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9/14

各國政府瘋狂“放水”救市.... 舊泡沫未去 新泡沫又來

各國政府瘋狂“放水”救市 舊泡沫未去 新泡沫又來

美國華爾街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在去年9月15日破產,明日便是雷曼倒閉一周年,本港股市及樓市都經歷了一場風高浪急的起跌。目前恆指穩企2萬點以上,最高曾見21322點,高于雷曼倒閉前近一成;私人屋苑平均樓價每屜 4,138元,較去年9月升7.3%。然而,股樓雖收復海嘯失地,但各項實體經濟指標卻顯示,復甦步伐遠未跟得上;更有甚者,是在各國政府瘋狂“放水”救市之下,舊泡沫未去新泡沫又來,通脹已悄然成為全球政府的新敵人,亞洲國家數月後極可能先行加息,屆時復原中的經濟恐又再受重創。
金融海嘯發生近一周年,在各國不斷“放水”救市後,經濟漸見曙光,股樓率先反彈,但股樓齊升的背後,本港實體經濟背馳,今年首季及次季本港GDP分別錄得 -7.8%及-3.8%。在第二季私人消費開支、出口、投資等均呈負數,僅政府消費開支呈正增長,顯示經濟復甦之路仍前景未明。其他諸如企業盈利、寫字樓的租金及空置情況情等,亦反映經濟復甦的動力微弱。
港經濟可能U形發展
經濟分析家表示,從香港第二季經濟強勁反彈來看,顯示經濟衰退已告終,最壞時刻已過,但仍不肯定經濟能否持續復甦。出口是本港經濟重要的元素之一,能左右經濟復甦的進度,但現時美國人已改變消費模式,增加儲蓄率,這對于以出口為主的本港十分不利,並預料全年出口將跌12%。“近期出口回升,全靠一些急單,但買家仍不肯落長單,出口前景仍然未明朗。整體而言,本港經濟可能U形發展。”
現時令人最擔心之事,是股樓急升會否形成泡沫,若泡沫爆破可能對復甦中的經濟打擊更大。
專家指出,去年9月中旬後爆發的金融海嘯,擠壓了石油和農產品、房地產市場和股市的泡沫,然而在各國政府大力刺激經濟狂印鈔票的推動下,加上過低的利率水平,市場流動性過度充裕,從而令未被完全擠壓的泡沫重新卷土而來。這從商品市場如原油、銅等價格的上漲,以及不少國家地區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的飆升,可見端倪;而商品價格和樓股的上漲,必然帶動通脹壓力的上升。
寬松過後進加息周期
高盛最新發表報告稱,亞洲經濟已在全球最先出現經濟復甦跡象,並將結束寬松的貨幣政策周期而進入加息周期。一些亞洲國家央行,近期已經暗示不久後必須加息,而韓國、印度和印尼的央行將率先于明年首季開始加息。有專家估計,中國央行會于今年第四季開始調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推出信貸配額;預計也會于明年首季開始上調利率,每次加息幅度為0.27%。到明年第四季,內地一年期貸款息率預計將升至6.39%。

公車上的那些猛事

公交車上那些猛事,保證看得你趴在地上笑

本文網址︰http://news.backchina.com/2009/9/14/big5_56485.html
公交車上那些猛事,看到最後保證你趴在地上笑…

1. 地點︰廣州某路公交車,下班時間

一老婦和一年輕女子起口角,事由大概是年輕女子不讓座,老婦繼而發飆,罵年輕女子沒家教,老婦擺起了長輩的口吻:

老︰“你家沒有老人嗎?”

嫩︰“我家老人有小車!要坐公車也不等上下班時間”

老︰“我們貢獻了社會大半輩子了,哪有你這樣不體諒老人家的”

嫩︰“我現在還在水深火熱地貢獻社會,上了10小時班站了10小時,哪有您這麼不體諒後輩的,難道您無兒無孫?”

老︰“沒有我們建設社會,哪能讓你們這代人舒舒服服地過?”

嫩︰“現在沒有我們這代人繳稅,您哪來的免費公交卡?”

老人出絕招 ︰“我不管,我現在呼吸很困難,不舒服,你讓我坐下來!”

此時已經有別人耐不住,讓了老人坐了,老人不肯,誓死要讓嫩女難堪

嫩女作最後反擊︰“行行行,您別下車,我幫您打120,免得您突然暴斃!我最討厭你這種以老賣老的,插隊擠上車的時候就演成龍,上了車就裝演林黛玉!”

2. 時間︰早高峰

地點︰北京地鐵

體驗人︰我同事

經過︰我同事很淡定的看報紙,然後听到不遠處有個人說了一句“你別往里擠了,這麼多人”,然後過了一分半鐘後,突然那個往里擠的人大喊︰“你打我啊!打我啊!”眾人無語。

又過了大概一分鐘,那個人唱上了︰“一個北京人啊,欺負一個陝北的殘疾人啊……一個北京人啊,欺負一個陝北的殘疾人啊……他要打死這個來自陝北的殘疾人啊……”翻來覆去的唱,唱了好幾站。參照陝北信天游的口音和唱腔。

終于有人忍無可忍了,一個女人說︰“別唱了!煩不煩啊!”

那個人接著唱︰“兩個北京人啊,欺負一個陝北的殘疾人啊……兩個北京人啊,欺負一個陝北的殘疾人啊……他們要打死這個來自陝北的殘疾人啊……”

眾人無語。

大概又幾站後,那人一直唱個沒完,車到站門開後,門口有個男聲不大但是估計夠狠的,說了一句︰“下車。你下不下車?”

然後車門關上,終于安靜了~~~~

3. 一個公交青年哥哥說話很奔放的,俺上班的時候坐過幾次他的車,

有次人超級多,多到恨不得坐到車頂上了,還有個奶奶拼命擠~啊擠。

然後司機哥哥發話了︰“崩列鋅~莫國拼命咯,嗯囡嘎國一身老骨頭擠散噠,我不曉得拼咧。”

全車orz…………

長沙話,“奶奶啊,不要這麼拼命啦,你這一身老骨頭擠散了,我不知道拼的。”

4. 某穿校服男生在講手機

像是在和小女朋友吵架

一開始,公車上的人見怪不怪

直到男生大聲對手機說道

“你不要哭了好不好!!都說了不會懷上的!!你都沒有來那個!!怎麼會懷上呢??!!!”

頓時,整個公車安靜了下來= =

5. 一個很胖的女人上了公交車,找不到座位,只能拉著車上的拉環,不料司機一個急剎車,胖女人把拉環拉斷了,並一下子撲到了司機面前,司機看著她和她手上的拉環,沒好氣的說︰“集滿三個,送司機簽名照一張!”

6. 一日公交上突聞一女的叫罵聲。仔細一听原來是手機被偷了。本以為她罵一會就算了的。沒想到罵的話越來越難听,把偷他手機人的七大姑八大姨祖宗十八代一並問候了。車上其他人都皺起眉頭。這時車到站。開門。一男的(估計是小偷)下車後掏出一手機扔向那女的曰︰手機還給你嘴巴太狠了~!

7. 我同學有次坐503,人多到連司機都被擠著了。後來售票員也下車幫忙把乘客推上車。一陣努力過後,司機門一關絕塵而去,乘客們但見一個人在後面瘋狂追車,定楮一看,竟然是售票員...大家都喊司機,讓他停車,但是人太多了,看得見售票員在追車的人都在後門附近,聲音完全傳不到司機那里去。直到又到了站,司機沒有听到人報站,才發現把售票員拉下了。一開門那個售票員氣喘吁吁地上車,劈頭就給了司機一頓痛罵,因為她就那樣奔了一站的路...

8. 有次坐45,人很多,上了一年約30歲的男的手里抽著煙,他一上車,司機就叫他把煙滅了,結果他直接把煙往投幣箱里仍,可以想象,司機當時那個暈哦問他為啥把煙丟箱里,他說是你喊我把煙滅了的嘛,他把投幣箱當煙灰缸了.全車人都笑翻了.

9. 前兩天我還遇到一個bh女,真夠bh了。

一男人不知道因為什麼跟她吵架,罵了句︰賤樣,操死你!

那女的也就20來歲,文文靜靜的,竟然大吼一句︰怕你?我一逼夾死你!!!

車上所有的人都開始憋笑,都不行了........

10. 我在起點乘車,在第二站上來一位四、五十歲的婦女,我在前排坐,她在我旁邊做下來,然後小聲自言自語說,倒霉,怎麼又是這個司機開車。沒想到讓司機听見了,司機是個小伙子回過頭就罵,沒想到這位女士也不是省油的燈,嗓門特別高,說我坐這趟公交車幾年了,你們這些司機我哪個不熟悉,你什麼什麼時候壓了一個女孩的自行車,你還有什麼什麼時候和別的公交車搶道撞了哪里哪里的樹,還有一次和**路公交車司機為了搶道打架。我冤枉你了嗎?我冤枉你了嗎??我冤枉你了嗎???然後就不停的數落這個司機,沒有一句髒話,但是句句很厲害,這個司機居然就不吭聲了,郁悶的開車。全車的人想笑忍著不敢笑。最終的結局更可笑,司機大概一口氣咽不下去,在拐彎的時候蹭到旁邊的一輛私家車了,這下這位女士更得意了,我說的沒錯吧,沒錯吧。哈哈。

11. 我一女同學在公車上踫到一個人拿這個手機特大聲地喊

“喂 對 艾 我那10萬塊錢你給我劃過來了沒有啊 。。。。。”

我那同學巨郁悶 特煩這種人 就拿出手機來

“喂 媽 怎麼回事兒阿 我那50萬生活費匯過來沒有啊 阿剛匯完阿行 行 好的”

12. 深夜,一公交車最後一班後準備交車,司機回頭看,還有一位白衣的女士,坐在最後一排。

司機繼續開車,看看倒車鏡,那女的沒了,大驚~~趕忙急剎車,回頭一看,又坐那里,司機心虛的又轉過頭繼續開車,小心的又看看倒車鏡,女人又沒有了,巨驚趕忙又急剎車,回頭一看,那女人又出現了。

司機面臨崩潰,一身冷汗轉過頭繼續開車。第三次司機又看看倒車鏡,那女人又不見了,司機已經崩潰了,又是一個急剎車,但沒有在轉過頭去,這時那個女人緩慢的走到了他的面前,頭發凌亂,滿臉是血,滴在他的腳上,司機身體已經僵硬了,不敢轉過頭去看她~那女人用很低沉的聲音說︰“老娘和你有仇啊老娘一蹲下綁鞋帶,你就急剎車,一蹲下綁鞋帶,你就急剎車。

