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8

《三世因果經》第四章:有食有穿為何因?前世茶飯施貧人。

 

南海古佛觀世音菩薩降日

九八年十月二十日己丑年九月三

經章四:「有食有穿為何因?前世茶飯濟貧人。」

經義明白告訴世人佈施救貧所種福報。現代社會福報深厚,富貴人家在食衣上都無所缺,而此中當是在前世造有佈施救貧的功德,今生才得延厚福。

實例闡述:台疆南部有一科技企業家名為陳○泰,其在生意發展皆是順遂,而面臨阻礙必顯貴人相助,在住的方面無有憂慮,衣著不缺,三餐飲食更是飽足,不怕三餐不濟,福祿豐厚。

陳氏前世為農耕菓菜之人,平時在市集為販,在自己所種菓菜販賣有餘,就會佈施給街上窮人與供養寺廟僧眾,每逢過年更會自己四處收購別人欲丟棄衣服,再予四處分送給城街貧窮人家。

陳氏前世所累積功德,當成延承今世福報不愁吃穿,所謂發心由心起,此一起心動念是植福原動力,而實踐去行持,發心無有分別多與少貴重與否,全端一心行持,善因善果一念可植。

 

from:三世因果傳記 (懿敕賢義堂)

 

*****************************************************************************

阿難尊者  降                

   93年6月12日

第四章  有食有穿為何因?前世茶飯施貧人

人之出生,有貴、有賤、有富、有貧,皆為前生所定;欲得吃穿不愁,乃須有相當條件。

茶飯之物,無論其功候粗細,僅供飽食為主,有多少人在茶餘飯飽之際,曾捨此贈予貧困之人食用。觀寰宇之間,處處充滿貧寒之人,並非彼等不事生產,實乃福報因緣不足,致使出生於貧窮好戰之國度。富有因緣,雖能得出生處於富裕之國度,但業障因素或為夙累以來造善淺薄,形成現世福運不彰,然而時下不乏積善人種,使今生吃穿不須費心,或能四方常顯口福因緣。

在屏東地區有何氏,雖然出身家境並不富裕,但時常能得接受親朋好友之招待,每每有任何招待聚會或有宴會,皆有人會想及何氏,或有友人自家耕種作物,零售有餘,皆能想及何氏而分送結緣;當知此乃多生以來能知慈悲喜捨,更能廣施茶水、飲食,供養貧困人家,或供養僧侶以積造後世福田,善緣因而廣結。

然而今生福運既是前生所積,今生若無持續捨食供僧濟貧,則亦有福運耗弱之時;故而勉諸大眾飲食之際,時時常思捨食供僧濟貧,以積未來福田,使之綿延不絕也。

 

 

 

from:因果經事例(寶德大道院)

 

******************************************************************************

目犍蓮尊者  降                九十八年六月廿七日

第四篇  有食有穿為何因

有食有穿為何因?前世茶飯施貧人。

衣食民生最基本。自古民以食為天。

眾生早出又晚歸。皆為種植稻穀米。

亦有葉菜及瓜果。每日悉心勤看護。

無論寒冬或炎熱。農田從無荒耕時。

自給自足能有餘。穀米普施濟貧困。

雖然自己飯少喫。愛心遍照諸世間。

見人飢腸多不忍。捨予飯菜讓他飽。

我則少餐無緊要。他人缺飯恐命危。

慈仁觀照心有餘。身體力行造福深。

積德累功行正道。輔天濟世不落人。

古時米糧實珍貴。末法米賤不值錢。

卻是無米難活命。茶飯皆是活命珍。

但看有人餐飲斷。三餐不繼苦惱煩。

皆是過去不造善。簡單茶飯難施予。

化緣茶飯不願施。求乞殘羹不願捨。

富人米糧寧棄河。亦不施捨拯飢人。

面對災荒心腸歹。不施米飯反抬價。

不義之財滾落袋。福損祿減嘆奈何。

健行登山無茶水。口渴汗流氣乏力。

慈悲喜捨施茶水。路口奉茶解人渴。

正是菩薩在世間。關懷眾生行無畏。

另觀有人米飯足。三餐連繼無憂愁。

餐餐飽足福綿綿。實乃往昔肯施捨。

見災濟災施災民。觀劫拯劫捨財米。

初一十五平安粥。八節四季獻紅圓。

一年三節發米糧。亦有隨緣濟路人。

無論殘羹或新飯。只要誠心皆是善。

心能恭敬溫馨存。飯菜施予修善德。

從不計較飯與菜。自身寧可少喫飯。

不願見他忍飢腸。學做菩薩不二門。

慈悲喜捨澤蒼生。修身行道知布施。

米是養命珍貴寶。有人暴殄損天良。

消福減祿難挽回。唯有施米濟困頓。

解人飢腸免憂愁。福增祿添壽綿長。

雖然末法科技昌。卻有貧困難脫苦。

三餐不繼憂無期。能發輸誠修善德。

布施穀米解民苦。能增福德無邊際。

菩薩與我無兩樣。若能悟得個中妙。

享福之餘再造福。植福種子未來收。

已獲之福當珍惜。點滴愛護不浪費。

修仙學佛須米糧。養生行仁長智慧。

推己及人同理觀。修身養性效聖賢。

飢民苦痛述難盡。親身體會方知情。

飢餓三十有道理。先行體驗忍飢情。

方知造福利人間。關懷宿命施拯濟。

修身立德積福田。元亨利貞萬萬年。

 

 

from:末法三世因果經(寶德大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