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2

預防癌症的秘訣

預防癌症的秘訣十分簡單,就是常吃鹼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廢物的累積,因為酸化的體液環境,是正常細胞癌變的肥沃土壤,調整體液酸鹼平衡,是預防癌症的有效途徑。

A)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吸煙,世界衛生組織預言,如果人們都不再吸煙,5年之後,世界上的癌症將減少1/3;其次,不酗酒。煙和酒是極酸的酸性物質,長期吸煙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體質。

B) 不要過多地吃鹹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年老體弱或有某種疾病遺傳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鹼量高的鹼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C) 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可見壓力是重要的癌症誘因,中醫認為壓力導致過勞體虛從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的沉積;壓力也可導致精神緊張引起氣滯血淤、毒火內陷等。

D) 加強體育鍛鍊,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

E) 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癌症。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鹼性體質,使各種癌症疾病遠離自己。

F)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發黴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新華網)

淋巴癌的認識、治療、預防

http://hk.huaxia.com/zt/sh/09-035/index.html

談惡性淋巴瘤的化療及其結果

談惡性淋巴瘤的化療


2009-06-09 14:08:47 華夏經緯網
惡性淋巴瘤是淋巴細胞起源之惡性腫瘤,俗稱淋巴癌,可以發生在全身各部位,由於淋巴細胞起源不同及病理組織分類不同,對治療的反應及結果也有很大的差異。從以前到現在臨床醫師及病理醫師都一直努力的去尋求各種分類方法,及找尋與治療效果有關的預後因子,以提供較適當的治療方式。
本文將針對不同型態之惡性淋巴瘤接受何種化學藥物治療及其治療結果分別說明如下:

一、何傑金氏病(何傑金氏淋巴瘤)之治療:

何傑金氏病的治療方法和其預後與其臨床期別及有無危險因子有相關性。何傑金氏病之危險因子包括胸部縱膈腔內腫大的淋巴腺超過胸廓直徑的三分之一,淋巴腺以外的疾病,脾臟受侵犯,及三個以上的淋巴腺部位受侵犯等。若病人為臨床上第一或二期而無危險因子存在,則可以放射線照射治療,其五年之存活率達95%。若有危險因子存在時則可考慮以ABVD化學藥物治療二療程後,再加上放射治療以增加療效。

當病人為臨床上第一或二期及有一個以上之危險因子時,或臨床上第三期而無危險因子時,其治療方法需包括四個療程之MOPP(COPP)及ABVD化學藥物治療及放射腺照射治療,以此方法治療結果,其五年之存活率可達80%。當病人為較晚期發現如第三期並有危險因子或第四期之病人,則需接受六至八個療程之MOPP-ABVD化學治療。當病人接受標準治療後,無法獲緩解獲疾病又復發時,需考慮第二線之化學治療或高劑量化學治療及自體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做為救援治療。當病人接受治療後獲得長期存活時,有可能因曾接受化學藥物而引起第二種惡性腫瘤,按統計資料在治療3至10年後有.2%的病人產生劑型骨髓白血病,約有77-86%的病人有生殖功能不全的問題。

二、非何傑金氏淋巴瘤之治療

非何傑金氏淋巴瘤是由B淋巴球或T淋巴球起源之惡性腫瘤,由於細胞型態,病理組織型態及其他預後因子不同,將選擇不同之治療方式,其治療之結果已將有所差異。

非何傑金氏淋巴瘤預後之不同可分為低惡性度、中惡性度及高惡性度非何傑金氏淋巴瘤。

A.低惡性度非何傑金氏淋巴瘤:

包括小淋巴瘤有效之化學藥物有cyclophosphamide, chlorambucil, prednisolone及fludarabine,一般病人之平均存活期約為6至8年,其10年之存活率約為40%,對結節性小細胞淋巴瘤第一或第二期病人可使用全淋巴腺照射之治療,對第三期或四期病人則可考慮以延遲治療、放射治療、單一化學藥物治療及自體骨髓移植之治療,醫師將針對每一病人可能因何種治療獲得最大的好處而選擇適當治療方法。對結節性大細胞淋巴瘤第一及二期病人之治療則採取四療程之CHOP化學藥物治療及放射治療,可使84至90%的病人獲得長期存活。對第三或四期結節性大細胞淋巴瘤病人使用CHOP或其他加強之化學藥物治療,5年存活率為58%。

B.中惡性度非何傑金氏淋巴瘤:

主要以瀰漫性大淋巴細胞淋巴瘤為主,對第一、二期病人接受CHOP化學藥物治療或加上放射治療,其4年存活率可達73%,對第三、四期接受CHOP化學藥物治療後其三年之無病存活率約為41%。

C.高惡性度非何傑金氏淋巴瘤:

可採用傳統的CHOP化學藥物治療或各種化學藥物結合之化學治療,其2年無疾病存活率在第三期病患約為61-92%在第四期病患約由17%至87%不等。對淋巴芽球性淋巴瘤之治療則採用類似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之治療方式,其3年之無疾病存活率約為53%-58%。