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高華︰蔣介石為何在大陸失敗(圖)

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高華︰蔣介石為何在大陸失敗(圖)

本文網址︰http://news.backchina.com/2009/9/14/big5_56498.html
高華談國民黨的軍事失敗2009-09-14 09:52:53 來源: 東方早報(上海)
國民黨馬上失天下,中國歷史在1949年由槍桿子翻開了新的一頁。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高華認為,盡管國民黨的失敗是“歷史的合力作用”,但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軍事上的失敗。作為“黨國”重心,以一人領黨、國、軍,蔣介石對軍事失敗負有最大的責任。



封面高華像︰李媛繪




1962年,蔣介石出席胡宗南葬禮。蔣重用胡幾十年,而此人只是一個師長、旅長的才能和氣局,在西北為彭德懷一敗再敗



蔣介石認為馬歇爾(左)需為國民黨的失敗負全責張明揚


國民黨馬上失天下,中國歷史在1949年由槍桿子翻開了新的一頁。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高華認為,盡管國民黨的失敗是“歷史的合力作用”,但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軍事上的失敗。作為“黨國”重心,以一人領黨、國、軍,蔣介石對軍事失敗負有最大的責任。

國民黨的失敗是個大題目。政權能出自槍桿子,也能失自槍桿子吧。

高華︰那是啊,在東方許多國家政權更迭是由槍桿子決定的,當然在槍桿子的後面有政治等因素。關于國民黨在大陸的失敗原因,最全面和流行的答案是︰國民黨的失敗乃是“歷史的合力作用”,既是政治的,又是軍事的,也有文化、思想的,以及教育等等因素,多種因素交互作用,導致國民黨在大陸統治的覆亡。如此說法,確實每個方面都能找到許多證據,但在我看,最重要的原因還在軍事,如果樸素地還原到基本史實,軍事失敗乃是最重要的失敗,其他原因都是從這里派生出來的,說到底還是軍事第一。

1949年3月5日,毛澤東在西柏坡舉行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說︰所謂人民共和國就是人民解放軍,蔣介石的亡國,就是亡了軍隊。他說的完全對。

抗戰後,國民黨的軍事實力至少在賬面上佔很大優勢。

高華︰抗戰勝利後,很少人想過國民黨政權有可能被中共打敗的問題,因為從實力對比上講,雙方懸殊太大,國民黨佔絕對優勢。1945年底,國軍數量有四百五十萬(內有正規軍兩百萬),共軍只有一百二十七萬(內有野戰軍六十一萬)。在武器裝備方面,國軍多為美式,又接收日本和偽軍武器,明顯優于中共。據航委會主任周至柔報告,國軍有可起飛的飛機三百四十四架,完全掌握制空權,並有海軍船艦兩百四十多艘。在獲得外援方面,甦聯在東北雖然也給共產黨不少援助,但總量上大大少于美國對蔣的援助。故而蔣介石輕視共產黨的思想非常嚴重。1945年9月23日,他說︰“長江以南各重要都市接受投降大體完畢,隴海路亦已接收過半,共匪禍患已除其半矣。”而實際上中共力量集中在長江以北,實力俱在。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彭學沛說,共軍只是“毫無訓練的老百姓”。1946年5月,四平戰役國民黨得手後,蔣更不把共軍放在眼里,他對其內部人員說,“中共除一部分外,本屬烏合之眾,經此次打擊,勢必瓦解無疑”,“共果不就範,一年期可削平之”。6月17日,蔣還說,“共產黨的戰術和江西時代一樣,並無多少進步……他們在東北雖然得了不少日本的武器,但並不知道運用。”“我們有空軍,有海軍,而且有重武器和特種兵”,“如果配合的好,運用靈活……就一定能速戰速決,把奸匪消滅”。

連毛澤東也沒想到中共會快速戰勝國民黨,毛雖在1944年12月20日說過,“這次抗戰,我們一定要把中國拿下來”。可在當時,那只是在黨內高層表達的一種心理願望,還看不出有實現的可能性。幾年以後,毛澤東提出要敢于勝利,敢于打敗蔣介石的問題,換言之,就是到那個時候,許多中共黨員也沒想到果真能打敗國民黨。

國民黨恐怕是過于輕敵了。

高華︰現在看,國民黨在1945-1946年的驕傲是沒有道理的,是虛火上升。經八年抗戰,共產黨生聚教訓,實力早已今非昔比。國民黨雖然知道這一點,但抗戰以後雙方畢竟沒有大規模交手,而國民黨在1934年江西剿共成功的經驗又嚴重誤導了國軍的中高級將領,使之嚴重輕敵。其實,國民黨歷史上的幾次成功是有特殊背景的︰1934年逼迫紅軍向西突圍,那是因為國軍佔了絕對優勢,國民黨又處于上升時期。抗戰期間國軍打日軍取得許多勝利,那是因為民族主義激發了國軍的抗日斗志。1946年春,國民黨在東北挾抗戰勝利之勢,加之由善戰之白崇禧督兵,致使林彪敗退四平街,一直退到哈爾濱。但是1947年後國民黨打中共就不行了,蔣所面臨的內外矛盾進一步加劇,這一年確如金沖及所說,中國發生了歷史性的轉折,國民黨從強者變成弱者,只是當時絕大多數中國人不知道。

國軍是怎麼由強變弱的?

高華︰那是因為八路軍有正確的軍事戰略方針,而且很快適應了大兵團作戰的方式。的確,抗戰期間八路軍的作戰方式多為游擊戰,不少高級將領連運動戰都不會打。為適應和國民黨的戰爭,解放軍在戰法上實現了迅速轉變。萬毅回憶說,當他在1946年初開始和中央軍作戰時,他還弄不清楚這運動戰應當怎麼打。在東北打了幾仗後,提高很快,迅速掌握了大兵團,正規化,攻堅戰的戰法。特別重要的是,在軍事戰略上,解放軍以消滅國軍有生力量為最高原則,無所謂一城一地的得失,大踏步前進,大踏步後退,根本不在乎國內和國際輿論會有什麼看法。而經過土改,解放軍兵源充足,又接收一些投誠的偽軍,擴充了兵力。黃克誠說,幾個月時間,開往東北的十萬部隊就擴大為三十余萬,其中許多為前偽軍。共產黨在用人之際,沒有教條主義,只要有用,都吸收,以後再改造。相比之下,陳誠就顯得十分迂闊,他在東北就拒絕吸納前偽軍,他說如此會打擊“民族正氣”。

同時,在思想上,中共和國民黨奪天下的意識十分明確,而組織上,八路軍(解放軍)指揮統一,都服從毛澤東和中央軍委的調遣,黨、政、軍完全軍事化,輕裝上陣,軍隊不需發工資,只要吃飯穿衣就可。國軍則與此相反,蔣介石沒有絕對權威,令行禁不止,政府更要為打仗支付巨額軍餉,國民黨短期內又不能打贏,從而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蔣介石卻不在意,以為只是暫時現象。

共產黨干部沒有私產,這點尤其重要,蔣介石在1949年6月8日寫的日記有一段為“以敵人之長處為借鑒”,列數中共優點七項,將“干部不準有私產”列為中共優點第一條。

國民黨的軍事動員能力怎麼樣?

高華︰在大陸時代,蔣介石一直未能建立有效率的軍政機構,用余英時的話說,蔣介石是“無效獨裁”。內戰爆發後,國民黨無從建立舉國一致的軍事動員體制,“總體戰”只是一句口號,甚至連口號都稱不上。國民黨沒有辦法讓人民接受它對“戡亂”的解釋。雖然國民黨政府宣布全國進入“戡亂”時期,上海、南京、北平、武漢、廣州等大城市,仍一如往常,國人完全沒有進入非常時期的感覺。1949年8月24日,蔣介石飛重慶指揮,其時重慶已非常危急,隨行的蔣的機要秘書周宏濤發現當地百姓“表面上看來作息正常”,和陪都時代“沒有多大改變”。

國軍和老百姓的關系究竟怎麼樣?

高華︰這要看在什麼時間段,在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在成都郊縣為美軍的“空中堡壘”修九座機場,四十五萬老百姓自帶干糧,男女老幼,肩挑手提,用最原始的人工,幾個月就修成了機場,這種場面,誰見之不感動落淚?那個時候,政府對底層普羅沒有關懷、照顧,大家也以“抗戰第一”多予諒解,但是內戰爆發後,就不一樣了,老百姓是不願打仗的。國民黨忙于和中共爭奪地盤,而共產黨趕到前面去了,以土改爭取農民支持,國民黨為反制中共的土改,也制定了不少條令,諸如:《修訂土地法草案》等等,但是全為具文。土改對國軍沖擊巨大,連國民黨的文件都稱,許多農民接受了“國軍是替地主打仗”的說法。1946年12月21日,地政署署長鄭震宇呈文行政院,更是直接點明︰“共產黨策動減租與分田之運動,深合于農民之要求……故能廣泛號召農民受其驅使,為其效命。”台灣名作家王鼎鈞回憶,在山東戰場,國軍將領因老百姓為共軍通風報信而氣急敗壞,有人提到老百姓就咬牙切齒,就是那時情況的一種真實寫照。1949年10月19日,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今後整軍要著重解決為誰而戰的問題,他說,“要為平均地權、耕者有其田,實現民生主義而戰”;“實行軍民合一,真正做到軍隊是人民的軍隊,武力為人民的武力”。蔣有此省悟,只能說對穩定台灣有益,但就大陸而言,歷史已不復給他實踐之機會。

蔣介石個人軍事才能與毛澤東的差距也是失敗的一大原因吧。

高華︰說起來蔣介石是靠軍事起家,打了幾十年的仗,但是他沒有形成概念的軍事思想,而毛澤東有“十大軍事原則”。雖然有時蔣的戰略眼光是正確的,只是明明自己意見是對的,當遇到反對,蔣卻不能堅持。1948年2月,蔣多次要衛立煌撤主力至錦州,衛不听,蔣也就听之任之。蔣要傅作義撤軍南下,傅作義不舍離開察、綏老地盤,說出的理由是︰堅守華北是全局,退守江南是偏安,蔣也同意了。

