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8/10

人工流產對子宮傷害有多嚴重

人工流產對子宮傷害有多嚴重


發布時間: 2013-06-19
來源: 生命時報

    核心提示:有專家稱,常見的婦科病就是子宮疾病;而保護女性健康,首要條件就是保護好子宮。

    “胎兒的宮殿”、“月經的故鄉”、“生命的搖籃”,這些都是人們獻給子宮的注解。它是女性生殖係統的重要組成器官之一。然而,在女性的一生中,子宮會遭遇許多“殺手”。

有統計數據顯示,30歲以上的婦女約有20%患有子宮肌瘤,還有20%患有功能性子宮出血。在全球,30歲以下的女性,每年有1/4會感染子宮疾病。目前,我國子宮疾患已佔到婦科病的1/2,即每兩個婦科病人中,就有一人患有子宮疾病。

    反復流產,子宮的頭號殺手

    女性進入生育期後,子宮也開始進入了“多事之秋”。

    曾有人歸納了子宮的“五大致命傷”:

第一,多次妊娠,每增加一次妊娠,子宮就多一點風險。懷孕3次以上,子宮疾患及發生危害的可能性會顯著增加。

第二,反復流產,尤其是人工流產。每次刮宮都會使子宮內膜變薄,還會引發盆腔炎、亞急性輸卵管炎等,嚴重時還會導致不孕;流產時間間距越短,損害越大。

第三,忽視產前檢查,定期進行產前檢查是母子平安的重要保障,否則可能導致難產甚至子宮破裂等嚴重後果。

第四,不潔性生活,這會使許多細菌經陰道進入子宮腔內,引起感染。

第五,性生活紊亂,或未成年便開始性生活,不但對女性身心健康都會造成損害,子宮頸疾病也由此產生。

    人流和藥流都不安全

    在“五大致命傷”中,反復流產可以說是完全能避免的“錯誤”。

    如今,很多年輕女性不注意避孕,以為年輕身體好,就算發生意外妊娠,“打掉”就可以了,對人體幾乎沒有影響。現在,關于“無痛人流”、“藥物流產”的宣傳也很普遍,更是造成了一種錯覺:流產是一種小得不能再小的手術,隨到隨做,隨做隨走。那事實究竟如何呢?

    有專家估計,我國4.5%—4.8%的育齡婦女患有不孕症,其中70%以上是由不當人流手術導致的。大量的臨床資料顯示,人工流產的次數與發生不孕的幾率成正比。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狄文介紹說,首先,手術器械可能會損傷宮頸、子宮內膜和子宮肌層,輕者導致術後宮頸或子宮腔粘連、月經異常、繼發性不孕等,重則危及生命。

其次,如果人流次數過多,人體的免疫力會下降,子宮內膜在多次受損後,會影響受精卵的著床環境。日後一旦懷孕,胚胎就像沙地裏的小苗,為了爭取更多的養分,只好拼命地往深裏扎根,分娩時胎盤就不能自動娩出,更嚴重者就成了“胎盤植入”,即胎盤和子宮長成了一體,那時只得將子宮切除。

    最後,人工流產還可能發生遠期的並發症,如導致盆腔炎;再次妊娠時則可能出現流產、早產、異位妊娠、胎盤粘連、前置胎盤等,為孕育健康的下一代埋下諸多隱患。

    而關于藥流,很多人認為這就像正常月經來潮一樣,不會傷身體、不需要休息。殊不知,藥物流產的傷害也有很多。“人工流產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在藥物流產過程中也都存在,只是程度稍輕一些。”

狄文強調說。從短期來看,有時服藥後,妊娠組織物排出不全,子宮內膜復原欠佳,陰道出血時間較長,可持續23周,甚至一兩個月,長此以往會引起貧血。由于長期慢性失血,會引起身體抵抗力下降。這時,細菌往往由陰道逆行而上,引起子宮內膜炎症。同時,育齡婦女若反復藥流,也會造成子宮內膜反復受損。“藥流的成功率在90%左右,一般10%的女性在藥流後,可能需要接受刮宮術;而且有過人流史的女性,失敗的幾率更大。”

