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文憑去跑船 賺錢勝律師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1032 期
作者:李郁怡
黃建勳大學畢業後,不考研究所,也不往金融界發展,不惜家庭革命也要當船員,為什麼?
二十六歲的黃建勳,是台北海洋技術學院(前中國海專)的「老」畢業生,他比應屆同學「老」六歲。
今年夏天,他從二專部畢業,取得「副學士」學位。並且通過航海人員特種考試,目前為正式上商船工作受訓中。八月底的週末,他沿著基隆河與淡水河交界的河道,開著小船受訓。上岸後,他的導師林銘智拍拍他的肩膀:「努力一點,八年就應該可以做到船長了!」海專的學生大多數是高職畢業生,黃建勳格外突出,因為他是國立台北大學合作經濟系畢業後,來報考海專。
黃建勳來自菁英家庭,父親是法官。他從高中起,就有機會出國遊學、當交換學生,大三時還自己背了行囊去歐洲自助旅行。
兩年前,他從公立大學畢業後,當同學們選擇到金融界工作,或是報考商學企管碩士,他是唯一決定報考海專的人。但是瞞著父母。
一個國立大學商學院畢業生,為什麼要去念四技二專?他為什麼不安穩的在辦公室吹冷氣,選擇去跑船吹海風?
大夢:環遊世界又可賺錢 大學畢業後,再考二專拿資格
「我在找一種方式,既可以讓我達成環遊世界的夢想,又可以讓我賺到足夠的錢。…… 只要能夠達到最終的目標,走哪一條路並不重要。」他表示。家裡讓他從小就出國歷練,他接觸到世界各地的旅者,他們有著傳統台灣人無法理解的價值觀,而且無論在什麼艱難的處境都可適應。他嚮往那種獨立自主的能力,早就決定不要過「一直念書念書、補習補習,然後找份工作的人生。」
雖然心裡有不同的聲音,但他並不知道怎麼做才好,只好藉由不斷的嘗試,摸索自己。
他去參加航空機師、外交人員、經貿參展人員、導遊,各式各樣的考試,拿考證照做為測試自己職業偏好的工具。有些成功,有些失敗,卻因此「意外」取回飛機維修、導遊領隊、救生員、大客車駕照等各種證照,經歷了許多「嘗試、失敗、再嘗試的過程。」
他也曾經想要「正常些」,畢業後到銀行上班,讓自己成為企業的外派人員,也可以悠游國際。為此,他去考了 TOEIC(商業英文檢定考試),獲得八百分的高分,還考了金融證照。但回到現實,他看到學長畢業後去應徵銀行或保險業的工作,結果不是面對著空白貧乏的辦公室,就是在街頭跑業務推銷信用卡,月領不過兩萬元出頭的薪水。他懷疑,如果循前人的路,自己的目標不知何時才能達成。
「我不想一直等待,如果不是現在去做,以後還會有機會嗎?」他問自己。後來他終於發現,如果取得船員的資格,到商船工作,「不僅薪水誘人,而且又可以到世界各地去。」他決定一試。
要上船工作,一定要有相關科系畢業資格,因此一定要回頭念書。比起另考研究所,不如去考四技二專夜間部,最務實。於是,他高學歷低就,台北大學畢業後,瞞著家人說要去補習,結果在海專偷偷上了一年半的課。告別經濟學課本,他從頭學起航海、氣象、貨物作業等專業知識。直到,那一張漏了攔下來的註冊單寄到家裡,被爸爸、媽媽發現的那天,事情才「ㄅㄧㄚ ㄎㄤ」(台語:事機敗露)。
衝撞:瞞著父母念海專 鬆動文憑主義,找到職涯藍海
黃建勳的父親,對兒子一向期望甚深,甚至希望他可以克紹箕裘,走上法律路。但是,那張海專的註冊單,殘酷的戳破老父親裝滿期望的氣球。中國人「望子成龍」的價值觀,並沒有把「行船」列為「成龍成鳳」的職業選項。法官父親完全無法接受兒子要去當船員,大發雷霆;憤怒、失望,兩代的價值觀全然不同,父子僵持不下。最後,在建勳的母親(黃媽媽)居間緩衝,「念書不是壞事,反正只剩下半學期,就讓他念完。」風暴才勉強平息。
黃媽媽形容自己的兒子,從小就有自己的主張,即使攔著他,他總是聰明的避開與父母正面衝突,嘴上回說「好!」可是最終還是照著自己的意思去做。既然攔不住,「就讓他試試,」黃媽媽說。
黃建勳在衝撞台灣社會「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文憑至上主義。就業市場也正在顛覆這項傳統,根據勞委會去年的統計,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達到 四.三六%,再次高於平均失業率 三.九一%。同年,教育部的調查則顯示,為了逃避兵役與就業,每六名大學畢業生,就有一名選擇延後畢業,去考研究所或出國深造。
反觀黃建勳選擇的「走船」工作,如果他正式取得船副(三副,職務在船長、大副之下)的資格,到商船上工作,月薪大約會在新台幣七萬元到十三萬元之間,比起
傳統的「三師」:律師、會計師、醫師的薪水不遑多讓(依據勞委會去年統計,
律師平均月薪約為新台幣六萬元,
會計師約為八萬元,
醫生平均月薪則約十二萬元)。
日後如果順利升上船長,月薪數十萬元並不是夢想。