更重要的是,蔣介石的軍事戰略方針有重大缺陷,套在他脖子上的繩索是他的以“保城守地”為中心的軍事戰略方針。蔣介石非常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及國際觀感,1947年後,他進一步明確以爭城奪地及確保城鎮和土地為作戰目標,這些在他看來,是理所應當的,國民政府既為執政當局,就要承擔所謂“守土保民”的責任。可是,國軍要守護的攤子太大,面對解放軍的進攻,顧此失彼,兵力不敷使用,遂被解放軍各個消滅;蔣介石為此深為憂慮,他感嘆“防不勝防,此剿彼竄,頗難為計”。國民黨于是就“抓壯丁”,又造成民怨沸騰。

蔣對國民黨軍隊的指揮也有嚴重的問題,他一向喜越級直接指揮,在蔣身邊負責作戰事務的國防部三廳廳長郭汝瑰幾十年後寫道︰由于當時通信不發達,戰場情況千變萬化,蔣雖是根據前方的報告作指示,下達命令,可是命令下來,情況已經變化,而軍師長因怕受軍法審判,有時明知蔣的指令有錯也執行。白崇禧當時就批評道︰蔣“遠離前方,情報不確,判斷往往錯誤”,認為國民黨軍隊的失利為蔣軍事干預的結果。何應欽則批評部隊用人,團長以上皆由蔣親自決定,完全不經國防部評判會議審定,故而造成軍事失利。

對于白等的上述意見,蔣完全拒絕。1948年8月7日,蔣在日記中加以辯駁︰“近日何、白之言行態度,謂一切軍事失利由于余直接指揮部隊所致,而歸咎于余一人,試問余曾否以正式命令指揮某一部隊作戰,惟因前方將領徑電請示,余身為統帥不得不批露督導責任。”蔣並大罵何應欽︰“此人推過爭功之技術,機巧已極,而其宣傳方法完全學習共匪所為,可謂投機取巧盡其能事者矣,惜乎心勞日拙,毫無所得耳,培養二十餘年,仍不能成材自立,始終為人利用而毫不自覺,無骨氣,無人格,誠枉費我一生之心血。”

蔣介石好歹也是日本士官學校的正牌畢業生。

高華︰蔣介石的軍事教條主義非常嚴重。內戰初,他把勝利的“寶”壓在“速戰速決”,還細定了戰術守則︰“在共軍主力未潰之前,各路行軍縱隊仍應嚴守戰術原則,每縱隊應以一旅兵力為基準,每日行程以二十公里為度,至多不得超過二十五公里,其行軍序列亦應照舊日戰術分尖兵、前兵、前衛、與本隊及後衛、側衛等部署。”這樣的指令固然稱得上是細膩、嚴整,猶如舊時普魯士、日本士官學校的戰役學教程,怎麼能應付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

蔣還有一些很具體的戰術指導,諸如︰“口袋戰術”,“反口袋戰術”,“堅壁清野”“主動出擊”,“防中有攻”,“攻中有防”等等,皆為永無錯誤的教科書式的語言,機械搬用之,怎麼能追上身手敏捷,不拘固定戰法的解放軍?相比之下,林彪則是從戰場上總結出戰術原則,國軍將領葉錕敗退去台後,五十年代初在“革命實踐研究院”總結說,“林彪之一點兩面戰術,所有共匪各級指揮官以至所有士兵都能了解,都能奉行,形成一個整套體系。”

在用人上,蔣介石也未見高明之處吧。

高華︰在東北,蔣介石臨陣換將,先杜聿明,繼陳誠,再衛立煌等,都無堪重用。在淮海,這是關鍵到黨國生死存亡之戰,蔣仍然沒有章法,他重用的幾個人都不行。毛也在東北換將,但都是為了減少矛盾,以求高度統一,林彪等與東北局其他領導存在矛盾,1946年6月16日,毛任命林彪為東北最高軍政首長。在東北的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都歸林彪節制。

蔣介石很少有像林彪、彭德懷、劉伯承、粟裕這樣的統帥型的將領,1948年3月25日,蔣在日記中寫道︰“甚嘆今日求一李鴻章、胡林翼、駱秉章之流而不可得也。”

蔣之用人,一看派系,二看服從和人身依附,白崇禧為國民黨軍中少見的統帥型的將領,因不是蔣的人馬,聰明才智不能得以發揮。蔣重用胡宗南幾十年,而此人只是一個師長、旅長的才能和氣局,卻被蔣當作統帥用。1943年,陳立夫去西安勸胡宗南突襲延安,“建不世之功”,胡未敢。當然,胡宗南即便敢偷襲延安,也無濟于事,因為他身邊的熊向暉肯定會提前把消息密報給延安。

可與共產黨相比,國民黨高級將領的履歷要輝煌多了。

高華︰毛澤東在建國後多次說過類似的話,“老粗出人物。我們軍區司令百分之九十都是老粗,行伍出身。”“我們人民解放軍的元帥、將軍中間,只有林彪、劉伯承等有數的幾個人是軍事學校中出來的……不是黃埔軍校的洋包子打敗了土包子,是土包子打敗了洋包子。”毛自問道︰“許世友念過幾天書!……韓先楚、陳錫聯也沒有念過書……劉亞樓也是念過高小。”他說︰“結論是老粗打敗黃埔生。”應該說,毛說的這番話是事實︰在國民黨軍內,特別是中央軍的高級指揮官,都通文墨,有的還通外文,善詩詞。相比之下,中共將領普遍文化低,多為貧苦農民出身。至于國軍的中低級軍官,也大多有文化,許多人還是“十萬青年十萬兵”時,投筆從戎,怎麼會被沒文化的“老粗”打敗?共產黨確實是創造了一項奇跡。

這個奇跡與國民黨的派系斗爭也有關,蔣介石就听之任之麼?

高華︰蔣介石在大陸時期,從沒有實現真正統一,特別在軍隊方面的統一,不同軍系間存在著尖銳的矛盾,在局勢危急時,內部沖突更加劇烈。蔣介石一向私心自用,嫡系與非嫡系,劃得很清楚。在蔣系內部也是矛盾重重,戰場上的擁兵自重,見死不救,已是常態。1948年7月,第五軍軍長邱清泉看著第七十五師師長沈澄華被共軍包圍也不救,致其被共軍消滅,使蔣大為憤怒,蔣在日記中寫道︰“此全由于邱清泉違令不進之所致。中原戰局從此萬分嚴重,將領自私自保,不能團結互助,而又怕戰,毫無出擊精神,至此能不嘆軍事前途之慘暗淡乎?”邱為蔣的嫡系,就是見死不救,事後也沒事,到了淮海戰役時邱又故伎重演,黃伯韜兵團被共軍包圍,向他求援,邱還是按兵不動,連參謀總長顧祝同親飛徐州,請他出兵也被拒。

對于國軍的失敗,蔣介石一直不解,他說,從武器裝備到後勤補給,國軍樣樣在先,怎麼還是“不能迅速把匪軍消滅”,“匪軍何以能用劣質裝備而以毫無現代訓練的部隊來擊敗我們整師整旅的兵力?”蔣不找自己的原因,把責任往下推,只能罵下屬。但是怎麼罵,還是不同的︰蔣的嫡系打敗仗,蔣也罵,但和罵李宗仁、白崇禧是不一樣的。杜聿明和邱清泉兵敗淮海,杜被俘,邱自殺,蔣在1949年1月10日,即邱清泉自殺當日寫道︰“而杜聿明、邱清泉二將領雖作戰失敗,但其始終听命,奮斗到底,實不愧為革命軍人。”

國民黨“軍統”頭目毛人鳳總結遼沈戰役國軍失敗原因就提到︰高級軍政長官往往擅離職守,當 “匪軍”未及抵沈陽時,就先逃跑了。此等情況在解放軍渡江後更加嚴重,蔣介石憤然道︰“無論上海、廈門、廣州,每一次撤退,高級將領總是先部下而退,置部下的生死存亡而不顧。”所以說,國軍既非“黨軍”,更非“國軍”,而是將領們擁兵自重的“私軍”,這樣的軍隊怎能不敗?

國民黨軍中的政工部門不起作用嗎?

高華︰國民黨軍中的政治部從來就是軍事主官下的一個幕僚機構,1946年6月,也就是內戰爆發之時,在美國的壓力下,國民黨開始學美軍,從軍中撤出黨部,軍委會政治部改為新聞局,另外成立國防部監察局和民事局,將原政治部的職能一分為三。黨部退出軍隊後,政工人員在軍中更無地位,普遍被視為“賣狗皮膏藥的”,使軍隊內部更無凝聚力。據王鼎鈞回憶,內戰後期,國軍官兵談論國軍失敗,像是談別人的事,都“幸災樂禍”,直到大家都當了解放軍的俘虜。

國軍貌似強大,內里十分軟弱,這當然就是解放軍的機會,早在1945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就發出《關于成立國軍工作部的指示》,要求各中央局、各分局,軍委、大軍區、野戰軍,各縱隊、師、旅、團政治部和軍分區政治部,都要建立起做國軍工作的機構,調選與國軍有各種關系的干部,經過訓練後,將他們打入國軍長期潛伏,交結朋友,用各種途經,對第一線的國軍和被國民黨收編的偽軍進行策反,策動他們實行戰場起義。以後的事實證明,這項決策是完全成功的,內戰後期,特別在解放軍渡江後,國軍果然如潮水般的大面積起義、投誠,許多時候,解放軍幾乎不需打仗,只管收編國軍就可以了。

您剛才提到了熊向暉,國民黨在情報方面的失敗看起來一點也不亞于戰場。

高華︰在四十年代後期內戰環境下,國民黨的情報失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雙方在戰場上的勝負。 1988年,建國後長期負責情報工作的楊尚昆在紀念李克農的一篇文章中說︰“為配合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我情工人員深入到國民黨的機密決策指導機關內,及時準確地供給了黨中央和軍委及各地區戰略性和動向性的重要軍事情報,為黨中央和毛主席研究戰局,制定解放戰爭的戰略方針提供了主要依據,使我軍在解放戰爭中對敵人的主要情況了如指掌,始終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然而多數論者並不了解,在抗戰前國民黨反共的大環境下,處于“非法”狀態的中共很難向國民黨黨政軍系統大規模滲透,錢壯飛等是個別的事例,在此之後,就很少有類似成功的事例了。

