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4/8

急診醫生荒 喊40萬月薪找不到人?

急診醫生荒 喊40萬月薪找不到人?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2012.04.08 02:34 pm

台灣的醫師荒日益嚴重,不僅內外婦兒「四大皆空」,近來急診科醫師也人力告急。由於急診醫師發生醫療糾紛風險高,部分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越來越不容易招募到急診主治醫師,不少醫院紛紛開出近40萬元的月薪招人。和不必值班的新進醫師月薪約10萬元相比,條件實在優渥,各醫院都希望以高薪待遇爭取年輕新血。

醫院徵急診醫師:內外兒科專科醫師不拘

「具急診專科醫師證書39萬元起、亦歡迎內外兒科,薪資面議」。壢新醫院最近招募三名急診主治醫師,跟其他科別徵才相比,不僅直接刊出薪資價碼,而且也放寬條件,內外兒科專科醫師也「不拘」。

「醫療糾紛太多了,大家不願意投入」,壢新醫院院務決策委員會主委張煥禎表示,連某家公立醫學中心去年底都已招不滿急診住院醫師,因此就算是非急診專科醫師,只要有心應徵,醫院都願意協助訓練。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據傳也開出月薪35萬元的價碼,引起不少其他科別的醫師討論。

童綜合醫院急診室主任盧立華也說,院內較資淺的急診醫師月薪約38萬元,尤其近年陸續爆發急診醫師離職潮後,急診科薪水看漲,不僅比一般科別高,跟家醫科等不需值夜班的醫師月薪約10萬元相比,薪資福利的確較為優渥。

另外,由於急診醫師需值班12小時,值班期間可能會治療超過50名患者,院方也增加外科、小兒科醫師值班,減輕急診醫師看病人的壓力。

急診醫師常腹背受敵 面對病人與健保給付壓力

盧立華也說,醫院祭出高薪留人,也是因為急診醫師過年都在醫院值班、假日沒辦法陪家人,每天起床就去醫院,「常常被老婆罵」。而且急診醫師容易「腹背受敵」,前要面對急重症患者及家屬,甚至可能有暴力威脅的陰影,後則可能因為做一堆檢查確認病人「沒事」,又要面對健保給付緊縮而被核刪費用的壓力。

【2012/04/08 聯合晚報】

2012/4/7

代課老師暑假無薪水 年領失業給付5億元

代理教師暑假無薪水 年領失業給付5億元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2012.04.07 02:28 pm

國中小代理教師一年只領十個月薪水,暑假兩個月被迫放「無薪假」,但勞委會開了一扇「巧門」,讓代理老師可以申請「失業給付」。
本報資料照

巧門來自這裡
2005年10月,勞委會放寬解釋,認定代理期滿後,如超過1個月還無法找到工作,且契約期間合計滿6個月以上,可視為非自願離職。

國中小代理教師一年只領十個月薪水,暑假兩個月被迫放「無薪假」,但勞委會開「巧門」,讓代理老師可以申請「失業給付」,開學後續聘又可領「提早就業獎助津貼」。有人申請到之後還在BBS站上「呷好道相報」;據統計,一年約有3800多名代理老師申請失業給付,共領走 5億元,平均每人每年可多領13萬元。

每年4月開始,進入中小學教師甄選的旺季,又見流浪教師一卡皮箱四處奔波於各縣市參加教師甄選的畫面。但在少子化衝擊下,各縣市都會保留5%的教師員額,不敢聘足正式教師缺,以免日後有超額教師問題;而這5%的員額就先改聘代理代課教師。

代課老師只需付給鐘點費,代理老師一年一聘、聘約只有10個月,和正職老師享有薪水晉級、退撫等福利相比,明顯的「同工不同酬」。教育部官員指出,對於認真教學的代理教師,學校通常會再續聘。

這樣一來,部分代理教師暑假兩個月無薪假空窗期,其實是「假性失業」,但仍符合勞委會認定「非自願離職」的範圍,因此可以領取失業給付,兩個月後拿到聘書,又可領取提早就業獎助津貼。

這扇「巧門」來自2005年10月勞委會對「就業服務法」放寬解釋,認定公私立學校聘僱的代課老師代課期滿後,如超過1個月還無法找到工作,且契約期間合計滿6個月以上,可視為非自願離職,請領勞保失業給付,按平均月投保薪資60%發給,最長發給6個月。失業期間還可獲得健保費全額補助、職訓期間生活津貼等補助,提早就業時,還可領取失業給付餘額的一半。