    同時狄文認為,傷害不僅是肉體上的,還有心靈上的。反復流產會給女性心理造成不良影響,讓她們對懷孕生子產生心理恐懼,更有甚者會排斥懷孕。

    保護自己,從選擇正確的避孕方式開始

    其實,反復流產帶來的傷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關鍵在于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保護措施。

對于剛結婚、兩三年內沒有懷孕打算的女性來說,在選擇避孕方式時,應該以簡單、容易掌握、不會給今後的妊娠帶來影響為原則。比如使用安全套。此外,短效口服避孕藥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現在的短效口服避孕藥激素劑量很低,只要按時服用,就能達到抑制排卵、防止妊娠的目的,其有效率高達99%。而且有些短效口服避孕藥,如特居樂等,還可以治療痛經、月經量多、月經不規則、貧血等,並預防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

    如果萬不得已流產,那女性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問題:

第一,勞逸結合。流產後一定要遵醫囑休息調養。許多女性流產後或者認為工作離不開,或者認為損傷小、無大礙,往往放棄休息,這樣對恢復非常不利。所以,切忌急于上班、急于做家務,免得勞累傷身。

第二,適當保暖。流產後,身體抵抗力下降,風寒易于入侵,因此不要沾冷水,即便在夏天,也不要貪食冷飲。

第三,注意飲食。流產後,氣血損耗,應多吃富有營養而易于消化的食物。若出現發燒、下腹嚴重痙攣或疼痛、出血量大等症狀,應及時去醫院檢查和治療。

    狄文強調,流產後一旦恢復月經,子宮就開始恢復排卵,即有再次懷孕的可能。因此,女性應盡早採取可靠的避孕措施,不要讓自己“一傷再傷”。

2014/8/9

WHO宣布 西非伊波拉大爆發

WHO宣布 西非伊波拉大爆發

【聯合報╱記者鄭涵文、蕭白雪/台北、布魯塞爾綜合報導】

2014.08.09 03:32 am

圖/聯合報提供

世界衛生組織(WHO)昨天宣布,西非的伊波拉病毒疫情已成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狀況,死於伊波拉病毒的人數已達九百卅二人;世衛總幹事陳馮富珍表示,這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伊波拉爆發,呼籲國際對疫情嚴重的西非國家提供協助。

國內疾病管制署為此提升國內應變等級,成立「伊波拉病毒感染緊急應變小組」,並提出四項因應措施,包括出境衛教、入境檢疫、國內整備與演練及國際合作,除了提供出境旅客最新疫情資訊與衛教資料,也發送「預防伊波拉病毒感染」健康關懷卡給從疫區入境的旅客。

世衛組織昨在日內瓦記者會上宣稱,伊波拉病毒擴散的時間及範圍都是史上最高,聲明更指出,目前疫情泛濫的西非國家,及受疫情嚴重威脅的國家,衛生系統脆弱,對目前擴散的情況無法管理、控制,需要國際社會盡快提供最大可能的援助。

世衛組織提醒各國在機場等地方,進行檢測、調查及管理;雖然疫情嚴重,但目前還不需要全面禁止國際旅行及貿易。

英國外長日前表達對伊波拉病毒進入英國的擔憂,一名神父因在非洲感染伊波拉病毒被送回西班牙,是目前歐洲首例伊波拉病毒患者,引起不少歐洲人恐慌。

為掌握世衛組織與其他國家防治第一手資訊,疾管署將派駐瑞士日內瓦衛生代表以及在美國疾病管制中心、歐洲防疫醫師,隨時調整防疫措施。

疾管署表示,目前伊波拉在台灣流行風險尚低,但國內已完成應變措施,各區應變醫院也做好啟動收治病患的整備,負壓隔離病房及個人防護裝備的儲備都已完成。國防部預防醫學研究所也完成病毒檢體演練,未來會持續加強國內醫療人員的防疫教育。

蘭陽技術學院教職員188位,新學期僅招200多人?