黃建勳看到許多國立大學畢業生還沒看到的一塊職涯「藍海」,而他並不孤單。台北海洋技術學院海事訓練中心主任林銘智表示,四年前,開始有私立大學生來報考中國海專四技二專部。兩年前,除了黃建勳,也有交通大學等知名公立大學畢業生來報考,是很大的改變。
無悔:不在意外人眼光 只想向父親證明自己的選擇
黃建勳理解,台灣人並未給予船員高度肯定。有一次,他與朋友去聯誼,當場就有個女生,在知道他以後要做船員後,馬上表明不來往的態度。但黃建勳並不在意,他反而問道:「別人的看法,重要嗎?」話雖這麼說,但實際上他很在意父母的看法,尤其是對他期望很深的父親。他一直想用薪水來向父親證明,雖然他選的路與父親不同,但還是可以成功的。
「我很渺小,世界很大!」黃建勳表示,說老實話,到目前為止,他也不曉得自己決定要上船體驗,到底是對是錯,但他想圓夢,「如果不試,我知道自己一定會後悔。」
***********************
2012-10-13
女大副 勇闖海海人生
長榮海運大副雷慧玲上船十年,從月薪五萬到目前年收入超過兩百萬。(記者曾鴻儒攝)
航海人員好薪情 錄取女性突破兩成
〔記者曾鴻儒/台北報導〕首度由交通部接手的航海人員考試昨天放榜,共有九十四人合格,其中廿二名為女生。女大副雷慧玲更現身說法,在這個幾乎是男人天下的行業裡,她坦言一開始確實很難適應,但最後終能熬過,證明:「男生做得到的,我也做得到!」
女船員是冷門行業,交通部官員回憶,台灣出現女船員大概是最近十幾年的事,到現在仍然不多。早年因為幾乎沒有女船員,還衍生出「禁忌」說法,認為女人上船會導致航行不順。
女性上船早無禁忌 體能才是大挑戰
陽明海運船長鄭怡直言,過去確實有將女生上船視為禁忌的傳統,但他十幾年來帶過許多女船員,從不覺得犯了禁忌;老一輩的船員也許仍有人有這種觀念,不過就像很多船員忌諱吃魚翻身一樣,有人至今信守,也有人毫無忌諱,但是他說:「我就從來不信!」
船員出身的交通部航港局長黎瑞德則說,女船員與禁忌無關,早年沒有女船員,關鍵在海事學校不招收女生,卻被傳為禁忌,隨著校園開放,船也就跟著開放。
鄭怡說,女性如果在甲板部門服務,只要能克服體能關卡,能和大家一起搬菜、清理甲板上的重物,就能適應;機艙部則因得在高溫下工作,男生往往打赤膊上陣,可能就較不適合女性。
雷慧玲熬過大風浪 當大副年薪破200萬
雷慧玲十年前投身船員行列,剛上船時,體能最不適應,有一次在海上碰到颱風,吐得七葷八素,確實很難受,但是一直提醒自己:「薪水這麼高,一定要撐過去!」咬緊牙根,總算熬過去了。
十年來,雷慧玲有半數以上的時間都在船上,收入從當年剛上船時月薪五萬,到目前年收入已超過二百萬。她說,船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套房,沒值班時,可以唱歌、看電影,無法和親友頻繁聯絡雖苦悶,但還能透過網路互通,「不至於音訊全無」。
賺第一桶金 航港局長鼓勵年輕人跑船
黎瑞德鼓勵年輕人投入航海工作,工作雖然辛苦,但收入也相對優渥,是最適合存「第一桶金」的工作。
********************
說說強者我朋友吧
從開始跑船到現在不過五六年 從實習生升到現在二副
下一條船應該就升大副了(他考船員 & 大副考試都一次就過)
月薪現在約150k 年薪約200
而也因為在跑船 存款應該破700了
話說他高一時成績原本在全校前十 後來鬆散了點大學考上海大
以原本的成績 待遇應該不太可能有現在好
P.S 但他每次回來都在哀沒女朋友 不過科技業好像也很難交女朋友
引用:
其實兩樣都好,也兩樣都不好~
以船上工作而言,事實如原PO所說,待遇頗高我也領過。但年輕歲月耗在上面,將來要轉
換跑道的限制較多,一般都是從事修船與船務方面的工作。如果是乙級的那更是升遷無望。
本人雖是一等正三管,但船公司可以cost down用大陸的船員,目前各大航商(長龍、楊
明、卍海)均採外籍便宜船員,我的待遇12W/m可以聘雇兩個以上同階三管。以前的台灣是
船員最大輸出國,現在根本是沒有任何國家要用的船員。我上一條船的老軌(輪機長)是雄
中畢業,當時家裡缺錢,毅然選擇海大輪機,他的能力我也望塵莫及,外文能力更是爆強
,每每看到他跟國外的驗船師或是港口檢查人員用英文在談判,我就在一旁鴨子聽雷,早
期他也是香港董建華開的東方海外(OOCL)公司輪機長。
現在的大陸很恐怖,我去過天津港
很像高速公路塞車一樣,海上的船(塞船),要排隊進港裝卸貨。回頭看高雄、基隆,小貓
兩三隻 ~ 台灣真的是在落後阿 ~ 回歸主題,跑船是一個可以圓夢的職業,但失去的親情
、愛情、人際關係等要評估一下得與失。一等船員幹個5年不亂花錢要存600~700(W)不是問
題。
在船上一天的工作可能只有幾個小時,但遇到狀況不眠不休也是要趕工,一旦耽誤
船期,那損失一天都是幾十萬(US)以上,公司會來電Highlight,嚴重點就直接打包坐飛機
回家吃自己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