據統計,目前申請失業給付的有3800多人、約占全國代理教師的三分之一,已經讓勞保基金失血約5億元。

勞委會為此曾找教育部研商「止血」之道。教育部國教司長黃子騰表示,代理教師暑假兩個月確實處於失業狀態,申請失業給付是名正言順、無可厚非;至於「提早就業獎助津貼」,也是勞委會開的巧門讓人鑽,不能回過頭來怪代理教師占便宜,要禁止代理老師領取提早就業獎助津貼,需勞委會自行修法。

【2012/04/07 聯合晚報】

全文網址: 代理教師暑假無薪水 年領失業給付5億元 | 職場觀測 | 生活天氣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LIFE/LIF6/7012742.shtml#ixzz1rMbFIZwa
Power By udn.com

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游泳是首選的運動

醫生:僵直性脊椎炎 游泳幫助大

【聯合晚報╱黃玉芳】

2012.04.07 02:13 pm

氣象局地震中心副主任呂佩玲曾全身發炎疼痛,並被診斷為「僵直性脊椎炎」,醫師表示,對僵直性脊椎炎患者而言,游泳是首選的運動,可以讓筋骨伸展,但最好一次以三十分鐘為宜。

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因為脊椎、關節等處發炎、病變,不僅腰酸背痛、患者於晨間僵硬最明顯、睡到半夜會痛醒等,還可能造成脊椎的僵直變形。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黃春明表示,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以20到40歲的男性居多,女性較少,更因為女性的症狀不典型、間斷性的疼痛,隔一陣子才發作,因此臨床上常會比較晚被診斷出來,但到更年期左右才診斷的,確實較為少見。

背痛、直不起腰是不少婆婆媽媽常見的困擾,但黃春明說,一般扭傷、姿勢不良造成的腰酸背痛,休息不動的時候比較舒服,而僵直性脊椎炎這種發炎性的疾病,則是休息的時候會覺得不適,運動的時候可以改善,兩者症狀正好相反。

因此如果診斷有脊椎炎,千萬不要因為怕痛不敢動,應嘗試運動復健,伸展筋骨,呂佩玲也是因為長期的游泳而改善的。黃春明說,游泳是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的首選,但應以漸進為主,一次以30分鐘左右為宜,免得肌腱、韌帶過度伸展。另外、柔軟操也是不錯的選擇,但要避免籃球、網球等劇烈運動。

【2012/04/07 聯合晚報】

2012/4/6

兩名越南商人花90萬美元買下美國小鎮只有一位居民(圖)

兩名越南商人花90萬美元買下美國小鎮只有一位居民(圖)

兩名越南商人花90萬美元買下美國小鎮只有一位居民(圖)

薩蒙德和他的小鎮比福德(網頁截圖)

  據CNN4月5日報道,美國人口最稀密的小鎮近日終于拍賣成功,兩名越南商人以90萬美元(約合562.3萬人民幣)將其拍得。這所小鎮只有一位居民。
  背靠落基山脈的比福德(Buford)坐落在拉勒米市(Laramie)和夏延文市(Cheyenne)之間,是美國懷俄明州歷史第二悠久的小鎮。薩蒙斯(Don Sammons)是如今鎮上唯一的居民,也是鎮長。他于1980年帶著妻子和兒子搬來鎮上,10年後將它買下。薩蒙斯的妻子已于1995年過逝,他的兒子也在2007年搬走。薩蒙斯兒子的離開讓比福德成為擁有獨立郵政編碼的美國最小鎮。盡管獨自居住的薩蒙斯並不感到孤獨,因為這里每天都接待很多游客,但 61歲的他畢竟已近遲暮之年,他近日終于在科羅拉多州兒子家附近買下一處房產,準備過去安享晚年,並將比福德拿到拍賣網上拍賣,起拍價為10萬美元(約合 62.5萬人民幣)。這一底價很快被不斷抬高,最終兩名神秘的越南商人以90萬美元(約合562.3萬人民幣)的高價競拍成功。由于兩人辦完相關手續便匆匆離去,因此讓世人心生許多猜測,到底這兩個越南人會拿這塊只有一座加油站、一幢三居室小屋和少量附屬建築物的4.05萬平方米土地干點啥。

