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3/23

蔬果洗刷刷 安心又健康

:記者蘇茵慧/攝影:記者臺大翔

達人出列
譚敦慈/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研究室護理師
長期研究毒物危害,為大眾食品安全把關,成立「林杰樑醫師關懷健康協會」關懷民眾健康。(圖片/記者陳晉生攝)

顏瑞泓/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教授
主持農藥暨環境毒物研究室,從事農藥研究二十多年,強調農藥不可怕,只要正確清洗就能少一分殘留,著有《正確洗菜》一書 。(圖片提供/顏瑞泓)

何中平/美國路易斯安納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
擔任暐凱國際檢驗科技之認證實驗室總顧問,從事食品安全檢驗、產業履歷驗證、有機農產品及加工驗證。(圖片提供/暐凱國際檢驗科技)

吳家誠/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
被媒體稱為「防毒專家」,身體力行無毒生活長達二十多年,著有《食物安全吃健康》一書。(圖片/本報資料照)

 

【乾淨溜溜四大招】

1.流動的清水洗蔬果

顏瑞泓認為「流動的清水」是降低農藥殘留的最好法寶,利用流動的水帶走殘留的藥劑,同時再透過搓洗,去除掉蔬果表面的農藥,若像蘋果、甜椒、苦瓜等果實較大的蔬果,也能使用軟毛刷搭配水流清洗,效果更好。

何中平表示,目前310項核可的農藥中,大多是水溶性。因此在流動的清水下清潔蔬果,可以利用水將表面的農藥溶解帶走。

2.放室溫讓農藥揮發

譚敦慈本身是家庭主婦,上市場採買完後,她一定會將蔬菜放在室溫中揮發,環境的溫度若高,農藥殘留可以揮發越快,加上氧化反應,可以逐漸分解農藥。譚敦慈建議,這個方式適合一些包心葉菜類、根莖類、柑橘類,放到陽台陰涼通風處,大約2~5天內都可以,期間要注意濕度,千萬別讓蔬果發霉。

根莖類、果菜類適合以儲放方式,讓農藥作用隨時間分解失效,但一定要放在通風、避免陽光直接曝曬處。

3.去皮、切除根莖處

由於農藥施灑大多附著在蔬果外皮,因此去除外皮就能減少農藥的殘留,但是在去皮之前,更重要的是做好清洗的動作。譚敦慈表示,像是絲瓜、冬瓜、蘿蔔等,在清洗完成後建議都去皮,青江菜、小白菜則要切除根莖處,降低接觸農藥的機會。

顏瑞泓更直指,刀具清洗不徹底,也會造成農藥二次污染。

4.高溫加熱分解農藥

譚敦慈指出,自己在家中會將蔬菜稍微汆燙,之後再撈起清洗,接著進行二次料理工作,像是小黃瓜、玉米、青椒等,都可以放入沸水中,等水滾後再將蔬果撈起。透過高溫煮沸有效降低農藥殘留,但要留意汆燙時切勿蓋上鍋蓋,以免將農藥燜在鍋內。顏瑞泓表示,高溫加熱分解農藥法適用於耐煮的蔬菜,若是像葉菜類易熟的蔬菜,則照平時一般料理方式即可。

蔬果經過汆燙後,建議將剩餘的水倒掉,切勿再煮沸食用。

【三類蔬果要當心】

非當季蔬果

何中平說「非當季」通常指當下的氣候環境不適合,為了讓這些非當季蔬果能夠順利生長,農夫需要花更多心力才能維護,因此可能需要用到大量的農藥、化學肥料。可上農糧署的每月盛產農產品專區查詢當季盛產作物(http://www.afa.gov.tw /farmproduce_search.aspx)。

高經濟價值作物

譚敦慈指出,高經濟價值作物因為市場價格高,農民會噴灑農藥維護蔬果的外觀,避免蟲害影響賣相,像是櫻桃、水蜜桃、香瓜等,這些都屬於高經濟價值作物。

水蜜桃在清洗時要搓洗表面,特別在蒂頭凹陷處要刷洗乾淨。

連續採收、搶收作物

有些短期作物像是小白菜、豆類、瓜類是連續生長可採收的,這類蔬果會不斷長出新果實,因此不管是可採收的、未成熟的果實,都會被農藥沾附到,採買時要特別注意。

另外像是颱風季、雨季前後搶收的作物,農民為了降低損失或爭取好價格,可能忽略安全採收期,導致農藥殘留多。何中平表示,若遇到颱風季,建議民眾少購買葉菜類蔬菜,多購買根莖類蔬果,就能盡量避免吃到農藥殘留超標的蔬果。

Tips:安全採收期是指農藥噴灑後需隔一定時間才能採收,採收後農藥停留在農作物上的藥量,經過清洗後,被大眾食用時是安全無疑慮的。

許多農民為了避免損失,因此在颱風季前後可能會搶收蔬果,此時清洗要更徹底。

部分圖片/本報資料照
場地協力/暐凱國際檢驗科技公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