中共情報工作獲得全面轉機是在1937年抗戰爆發後,由于國共合作,從而給中共的情報工作提供了非常廣闊的空間,1938-1939年,就成為中共向國民黨大滲透的時期,由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李克農等操盤和布局,將張露隻、熊向暉、王超北、沈安娜……等一批情報人員,打入到國民黨黨政軍系統,長期潛伏。

中共還對一些意欲回頭的原脫黨人員和前“轉變”人員進行思想和感情感化,讓他們重新回爐為中共做情報工作,但是一般不給黨員名分。1943年延安指示中共西安情報處︰“為要(了)開展情報工作,必須大膽放手地吸收各種各界人員,這是我們的既定方針。你處工作干部中,無論曾脫離過黨或自首叛變過黨,或是特務,只要他願意為我黨工作,均可使用。”

為什麼1938年後,有許多人為中共做事呢?顯然不是為了名利。

高華︰中共有抗日的形象,平型關之戰影響巨大,很多人敬慕八路軍;中共有廉潔和奮斗形象,而國民黨有濃厚官僚氣,抗戰中期後腐敗嚴重,很多人轉而欣慕中共;中共有民主形象,特別是新民主主義一改甦俄式的色彩,國民黨“一個主義,一個黨,一個領袖”,引起許多人的反感,中共反而有強大吸引力;中共有平民形象,在根據地實施了一些社會改革,獲得很高的聲望,滿足了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同情、關懷底層的民粹情緒。

據說就連蔣介石身邊都是“諜影”重重。

高華︰是啊,南京電信局有一個“軍話專用台”,專門接轉總統府、國防部等要害部門的電話,共有九名工作人員,其中七人為中共地下黨。蔣介石之“用人不疑”,與毛澤東“保持高度警惕性”之風格迥然不同。蔣的特點被周恩來、董必武等抓住,特別為他和他所重用的部屬胡宗南等量身定做了一些情報人員,派在他們的身邊,雖有國民黨情治人員的多次舉報,蔣和胡宗南等對彼等的信任仍不改變,參謀次長劉斐即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據長期擔任蔣介石醫官的熊丸透露︰“我記得那時總統在黃埔路官邸設地圖室,地圖室三巨頭是總統、周菊村與劉斐(為章),三人在南京指揮徐蚌會戰……那時大家都覺得奇怪,為什麼蔣先生下的命令共方都知道……後來大家都認為劉為章十分可疑,蔣先生卻都听不進去,也沒人敢直接告訴蔣先生,故直到最後證實這點時,蔣先生連想都沒想到。”陳誠去台後非常後悔,他說本來是商定由薛岳主持徐州方面的,就是因為劉斐“挑撥離間,才換了人”。

劉斐建國後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據郭汝瑰說,他本和劉斐關系很壞,只要劉有建議,他必反對,後黨組織派人帶話給他,叫他注意搞好和劉的關系,不要被敵利用,他才意識到劉也是在為共產黨工作。正是因為有劉斐等潛伏在國民黨核心部門,為中共提供了重要的情報,還有長期潛伏在國民黨軍中的韓煉成、何基灃、張克俠、廖運周等,都是帶兵的重要將領,他們和解放軍里應外合,一到關鍵時刻,或陣前起義,或誘國軍進入解放軍包圍圈,蔣怎能不敗?

遷台之後,蔣介石對國民黨的失敗有什麼反思麼?

高華︰民國將亡,人心渙散,大勢已去,蔣不是恨毛澤東,而是一恨美國,二恨桂李。蔣責美袖手旁觀,不救他。1949年1月31日,他在日記中寫道︰此次革命剿匪之失敗並非失敗于共匪而是失敗于俄史(斯大林),亦非失敗于俄史而是失敗于美馬(馬歇爾),“美必後悔莫及而馬歇爾須負全責”。蔣自欺欺人地認為,如果他不是被逼下野,中共就不會獲勝,所以他在1949年5月的《上月反省》中大罵︰“桂李投機取巧爭權奪利寡廉鮮恥忘恩負義。”

當然蔣介石也是清醒的,他知道自己的過失所在︰1949年2月1日,蔣介石在故鄉溪口寫道︰ “為政二十年對于社會改造與民眾福利著手太少,而黨政軍事教育人員,更未注意三民主義之實行,今後對于一切教育,皆應以民生為基礎。亡羊補牢未始已晚也。”到該年年底,蔣介石在台北草山的革命實踐研究院曾總結出國民黨軍隊失敗的原因︰“我們此次失敗,並不是被共匪打倒的,實際上是我們自己打倒了自己。”因為“我們的軍隊”是“無主義、無紀律、無組織、無訓練、無靈魂、無根底的軍隊”,“我們的軍人”是“無信仰、無廉恥、無責任、無知識、無生命、無氣節的軍人”。

1949年的最後一天,蔣在日記中自省︰“一年悲劇與慘狀實不忍反省亦不敢回顧。”而最令蔣感到苦痛且悔之已晚者,乃是“軍隊為作戰而消滅者十之二,為投機而降服者十之二,為避戰圖逃而滅亡者十之五,其他運來台灣及各島整訓存留者不過十之一而已”。

作為領袖,蔣介石對國民黨的失敗還是應負主要責任吧?

高華︰蔣介石是黨國的重心,以一人領黨、政、軍,他對國民黨的軍事失敗當然要負最大的責任。蔣是過渡年代人物,他的主要活動年代在二十世紀,這使他的言與行都有了若干現代色彩,然而他卻保留了大量宋明儒修身齊家的傳統思想。到了二戰後,他仍堅持把西洋“科學方法”與中國的傳統思想結合起來,甚至“對牛彈琴”般要求他的那些世俗化的文武官員“必須皆有哲學與修養基礎,能以聖賢自期,而以英雄之魄力以實現聖賢之宗旨”。他教育他的部下,他說軍事教育應以“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為中心,這句話,他從黃埔軍校,一直講到重慶,再講到大失敗之後的台北。1949年8月15日,國民黨政權已陷入滅頂之災,蔣介石還在日記中寫道︰“自強自立之道,莫急于興學、養廉,而興學之要,在于窮理致知,實踐篤行;養廉首務,在節約勤儉,敦厚樸素;戒浪費,祛消耗;明禮義,重廉恥。”如此這般,只能稱得上是迂闊了。由是觀之,在尚力又尚智謀的現實世界,蔣之落伍甚矣。蔣的軍事學“六藝”本無錯誤,但怎麼可抵抗或消解解放軍的“翻身打老蔣”、“訴苦”?

從日記中看,蔣介石在1949年雪崩般的大失敗的環境下,已盡了他個人的最大的努力。他自我打氣,奔波各地,督促部下,部署那些毫無希望的救黨救國的行動,也就是他所說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對我更是如此”。然而,國民黨是一個世俗化的黨,國民黨政權也是一個世俗化的政權,它的軍隊更是世俗化的,在當時的條件下,蔣是很難戰勝超凡脫俗的、帶有強烈理想主義色彩的中共和解放軍的,國軍失敗乃是不可避免的。蔣所有的努力和辛苦皆為徒勞,大陸江山易手,他不得不退避台島。中國的歷史由槍桿子翻開了新的一頁。

伏明霞.....認不出來,身材完全走樣,疑四度懷孕

2000年 伏明霞22岁

伏明霞疑四度懷孕︰昔日冠軍淪為造人機器?(圖)

本文網址︰http://news.backchina.com/2009/9/14/big5_56501.html
從香港來的消息,伏明霞嫁給香港前財爺梁錦松多年,誕下兩子一女,早前漲爆“炸現”香港中環太子大廈。新聞照片所見,伏明霞身材完全走樣,麒麟臂大象腿必現,而肚子也高高隆起,令人不禁懷疑她四度懷孕。



相信很多人對伏明霞嫁給梁錦松這件事情仍然記憶猶新吧!記得他們注冊結婚的那一年是2002年,注冊結婚的地方是在美國夏威夷。

曾經在三屆奧運會上獲得四塊跳水金牌的伏明霞,似乎把賽場內的高產也帶到了婚後生活當中。自2002年退役並嫁給梁錦松後,伏明霞在過去六年多內已經產下兩子一女。近日,有媒體在香港街頭拍到現年31歲的伏明霞逛街新照,並在報道中稱︰“伏明霞身材完全走樣,肚子也隆起,令人不禁懷疑她四度懷孕。

本‧拉登還活著是煙霧?......

美國學者認定拉登8年前已病逝 音畫均系偽造(圖)

本文網址︰http://news.backchina.com/2009/9/14/big5_56504.html
核心提示︰據媒12日報道,在“9‧11”事件8周年之際,多位政治評論員、著名學者和反恐專家提出這樣的懷疑︰本‧拉登已經死了很多年,而美英情報機構為了讓反恐戰爭繼續而刻意制造出他還“活著”的假象。

9 月14日報道美國政府指責“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登策劃了2001年9月11日發生在美國本土的一連串恐怖襲擊。據英國媒體12日的報道,在“9‧11”事件8周年之際,越來越多的政治評論員、著名學者和反恐專家提出這樣的懷疑︰本‧拉登已經死了很多年,而美英情報機構為了讓反恐戰爭繼續而刻意制造出他還“活著”的假象。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駐外情報官出身的波士頓大學教授安杰洛‧科德韋勒撰文稱,近年來根本沒有有關本‧拉登活著的“足夠可信的證據”。他指出,目前出現的本‧拉登的視頻存在明顯的前後不一,有時候本‧拉登有鷹鉤鼻,有時候卻又短又寬,此外他胡子的顏色也有差別。



美媒體公布的拉登照片(左為1998年照片,右為2002年照片)。


杜克大學教授布魯斯‧勞倫斯說,本‧拉登在這些視頻里有越來越明顯的口語化傾向,這與他所在的瓦哈比教派尊崇用詞嚴謹規範相違背。在一段視頻中,本‧拉登甚至還戴著戒指,這也是被瓦哈比教派嚴令禁止的。

加州克萊門特神學院的教授戴維‧格里芬在其新書《奧薩馬‧本‧拉登︰是死是活》里提出,本‧拉登早在2001年12月13日就因為腎衰竭在巴基斯坦瓦齊里斯坦附近的托拉博拉山區死亡,尸體在24小時內被掩埋,埋葬處沒有立碑。