一位年輕醫生吐露驚天秘密︰癌癥患者到死都不明白的事

一位年輕醫生吐露驚天秘密︰癌癥患者到死都不明白的事

  出于求生的本能,每一個癌癥患者都不甘心坐以待斃。殊不知,他們的求生欲望與求治要求,竟讓自己成為某些不良醫院各科室之間搶奪的“唐僧肉”.....一位年輕醫生的自述,讓我們看到了其中的秘密。
  2009年,我從天津醫科大學腫瘤專業研究生畢業後,幸運地成為山東省某三甲醫院腫瘤科的醫生。
  工作第一天,我穿上白大褂,和主任一起查房。查房一上午,共有40多個癌癥病人,他們病情各不大相同,相同的是,對我們的話都言听計從。
  第二天上午,我接診了一個肝癌晚期的老人。看他的影像片子,癌細胞已經全身轉移,沒有治療價值了。再說,從老人的穿著來看,家境並不太好,更沒有必要白花錢了。出于好心,我把老人的女兒叫到辦公室,建議她放棄治療。老人的女兒放聲大哭,傷心地把老人帶走了。不料,一個星期之後,我意外地發現老人竟然被收住院了!護士長告訴我老人回家後不甘心“等死”,把自己的房子賣了30萬,又掛了腫瘤科的一個專家號求治,當即就被專家收住院了。護士長還悄悄告訴我︰老人還在病房里說你醫德不行,自己沒本事治他的病,就讓他回家等死!
  2009年11月底,我們腫瘤科發獎金時,平均一個人才2000多元!主任關上門給我們開了個秘密會議︰“咱們醫院實行的是績效考核,收人減去成本再乘以提成的百分比,才是科室的獎金。”他故意頓了頓,說︰“不需要我多解釋了吧?你們用幾元錢的便宜藥,那是你們的自由,不過,你不能把自己當成菩薩下凡,讓大家陪你喝西北風”主任的話音一落,大家的目光就齊刷刷地投向我,我臉上立即火辣辣的......”
  這件事沒過幾天,病房就住進一個患前列腺癌的離休干部,癌細胞也已經轉移腹腔了。有了前面的教訓,我試探性地找他的妻子談話︰“我建議用相對好一點的藥物,因為這樣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我的話音未落,他的妻子就雞啄米似點頭︰“什麼藥好就用什麼藥,我舍得給我們家老張花錢! ”有了這句話,我放開了手腳,什麼藥貴上什麼藥。最後,老人在病房里住了兩個月,共花費了40萬元,最總還是死了。
  我心里有鬼,自覺愧對老人。可令我哭笑不得的是,家屬辦完後事,經專門給我送來一面錦旗,說我把病人當親人,努力提高了癌癥晚期病人的生活質量。
  2010年7月,我接診了一個早期肺癌病人,覺得有手術指征,就介紹給了胸外科一個醫生。沒想到,病人手術之後,胸外科醫生專門請我吃了頓飯,並給了我一個500元的紅包。我不要,他卻說︰“這是你應該得的。以後你那邊有要做化療的病人,也”介紹“給你。我們倆長期合作!”然後,他還以過來人的身份 “教育”我︰“你是剛畢業不久的學生,現在摸清楚腫瘤科的工作流程沒有?簡單來說就是這樣︰來個癌癥病人,先介紹到外科給他們做手術,讓外科把手術的錢賺到了,再把病人轉到化療科化療,然後再轉到放療科放療,等著些科室的錢都賺到了,再把病人扔到中醫科喝中藥。”
  接下來的一件事,讓我終于驗證了這位外科醫生的話。有一個胃癌晚期病人,癌細胞已經腹膜轉移。可還是被轉到普外科做了手術,術後又轉到腫瘤科化療,放療科放療,中藥科喝中藥,如此折騰3個月,病人就死了。我曾偷偷調出病人的影像資料,一看就發現沒有手術指征。
  更加可笑的是,有一回,有過一次合作經歷的那位胸外科醫生給我轉來一個肺癌術後病人。病人70多歲,早期肺癌,即使不做化療也可以長期生存。不料,我好心告訴他可以保守治療的時候,他卻質問我︰“癌癥手術後化療放療是常規治療,如果听你的保守治療,我的癌癥復發了你負責?”其實,化療有很大的副作用,尤其是對這種年老體弱的癌癥病人來說,副作用更是致命的。勉強挺過4個月療程的化療,老人的免疫力就急劇下降,肺癌也隨之復發,並出現了腦轉移。在家屬的強烈要求下,我們又給老人做了伽馬刀手術,結果導致了更大範圍的腫瘤轉移.......如此折騰了一年多,老人終于在痛苦中死去了!

胸罩當止血帶

胸罩當止血帶
2011年8月,一輛在埃以邊界行駛的大巴車突然遭到武裝分子襲擊,導致有乘客膝蓋嚴重受傷。當時,正好在車上的以軍女衛生兵Anastasia Begdlov急中生智,利用自己的胸罩當止血帶,幫受傷乘客包扎,使得傷員生命得到挽救,為此,以色列國防部授予其一枚勛章。目前Anastasia Begdlov 正在軍校進修軍官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