化學治療對淋巴瘤病人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化學藥物治療也可能產生嘔吐、噁心、禿髮、白血球減少、感染、口腔潰瘍等副作用,也可能引起心臟毒性之副作用。據估計約有5%的病人可能會因接受化學治療而危及生命。

總之,惡性淋巴瘤是包括各種細胞型態,病理組織型態及臨床預後因子不同之一群惡性淋巴腫瘤,醫師需明瞭病人所罹患的是哪一種類的淋巴瘤,考慮其年齡、健康體能狀況、心肺功能等,再決定採用何種化學藥物治療。同時需注意其產生之副作用,使病人獲得最好的療效。
(39健康網社區 )
*************************************************************************

淋巴癌診療室一
即便惡性淋巴瘤,化療成功機會高
撰文/謝政毅醫師

《特別企劃》王先生,才剛退休準備享清福,卻因為脖子旁長了像硬幣大的腫塊開始一連串的檢查。當醫師宣佈是惡性淋巴瘤時,全家人都傻住了。當時王先生的第一個想法是:「淋巴是一道人體的免疫防線,如果淋巴系統都罹癌了,那還有辦法嗎?」王先生的家人開始尋求偏方…,王先生就在治療與不治療之間猶豫不決。

淋巴癌到底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可怕?真的無法治療嗎?有位被診斷「第三期B-細胞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病友,在聽到這複雜的名詞時,心裡涼了一大截,但在看了很多資料後他才知道淋巴癌其實治癒率算是非常高的,所以他說,如果可以選擇罹患哪一種癌症,他會毫不考慮選擇淋巴癌。因此,雖然癌症很可怕,要先知己知彼,可不要還沒開始打戰就先投降了。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癌症希望協會常務理事謝政毅說惡性淋巴瘤是淋巴系統不斷增生而造成的一種惡性腫瘤,簡稱為淋巴瘤,雖然它是一種癌症而不是良性腫瘤;但它卻是目前少數幾種可以用治癒或長期緩解的癌症之一,所以每一個淋巴瘤患者,都應接受詳細的檢查和評估,配合醫生的指示積極治療及追蹤,以戰勝癌症並預防復發。

與一般癌症不同的是,淋巴瘤的主要治療方式是化學治療,而非手術治療。

但何杰金氏症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兩者的治療不同。

一般而言,何杰金氏淋巴瘤的預後較好,其治療主要方法是單獨或合併使用放射線治療及化學藥物,目前五年存活率已可達約90%, 10年存活率也增至80%。

對於第一期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患者,通常只在受侵犯的部位施予放射治療; 而第二、三期患者,則會針對周圍地方或淋巴結給予放射線治療,並合併化學治療; 若是第四期患者,化學治療則是主要的方法,甚至如有合適的捐髓者,必要時可做骨髓移植。

近年來,也發展出一種生物製劑治療(就是所謂的標靶治療),因為90%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B細胞上會有CD-20表面抗原的表現,所以用一種抗CD-20的單株抗體製劑 Rituximab (商品名: Mabthera莫須瘤)與CD-20表面抗原結合,以引起體內免疫反應,消滅淋巴瘤細胞。因為這種標靶治療是針對CD-20表面抗原的細胞,所以不會像化學治療一樣傷及正常細胞,病人的用藥後的副作用也會少一些。

國外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傳統化學處方合併標靶治療,可以大幅提高整體緩解率、存活率及延長存活期。在合併使用之下,第一期或第二期淋巴瘤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可以有80~90%, 第三期或是第四期的五年存活率則有30~50%。

所以,惡性淋巴瘤算是一種治療率極高的癌症,如果能早期發現並配合醫師的建議和治療,大多能回復健康的生活。在近半年的療程中,家屬及朋友的支持和鼓勵是很重要的。切勿誤信坊間另類療法或偏方而放棄正規治療,治療中若要服用中藥,也應找合格的中醫師並與主治醫師充份討論,這樣才能好好接受完整的治療。治療後也要定期追蹤檢查,如此才能享受新生命。

罹患低惡性第二期淋巴癌的張太太說「若非對淋巴癌有充分的認知與理解,否則以平時對化學治療深感恐懼的感覺,我很可能在第一時間就會放棄正規治療,跑去擁抱民俗療法、秘密偏方了。我很慶幸我堅守立場,配合醫師的治療,順利完成療程,現在才能重回熱愛的職場。」希望每個淋巴瘤的病人或家屬也都能學習這種「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精神,您可以上癌症希望協會的淋巴癌宣導網站www.08i.org.tw尋找更多資訊,幫助自己或幫助親友。

******************************************************************************

專家談淋巴癌的預防與治療


2009-06-09 14:21:54 華夏經緯網

淋巴瘤是起源於淋巴系統的惡性腫瘤,分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大類。在亞洲地區,非霍奇金淋巴瘤發生率遠高於霍奇金氏病,大約為9:1,由於惡性程度更高、預後更差,所以一般談到淋巴瘤就是指非霍奇金淋巴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病理分類原則,非霍奇金淋巴瘤細就可分為約30余種亞型,有的病情進展較慢,有的則來勢兇猛,並且不同亞型治療方法並不一樣。所以李鈺可能非常不幸的遇到了來勢兇猛的高危淋巴瘤,因為對於早期低危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臨床上可以做到治愈。

