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9

歐洲經濟將進入蕭條、台灣可能會重蹈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歐洲經濟將進入蕭條(殷乃平)

2012年 01月09日

展望2012年的世界經濟,幾乎所有的預測數據都頗為悲觀,似乎世界各地跨年夜的燦爛煙火並未能抵銷人們對來年的憂慮。今年恰巧是鄧小平南巡20周年,中國大陸經濟轉型的陣痛逐漸浮顯,後續問題正在次第出現;同時,剛好也是歐元誕生10周年,17個歐元國正在手忙腳亂的想穩住陣腳,歐元本身卻前途未卜,隱憂重重。金融海嘯後的二次衰退是否真的存在?整個世界經濟的未來又是何去何從?其關鍵發展可能都要看今年。

歐元區的問題歹戲拖棚,從2010年發展至今,已漸水落石出。英國國家廣播公司訪問27個知名經濟學者,25個都認為今年歐洲經濟會進入蕭條,40%表示歐元可能會崩解,絕大多數都同意在年底前,17國的歐元型態不再存在。同時,英、美的金融主管機關公開要求其金融機構對歐元崩解做必要的壓力測試,並從事相關的避險動作。但是歐元分解回到原來幣別的成本極高,所有的資產與負債都要重估,而幣值的下滑,債務的增加及最終的損失均是難以想像。因此,估計可能發生的方式是希臘最早被踢出,接著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弱國退出,貶值回到原來的貨幣,並且宣布減計其對外的國債。另一說則是德國退出,與周邊的荷、比、盧、奧另組一德元(或馬克),而任由歐元貶值。不過,無論如何走,都有極高的代價,這就是歐元國還在冀望從財政紀律進而走向財政統一與政治統一,以求根本解決。
但是從歐債危機中,學者發現凱因斯激勵經濟的赤字財政政策,長期下,不但會帶來財政的不穩定,而且會促使外債的主權債務危機與金融體制的弱化,最後帶來併發症候群,從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危機發展成經濟整體的信貸緊縮,最後將使得經濟長期停滯不前;而現行的減赤自救方案卻是一面增稅、一面減少政府支出,使得經濟更加萎縮,歐債國似身陷進退兩難之境,無法解脫。

歐銀賣黃金換資金

去年的感恩節之後,衰退的美國經濟開始有止跌的徵兆,零售指標上升;在聯準會的扭曲操作─賣短期國庫券買長期的房貸證券化債券的推動下,房貸市場活絡了起來,銀行承作房貸增加,新屋開工率提高;同時換車潮出現,新車銷售大幅成長;失業率也下降至5%以下,情勢暫時穩定下來,但是歐洲的經濟蕭條是否會拖垮正試圖穩住的美國經濟?目前仍難逆料,而美國經濟是否真的不再下滑,尚待觀察。不過,在金融市場普遍看空歐元,而歐洲銀行出售黃金,以換取流動資金的情形下,金價下跌而美元勁升,投資人缺乏安全感,全面投入短期美元工具,讓國際市場中充滿不確定的變數。過去,美元貶值所創造的有利貿易條件不再,未來美國貿易赤字可能又會拉高。
新興經濟體中,金磚四國的匯率在美元升值的環境中,相對仍然偏高,而累積的貨幣供給額存量過大,不但對其相對規模小、缺乏市場效率的金融體制產生巨大衝擊壓力,製造出來的資產泡沫也面臨破滅邊緣,控制物價成為問題。因金融海嘯而得利的新興經濟體,這次可能將難以倖免。部分國家可能會重蹈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覆轍,當然,其中包括中國大陸與台灣在內。
面臨2012的挑戰,要如何因應?

在眾多不確定因素之下,人們要保守的規避風險,還是要火中取栗(利)?

據稱,美、日的財團中,已有人規劃對歐洲企業做兀鷹突擊的布局了。

<經濟人語>
作者為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