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6/3

陶冬:再論安倍經濟學

  • 2013/5/17

再論安倍經濟學

 

“日元先生 ”榊原英資,上周與筆者在今週刊主辦的《亞洲經濟高峰論壇》上同台論道。“日元先生 ” 斷言,日元匯率短期內不會突破兌美元一百大關。他的話音未落,日元兌美元匯率第二天就衝破了一百關口。榊原預測失准,究竟是老馬失蹄,還是另有苦衷,筆者無從瞭解。
“日元先生 ”的第二個預言,乃安倍經濟學試圖通過日元貶值來拯救實體經濟,不會有多少真正的效果。筆者對此觀點深以為是。

安倍經濟學自去年11月出爐至今,日元暴貶,日股飆升,其在金融市場的成就,堪與伯南克的QE政策、德拉吉“不惜代價捍衛歐元”之豪言媲美,實為國家資本主義時代的神來之筆。為安倍晉三帶來高人氣,為對沖基金帶來發財良機。

日本央行在今後兩年將基礎貨幣數量翻倍,筆者認為日元資產升值(reflation)故事,尚在進行中,不僅股市出彩,樓市也有頗大的商機。

然而,安倍經濟學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就未必一樣有效,其在股市的豬突猛進與在經濟上的舉步維艱,可能形成鮮明對照。

股市繁榮的關鍵,在於流動性。流動性可以由央行製造出來,也可以通過乘數效應變出來。當外資湧入,當市民將自己儲蓄中拿10%出來炒股,股市指數便升上去了。電子數位以幾何級數跳升,並非難事。

經濟復蘇的關鍵,在於就業的產生,這些需要一點一滴做出來,遠比操縱電子數位更艱難、更複雜。日本第一季度的GDP增長不錯,不過這基本上是建立在靠匯率和股市衝動之上的,此動力能否長久維持,還要看就業增長,看體制上和企業文化上的突破。

日本的人口老化問題,及結構性痼疾,並非貨幣政策所能左右的。日本的企業文化,壓抑著改變,限制著創新,根深蒂固,積重難返。

二十年的蕭條,令研發費用一降再降,除了汽車業外,日本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已經出現全方位的萎縮。試想,如果索尼(SONY)手機降價20%,閣下會不會由蘋果或三星手機轉用索尼手機?如果企業的競爭能力不再,靠匯率變化所產生的股價衝動,最終很難有盈利的持續支持。靠QE幻想出來的就業復蘇,不過是水中之月。

安倍的經濟措施,實際上在威脅企業,如果他們繼續坐擁現金,不思投資,那些現金會在通貨膨脹中貶值。

安倍政策同時在威脅消費者,如果他們不願消費,放在銀行的儲蓄會縮水。然而消費者願不願意消費,取決於就業和工資增長的預期,沒有收入水準的增加,消費難有持續的上升。缺少消費,企業投資自然沒有動力。

安倍經濟學,有12-18個月的視窗期,即資產升值所帶來的財富效應能否拉動實體經濟中的消費。與此同時,匯率無序貶值的風險,隨著貿易逆差的增加而提高。國債市場崩盤的風險,隨著債務負擔增加而提高。安倍人氣雖高,走的卻是鋼絲。

本文原載於今週刊,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陶冬:QE分水嶺已至

  • 2013/5/30

QE分水嶺已至

 

5 月22日,聯儲主席伯南克在國會聽證會上指出,在未來數個月可能調整每月850億美元的購債計畫。話音一出,股市、債市、匯市齊動。其實市場更應該關注的是聯儲四月份會議記要。記要裡面,除伯南克及其最親密的幾個盟友外,公開市場委員會中的鷹派及鴿派成員均對目前的QE3計畫存有微言,美國貨幣當局對目前的量化寬鬆政策做出調整已被提上議事日程。
聯儲何時以及以怎樣的力度調整QE政策,取決於未來數個月的經濟資料。筆者傾向於認為,聯儲於九月例會上啟動QE減碼步驟,購債數量降至400-450億美元,隨後觀察經濟表現,再謀下一步動作。此舉對美國實體經濟的影響有限。首先聯儲減少購債,而非賣債,即放水速度減慢而非抽水。其次,目前體系內流動性過多,且多滯留在金融市場,放水略緩未必改變銀行的貸款標準,美國信貸已見復蘇跡象。再者,聯儲所做乃“摸著石頭過河”,經濟一旦有變,政策隨時可以調整。美國流動性過剩、利率處超低水準的局面,在可預見的幾年都將維持,尤其是在通貨膨脹走高之時,聯儲的退出舉動估計是一慢二看三通過。

