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喀羅」(Syakaro),是一座山、一條溪、一支泰雅部族的名字。Syakaro一詞,在泰雅族語是「烏心石」的意思,因為這片頭前溪的上游流域盛產這種材質堅硬的樹木,約在250年前有一支泰雅族人從尖石鄉遷入當地,便以此為棲身之地,並用來為部族命名。
霞喀羅國家步道,全長約22-23k,位在新竹縣南端,被稱為後山的區域,蜿蜓在霞喀羅大山(石鹿大山)北端的林間谷地中,橫跨尖石鄉與五峰鄉。霞喀羅國家步道,並非新開闢的步道,而是依循日治時期「鹿場連嶺古道系統」中,「霞喀羅警備道路」與「薩克亞金警備道路」路線規劃而成。
霞喀羅國家步道,沿線的日本警官駐在所遺址,密度為台灣全島最高,駐在所的建築方式,以厚達50公分的夯土為牆,外覆木板、內抹石灰,是「霞喀羅國家步道系統」獨特的建築。目前雖然多成廢墟, 不過在小林、田村台、楢山(青山)、朝日、石楠、薩克亞金(白石)、馬鞍等7個駐在所遺址,仍可看出昔日駐在所的規模。
霞喀羅古道,東端是尖石鄉秀巒村,西端則是在五峰鄉的清泉部落,兩地都是以野溪溫泉聞名,而霞喀羅國家步道,東起養老登山口、西抵石鹿登山口,兩端都可以從部落開車循產業道路抵達。
步道全線位在海拔2,234m石鹿大山的北鞍,這座山除了是兩支泰雅族群的獵場分界,同時是東邊的薩克亞金溪與西邊的霞喀羅溪兩流域的分水嶺,步道東段可說是沿著薩克亞金溪的山腰而行。
交通方式
由西側進入霞喀羅古道登山健行之遊客,多由新竹都會生活圈出發,經竹東接竹 122 縣道、再經清泉接石鹿林道後、經石鹿派出所至登山口進入古道。
由東側進入霞喀羅古道登山健行之遊客,多由新竹都會生活圈出發,經竹東接竹 120 縣道、再經尖石轉入竹 60 鄉道、接秀巒道路(竹 65 鄉道)至秀巒,其後再轉秀錦道路、經養老,至登山口進入古道。
資料來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