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預警機制 訂出風險指標 公布註冊率?教部不點頭
- 2011-05-28
- 中國時報
- 【林志成/台北報導】
面對外界呼籲公布技專院校「退場」標準、落實退場機制,教育部技職司長李彥儀表示,技專院校若面臨危機,教育部會進行輔導,不希望他們倒閉。教育部已建立技專校院預警機制,可考慮揭露一些辦學指標,讓他們接受市場檢驗;但不會公布技專校院每年學生註冊率,以免衝擊太大。
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日前出書透露,他曾向政府官員呼籲建立技職學校退場機制,但都沒有回音。嚴長壽並在接受本報專訪時強調,技職學校應建立核心價值,無法通過市場考驗的教師更應該「下架」。
針對嚴長壽批評,李彥儀回應說,「不可否認,一些技專院校為便宜行事,直接聘在一般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的人來任教,他們有的不僅沒有業界經驗、甚至連社會經驗都沒有,這種教師太多,學校難以發展出特色。」
因應這種現象,教育部九十九學年度起推出「技職再造」計畫,安排「技專校院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服務」、「技專校院遴聘業界專家協同教學」等,讓教師更具業界經驗。
不少民眾認為國內技專校院多到數不請,有些學校根本沒聽過。李彥儀表示,最近十年來,真正新設技專院校只有高鳳技術學院一所,其他都是升格或改制而來。
為何讓大量技專校院升格或改制?李彥儀說:「現在高等教育是普及教育、不是菁英教育,加上社會重視文憑,當企業徵人時,認為大學學歷好過技術學院或專科時,就會有很多技職體系學校想要升格或改制,讓學生畢業時取得更有用的文憑,以便於就業。」
但因少子化影響,國內技專校院招生勢必愈來愈困難。針對外界呼籲建立退場機制,李彥儀對此表示,教育部已建立預警機制,並訂出十二項營運風險指標,未來可討論是否公布其中一些(例如「設備更新指數」、「評鑑結果」等),但暫不考慮公開每年的「學生註冊率」,以免衝擊太大。
*********
退場機制 教育部應公開資訊
- 2011-05-28
- 中國時報
- 【林志成/特稿】
▲少子化加上技專院校浮濫,稀釋了高教資源,教部應建立退場機制,讓不良技專該退就退。圖為四技二專統測,考生們在鐘聲響起時魚貫地進入考場。(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的大學密度在世界名列前茅,尤其技專校院已多到「離譜」的地步,也稀釋了整體高教資源。教育部應鼓勵具有特色的技職學校,並建立合理退場機制,讓辦學績效不好的學校退場。即使做不到強制退場,教育部也必須公開各校財務、教學及學生註冊率等資訊,讓市場來決定哪些學校該被淘汰。
台灣現有一百三十四萬名大專院校學生,一般大學及技專院校的學生各約占一半。但從學校數量來看,一般大學七十一所、技專校院九十二所,技專校院明顯太多了。
學校多不是問題,但如果大家都差不多,就應該減量。台灣技職校院普遍缺乏特色,而且聘了許多從一般大學拿到博士學位、沒有業界經驗的人來任教,導致跟一般大學愈來愈像。
技專校院學生多數來自社經地位較低家庭,其中八成左右就讀辦學較差的私立學校,為付高昂學費可能要辦就學貸款,但畢業後不見得找到好工作。不少學校拚命招生、收學費,但沒有盡到培育人才責任,說不過去!
從家長層面來看,「行行出狀元」不應該只是口號,現在碩博士滿街跑,找不到工作者比比皆是,反而有一技之長在身,前途更為踏實;應該尊重孩子的興趣與志向,揚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心態,真正做到「讓孩子走自己的路」。
從學生層面來看,學生若無心念書,高職畢業後就應該就業,沒有必要進入技專校院。舉例來說,幾年前一所國立科技大學設定相當國中畢業程度的英語畢業門檻,但六成學生過不了關,甚至還引發抗議。連基本英語、數學能力都沒有的人,進大學只是浪費時間,不如認清個人興趣及早走上自己喜歡的路。
國內技專校院這麼多,加上少子化衝擊,政府早就該制訂減量政策。但最近十年來,沒有任何一所技專院校退場,教育部還讓四、五十所學校升格或改制,已埋下「大地雷」。缺乏特色或辦學績效不好的技專校院若繼續存在,每年仍拿政府補助,只會分食有限的高等教育資源。
但是,由於技專校院辦學資訊不夠透明,外界難以明確知道學校良寙,年輕人可能「誤上賊船」。教育部若無法強制爛校退場,就應要求辦學資訊透明化,讓市場決定去留。
事實上,教育部已建立技職校院預警機制,掌握各校的「新生註冊率」、「在學生保留率」、「設備更新指數」、「核心營運結餘」、「資產負債比」等十二項指標,只要將這些資訊公布,市場很快就會淘汰不好的學校。為了健全技職教育發展,教育部是該拿出魄力、承擔責任了。
**********
雲水人間:
1.不限普通大學或是科大,學校在聘老師時,明文規定要有實務經驗
2.公佈十二項指標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