   然而聯儲退出從貨幣政策層面上看,卻是一個分水嶺,美國的流動性氾濫已經見到頂峰,儘管時間與路線圖尚不明朗,方向卻十分清晰。這個對三年期以上的國債市場,風險變的十分明顯,聯儲過去靠市場干預所取得的國債收益曲線,勢必出現變局。QE在刺激經濟復蘇上,效果並不突出,但在刺激債市泡沫上的作用,卻是有目共睹的。聯儲退出QE,勢必觸發債市調整,債市由牛市轉熊市,只是時機與調整的形式暫未可知。

   儘管聯儲可能退出,歐洲央行仍在放水,日本銀行更可能寬鬆再加碼,全球流動性是不是真的減少呢?聯儲的減碼規模未必大,在全球流動性的總和上,料非震撼性舉動。但是聯儲就是聯儲。歐洲的QE受德國與通貨膨脹的制約,日本銀行的安倍經濟學,受債市和日元的制約,世界只有美國貨幣當局可以無條件、無時限地放水,這對市場不僅意味著流動性,更是信心的體現,令資金敢於杠杆炒作。聯儲縮手,可能是市場信心的分水嶺。

   聯儲調整政策,美元走勢勢必進一步變強,帶動海外資金流入美國,利好美國股市和房市,加速美元的升值趨勢,對商品、石油和黃金價格構成抑制,加劇風險資產走勢上的脫鉤。

同時,歷史上每次美元出現持續上漲,例必對新興巿場不利。上次美元進入中期升值跡道,是1992年的事情,接下來1995年墨西哥爆出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俄羅斯債務危機。

http://blog.cnyes.com/my/taodong/article1088327

債市熊影漸現 中產收入難增

陶冬:債市熊影漸現 中產收入難增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6-02 13:03:52 


債市熊影漸現 中產收入難增(6月2日)

上周市場被債市牽著走。美國債市憂慮聯儲減碼QE,資金大舉撤退,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2.2%。債市有難,衝擊股市。強勁的消費信心資料,進一步增添了市場對貨幣政策走向的不安,拉高美元,黃金、石油疲弱,大宗商品偏軟。日本債市繼續受到拋售,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彈至0.87%,日本股市在動盪中下挫,五月成為過去十個月來第一個下跌的月份。全球風險指數迅速上揚,其水準儘管仍低過去年歐債危機時候,但是投資者在問同樣的問題,債市拐點是不是已經來臨。

美國長達三十年的債券牛市,在筆者看來已經結束。

從八十年代的雙位數通脹,到如今的“零通脹”,債券的基本面早已面目全非,可是聯儲的超寬鬆貨幣政策,令債市又走出了一輪不可思議的牛市。

以目前美國房地產、消費信心和就業復甦來看,貨幣當局的確沒有理由進一步寬鬆,債市牛市完結應該是相對容易的判斷,熊市是否來臨卻未敢確定。債市轉熊的時機取決於聯儲的退出力度與方式,更取決於市場的資金流動方向以及對利率走勢的預期。債轉熊已經叫了幾年,每次都被聯儲新一輪QE或OT所粉碎。這次狼來了的機會不小,宜打醒精神。

美歐經濟目前出現了一個明晰趨勢,即中產階層的減少。

金融危機後,金融資產的反彈,遠強過房地產的復甦。前者令收入最高的15%人群收入繼續上漲,後者令接下來70%人群的資產升值大幅落後,不少人甚至感受不到復甦。股市與房市之間的差異,導致財富效應遠弱過危機前,拖累了消費信心,也拖累了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在某種程度上,財富總量的資料掩蓋了財富分配和財富增長上的不平衡,對此央行可做的不多,但是這個趨勢對復甦品質以至社會整體發展,無疑是不利的。

本周焦點在美國非農就業數字,筆者預測150K,低過過去六個月的平均數值,失業率維持在7.5%(不排除因就業人群減少而出現7.4%)。ISM 應小有下降。聯儲褐皮書應該將增長前景以“溫和”來形容,會提及財政減赤帶來的經濟收縮,不過可能低調處理,不作大篇幅評論。在歐洲,西班牙、義大利的 PMI料出現反彈。德國四月工業生產和訂單估計下滑。歐洲央行和英格蘭銀行週四例會,預計不會有新政策出籠。在亞太地區,澳大利亞第一季度GDP環比 0.5%,同比2.5%.