格里芬寫道,“9‧11”襲擊發生後,本‧拉登領導的“基地”組織在一個月時間里先後四次發表聲明否認與此事有關。轉折出現在2001年12月13日,也就是格里芬認定本‧拉登病死當天。美國政府公布的這份視頻顯示,本‧拉登的態度出現180度轉彎,承認自己就是“9‧11”襲擊的幕後黑手還介紹了不少細節。

格里芬認為,這份被視為關鍵性證據的自首錄像疑點重重。首先,本‧拉登的胡子從灰色變成了黑色,蒼白的臉龐變得更黑,鼻子的形狀也出現了變化,修長的如同藝術家般的手指變得同拳擊手一般。僅僅幾天不到,一掃先前的病態,他竟然看上去非常健康。此外,應是左撇子的本‧拉登在視頻中用右手寫字,在涉及“9‧11”襲擊細節的描述也出現明顯的常識性錯誤,跟其建築承包商的經歷不相符。

格里芬暗示,美英兩國政府使用極其尖端的電影特效合成技術來偽造了這份錄像帶。

既然這份錄像帶是假的,為什麼“基地”組織不拆穿這起騙局?格里芬認為,這是出于宣傳戰的需要。因為“基地”組織需要讓本‧拉登這樣一位充滿領袖魅力的人物永遠活著來吸引更多對西方不滿的年輕人。

格里芬認為,本‧拉登還活著的假象是英美故意營造出的煙霧,好讓反恐戰爭有正大光明的理由。

法國女童遇害後.....尸體被父母砌進水泥牆

法國女童遇害後尸體被砌進水泥牆 父母被捕(圖)

本文網址︰http://news.backchina.com/2009/9/14/big5_56512.html
9月14日電 法國官方消息說,遇害之後尸體被砌進水泥牆中的法國八歲女孩馬麗娜的父母因涉嫌犯有殺人罪被警方逮捕。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上星期五,警方從馬麗娜父親位于巴黎西南小鎮勒芒的辦公場所內找到了她的尸體。周三,馬麗娜的父母稱,女兒被人綁架。

檢控官認為,馬麗娜可能是在上個月被毒打致死,尸體先是被藏在冰櫃內,然後被砌進水泥內。檢控官已經對馬麗娜的父母展開刑事調查,罪名包括殺人、暴行對待幼童、浪費警方時間。

警察說,馬麗娜的父母先是告訴警官,他們在勒芒一家麥當勞停車買東西時,馬麗娜被人從車中搶走。在警官找到馬麗娜的尸體之後,她的父親改口說,瑪麗娜八月初自然死亡。

馬麗娜患有輕度唐氏綜合癥。調查人員說,有報告顯示,她生前曾遭受家庭暴力。

貿易保護主義戰爭?.....中國對美國懲罰性輪胎關稅作出反擊

中國嚴厲反擊輪胎特保案 可能致數萬美國人失業

本文網址︰http://news.backchina.com/2009/9/14/big5_56523.html
據9月14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道 中國商務部13日毅然做出決定,
對美國部分進口汽車產品和肉雞產品啟動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審查程序。
清華大學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一反制措施涉及的銷售金額大約有20多億美元,與中國輪胎案受限制的金額差不多。

清華大學的何茂春研究員認為,中國的回應可能會造成美國相關產業的收入減少以及數萬人的就業困難。這等于在向美國國內傳遞一個信號︰對中國采取輕易的制裁會遭到報應。

奧巴馬11日作出決定,從9月26日起,美國將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為期3年的懲罰性關稅。稅率第一年為35%,第二年為30%,第三年為25%。
這迅速引發整個中國社會的不滿甚至憤怒。在他作出決定幾個小時後,中國商務部就做出反應,商務部長陳德銘罕見地出面表態,稱中國政府保留做出進一步反應和采取相應措施的權利。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12日也稱奧巴馬的決定“在當前世界經濟處于危機背景下開了極壞的先例”,在匹茲堡峰會之前向世界“發出貿易保護主義的錯誤信號”。

美國《紐約時報》13日的文章把中國官方的反應形容為“嚴厲而快速”的,還說它“不一定意味著兩國關系會發生新的嚴重沖突,但是當美國需要中國在一系列國際問題上提供支持之時,這會增加中國警告的力量”。

中美貿易摩擦在奧巴馬時代出了格,這出乎中國對“一臉和善對中國”的奧巴馬的預期。在以強硬著稱的布什執政的8年里,美國產業界提出6起針對中國的特保案,其中4起被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判定成立,但均被布什否決。

五官俱全,輪廓清晰的“人面蜘蛛”

哈爾濱網友羅先生12日上午10時左右在紅旗大街信恆現代城一公園內發現兩只人面蜘蛛。這兩只蜘蛛一只背部呈白色,一只背部呈綠色,背部都浮現出酷似人的面孔,眉毛、眼楮、鼻子、嘴巴,“五官俱全”輪廓清晰。



背部呈白色的人面蜘蛛



背部呈綠色的人面蜘蛛

河南造電動車突破世界難題..... 充電1次能跑500公里,可跑60萬公里,時速可達180多公里(圖)

河南造電動車突破世界難題 充電1次能跑500公里(圖)

本文網址︰http://news.backchina.com/2009/9/14/big5_56526.html


海奧通公司制造的純電動公交車和電動汽車樣車


根據國家產業政策,純電動車已開始成為我國汽車行業的一個重點發展方向。在國家提出3年之內新能源汽車要形成50萬台的規劃目標後,幾乎所有汽車企業都在快馬加鞭。9月12日,在夏季達沃斯論壇舉辦地大連,悄悄上演了一場“綠色秀”︰接送嘉賓的大巴全部采用純電動車。

同一天在我省漯河市,本報記者登上了河南海奧通公司制造的電動大客車開始了體驗之旅。
突破了電動汽車電池瓶頸的“河南造”電動汽車的動力裝置不可小覷︰單節電池的最大容量為500安時,一套電池能反復充電1200多次,蓄電量可讓客車一次性跑500公里,客車最高時速可達180多公里;而且,充電非常方便,插座往普通電源孔上一插就行……

有關專家認為,掌握了純電動汽車的關鍵技術,“河南造”電動汽車實現了電動汽車低成本高能效的要求,有望徹底打破電動車“高不可攀”的尷尬局面,電動汽車業將迎來真正的春天。

我省首輛純電動公交車今日鄭州試運行

“看來要不了多久咱也能買上一輛了!”昨日下午2時多在漯河市,一群汽車、電池業內人士,在乘坐了標志為“鄭州公交34路”的純電動大客車、試駕了一輛警車標志的純電動轎車後,個個都贊嘆不已。

昨日下午2時40分,試乘試駕結束後,“34路”駛離漯河直奔鄭州。今天上午,作為河南海奧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我省第一輛純電動公交車,它將走向鄭州市街頭進行第一次試運行。

早在7月13日,在北京第五屆電動汽車暨清潔能源汽車國際博展會上,海奧通純電動客車和公交車的展出在業內引起了巨大震動。鄭州市公共交通總公司與海奧通公司當場簽訂了陸續提供3300台城市純電動公交客車的購銷合同,合同金額達26.4億元人民幣!

“第一次用他們的純電動裝置,改裝了我們的一輛34路公交車,我體驗後又讓公司中層以上負責人全部上車,試開後大家都感覺非常好。我又讓海奧通公司把我們的公交車改了兩台,從湖北開到漯河,又開到了鄭州做試驗。最後在公司的運營會議上,大家都認為投入使用沒有問題。”鄭州市公交總公司總經理巴振東告訴記者,“每充一次電都能跑四五百公里,一輛車能夠跑兩天,完全符合我們的運行標準,我們打算大規模上電動公交車。”

破解電池世界性難題

“這一項目將對河南經濟產生深遠影響,它不僅帶動純電動汽車行業的技術提升,也必將促進行業革命。”昨日下午,在海奧通公司漯河生產基地,目送純電動公交大客車駛向鄭州後,該公司董事長孟忠煥躊躇滿志地告訴記者。

“電池動力不足、成本高能效低、續航能力差,一直是困擾電動汽車投入實用的瓶頸。”孟忠煥告訴記者,“現在我們研制的新動力解決了這一世界性技術難題。”

年過40歲的孟忠煥,曾經當過兵做過實業,2003年他在上海看到了一場電動汽車大賽,從此對電動汽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走上了研發之路。據介紹,電動汽車的三大關鍵部件是電池、電機、電控,而電池是最核心、產業價值最大的部分。

研發過程困難重重,但七年艱辛終成正果。孟忠煥投入大量資金聘請專業人員,終于研制出多元素聚合物鋰離子電池、雙定子磁懸浮直流驅動電機、電池管理及電控系統等產品,可廣泛應用于客車、出租車、轎車、游艇以及軍事動力等領域。
目前,海奧通公司的多項技術和產品已處于國家專利的公示中,動力電池通過國家 “863”動力電池檢驗中心安全試驗檢驗,汽車動力系統產業化項目被列為2009年河南省50戶工業結構調整高技術重點建設項目,並上報了河南省科技廳 “雙百計劃”項目及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現在,海奧通公司的多項技術突破了影響純電動汽車發展的障礙,實現了電動汽車低成本要求,公司正邁向集研發、制造、銷售純電動汽車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的專業化企業。

8月23日至25日,第四屆杰出華商大會華商500強論壇暨2009全球華商500強年會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隆重召開。世界華商協會主席盧俊對這項節能環保產品贊嘆不已。美籍華商楊先生說,他關注中國的電機市場已經十多年了,以往看到的電機既龐大又笨重,充電速度十分緩慢,現在海奧通的電機不但電池體積小,充電速度又快,市場前景令人憧憬。

充電一次能跑500公里

12日,為親身感受這輛電動大客車的性能,記者登上電動客車開始了體驗之旅。起點為漯河市,沿高速公路抵達周口市後立即返回,往返100多公里總共用了 1小時15分鐘,客車時速大都在130多公里。
整個旅程,大客車一直很平穩,空調制冷效果良好,並且沒有任何汽油的味道。

昨日下午,在海奧通公司漯河生產基地寬敞高大的組裝車間,記者看到,電動客車的動力裝置設在尾部,車身上沒有水箱、油箱和發動機,更沒有排氣筒。

“車的配置只有電池、電機和電控裝置,這是一輛真正意義上的環保客車。”車間負責人告訴記者,該車無污染,零排放,實現了全過程節能環保。

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這輛三十多座的客車外形雖普通,但其動力裝置卻不可小覷︰單節電池的最大容量為500安時,一套電池能反復充電1200多次;每次充電僅需三至五個小時,蓄電量可讓客車一次性跑500公里,客車時速最高可達180多公里;
該車還采用了磁懸浮電機,避免了傳統電機的轉軸和軸承接觸摩擦而產生的機械問題,使電機的轉速不受軸承的限制,降低了能源損耗,客車的動力裝置運轉也更加協調和平穩。

昨日下午,記者又親身體驗了駕駛純電動轎車的感受︰可使用自動擋和手動擋,開啟引擎時沒有一點聲音,跑起來只有電機的旋轉聲,與一般轎車的駕駛沒有兩樣,操作起來很方便。

跑百公里成本僅30多元

電動汽車走向市場,使用者最關心的是︰耗電的費用與同類型使用油料的普通車相比,到底能省多少錢?