淋巴瘤的發病率增長速度快

淋巴瘤是起源於淋巴網狀系統的惡性腫瘤,多發于淋巴結和/或結外淋巴組織。淋巴瘤有逐年增多的趨勢,全世界患者有450萬以上,是發病率上升最快的腫瘤之一。

惡性淋巴瘤有兩種,一種叫霍奇金淋巴瘤,還有一種叫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發病率比較平穩,某些地區發病率還有些下降,但是臨床上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發病率是持續增加的,不光在中國,在整個世界,尤其是發達國家都是這樣。

目前,全球平均每9分鐘就有1個新發病人。我國淋巴瘤發病率為0.02‰。每年新增患者約2.5萬人,死亡人數近2萬,淋巴瘤的威脅正在迅速顯現。上海有資料表明,每年淋巴瘤發病率的上升率大概4%。在我國,在惡性腫瘤發病率排名中,男性佔第9位,女性佔第10位。非霍奇金淋巴瘤可發生於各年齡階段,高發年齡為45~60歲。

為何淋巴癌常見於年輕、壯年的這段年齡

從很小的兒童到很大年齡的老人都可以發生淋巴系統的腫瘤,因為淋巴系統是人很重要的免疫器官,20歲--40歲是人的青壯年時期,淋巴系統處於一個非常活躍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出現腫瘤的病人相對就比較多。

淋巴瘤的常見症狀

一、局部表現:

1、淋巴結腫大:是淋巴瘤最常見、最典型的臨床表現。包括淺表和深部淋巴結。腫大淋巴結的特點為無痛性、表面光滑,多可推動,質地韌。早期活動,孤立或散在,晚期相互融合,與皮膚粘連,不活動,可形成潰瘍。淺表淋巴結以頸部、腋下和腹股溝等處多見,深部以縱隔、腹部和盆腔多見。

2、淋巴結腫大引起的壓迫症狀:多數患者早期無明顯症狀,隨著腫瘤增大,可以壓迫附近的氣管、食管、靜脈等造成咳嗽、呼吸困難和吞咽困難。如果發展迅速,可發生上腔靜脈綜合徵。

二、全身症狀:

常有全身無力、消瘦、食欲不振、盜汗及不規則發熱等全身症狀。持續發熱、多汗、體重下降可能標誌疾病進展,預後不佳。晚期患者常出現貧血,進行性貧血和血沉加快也是判斷淋巴瘤發展與否的一個重要指標。

三、結外病變

除淋巴組織以外,身體任何部位都可發病,其中以胃腸最為常見,可有上腹痛、嘔吐、腹瀉和腸梗阻等症狀。此外肝脾受侵可引肝脾腫大,發生黃疸;骨骼受侵可表現為局部疼痛和骨折;皮膚受侵可有瘙癢症和癢疹;扁桃體和口、鼻、咽部受侵犯,臨床有吞咽難、鼻塞、鼻衄等。

確認亞型、選對初治方案是淋巴瘤治療關鍵

臨床醫師和患者在淋巴瘤的診治過程中需要始終明確三方面內容:淋巴瘤的病理類型、淋巴瘤的擴散情況以及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採取合適的治療策略。

診斷方面,隨著免疫學、分子和細胞遺傳學的廣泛應用,使得惡性淋巴瘤的診斷不僅有了統一的標準,而且能更加詳細、準確地區分出各種亞型的淋巴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病理分類原則,非霍奇金淋巴瘤細分為約30余種亞型,有的病情進展較慢,有的則來勢兇猛,不同亞型治療方法並不一樣。

由於不同病理亞型的淋巴瘤的臨床表現、治療原則和預後均不相同,因此,中國抗癌協會惡性淋巴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腫瘤醫院副院長朱軍教授強調:“早期明確病理診斷和病理亞型、準確臨床分期、恰當的治療方案是獲得最佳治療效果的前提。而活檢是一種簡單易行且痛苦較輕的操作,是淋巴瘤診斷最為可靠的方法。如果病人確診後,就能儘快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範合理的治療,那麼就有可能獲得更好的效果,而且可以儘量地減少腫瘤復發的機會。”

淋巴瘤的治療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中國醫學院腫瘤醫院石遠凱教授談到: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療上採取的策略不一樣。

淋巴瘤的診療經過了一個時代的變遷,從最早60年代,主要靠放射治療,發展到70年代以後的放射治療和化學藥物治療聯合或者綜合進行,以至於到現在化學藥物治療佔到了更重要的位置,特別是最近一些年,“分子靶向治療”的興起,治療效果也有了比較大的提高。概括起來說,淋巴瘤治療模式的演變和人類對“淋巴瘤”疾病本質認識的不斷加深是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的。