陶冬的部落格網址:http://blog.cnyes.com/my/taodong/

跑步瘋過頭 男跑到「膝蓋軟骨磨光光」

跑步瘋過頭 男跑到「膝蓋軟骨磨光光」
作家 / cnyes生活頻道 報導台灣掀起運動風,不少人瘋馬拉松,跑健康、跑到面紅耳赤不打緊,門診發現,健人太「腳勤」,近來一堆人跑過頭一堆病!一名34歲的男性,半年前開始迷上路跑,每天都要花一個多小時、跑上15公里左右,日前低頭一看,左腳無名指指甲竟變成深黑色;另有50多歲男性,跑到膝蓋軟骨磨光光,得換人工膝關節。

會跑出「黑指甲」,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皮膚科主任邱品齊說,全因為鞋子不合腳,太大或太小,也有人是跑過頭,跑步時間太久,反覆壓迫、受力,導致微血管破裂,出血瘀青,又以腳姆指最容易出問題,門診甚至還有人一下子黑掉2隻指甲以上。指甲黑掉還算小事,跑過頭,當心膝蓋真的不保,新光骨科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韓偉就收治另一名50多歲男性,一跑就是30年,前一陣子因為劇烈疼痛、無法走路,就醫檢查才發現,膝蓋軟骨已經全部磨光光,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只能手術置換人工膝關節。

生活中如何保護軟骨

根據統計,台灣60歲以上男性約有15%、女性約有25%會罹患退化性關節炎。

關節炎發生於軟骨退化、外傷、感染、痛風、新成代謝及自體免疫疾病等原因造成軟骨磨損、變薄或消失,而位於手指、膝蓋、腳跟、臀部、背部等關節,當活動時就會產生疼痛、僵硬,甚至於變形。

軟骨由水(70~80%)、膠原蛋白(10~15%)及蛋白多醣(10~15%)組成,在體內扮演保護作用,可減少關節間骨骼的摩擦。葡萄糖胺是種多醣體的成分,主要存在於軟骨與結締組織,可刺激軟骨細胞增生更多的膠原蛋白及蛋白多醣。歐洲專家研究發現,補充葡萄糖胺可促進關節軟骨素與關節液的重要成分形成,增加骨關節黏稠彈性、密度與堅硬,並改善關節的活動功能。許多研究中指出,每日飯前15分鐘服用1500毫克的葡萄糖胺及1200毫克的軟骨素,連續1至2個月,能有效改善疼痛、增加關節活動力、減少軟骨退化,且停止服用後效力可持續1至2個月。

骨科醫師建議,保養膝關節最好的方法是減少膝關節彎曲的動作,如少蹲、少跪、少盤腿,可有效減緩膝關節疼痛。

馬偕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技術主任歐育志表示,膝蓋疼痛、腳踝疼痛以及足底筋膜炎,是門診最常見的跑步前3 名傷害。歐育志提醒,從事任何運動之前,都必須暖身,且嚴禁一下子把運動量衝太高,他建議,最好量化自己的運動疲累感,如果達到7、8分累時,就應休息喊停,避免過度疲累而更容易受傷。另美國骨科醫學會指出,適度的有氧運動能強化關節力量與活動度,如游泳、水中走路、散步、快走、騎腳踏車。

想要健康,每日分段少量運動即有效!

想要健康,每日分段少量運動即有效!
作家 / cnyes生活頻道 報導

還再為懶惰不運動找藉口嗎?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活動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四大危險因子,每年約有6%的死亡率與身體活動不足有關。事實上運動不一定得到特定的場所或使用專門的器材,隨時隨地想動就動!

台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建議只要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每周累積150分鐘以上,對健康即有可觀的助益,且分段累積運動量,和一次完成有相同的效果!只要把握「每段至少持續10 分鐘」的黃金原則即可!

台北市十大死因的危險因子皆與運動不足有關,而規律運動可預防慢性疾病、降低罹癌與跌倒的風險等。國家衛生研究院溫啟邦教授研究指出,與不運動的人相比,每天運動15分鐘(每周約90分鐘)的人可降低14%的總死亡機率、10%癌症死亡機率及2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機率,可延長3年壽命。

運動新態度,健康五撇步:

外出或是上下班(學)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提早出門提前一站下車,步行至目的地,讓一整天精神更飽滿有活力。

可以走樓梯就不要坐電梯。不但節省能源,還可以增加每天活動量。

多和家人相約到戶外,進行腳踏車或互動競賽型活動等,不但促進家庭和諧,更重要的是使全家人都更健康。

利用空的寶特瓶,裝水或沙子替代啞鈴,訓練肌力,並依進步程度漸漸加入更多水或沙子,提升肌力。

每日上午、下午各做15分鐘健康操。

衛生局再次提醒其實運動可以很簡單!從自己有興趣的運動項目開始,或從最簡易、不受時間、場地限制的健走開始,慢慢增加每次運動的時間,漸進式加強每次運動的強度及次數,逐漸養成屬於自己的規律運動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