孟忠煥以“34路”公交車為例算了一筆賬︰按每一百公里計,電動客車約需耗電50度,每度電按0.6元算,成本僅為30多元,晚間充電電價可進一步降低;普通的燒柴油的客車,約需耗油45升,每升按5.5元算,成本為240多元。
算下來,百公里電動車費用比柴油車費用能節省五分之四。而且,電動轎車充電非常方便︰插頭往普通電源插孔上一插就行,三孔、兩孔插座都行。

“這是經過7年試驗上萬次才研制成功的電動客車電動裝置,也是為國慶60周年獻上的一份科技大禮。”孟忠煥說,這項技術科技部、環保部等都非常重視,許多汽車制造廠家紛紛要求與其合作大規模生產。今後,他要把研制成功的電動裝置應用到各種車型的生產上,目前該公司的各項準備工作已萬事俱備。

批量生產就在年底

據悉,目前海奧通公司在漯河市經濟開發區的一期項目佔地100畝,多元素聚合物電池、雙定子磁懸浮直流電動機和電控車間廠房及配套設施已建成,標準廠房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已擁有了成熟的辦公樓等配套設施,技術工人正在安裝調試生產設備。

“今年年底我們計劃上5條生產線,可達到年產1億安時的電池產能,形成純電動大巴動力系統2000套的生產能力。
3~5年內達到年產純電動轎車動力系統 8萬套,純電動大客車動力系統8000套的生產能力。”孟忠煥說,屆時可完成銷售收入約330億元,實現銷售利潤150億元。最終實現產業化目的,並使漯河生產基地在國內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支撐體系和產業化示範基地。

中國電動車學會的一名負責人表示,中國汽車產業在傳統汽車領域已不可能追趕上西方發達國家,即使是在與傳統汽車領域技術密切相關的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領域也不具備後發優勢。然而,中國在純電動汽車的單項領域和關鍵技術上卻可以大有可為。事實上,海奧通公司在純電動汽車的動力系統方面有著非常深厚的技術積累,已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純電動汽車關鍵技術,現有的純電動汽車技術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尊師重道......中國偏遠山區才找的到

中國式的困局︰偏遠山區成尊師的最後地帶(組圖)

本文網址︰http://news.backchina.com/2009/9/14/big5_56533.html
教師節前不久,教育部給全國中小學老師送上一份“賀禮”——出台了個《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其中第十六條是“班主任有采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利”。

“老師批評學生,為何還要教育部發文賦權?現在的師生關系究竟怎麼了?”這一周來,中小學教師的“批評權”惹得爭議四起,有人嘲諷其奇特,有人嘆息其無奈。

《青年周末》記者通過多點調查采訪發現,在重申教師“批評權”的背後,其實是中國式教育陷入某些困局的尷尬,爭議“批評權”擊中的正是教育改革當下微妙、緊張的師生關系這一軟肋。



◎資料配圖︰北京某校自習室



◎資料配圖︰2009年6月4日,鄭州十九中高三六班


“班主任有批評學生的權利了。”由教育部出台的這項新規,伴隨著新學期的到來,在各個學校間廣為熱議。何謂“適當的方式”?除了班主任外,其他老師難道就沒批評權?作為師者,批評學生應是天職,如今重申班主任的批評權透露著一種無奈,烙上多此一舉之嫌。

9月初,《青年周末》記者撥通教育部新聞辦的電話,試圖了解《規定》印發的動因和背景,該負責人表示相關領導不便再接受采訪。

而在8月底,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王定華面對媒體時曾談到之所以強調教師擁有適當“批評權”,是因為一些地區出現了“學生不好管,老師不敢管”的教育亂象,甚至發生了老師坐視學生打架而袖手旁觀的極端案例。

王定華口中的極端案例指的是曾經在網絡上引發熱議的“楊不管”事件,2008年6月,安徽省長豐縣吳店中學的兩名學生在上課時打架致其中一人死亡,授課教師楊某並未制止,繼續上課直至下課,因此被稱為“楊不管”而被輿論圍剿。

“過去是教不嚴,師之惰,現在是教得嚴,師之錯。”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班主任這樣描述近年來出現的教育困局。

如她所說,在百度上鍵入相關關鍵詞,會發現多起因“批評”而引發的教育悲劇早已見諸報端。
因悲于教師批評,先有枝江女孩跳湖,後有武漢男生跳樓;因憤于教師批評,先有昭通魯甸一中某初三學生將懷孕教師打致流產,後有北京十一培訓學校男生因不滿女教師批評而對其連扇耳光。

“現在我們是弱者,批評教育本是我們的職責,但是現在大家全都無所適從。”9月6日,被央視《實話實說》節目就“批評權”討論請到現場做嘉賓的全國模範班主任任小艾如是說。截止到記者發稿,《實話實說》發起的班主任調查,已有2000多人參與,其中認為“有了該《規定》,老師批評學生就不再縮手縮腳了” 的投票比例不足 30%,而認為“老師確實不敢批評學生”的比例高達72.6%。

在被采訪者中,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現在的中國老師很辛苦,面對曝光與未曝光的種種教學沖突,我們必須承認,當個體性的悲劇頻頻發生,就理應警惕這是否是一場群體性的災難。也許,只有通過探究教師群體的真實處境,才能找到教育困局的癥結所在。

教師“教育自主權”陷入四大困境

“賦權令”好心出台,班主任們卻無心接受。恢復“批評權”,只是一場恢復常識的維權運動,但吊詭的是,常識是如何喪失的?

記者調查發現,面對應試教育下的“智力競賽”,家長會遺忘“人格教育”的傳統繼承,用生活上的溺愛彌補學業上的殘酷;面對上級問責的壓力,領導會忽略教師“育人”的至高權利,受到擠壓的只能是師道尊嚴,所以當文化與制度雙重缺席的時候,就有了“師不師,生不生”的“教育自主權卻不在教育者”手上的尷尬現實。

■困境之一

成績壓倒一切,取消了留級開除

在班主任群體中,趙京(化名)是一位頗有發言權的代表人物,從任教起就擔任班主任,現在還是初三年級的年級組長,明年這位老教師即將退休。她向記者坦言,當了40年班主任,現在是真委屈了。

趙京供職的學校是北京市崇文區的一所普通中學,她告訴記者,每天教務處就像個“小分局”。

放學時間,記者找到了這所初中。熙熙攘攘的出門隊伍里,不時會有在“吞雲吐霧”中談笑風生的少男少女結伴而出,趙京告訴記者,由于取消了留級和開除,老師們基本上對學生沒有了約束力,處分變成了紙老虎,學生一屆傳一屆,膽子也越來越大,有些學生以公開辱罵老師為榮,甚至互相攀比。

“那家長難道不會道歉嗎?”記者問趙京。

“有的學生打了老師,家長會來道歉,然後也就完了。很多學生家長只關心孩子的成績,他們覺得道德方面都是頑皮所致,只要別讓孩子出事就得了。”趙京很無奈。

9月4日,記者電話采訪了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很多家庭教育的思路不對,把注意力全放在了應試上,只關注成績,卻忽視了對孩子健全人格的培養,因為在溺愛中成長很多孩子缺乏對長輩的尊重,自私自利,這是一個很明顯的教育扭曲的現象。”

記者了解到,在家長的建議下,趙京所在的學校已推行了模式化教學管理,即將教師的課酬收入與學生給教師打分加以比例化。
兩者掛鉤的結果可想而知,排名中班主任往往排名靠後,美術課、音樂課等授課老師卻能拿到滿分。

“老師再高尚也只是一個職業,沒有多少人願意費力不討好,教書育人,空有教書,再無育人。”趙京無奈地對記者說。

■困境之二

喪失自主教育環境,行政領導怕維權

宋肖(化名),是趙京的老同事,在崇文區一所重點中學任教。她笑稱自己的問題在于太較真,總和領導對著干。

太較真”的宋肖曾因為“批評教育”的問題險些和校長發生沖突,因為班上有幾個學生紀律性很差,學習也一直沒有起色,宋肖就將他們的座位調到了第一排。

沒想到,幾天後的家長會上,校長公開道歉,並且暗示了宋肖這一處罰方法欠妥。

“開完會我就去找他理論,犯錯就該懲戒,幾十年都是這種方法,為什麼現在家長一提意見就都要老師讓步。”宋肖告訴記者,只要遇到家長因為孩子挨批而找到學校的問題,校領導往往采取息事寧人的態度,“因為害怕出事,家長現在維權意識高,學校要是不道歉,他們就告到區委,甚至告到市委,領導當然都要捂著,所以教師就得讓步。”

宋肖說,在這種氛圍下,很多年輕班主任已經養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習慣,很多學生的問題都得過且過,“他們剛來學校,不知道水有多深,往往挨了領導一兩次批評後就有了‘分寸’。”

“等我們這撥人退休了,可能就再沒這麼跟領導較真的班主任了。”宋肖頗有些自嘲,

“班主任不敢批評學生,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缺乏自主教學環境。現在的中小學,雖是教學單位,卻有著很強的行政色彩,學校辦學要對上級部門負責,並接受各類評估,這就使得學校辦學會擔心辦學業績因‘家長上訪’等事件而被一票否決。所以學校領導遇到相關問題,往往選擇無原則地批評班主任,教師的地位非常弱勢。”熊丙奇分析道。

宋肖告訴記者,近幾年學校出現了家長委員會,而且經常開會向校方反映教師的問題,“那學校有教師委員會嗎?”記者問宋肖,“有工會,就是派發福利的,沒听說維護權益的。”