退場未爆彈? 蘭技新學期僅招200多人

2014/08/09

【聯合報╱記者林秀姿、沈育如/台北報導】

宜蘭縣蘭陽技術學院今年招生缺額甚多,八月中會舉辦獨招。 本報資料照片

大學退場連環爆,昨天位於宜蘭頭城的蘭陽技術學院驚傳經營危機,新學期招生四技及五專各僅招到百餘人,學校師生惴惴不安,擔心會成為下一所倒閉的學校。

高教工會批評,教育部對私校經營長期放任不管,總等到炸彈爆發才處理,戕害學生權益。

教育部技職司長李彥儀表示,原本教育部有八校列為退場輔導名單,高鳳數位學院和永達技術學院關閉後,只剩六校,但蘭技並未在列管名單中。

蘭技今年四月傳出經營困難,董事會提轉型計畫案,教育部也有約談該校董事長。李彥儀說,目前蘭技「無負債,無借貸,無欠薪」,還有五到六千萬元的現金流量,教職員八月薪水發放不會有問題。

李彥儀說,蘭技招生核定名額每年約二千名,但去年只招到六成、約一千二百名,今年該校分聯招與獨招兩階段招生,聯招雖只招兩百餘名,但獨招還有五百名額,九月才能確定招生數。

李彥儀說,該校有一百四十位教師,四十八位職員,董事會未來欲調整系科,轉型成觀光服務為主的學校,恐會減聘師資。

至於該校師生擔心校方不用心經營,等著讓教育部收爛攤子。李彥儀說,學校停辦退場,教育部也只會協助安置學生,沒有所謂「收爛攤子」的說法。

高教工會主任陳書涵批評,私校像滾雪球般一間一間退場,但教育部卻把每校當個案處理,沒有提出整體解決方案,問題根本無解。

外界希望公開大學退場「瀕死名單」,以免學生選填志願後,才發現「中彈」。

但教育部次長陳達華強調,即使列管,學校都尚未提停辦計畫,仍在「正常機制下運作」,不適合公布名單。

李彥儀說,十一月底前會公布所有學校的註冊率,學生和家長可透過註冊率是否達到六成來判斷學校情況。

印度央行總裁拉詹(Raghuram Rajan):全球金融資產市場恐崩盤,盼投資人勿恐慌逃生

印央行總裁:全球市場恐崩盤,盼投資人勿恐慌逃生

2014/08/08 08:59

MoneyDJ新聞 2014-08-08 08:59:53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還要多少警訊才能讓投資人從「世界越快,心、則慢」的淡定中驚覺,全球除了加薩走廊戰亂、烏克蘭東部軍事對峙以及伊拉克動亂外,還有各大央行超低利率所引發的垃圾債券泡沫破裂!是費城半導體指數週線創2011年最長連跌紀錄?德國股市(DAX指數)自7月3日歷史最高收盤位置(10,029.43點)下跌9.9%?美國垃圾債券(高收益債券)基金/ETF淨失血金額創歷史新高?還是少數領先對2008年金融危機提出預警、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的印度央行總裁拉詹(Raghuram Rajan)發出「全球市場崩盤」警訊?

Thomson Reuters 7日報導,拉詹在受訪時指出,當前全球市場跟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很像,當時各國是採取競貶策略、而現在各國則是比誰的貨幣政策比較寬鬆。

拉詹擔心投資人如果同時拋售金融資產、市場勢必會出現大幅波動。他說,但願投資人能夠不慌張、井然有序地出脫金融資產。

華爾街日報部落格報導,拉詹在接受《Central Banking Journal》專訪時還提到,高估的歐元匯率就是全球金融市場失衡的最佳寫照,歐洲央行(ECB)的貨幣政策雖然已經非常寬鬆,但在聯準會(FED)、日本央行(BOJ)以及英國央行(BOE)也採行超寬鬆貨幣政策的情況下效益大打折扣。

他認為,以歐元區的經濟基本面來說、歐元匯率遭到高估。

拉詹的疑慮是否已經開始應驗。英國金融時報7日報導,根據理柏(Lipper)的統計,截至2014年8月6日為止當週美國垃圾債券(高收益債券)基金/ETF淨失血金額達71億美元、創單週歷史新高。投資公司協會(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ICI)6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7月30日為止當週以美國掛牌企業為投資標的的股票型基金淨失血12.57億美元、連續第14週呈現淨流出。

拉詹今年初在接受印度彭博電視台專訪時感概國際間貨幣政策合作已經瓦解。他說,新興市場曾在2008年底協助全球經濟走出金融危機的陰霾,工業化國家不能在這個時候撒手不管。

