修過營建管理領域內所列舉的任何課程,按新方案是永遠沒應試資格的。土木系畢業生不能考土木技師,很慘吧? 不,是很荒謬! 試想該學生畢業後進到職場,認知到營建管理的重要性,於是努力自修且深具心得,這樣的學習態度絕對是正面也值得鼓勵,那為什麼他連應考資格都沒有?擔心他營建管理這科考不好嗎?考不好就不會被錄取,會影響什麼嗎?
悖離教育本質
考選部若執意通過本應考資格草案,勢必多數或幾乎全部土木、營建系會修改必修課程以符合規定。到現在為止,我還沒仔細去看我們必修課是否符合應考資格草案。說實在,如果不符,本系絕不貿然去改,修改是看需要而不是配合政策。本系在今年英國QS大學土木系評比中排名世界第54名,此足以肯定各方面的成果。除精進研究外,本系更致力開授符合時代潮流的課程並定期做課程檢討與改革,實際上其他學校也是如此。培育技師只是土木教育的一環,大學教育是多元的,人才培育是多樣的,系所最好能發展各自特色。因此雖然都是土木、營建系,但不同學校可能因教師規模、資源及發展重點不同而會於課程設計上有不少差異,這絕對是好事。請問考選部認同這些觀點嗎?又考選部對於課程規劃會比學校老師更內行嗎?考試領導教學難道也將發生在大學嗎?
個人曾參與草案初期討論,會議上提出的意見明顯與考選部長官的想法不一致,後來再也沒受邀與會了。據了解,對於其他類技師(如環工、電機),考選部也已擬定類似應考資格草案,但對此項一定會造成軒然大波的草案,考選部並未完全諮詢及尊重相關系所意見,而是一意孤行且完全悖離教育本質。
作者為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系主任

原文: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488924/IssueID/20110628

***********

不久前的某個禮拜~考選部的長官來學校演講~
主要內容有:

1.技師改成學程制(就是依修過學分來認定,現今為學歷制)為報考資格
2.將技師改為2階段考試,第一階段通過後(考選部承認你為"準技師") ,分發到"政府(考選部)"認可之顧問公司,或營造場等等做能力養成,需2-4年後考第二試考過第2試才有及格證書喔

P.S :這是考選部XX司長和XX課長,來XX科技大學報告說的(一切還沒有定案!!!!不要筆戰)

原文:http://bbs.civilgroup.org/viewtopic.php?t=6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