“霍奇金淋巴瘤”到目前為止主要的還是提倡以化療為主,局限期的病人,就是Ⅰ/Ⅱ期的病人配合腫瘤所在部位局部的放射治療,而對廣泛期的病人主要是以化學藥物治療為主,化學藥物治療一個最標準的或者說目前全世界公認的治療方案就是ABVD方案,四個藥物組成了這樣一個方案,這個方案目前為止認為是一個標準的治療方案。

“非霍奇金淋巴瘤”又分成幾大類,不同種類採取的治療策略也不太一樣。基本上現在按照淋巴細胞來源分類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B細胞來源,還有一類是T細胞或者NK細胞來源;按照惡性腫瘤的惡性程度分為三大類,一類是惰性淋巴瘤,一類是侵襲性淋巴瘤,還有一類是高度侵襲性淋巴瘤,治療策略也是不一樣的。這些年由於單克隆抗體類藥物的出現,比如抗CD20的單克隆抗體-“利妥昔單抗”,讓病人獲得了更好的治療效果。

如果按照霍奇金和非霍奇金來分的話,早期霍奇金淋巴瘤,我講的是Ⅰ/Ⅱ期的病人,應該是能達到80%以上的治愈率的,治療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從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癌症治療的療效的分級上,“霍奇金淋巴瘤”現在我們認為是可以治愈的腫瘤,而Ⅲ/Ⅳ期的霍奇金淋巴瘤治療效果雖然差一些,但是即使是B期的霍奇金淋巴瘤,長期的生存率也能達到50%以上,所以霍奇金淋巴瘤治療效果是非常不錯的。

非霍奇金淋巴瘤就不一樣了。惰性淋巴瘤患者生存時間可以達到8到10年,最近一些年隨著治療方式的改進,由於單克隆抗體這一類的藥物,治療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而T細胞來源的,像一些惡性程度比較高的淋巴瘤,最近一些年治療效果的提高仍然還是有限的,所以我們的治療效果仍然不是很滿意,但是T細胞、NK細胞的來源中,像NK/T細胞的淋巴瘤,到目前為止經過我們放射治療或者說放射治療和化學藥物治療的聯合,治療效果也還是非常不錯的。 (千龍網健康 )

*************************************************************************************

彰化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 黃叔牧 主任

預後及追蹤
一般而言,低度惡性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存活率比高度或具侵襲性的淋巴瘤高,五年平均存活率為70%,而平均存活期可達6年。

而高惡性度或具侵襲性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以期數來預測,若是第一、二期五年存活率為80-90%,但第三、四期則只有30-60 %。

此外何杰金氏症的病人,若發現時為一或二期,其治癒率,可達80-90%,

若是第三、四期其十年存活率仍有50-60%。

亦即在標準治療下即使是第四期何杰金氏症,仍有一半的機會可以治好!

但仍須注意的是不同的細胞亞型,有不同的預後。

一般淋巴瘤治療療程約為六至八個月,治療期間必須定期回診追蹤血液並作身體檢查。

平時必須注意是否有新的淋巴腫塊出現,尤其是較低度惡性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病人,要注意自己的淋巴腫塊是否突然很快變大,那可能表示已經轉型為高度侵襲性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了。

而若是完成治療療程,必須在三到五年內每個月回診追蹤,醫師會為您做詳細的身體檢查及血液檢查以確定有無復發。

若是復發則必須接受另一療程的治療!

惡性淋巴癌因何成中青年人殺手?

科學生活:惡性淋巴癌因何成中青年人殺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6月09日 來源:科技日報




近日,央視播音員羅京因淋巴癌擴散去世,年僅48歲。這也是繼今年3月33歲的年輕演員李鈺、歌手阿桑之後,又一位名人因淋巴癌離開我們。據報道,他們均在發現病情後約一年的時間裏,病情迅速惡化,最終不治。

淋巴瘤,又稱“惡性淋巴癌”,是原發于淋巴結或其他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是我國常見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淋巴瘤已成為增長最快的一種癌症,且呈現出明顯的年輕化趨勢。相比胃癌、腸癌等實體腫瘤,淋巴瘤的平均發病年齡要年輕10歲。專家提醒,中青年人應避免長期過度疲勞,小心淋巴瘤上身。

淋巴癌呈年輕化趨勢

淋巴結和淋巴組織是人體抵抗外來入侵的“軍隊”,遍布在人體的各個部位,當外來的敵人—病原體打進來的時候,淋巴負責生產白細胞,把“壞分子”趕出去。然而,這只“軍隊”也常有犯糊涂的時候,有時竟會突然“倒戈”,攻擊起主人來,而原發于淋巴係統的惡性腫瘤“淋巴癌”正是其中最可怕的一種方式。

淋巴癌主要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種類型。根據中國抗癌協會2008年底的一項研究顯示,我國淋巴癌的發病率正在迅速增高,年死亡人數近2萬。