《英國電訊報》7月13日報導國際清算銀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總裁Jaime Caruana在受訪時指出,全球經濟目前應對金融危機的抵抗力就像2007年時那樣地薄弱,忙於尋找收益的投資人全然忽略了貨幣可能緊縮的風險、因為他們相信銀根將會長時間地處於寬鬆狀態。

他說,從許多角度來看國際市場目前比雷曼危機前還要來得脆弱,已開發經濟體的負債GDP佔比從當時到現在累計增加了20個百分點至275%,中國、巴西、土耳其等新興經濟體的負債GDP佔比也增加了20個百分點至175%。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388a96f4-4b67-437d-bc2b-76e1d01ec9e7&c=MB010000#ixzz39qTZY9uP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2014/8/8

山路暴雨沒在怕 黃婉瓊老師愛肝進偏鄉

山路暴雨沒在怕 黃老師愛肝進偏鄉

今周刊 2014/08/06

如果有一天,你可以選擇一種奉獻社會的方式,你可以投入多久?這是一位退休小學老師的故事,她沒有醫療專業,卻成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成立20年來最重要的象徵人物,無論颳風下雨,再遠再累都要上路,她心中這股善念的力量就像個火車頭,推動基金會向前行。

【文/鄭淳予】

海拔一千四百公尺高的台十八線阿里山公路,一輛破舊的福特七人座休旅車吃力地往山上爬,引擎笨重地噗嚕噗嚕響,劃破清晨四點山間的寧靜。這是前往阿里山達邦部落的唯一道路,但現在車窗外起著大霧,沒有人看得到這條路。

坐在駕駛座的「黃老師」緊盯著眼前的防風玻璃,謹慎地踩著油門,心裡想著:「不要怕,沒事的!」上回,她也是這樣咬著牙,在颱風過後的暴雨中開進牡丹鄉。還有一次,車子開在中橫爆胎了,她處變不驚地踩著煞車滑行,把一車子的醫護志工,以及兩台價值共二百萬元的攜帶型超音波機帶到安全的平台。

這是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以下簡稱肝基會)的專屬篩檢車,作為民間愛心組織,省吃儉用是基本態度,二十年來靠各界捐款維持營運的肝基會,只換過一次車;但,握著方向盤的手,始終是同一人,那就是人稱「黃老師」的黃婉瓊。

是她這雙緊握方向盤的手,帶領著肝基會的同仁及一群志工,用二十年的時間深入台灣各地,做了三六一場免費肝病篩檢,服務超過四十萬人次,全台一六四個偏遠地區鄉鎮,她就去了一○七個,換算她走過的里程數,足足可繞行台灣一七七圈。

專長統籌
篩檢講座屢獲好評

載著一整隊專業醫療團隊到處跑,黃婉瓊卻是整個團隊中最沒有醫療專業的一員。時任肝基會執行長的許金川教授回憶:「我們當初成立基金會,朋友們都來幫忙,黃老師就是其中一位朋友的朋友,但她不是學醫也不是學護理,我也不曉得可以讓她做什麼。」

之所以人人都稱黃婉瓊為「黃老師」,是因為那年她才剛退休,結束長達三十年的小學老師身分。理應高享清福的她,按捺不住古道熱腸的個性,只因為「想做點公益活動」的念頭,就加入了肝基會的行列。

過去,黃婉瓊在學校熱血帶過扯鈴隊、跳繩隊,編舞、帶活動總難不倒她,當她面對肝基會才剛租下來、空蕩蕩的辦公室時,心想:「醫療我不行,辦活動我總行吧!」

前幾個月,黃婉瓊只有二萬元的薪水。「她連影印都會卡紙,我本來很猶豫,要不要請這個人,但現在想起來,真是虧待她了!」許金川回憶著,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一九九六年,肝基會在台大醫院舉辦了第一場的免費篩檢及肝病防治宣導講座。當時,排隊的人潮從院內排到院外,黃婉瓊果然發揮統籌專長,把現場動線規畫得有條不紊。最後,篩檢活動不但獲得熱烈回響,「黃老師」的能耐終於也讓許金川更有信心,他決定,要開一輛「肝病篩檢車」到全台走透透。