“您覺得這個‘批評權’會有效嗎?”記者問宋肖。

“說實話,一點沒有揚眉吐氣的感覺,適當方式,什麼叫適當,一旦家長找上門來,不還是領導定嗎?”宋肖說。

在一些老師看來,教育部新規較籠統,缺乏操作細則,而基層老師每個人的理解不同,執行起來的實際意義收效不一定明顯。

記者還听到這樣一個例子︰廣州某學校的開學典禮上,校長告訴所有教師,學生都是上帝,如果沒有學生,咱們全都下崗。

儲朝暉,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1983年7月,他從安徽太平出發,開始了長達26年的鄉村教育考察之路。儲朝暉在和記者的對話中屢次提到了學校管理機制的問題,“教育獨立,這是任何教育改革的前提,如果行政色彩太重肯定會擠壓教師的權利空間,舉一個例子,從前的唱戲班子,戲怎麼唱都是戲班主听角兒的,如果換過來,角兒怎麼唱戲都要听戲班主的,這不是拆台嗎。”



偏遠山區成尊師的最後地帶


■困境之三

學生成上帝,“獨子時代”忽視挫折教育

“目前大城市中小學本地生源的在校生中,95%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教育成為社會必須面對的新課題。” 一位教育工作者告訴記者,多數獨生子女入學後突出的表現是對學校的各種紀律約束的不適應,有的孩子就會表現出強烈反彈。

記者翻查了中國教師與“批評權”有關的法規,只看到2006年9月1日實施的新《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不得開除。

“現在的學生不好管,根本不像20年前的孩子那樣對老師言听計從,老師也不敢管了。”剛剛從蘭州一所小學退休的高級教師欒虹,現在在北京女兒家生活,她告訴《青年周末》記者,這主要是獨生子女時代下的教育新病。“每個學生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被家長寵著,在溫室里長大的花草經不起風吹雨打,懶惰和嬌嫩的性格自然就養成了。”

在欒虹記憶中,在女兒上小學的時代,家長最愛對老師說的話就是,“老師,孩子不听話你隨便收拾,不打不成材。”而現在,家長的聲音變成了“老師,請對我們家孩子照顧點兒啊。”

在提倡素質教育和鼓勵教育的時代背景下,在家長的溺愛中,老師面對學生,究竟該如何教育就顯得錯綜復雜,莫衷一是了。

■困境之四

沒錢沒地位,老師被輕視

“在很多城鄉結合緊密的地區,很多家長是瞧不起老師的,這種觀念很深地影響了孩子的行為。”儲朝暉告訴記者,有數據顯示,當中國經濟與國民收入處于快行道時,基層教師群體的收入往往是恆定的,這就造成了在相當廣闊的不發達地區,教師往往干了十幾年,工資還沒有外出打工掙得多。儲朝暉曾經到過一個學校,學校里只有9個老師,都已經50多歲,“因為當地沒有人願意教書,很多人認為只有沒本事的才去教書。”

“這二三十年,錢在很多人的心理序列排序中漸漸成為了第一衡量要素,誰有錢就受人尊重,這導致了教師群體的社會地位得不到認可,而這種觀念上的變遷一旦施力于孩子,尊師重道的傳統倫理就會受到沖擊。”儲朝暉告訴記者就因為這種觀念使然,在很多學校學生傷害教師的樣本數量遠大于所謂的教師體罰學生,“我告訴你,‘楊不管’的事件發生前,他的那個村小學剛剛發生了一起學生拿刀砍死老師的慘案,老師還敢管嗎。”

儲朝暉曾經親眼看到過一些地區在發放“化肥券”的時候會略過當地的教師,他告訴記者有些城鎮的教師地位還不如鄉警(負責當地治安的臨時工),幾乎所有的班主任一個月的補助都還只有十幾元錢,沿襲著上個世紀80年代的標準。

有被訪者說,教師群體的失勢,其背後真正的受害者其實是學生群體——社會的未來,換言之,未來的社會。

■偏遠山區成了傳統尊師的最後地帶

在調研中,儲朝暉發現了一個有些奇特的規律︰只有在偏遠的鄉村小學才保持著依然傳統的師生關系。

每每到這些村落考察,知道儲朝暉是學者老師,村里人都會很熱情地接待儲朝暉,如果趕上逢年過節,這里還會保留著邀請老師到家中做客的習慣,儲朝暉也一同去過幾次。

“他們的思維模式因其傳統而愈顯樸實,對家長們來講,尊重老師是天經地義,這些口口相傳的傳統在這些偏遠的地方得到了延續。”
儲朝暉告訴記者,這些農村人都沒有什麼文化,家庭條件也很差,對于孩子,他們沒有城里人的溺愛,依然延續傳統的“孩子教給您了,您幫我好好管教”的鄉土思維。而打打罵罵中,老師與孩子的感情並沒有因為“批評”而疏遠,有些孩子犯了錯誤還會乖乖到老師面前脫褲子準備挨打,“家里種了什麼好吃的,他們都會先跑幾里地的山路給老師送過去。”

這些村落集中在中西部地區,共同的特點就是經濟發展極度落後,與外界幾乎是一種閉塞的狀態。他們的上課地點也很簡陋,上課方式更談不上正規,往往一個小學只有一兩個老師,帶二十幾個學生,這些學生的年級都不相同,上課時間也可長可短,由老師來定。

儲朝暉告訴記者,正是因為太過偏僻和窮困,他們才不會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擾,尊師重道是代代相傳的習俗,在這種氛圍里,師生關系反而比較融洽。

“那個地方的老師收入很是微薄,可以說很苦,但換個角度看,其實他們也很幸福。”

儲朝暉告訴記者,“他們根本沒想過批評權的問題。”



國外︰“批評權”依法分級,從“請家長”到“勒令轉校”


一位教書近30年的班主任告訴記者,現在的孩子們什麼都有,但是缺少一個東西,叫做敬畏;而教書近20年的美國歷史老師Petrini告訴記者,無論什麼時候,孩子有一樣東西是絕對不能沒有的,還是敬畏。

■韓國學生 被老師打後父親寫感謝信

9月6日,《青年周末》記者赴《實話實說》錄制現場參與了關于“批評權”話題的討論。

場上的四位嘉賓中,來自韓國的CBA拉拉隊主教練趙守鎮是唯一一位外籍嘉賓,她在接近兩個小時的錄制過程中很少發言,但經常會做出驚詫與無奈的表情。

錄制結束後,中文流利的趙守鎮接受了記者采訪,“我覺得很不理解,所以沒法參與進去。為什麼中國的情況是這樣的,如果小孩子不接受挫折,他怎麼會修正自己呢,可能正因為小時候家長們就不批評孩子,所以中國的孩子們看起來這麼脆弱。”

趙守鎮告訴記者在她17歲的時候,曾因為嚴重的紀律問題被老師狠狠地打了一頓,整條腿都腫了,她笑言自己當時比中國那些弒師案中的小孩們慘多了,但是當她父親知道這件事之後,馬上給老師寫了一封感謝信,感謝老師幫助她。

“那你自己不嫉恨老師嗎?”記者問道。

“呵呵,我告訴你啊,和我最親的老師就是她,我從來不怪老師,因為我們知道老師對你越嚴厲就是越對你負責。”趙守鎮非常真誠地告訴記者,“我從小家境很貧寒,能有今天這樣小小的成就,我最感謝的就是我的老師們。”

在趙守鎮眼里,韓國尊師重道的氛圍非常濃厚,曾經有一次,她穿著超短裙在街上走,迎面撞到一位70多歲的老頭,素不相識的老頭怒不可遏,“女孩子家為什麼穿成這樣!”

“我雖然和他素不相識,但是他的感覺很像一位老師,所以我當時就向他鞠躬道歉。”趙守鎮對記者說,“在我們國家,關于尊師有一句諺語,老師的影子都不可以踩。”

回答記者的問題時,趙守鎮始終面帶微笑,但是當記者談到中國已經發生了多起由于家長投訴教師批評不當而導致校方開除教師的事件時,趙守鎮有些憤怒,“這種事情在我們那兒絕對不會出現,也不應該出現啊。”

“一旦出現了會怎麼樣?”記者問。

“那我們全國的老師都會罷工抗議!”



■美國 法律詳細規定懲處學生的等級


Petrini是美國mercy高中的歷史老師,也是一位中國通。9月4日,《青年周末》記者通過MSN聯系到了她。Petrini告訴記者,在美國,對孩子的獎勵和懲罰都很分明,在她所在的加州,如果家長允許,甚至可以進行體罰,她的家里還備有打屁股用的專用板子,上面還寫有美國的教育名言︰“省下了棍子,慣壞了孩子。”

听說了中國教育部印發的《規定》,Petrini很困惑地問記者什麼叫作適當,她告訴記者“適當”就等于“沒有標準”,那這個《規定》還有什麼意義?“你們靠什麼來明確老師的權力與權利呢?”Petrini非常疑惑。

在查閱了美國的相關法律後,記者發現,在美國,“批評”要分情節輕重,首先是一般的紀律懲處,包括︰給家長打電話;罰站;不讓參加課外活動;罰早到校或晚離校;被勒令離開教室10分鐘或是30分鐘;罰星期六來學校讀書。進一步的懲處還包括體罰、罰學生多少天不讓上學、開除、勒令轉校等。

通過Petrini,記者了解到美國的中學管理架構與中國大相徑庭,如果出現關于學生的教育問題,是由學校里的教師委員會指定按照標準決定處罰方案,而家長委員會更多是負責監管和參與意見,“有一次,一個孩子因為打架而被開除,被打的孩子傷的並不重,但我們還是選擇了讓他轉學,他的家長也沒有任何意見,反而一直在教訓孩子。”

汽車十大速度紀錄︰電動車創506公里時速極限(組圖)

汽車十大速度紀錄︰電動車創506公里時速極限(組圖)

本文網址︰http://news.backchina.com/2009/9/14/big5_56534.html
北京時間9月14日消息,美國《大眾機械》雜志近日將目光投向歷史上一系列富有傳奇色彩的高速汽車及其駕駛者,評選出汽車史上十大最重要的陸上速度紀錄。從1904年一輛創下147公里時速紀錄的福特汽車,到2004年創造506.88公里時速紀錄的電動汽車均上榜。

以下就是這些陸地速度紀錄

1.1904年的“福特999”



1904年的“福特999”