特別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已成為發病率增長最快的血液係統惡性腫瘤。臨床顯示,我國90%左右的淋巴癌患者都集中在30—60歲這個年齡段,尤以40—50歲人群發病情況更加嚴重。更令人擔憂的是,青壯年人群所患淋巴癌往往惡性程度較高、發展速度較快。

“這幾年,淋巴瘤患者不僅明顯增多了,而且不少年紀還很輕,呈現出明顯的年輕化趨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醫師陳文明介紹說。

但這並不意味著小孩子不會得淋巴癌,“淋巴係統是分布在全身上下的,因此淋巴癌的症狀可能出現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有時小孩子經常性、持續性的腹部疼痛,可能都是淋巴癌最常見的症狀。”吉林硅谷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陳光說。

不良生活習慣是禍首

“淋巴癌屬于血液病的一種,像家具裝修的污染、染發劑、燙發劑等都可能引發淋巴癌。”陳光說,研究表明,染發劑和殺蟲劑中的一些毒素是可能為人體帶來淋巴癌危險的,所以,應盡量避免長期大量的使用染發劑,尤其是不合格、沒有正規廠家的染發劑。

盡管目前,淋巴癌病因還不是很清楚,但陳光透露,生活中上班族工作壓力的日益增大、學生學業負擔大等,也是導致淋巴癌高發的主要因素。另外,淋巴癌可能和射線、病毒感染、環境因素和遺傳等有關。

陳光表示,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電子輻射。仔細想想,您是不是每天都讓自己無意識地陷在電子輻射的環境中——長時間打手機、逗留在電腦前的時間過長……而恰恰是這種看似“無害平常”的動作,卻極有可能導致淋巴癌的發生。

“辦公室白領族不僅承受著巨大的工作壓力,還需要經常加班。一些年輕人由于頻繁熬夜加班,導致長期過度疲勞,機體免疫功能下降,還有長時間處于電子輻射環境或放射性的環境中,這些都可能與淋巴瘤發病逐漸年輕化的趨勢有關。”陳光分析說,自身免疫力弱了,感染病毒的機會也就增多了,因此容易惹病上身。

當心無痛性淋巴結腫大

“如果出現無痛性的淋巴結腫大,此時就要當心了!”陳文明說,和其他腫瘤相比,淋巴癌更是“早期難發現、易治療,晚期易發現、難治療”,因為它早期出現的腫塊往往無痛,容易被人忽視,因此一些早期信號應特別引起重視。如果在一個月內出現上半身淋巴結無痛性腫大,比如:最明顯的就是頸部、腋窩或腹股溝出現淋巴核無痛腫脹;渾身發冷、不明原因的長期低熱或周期性發熱(這種發熱多數不規則,多在38℃到39℃,有一些病人呈現出持續高熱的情況,也有間歇性低熱的發生,周期熱的病患數量不多);體重下降、沒有胃口、沒有力氣;咳嗽、呼吸困難、皮膚發癢、扁桃體腫大、頭疼、盜汗等,就需警惕可能患上淋巴瘤。

專家指出,由于淋巴瘤初期淋巴結腫大並無痛感,多數人容易誤認為只是感冒或勞累引起的淋巴結腫大,忽視早期檢查,這是極其危險的。專家建議,身體出現以上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接受活檢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淋巴癌有治愈希望

“想防止癌症的發生,就要注意一些生活細節。”陳文明說,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對待學習和工作中的壓力,壓力過重會導致人體免疫力降低,各種疾病就會很容易地潛入人體中。壓力是癌症誘因,理性對待它能幫助您遠離不少癌症的入侵。

大家還要注意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盡量不去熬夜、不徹夜打麻將等,“生活習慣不規律,會加重人體體質的酸化,很容易患上癌症。而良好的生活習慣則能幫我們保持鹼性體質,這是驅趕癌症的好方法。”陳光表示。

此外,預防淋巴瘤還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比如:戒煙限酒;保持良好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生活保證規律,多吃綠色健康食品等。

盡管淋巴癌的表現隱匿,不易察覺,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血液科主任丁家華表示,淋巴癌的病情兇險,但並非絕症,如能在早期診斷,並接受適當治療是可以長期存活的,有的患者還有治愈的希望。

據了解,淋巴癌目前分型達70余種,其中羅京所患的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約佔30%。據有關統計顯示,只要及時治療,70%的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能存活五年以上。

專家認為,淋巴癌並非絕症,即使是全身擴散的病人也有治療的機會。臨床根據患者的情況,常用的治療方法有放療、化療以及骨髓移植等。

其中,骨髓移植包括自體移植和異體移植兩種。對于一些高危病人,根據需要採用骨髓移植,不僅能延長病人的存活期,還有希望治愈。

專家提醒,如果能早期發現,就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的希望。(記者 李穎)


從藝人比莉的病談起----淋巴癌

從藝人比莉的病談起----淋巴癌

前不久媒體報導藝人比莉因小腸腫瘤開刀,才又意外發現有淋巴瘤,開刀後病情雖已經好轉,但仍在考慮要不要繼續接受化療

比莉1年半前就開始感覺胃痛、身體不適,但因為手邊還有工作,只好到醫院掛急診拿止痛藥和胃藥,並沒有仔細治療,直到某次醫生要求她直接住院3天檢查,才知道小腸有問題。開刀後拿出很大的腫瘤並化驗,才知比莉其實罹患的是淋巴癌

