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霧裡…酸霧比酸雨還酸
【聯合報╱記者喻文玟/南投縣報導】
2011.08.12 02:43 am
走在霧裡很浪漫,但可能是含有高濃度氫離子的「酸霧」,且比雨還酸。
記者林錫銘/攝影
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登秋研究發現,霧的酸性,其實比雨還高,因為多數汙染源從地表排放,在地表形成的霧,分子顆粒小,更容易攔截汙染源形成「酸霧」,雨水在高空凝結而降,受汙染的濃度反而比霧低。
林登秋建議,山區容易起霧,若一般民眾擔心酸雨問題,起霧時最好不要到山林做森林浴;山區民眾,最好穿長袖、戴帽子或斗笠,減少直接和霧氣接觸。
第十屆吳大猷科學營在溪頭登場,學者帶兩岸三地學子走入大自然,台師大教授林登秋在活動中提出「沉默酸雨」議題,引發關注。
林登秋說,民眾看到的山嵐,可能是含高濃度氫離子的「酸霧」,森林長期暴露在酸性環境,葉片表面的角質層會遭破壞,讓營養流失,光合作用能量會減弱,台灣森林生態系是否面臨類似酸霧的威脅,目前尚沒有長時間的研究。
林登秋指出,溪頭和棲蘭是台灣目前有明確分析雨、霧酸鹼值的地區,他曾經在溪頭作實驗,測得平均霧的酸鹼值為pH4.9,雨水pH5.5;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張世杰則曾分析棲蘭地區雨、霧的酸鹼值,霧pH4.3、雨pH5.0。兩項研究都出現霧的酸性比雨高。
不僅有酸雨、酸霧,林登秋說,歐美地區有「酸雪」,「酸霧」的氫離子濃度都比雨、雪高,一個地區如果測得有酸雨,「霧一定更酸」。
林登秋說,硝酸根、硫酸根是形成酸雨最主要的因子,雨水裡還包含納、鈣、氨等離子,有時候空氣汙染嚴重的地方,不一定產生酸雨,以高雄為例,空氣中有大量石灰,酸鹼中和之後,雨水反而呈鹼性。
參加活動的學生聽到「霧比雨還酸」都非常訝異,有學生問「酸雨淋久了,是否會禿頭?」林登秋說,這是一項迷思,全世界至今沒有人體實驗能證實。
【2011/08/12 聯合報】
全文網址: 漫步霧裡…酸霧比酸雨還酸 | 生活新聞 | 生活天氣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LIFE/LIF1/6521887.shtml#ixzz1UlhqRSF4
Power By 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