1904年1月的一天,福特999在底特律附近的聖克萊爾湖這個冰冷刺骨的跑道上創造了一項陸上速度紀錄。冰封的湖面形成一條長而平坦的完美跑道,能夠讓汽車達成其速度極限。當時,亨利‧福特鑽進他親手設計和制造的福特999,在湖面上開出了每小時91.37英里(約合每小時147公里)這一驚人速度。他的速度紀錄只保持了短短一個月,但讓自己的名字寫入紀錄大全並不是福特的最終堛滿A他的真正用意是為其羽翼未豐的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進行宣傳。

2.1933年的“藍鳥”



1933年的“藍鳥”


賽車手兼汽車專業記者馬爾科姆‧坎貝爾駕駛“藍鳥”創造了一系列速度紀錄。“藍鳥”的排量達到驚人的36公升,它采用勞斯萊斯渦輪增壓V12引擎,可產生2000多馬力。很顯然,尋找可產生較大附著摩擦力的跑道以應對如此高的馬力無疑成為一個大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藍鳥”在1933年于美國佛羅里達州戴托納海灘上演處女秀過程中因車輪滑轉“僅”開出272英里的時速(約合每小時438公里)。

在隨後兩年時間里,坎貝爾對“藍鳥”進行了升級。他對車身進行了改進,並采用雙後輪設計以提高附著摩擦力。1935年,坎貝爾在博納維爾鹽灘成為世界上突破300英里時速(約合每小時483公里)的第一人。

3.1938年的奔馳W125 Rekordwagen



1938年的奔馳W125 Rekordwagen


W125 Rekordwagen是奔馳公司為參加國際汽車大獎賽研制的賽車,比賽過程中,這種高速賽車取得巨大成功。奔馳工程師為W125設計了更為光滑的車身並且將車輪罩在車身內,同時采用725馬力V12引擎。

1938年1月,W125亮相德國高速公路,時速達到268英里(約合每小時431公里)。這並不是一項新紀錄,原因就在于坎貝爾曾于1935年駕駛“藍鳥”達成300英里以上的時速,但它卻因此一躍成為公共道路上速度最快的汽車。

此次的駕駛員由魯道夫‧卡拉喬拉擔任,他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駕駛者之一。在駕駛W125行使不到一小時之後,伯恩德‧羅森邁爾鑽進一輛汽車聯盟(奧迪前身)流線型汽車,試圖向更快的速度發起挑戰。不幸的是,最終等待羅森邁爾的卻是車毀人亡的慘劇。

4.1964年的“綠色怪物”



1964年的“綠色怪物”


阿方斯在美國俄亥俄州長大,在自家飼料加工廠的工作經歷磨練他在機械方面的才能。阿方斯和他的兄弟是加速汽車賽的高手,曾在上世紀50年代晚期打敗富有傳奇色彩的“老爹”堂‧加爾利特斯,這是所有賽車手都為之羨慕不已的巨大成就。

在隨後的10年時間里,阿方斯轉向陸上速度比賽戰場,研制了一系列噴氣動力流線型汽車。他設計的絕大多數汽車都使用“綠色怪物”這個名字,1964年登場的“綠色怪物”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輛。在阿方斯與克雷格‧布瑞勒夫的較量中,這輛汽車曾多次改寫速度紀錄。

1965年10月7日,阿方斯又創造了一項新的陸上速度紀錄,當時的時速達到576.5英里(約合每小時927.8公里),打破布瑞勒夫只保持了5天的紀錄,時速超過這位競爭對手20英里(約合32公里)。8天之後,不服輸的布瑞勒夫又向阿方斯發起挑戰。

5.1965年的“美國精神音速1號”



1965年的“美國精神音速1號”


1965年11月15日,布瑞勒夫鑽進“美國精神音速1號”,向新速度紀錄發起沖擊。準備停當後,他最想知道的一定是追求更高速度的狂熱何時才能走到盡頭。1963年,布瑞勒夫在1英里(約合1.6公里)行駛距離內創造了一項速度紀錄,當時的時速達到407.4英里(約合每小時655.6公里)。短短兩年之後,阿方斯便改寫了這一紀錄,將最高時速提高到576.6英里(約合每小時927.9公里),當時所有人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音速1號”裝有用在F104星式戰斗機上的J79噴氣引擎。11月的這一天,布瑞勒夫成為世界上陸上駕駛時速第一個達到400至500英里 (約合每小時644至805公里)的人,此外,他也是突破時速600英里(約合每小時966公里)的第一人。布瑞勒夫創造的時速600.6英里(約合每小時966.6公里)這一速度紀錄保持了5年之久。

6.1965年“薩默斯兄弟”賽車公司的“黃金棒”



1965年“薩默斯兄弟”賽車公司的“黃金棒”


“黃金棒”(Goldenrod)裝有4台克萊斯勒Hemi燃油噴射發動機,總輸出馬力在3000左右。4台發動機排成一線,置于前端的兩台發動機負責為前輪提供動力,後端的兩台則負責為後輪提供動力。1965年,鮑勃‧薩默斯駕駛“黃金棒”開出409.3英里的時速(約合每小時658.7公里)。這項活塞動力車輪驅動汽車速度紀錄保持了26年之久。“黃金棒”現收藏于美國密歇根州的亨利‧福特博物館。

7.1979年的百威火箭車



1979年的百威火箭車


百威火箭車一直是一輛有爭議的高速汽車。這輛汽車由曾執導《警察與卡車強盜》的電影導演哈爾‧尼達姆出資研制,威廉‧弗雷德里克負責制造,駕駛員則由已退役的空軍飛行員斯坦‧巴萊特擔任。百威火箭車是否于1979年上演突破音障的壯舉一直是有爭議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于你向什麼人詢問。

1979年12月17日,巴萊特駕駛百威火箭車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羅杰斯干湖向突破音障發起沖擊。百威火箭車外形好似一枚導彈,采用1個液態過氧化氫噴氣引擎以及2個固體燃料助推引擎。當時,既沒有FIA(國際汽車聯合會),也沒有SCTA(南加利福尼亞州汽車協會)的工作人員在挑戰現場出現,兩家組織都是公認最權威的速度成績審核機構。

百威火箭車挑戰當日的氣溫為零下20華氏度,據說時速達到739.66英里(約合每小時1190公里),足以突破音障。當時,對這輛火箭車速度的測算立基于空軍雷達以及安裝在車上的加速計數據,而不是采取對實測距離進行計時的方式,只有采用後一種方式得出的速度成績才能獲得FIA或者SCTA承認。

出于一些不為人知的理由,百威火箭車原定的另一次正式挑戰並沒有按計劃進行。它創造的突破音障壯舉普遍不被人承認,雖然查克‧耶戈爾聲稱可以在照片中看到沖擊波以及離開地面的後輪,這兩大特征說明火箭車正以超音速行使。但現場旁觀者表示並未听到任何音爆。時至今日,百威火箭車是否突破音障的爭論仍在繼續。

8.1997年的“超音速推進”號



1997年的“超音速推進”號


“超音速推進”號是第一輛成功突破音障並且沒有引發爭議的汽車。這輛汽車裝有兩台勞斯萊斯Spey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可產生高達5萬磅(約合 2.27萬公斤)推進力。兩台發動機每秒燃燒近5加侖(約合19公斤)燃料。1997年10月15日,安迪‧格林駕駛“超音速推進”號出現在美國內華達州黑岩干湖上,1英里內的平均時速達到763.04英里(約合每小時1228公里)。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年正是耶戈爾上演第一次超音速飛行50周年。

9.2001年的Vesco Turbinator



2001年的Vesco Turbinator


堂‧維斯科就像一條比特犬一樣追求更高速度。在多年的賽車生涯中,他駕駛Vesco Turbinator創造了無數速度紀錄。Vesco Turbinator是一輛渦輪動力四輪驅動汽車。2001年,維斯科曾駕駛這輛汽車創造一項車輪驅動汽車速度紀錄,當時的成績為時速458英里(約合每小時737公里)。2002年,維斯科不幸去世,但他的團隊繼續朝挑戰新速度紀錄的道路前進,他們的目標是在2010年突破時速500英里(約合每小時 805公里)大關。

在2001年創紀錄的挑戰中,Vesco Turbinator的時速曾一度達到470英里(約合每小時756公里)——最終成績取1英里行駛距離內的平均速度。維斯科的團隊認為,改進發動機進氣裝置能夠獲得更大動力。

10.2004年的“七葉樹子彈”



2004年的“七葉樹子彈”


陸上速度比賽向來是工程師和維修人員尋找新想法的一個舞台。在博納維爾鹽灘,我們見識過渦輪增壓迷你摩托車和空氣動力流線型賽車的風采。類似 “七葉樹子彈”這樣的電動汽車在挑戰速度紀錄戰場更為頻繁地出現。令人感到吃驚的是,“七葉樹子彈”出自美國俄亥俄州大學一群學生之手。

這輛電動汽車裝有大約1萬塊C-cell NiMH電池,總重量達到1噸,1台400馬力電動發動機負責為5速變速箱輸送動力。2004年10月,“七葉樹子彈”創造了一項電動汽車速度紀錄,當時的時速達到314.96英里(約合每小時506.88公里),這一紀錄至今無人能破。俄亥俄州大學的這群學生是一支富有朝氣和闖勁的團隊,他們正在研制一輛氫燃料電池流線型汽車,希望能夠在不久後上演處女秀

網絡攝像機難得抓拍︰好奇小鳥正在"研究"鏡頭(圖)

網絡攝像機難得抓拍︰好奇小鳥正在"研究"鏡頭(圖)

本文網址︰http://news.backchina.com/2009/9/12/big5_56267.html
當地時間2009年9月10日,匈牙利Szentgotth,一幅網絡攝像機拍攝的圖像展示了一只好奇的小鳥在研究照相機圖像。這種網絡攝像機,每一分鐘才拍攝一幀內容,能拍到小鳥這張照片可謂是十分難得。

男大生國道貨車上打盹摔落....遭輾死

 

成大學者:現場勘查顯示小林滅村.... 無關越域引水

 

運將追拖吊車..... 跑到暴斃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hemidemi

myshare

yahoo!奇摩

del.icio.us

fURl

推文到Twitter

推文到plurk

+udn書籤

分享 轉寄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iveman&aid=3314883

▲top

本部落格刊登之內容為作者個人自行提供上傳,不代表 udn 立場。

刊登網站廣告關於我們常見問題服務條款暨著作權聲明隱私權聲明客服

Powered by 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