期間醫院打了多次電話要她回院化療但她卻在友人的轉介下走了一趟印度,回來後,確定選擇不接受化療,只以靈修、 吐納、 運動及放鬆心情,與癌細胞共存

一旦得了癌症,很多人都會像比一樣,親朋好友 好意的提供許多的建議,或以自身見証或是他人的實例來推薦秘方,卻忽略了更應該多聽取醫師專業的意見或其他醫師的第二意見

台灣安寧療護推手趙可式博士罹患乳癌後,也有人向她推薦超過二百種秘方,趙可式一律不接受儘管治療讓她吃足苦頭,她對化療藥物敏感,副作用讓她死去活來,幾乎所有的副作用都發生在趙可式身上而她仍堅信應接受正統的醫學不要迷信偏方

治療真的很痛苦,而因為趙可式自己親身體驗,感受病人的脆弱,為什麼病患容易受到錯誤的誘導,「因為真的太痛苦了,如果有人說可以不要這麼痛苦,又能夠do something,真的有人會被吸引」。她理解癌症病患病急亂投醫和鬱卒恐慌的心理,癌症治療非常痛苦,若有輕鬆的治療方法,很容易就被拉走了。

她認為正統醫學是呈現疾病的機制與治病原理,並用各種科學研究結果作為實證。這就是今天的以證據為基礎的實證醫學科學,而非個別的見證。但並非完全不能接受另類療法而是要以西醫療法為主,並慎選合格的另類療法為輔趙可式也看「正牌」的中醫,在心靈方面也有虔誠的基督教信仰與靈修。

一般人得知自己罹癌,反應都是「Why me?」趙可式的反應卻是「Why not me?」, 坦然的接受治療並自我調侃的說:癌症,總有一天等到我」,她甚至早在十幾年前就買了兩個癌症保險,就是為了這一天做準備。

在西方同樣有很多選擇另類療法而排斥正統的醫療美國著名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傑若˙古柏曼在其著作【時間等候區】書中深刻描述一位得了家族性乳癌的年輕女性,也經由學校同事的轉介迷信神奇的自然療法,以東方哲學的道修行及草藥來治療疾病;甚至異想天開,以觀想念力指揮身體的免疫細統來摧毀癌細胞患者最後直到癌細胞不斷擴散才又無奈的返回接受化療讓人不可置信的是病患以及道療師父都是在美國受過知名學府的高等教育

這種案例在台灣也是屢見不鮮,主要是害怕化療帶來嚴重的副作用,常常讓病患怯步到底淋巴癌的治療現況為何,是不是就跟其他的癌症一定是絕症,無藥可醫,只能茍延殘喘呢? 這有需要進一步釐清與了解

何謂淋巴癌?

淋巴瘤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它不只是惡性的,也有良性的。不過大多數淋巴瘤都是惡性的,也稱為淋巴癌
淋巴癌是淋巴結旳一個疾病, 其特徵是正常構造的淋巴結被破壞掉, 代之以型態上不成熟的淋巴球的增生。淋巴癌通常發生頸部、腋下、腹股溝的淋巴結。

但它亦可能發生於淋巴結以外的淋巴組織,如源於胃腸道、骨頭或甲狀腺、鼻咽等淋巴組織出來的惡性淋巴癌。

淋巴癌的種類

依細胞之形態主要可分為兩大類, 一是何杰金氏疾病(Hodgkin's disease)以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簡寫NHL)。兩者的臨床症狀很相似,但是其治療與預後卻有所差別。在台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發生率遠高於何杰金氏病,約為十分之八~九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根據其免疫、形態、分子生物及臨床特徵之疾病類別可分類為30幾種。

但臨床上依據癌病發展速度可大略區分為和緩性及侵略性兩大類型。

和緩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也稱為低惡性度淋巴瘤,生長及分裂緩慢。

侵略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也稱為中惡性度和高惡性度淋巴瘤,生長及分裂快速且會引起嚴重的症狀,

淋巴癌的成因

發生淋巴癌的原因仍不甚清楚,但有一些因素會增加罹患淋巴癌的機率包括: 自體免疫性疾病(:乾燥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愛滋病病毒感染、接受器官移植後服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病毒感染(HTLV-Ⅰ) 、過量放射線或遺傳等

淋巴癌的症狀

淋巴癌的症狀,主要是在身體上摸到腫大的淋巴結,早期皆不痛不癢,因此常被人所忽略。大約60%的淋巴癌首先發現在頸部的淋巴結腫大,開始時祇單一腫大,慢慢則數目增加,且越腫大。

