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陽溪上游河床幾乎被種滿了菜,蔚為奇觀,遊客停車拍照。
記者吳淑君/攝影
【聯合報╱記者吳淑君/直擊採訪】
走出雪隧,入目所見的蘭陽平原,美得令人驚艷,但孕育平原的「母親」蘭陽溪,因漫無止境的開發,已破碎變調。
北橫宜蘭段 豪雨就坍方
從出海口往山區逾八十公里,蘭陽溪河床種滿高麗菜和西瓜,面積之廣幾乎成了另個蘭陽平原,每到施肥與採收期,河床裡堆疊的肥料宛如長龍,人車穿梭,蔚為奇觀。
「過度開墾成了公路殺手」,公路總局痛批,河川局為收取每年六百五十萬元許可費不斷放租,漠視對交通、環保的衝擊,如今北橫宜蘭段,一有豪雨路基就坍方,每年得花上億元搶修。
放租與搶修的角力戰,已持續四年,至今無解;蘭陽溪就在爭議中喘息。
西瓜高麗菜 一畦接一畦
「哇!真是壯觀!」這個季節車行蘭陽溪畔的台七甲線,遊客都會被溪底一片綠意給吸引,一望無際的溪床上,高麗菜田一畦接一畦。
這番話聽在公路總局人員耳裡,卻是心痛。
蘭陽溪是台灣東北部最大的河川,因含砂量高溪水混濁,早年有濁水溪之稱,如今這條溪流著的是一年產值高達五億元的「綠金」;溪床上的作物創造驚人的農業收益,當「房東」放租的河川局也有高額入帳。
蘭陽溪淪陷,溪床不斷放租,農民整地,河床增高,河道改變成為「平原」。
記者曾學仁/攝影
河床變高了 河水竄路面
但種菜河床不斷墊高,河道被逼到路腳下,汛期河水亂竄攻擊路面;農民使用生雞糞和農藥,帶來汙染問題,宜蘭溪北廿萬人喝的水,來自蘭陽溪,宜蘭大學建築與永續規劃研究所所長徐輝明說,宜蘭號稱好山好水,「好水」已不見了。
四十年前,政府輔導大同鄉原住民把四季平台整地轉作高經濟作物,山上的日夜溫差大,蔬菜吃起來特別脆甜,一推出即造成轟動,南山、四季兩個部落可以種的地全種光了,菜農搶地種菜,連河床都不放過。
怪手整河床 好水不見了
經濟部水利署第一河川局從出海口的噶瑪蘭橋(五結鄉)到繼光橋(大同鄉)都放租,菜農自己找地,每公頃四千到七千元不等。
近幾年菜園板塊漸漸往下游移動,蘭陽溪流經的大同、員山、三星、壯圍與五結鄉溪床,怪手長驅直入,轟隆隆在河床上整地,崎嶇不平的河床變平坦了,河道限縮到幾乎看不到,讓人誤以為就在平原上。
記者在台七甲廿五公里採訪時,一輛遊覽車停下來,遊客興沖沖下來朝河床猛拍照,十分新奇,對照一旁公路局人員的憂心,成了強烈對比。
公路總局四區養護工程處處長張運鴻說,從二○○五到二○○八年,台七甲廿五公里處路就斷了四次,每年花上億元搶修,災情卻不斷重演。
別再放租了 總是沒下文
他說,沿蘭陽溪有三處易被河水攻擊路段,對岸都有農民大面積種菜,多年前就拜託第一河川局別再放租河床,趕快疏濬,但協調會總是不了了之。
第一河川局吳姓官員說,整地對水流改變幾乎沒影響,洪水一來水流擴大幾百倍,會流往何處不是人為可控制,農民不會那麼笨找有風險的地種菜。
【2011/04/25 聯合報】
**************************
雲水人間:
全台南到北、東到西..
河川局都這麼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