「我從以前就很習慣開車,也對自己的駕駛技術很有信心,一聽到許P要開車服務地方,我就自告奮勇當開車的人了。」黃婉瓊說得寫意,但其實,她所做的遠比一名稱職的駕駛還要多。

今年七月中旬的某一天,肝基會的篩檢車又開入偏遠山區。到了目的地,大嗓門的黃婉瓊還沒打開車門,就忙著叮嚀大夥兒防蚊,因為肝基會服務團今天要在山中度過一夜一天。

苗栗縣泰安鄉斯瓦細格部落,一個被群山環繞、坐擁溫泉的小部落,全村在籍人口大概才上百人,肝基會到訪的這一天,就有六十多位居民來做篩檢。高齡九十三歲的徐奶奶特地借出自家客廳和院子,一大清早就坐在院內,望著志工忙進忙出。

你可能不曉得,這樣一場偏鄉篩檢服務,必須提早在前一年就規畫好,實際出動更是大隊人馬。從指引你坐下來領單填表的志工,到替你抽血的當地衛生所醫護人員,還有肝膽腸胃專科醫師為你做超音波掃描,若發現肝臟真的有問題,一旁的諮詢志工隨時上前解惑。

在人群中,只見黃婉瓊指揮若定。她從容地說:「到偏鄉,一定要先跟地方衛生局、衛生所聯繫好。」能雲淡風輕說出這句話,是因為她已事先親訪三次。黃婉瓊笑稱,每次出門,都像是要「打選戰」一樣。這次大方出借自宅的徐家人,就是受到肝基會的使命感所感動。

現場,一位牽著小孩來做檢查的媽媽驚喜叫道:「我們來做免費檢查,你們還送禮物啊?」她從黃婉瓊手上接過一袋東西,裡頭裝著一包米粉、兩罐醬油。黃婉瓊雙手蓋在主婦提著禮物的手上:「這些都是基金會收到的愛心捐贈,要吸引更多的人來關心自己的健康。」

為了「服務更多人」,有時候肝基會也補助偏遠地區的鄉親交通費。要聯絡哪幾位鄰、里長?要包幾輛車?有多少人報名?這些細節也是「黃老師」一手包辦。不過,對於肝基會來說,勤走鄉里只是第一步,辦出一場篩檢是第二步,篩檢後的追蹤關懷才是重頭戲。

九十二歲榮民胡壽宏陸續捐出六百萬元 認養35孩子

92歲榮民捐積蓄 認養35孩子

【聯合報╱記者王敏旭/新竹市報導】

2014.08.08 03:25 am

九十二歲榮民胡壽宏(右)省吃儉用,將一輩子的積蓄幫助卅五位榮民遺孤,昨有八位受他照顧的孩子拿著父親節賀卡到榮家探望他,胡壽宏笑瞇了眼。
圖,記者王敏旭攝

九十二歲榮民胡壽宏省吃儉用,將一輩子的積蓄幫助卅五位榮民遺孤,昨有八位受他照顧的孩子拿著父親節賀卡到榮家探望他,胡壽宏笑瞇了眼。

「不知道您的身體有沒有好一點?想到又可以來看到您,感覺就像是要見到自己的爺爺!」讀大學四年級的莫誼溱,依偎在胡壽宏身旁,一字一句唸出卡片上的字。有重聽的胡爺爺,聽了猛點頭。

胡壽宏從五年前起開始捐款,認養榮民遺孤,陸續捐出六百萬元,讓所有遺孤就學路上不受阻。

暑假過後就是大學新鮮人的黃聖雁說,父親在國三那年去世,胡爺爺成為她的精神支柱,這麼多年來靠著胡爺爺,讓她可以專心念書。

就讀文化大學四年級的李麗華,大一起每年父親節都來探望胡壽宏,昨天她拿著營養補品,緊緊抱著胡壽宏說:「謝謝爺爺幫助我求學,也讓我和其他人一樣,有父親節可以過。」

安排「父親節相見歡」的新竹榮服處長高懷興見狀笑著說,「看來不用做復健身體都好啦!」胡壽宏開懷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