淋巴癌可發生於全身淋巴組織,如下頷、下顎、前頸部、鎖骨上、腋下、鼠蹊部、縱膈腔或腹部動脈旁,有時則發生於內臟器引起壓迫症狀;若發生於胃、小腸或大腸則可能有腹脹、便血、嘔吐、腹痛等消化性潰瘍或胃腸機能障礙之症狀;若淋巴瘤侵犯骨髓,則可能產生臉色蒼白、發燒、不正常出血等泛血球減少症,有時在周邊血液裡可見異常淋巴球出現。

淋巴癌症狀不是只有脖子或鼠蹊部的淋巴結腫大,還包括體重3個月內遽降、不明原因發燒、持續性咳嗽(類似感冒症狀)等。因為其他疾病也會出現前述症狀,所以不容易被發現。

淋巴癌的早期徵兆可能包括:

(1). 頸部、腋窩或是腹股部的淋巴結腫大,(2). 不明原因的發燒,(3). 夜間盜汗,(4). 持續的疲勞,(5). 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6). 咳嗽、呼吸急促,(7). 嚴重皮膚搔癢出現紅色斑點。

有時在周邊血液裡可見異常淋巴球出現。若發生臟器被壓迫症狀,如胃、小腸或大腸等消化器官,則可能出現消化性潰瘍或胃腸機能障礙之症狀,如腹脹、便血、嘔吐、腹痛等。若淋巴瘤侵犯骨髓,則可能造成貧血、發燒、不正常出血等問題。

淋巴癌分期

臨床上,淋巴癌分成四期,第一期指祇有一處解剖區域有癌侵犯;第二期有兩處以上,但祇在橫膈之一邊;若兩邊皆有時,已入第三期;如有臟器(如肝臟、骨髓)侵犯則算為第四期了。每一期皆再根據是否有無伴隨發燒或體重在六個月內減輕10%以上或夜間盜汗等症狀分為A(無)或B(有)期,淋巴瘤的分期可作為治療預後的參考。

淋巴癌如何治療?

淋巴的治療依腫瘤病理型態與臨床分期有所不同;除了少許進展很緩慢的淋巴瘤可先觀察、某些可以外科手術切除外主要治療的方式有下列:

(一) 放射線治療

主要應用於第一期或第二期的淋巴病人或特定部位的腫瘤(如頭部),尤其是對何杰金氏淋巴瘤,效果很好。也可與化療併用 。

(二) 化學治療

主要應用於第二期以上的淋巴病人,治療常以多種抗癌藥物一併使用,通常每三個星期為一個療程。化療的劑量是依照病人的身高體重及體能表現狀況來做“量身訂做”,每次劑量一般而言差不多,但醫師會視病人狀況、有無明顯副作用而有調整。化療的療程次數視淋巴瘤對化學治療的反應而定,若反應良好,標準的治療療程依美國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的建議為6~8個療程。但也有8至12個療程,依不同情況而定。以下是主要幾組化療藥物的處方: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併用的化療藥Non-Hodgkin's Lymphoma - Medications

1. Cyclophosphamide Adriamycin, vincristine, and prednisone( CHOP)

2. Chlorambucil, either by itself or with fludarabine.

3. Cyclophosphamide, vincristine, and prednisone (CVP).

4. Cyclophosphamide, vincristine, procarbazine, and prednisone (COPP).

5. Fludarabine, mitoxantrone, and dexamethasone (FND).

6. Gemcitabine, dexamethasone, cisplatin (GDP).

以常用 CHOP 化療處方來說,有每兩週,每三週,每四週等等打法一般而言,併用類固醇(如:prednisone or dexamethasone),可以達到輔助的效果在化療注射後連續吃5天即可停藥,較不易造成副作用

成人何杰金氏淋巴瘤併用的化療藥Adult Hodgkin’s Lymphoma- Medications

1. ABVD: doxorubicin + bleomycin + vinblastine + dacarbazine.

2. BEACOPP: bleomycin + etoposide + doxorubicin + cyclophosphamide + vincristine + procarbazine + prednisone.

3. MOPP: mechlorethamine + vincristine + procarbazine + prednisone. (therapy with regimens containing MOPP, the risk of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AML) is approximately 3%, with the peak incidence occurring 5 to 9 years after therapy)

化療的副作用

副作用可能會腹瀉、嘔吐、毛髮脫落、口腔潰瘍頭暈等,以及容易有感染、發熱及出血之症狀,另外高劑量化療也可能有較高的風險,包括心肺肝腎或骨髓的受損。類固醇有頗強的淋巴瘤抑制作用,也屬於常規化療的一部分,但是相對的也可能會有潛在的副作用,如月亮臉、水牛肩及骨鬆症等。

雖然化學治療可能帶來副作用,但目前也有一些藥物可以減輕這些不適,例如:可利用白血球生長激素及廣效性抗生素促使正常白血球快速生長,即可減少感染之危險性。至於嘔吐症狀,也有強效之抗嘔吐劑使用,大大的減少了病痛。

(三) Biological therapy生物製劑療法

若病理切片化驗與B細胞有關,可以使用單株抗體( Rituximab 商品名:Mabthera莫須瘤),這是一種被核准使用抗B細胞表面CD20的單株抗體,來治療復發性、低惡性度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免疫治療方式,具有很好之療效且副作用少。 此藥與化療併用於中高惡性之淋巴瘤,也可提高治療的效果。然而藥價貴,健保給付條件頗嚴。

(四) Interferon therapy: 某些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若與病毒感染相關,也可嘗試用干擾素治療

(五) 放射線免疫療法Radioimmunotherapy.

在美國有兩種光敏感增敏劑(也是一種單株抗體藥物) — ibritumomab (Zevalin) tositumomab (Bexxar) 光敏感增敏劑會附著在癌細胞上合併放療以照射集中作用在癌細胞上達到較好的效果但可因能也有潛在嚴重的副作用,所以通常在上述療法都無效後才使用。

() 骨髓移植或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主要應用於復發性或對上述治療反應不好的淋巴癌病人。先利用高劑量化療,再進行骨髓移植或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

預 後

一般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預後視惡性度而定,低惡性度淋巴瘤不易完全根治, 五年存活率仍達70%中高惡性度淋巴瘤侵襲性較高,存活率隨期別增高而降低,不過對化學治療反應較好,約仍有30%至40%病人在治療後能達長期存活。

何杰金氏淋巴瘤的預後很好,臨床上第一或二期的病人,其治癒率可高達80%~90%,若是進入第三或四期其十年存活率則會降至50%~60%。

亦即在標準治療下即使是第四期何杰金氏淋巴症,仍有一半的機會可以治好!因此,如同其他癌症一樣,「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治療成功的重要因素。

由上可知,淋巴癌治療的預後其實比其它的癌症好很多在抗癌的艱辛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給病患心理上的支持,宜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或病友團體,免於病人在應付疾病的折磨與死亡的恐懼時,找不到心靈的協助,只能孤獨面對內心深層的壓力,或是道聽途說,盲目捨正統醫學而只就另類療法以致於錯過治療良機含恨而終

我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dataplum

******************************************************

文章出處:

http://tw.myblog.yahoo.com/depression-data/article?mid=161&prev=190&next=153

士瑞克運鈔車邊開邊掉755萬 ....拾獲依民法可分226萬,百人搶報案

一輛士瑞克保全運鈔車,11日上午前往基隆市超商補鈔,行經基隆市東明路時,竟由側門陸續滾出三個共裝有現金755萬元的帆布袋,掉落在馬路中央。 離譜的是,車上2名保全員渾然不知,保全公司接到警方通知,直到2個多小時後,才半信半疑派人到場,看到自己公司的錢袋,簡直不可置信。 而根據民法第805條規定,拾金不昧的機車騎士何炘得請求其物價值十分之三之做為報酬,和約226萬元新台幣。************************************************************************** 運鈔車掉鈔烏龍 百人搶報案

【聯合報╱記者牟玉珮/基隆報導】

2009.10.12 06:41 am 台灣士瑞克保全公司昨天一輛運鈔車疑因後車廂車門故障,共裝有七百五十五萬元的三只鉅款運鈔袋在轉彎時掉落基隆市東明路,保全員卻渾然不知,一個多小時後經路人何炘及警員協助才知道掉了鉅款,員警大呼「實在有夠離譜」。

更令人訝異的是,這起大烏龍發生後,竟有上百民眾打電話湧入信義分駐所,紛指自己就是報案人,希望分得民法規定的十分之三,兩百廿六萬五千元獎金,拾金不昧的義行與貪婪的人性在短短幾小時內並存,讓人大開眼界。

士瑞克保全公司兩名保全員昨天上午開著運鈔車載鈔到基隆作業,上午十時五十一分,剛結束東明路全聯社取款工作,運鈔車啟動後,車行經過基隆巿東明路一百六十一巷口,左轉財鼠橋時,後車廂的右側門突然打開,掉落三個綠色帆布鈔袋。 行駛在運鈔車後方的計程車司機呂榮欽看到右側車門打開,還按喇叭示警,但坐在駕駛室的黃姓司機和張姓保全員絲毫未察覺,開著運鈔車疾馳而去,並未停下。

由於三袋東西就掉在路中,機車騎士何炘見影響人車通行,冒著大雨把帆布袋搬到一旁騎樓,正好看到警員王愛榮、戴光昱騎警用機車經過,趨前揮手攔警,協助員警把三袋運鈔袋載回信義警分駐所。

信義分駐所長張英華經由帆布袋口白色塑膠封條上的流水編號,中午十二時多連絡到士瑞克公司,公司當時甚至還不知有運鈔袋遺失,趕緊通知兩名還在回林口公司路上的保全員趕回公司清點,這時才發現「代誌大條」,少了三個運鈔袋,分別裝著三百萬元、四百五十萬元的千元鈔及五萬元的百元鈔,最後在下午一時半證明東西就是士瑞克的遺失物,簽具後領回。

在這起烏龍事件新聞播出後,上百民眾得知依法可請求失物的十分之三獎勵,紛紛打電話指自己就是報案人,想要分到獎金,立刻讓人見識到人性的貪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