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5/14

孫震:彭淮南把利率弄得那麼低,怎麼能怪民眾一直去買房呢?

孫震:中國是世界經濟唯一希望

  • 2013-05-14 01:55
  • 旺報
  • 【記者戎撫天、張芷雁/台北報導】

▲孫震認為,中國透過擴大內需也幫助其他國家改善經常帳逆差。圖為江蘇無錫2009年底的汽車下鄉展示活動,人氣很旺。(新華社)

 ▲孫震認為,中國透過擴大內需也幫助其他國家改善經常帳逆差。圖為江蘇無錫2009年底的汽車下鄉展示活動,人氣很旺。(新華社)

     《旺報》自2009年創刊後,定期專訪幾位經濟學家,就全球、兩岸及台灣經濟大勢作宏觀解析並就未來趨勢提供建言,孫震是其中一位,《旺報》曾於2009 及2011年兩度訪談他。轉眼又時隔兩年,記者再度到他寓所大樓的公共會客室,這次又訪談超過3個小時才結束。

     3次訪談,記者都提出比較宏觀而開放的題目,希望「剝削」受訪者更多的知識,孫震戲稱,不是訪問而是考試。他是以非常嚴謹認真的態度接受訪談,3次訪問,都在接到訪談題目一星期後,才安排訪談時間,訪談時已寫出3到4張A4紙答案,每個答案都有統計數字支撐,有的數據橫跨10年,足以判斷大勢。

     孫震是經濟學家,中壯年時期在蔣經國時代的經建會擔任副主委,80年代出任台大校長,李登輝時代出任首任文人國防部長,成為一位兼具實務經驗的經濟學家,觀察、批判經濟現象及政府財經決策的力道更深刻。

     過去兩次專訪,孫震都明白指出,世界經濟的希望在中國,這次專訪,孫震講得更清楚,「中國是世界經濟唯一的希望」。但大陸經濟體制改革趑趄不前,十二五規畫揭櫫由出口與投資導向轉型內需與消費導向,依然未見成效,而通膨與房市泡沫危機卻明顯惡化。孫震這句話聽在許多人耳中可能深深不以為然,記者也面露懷疑眼光。孫震拿出預先準備的大綱與統計數據,娓娓道來。

     歐美玩不出新招式

     首先,他分析了美國、歐洲與日本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經濟表現。他認為大蕭條危機雖然已成功避免,2010年景氣也明顯復甦,但2011年到現在經濟還是欲振乏力,就像武俠小說的老招式,已經失效了卻還找不出新招式,經濟就很難脫困了。

     全球經濟有兩個現象,就像鼻子在臉上一樣明顯,卻因為政治原因沒有人願意說明白,而在錯誤道路上繼續前行。第一個現象是民選政府傾向滿足短期需求卻忽視長期努力,造成經濟成長潛力衰退。

     經濟成長長期靠生產力提高,短期則靠需求增加。不幸的是,各國卻把短期性質的需求增加當成長期政策,

一是赤字財政,借錢增加財政支出或減少稅收讓人民可花的錢變多;

二是寬鬆貨幣,增加貨幣數量讓利率下降,使民眾更容易使用分期付款增加消費,甚至投資。

供給增加雖然短期內能增加生產,降低失業率,創造繁榮,但長期而言,卻有嚴重的後遺症,已成為當前世界經濟很多困難問題的癥結所在。

     問題根源貨幣氾濫

     供給學派當道40年後,當初的假設已產生變化,例如以前認為貨幣數量增加,商品價格就會上漲。但1980年代開始商品價格卻始終不上漲,因為全球化後商品擴大自由流動,關稅也降低,各種管制放寬,你一漲,別國的商品就進來競爭,所以商品價格的膨脹率下降。這幾年利率下降、貨幣數量增加,商品價格卻還是不上漲,但資產價格卻拚命上漲。彭淮南總裁把利率弄得那麼低,怎麼能怪民眾一直去買房呢?利率低借錢便宜、房價又注定上漲,當然要去買房子。金融決策者看到貨幣數量增加物價卻不漲,以為自己太厲害了,就鼓勵更多國家增加貨幣供給,造成貨幣氾濫,成為現在許多經濟問題的主要根源。

     孫震從這個架構分析美國、歐元區與日本經濟體遭遇到的困境。

他說,美國靠國內消費促進經濟成長,金融危機後美國的資產縮水12兆美元,負債增加,人民感覺比以前窮,消費便減少了,民間不消費,政府便增加支出,但美國政府財政赤字在2011年7月25日達到14兆美元,占GDP的100%,碰觸上限,沒辦法再增加支出了,只好採取貨幣寬鬆政策,但從QE1到QE2對經濟成長都無效,到2012年9月再實施QE3,目前還沒有預定結束之日。錢增加了,卻沒讓需求增加,因為多的錢被拿去買房、股票或基金等。美國QE政策沒有辦法解決經濟問題,反而讓資產價格上漲。

    歐盟經濟問題,在南歐幾個國家外債太多,形成金融與經濟困境。在採取救急措施後,經濟不成長,物價也不漲,產生了兩難的局面。若物價漲,透過出口賣東西,欠的債大概幾年就能還完,但現在利率降低,物價還是不漲。利率下降、物價不漲的好處現在都變成難處。

日本更糟糕,連續20年經濟低迷,安倍採取貨幣擴張政策,希望CPI上漲2%,但今年3月只漲了0.1%,距離期待的數字還差很多。

日本低估了全球化後商品價格不漲,資產價格反而上漲的現象,過去刺激經濟的方法已經不管用了。

     孫震認為,世界經濟唯一的希望在中國大陸。

大陸在金融海嘯前,經濟成長驅動力是出口,2000年到2007年經常帳順差不斷擴大,最大時擴張到GDP的10%,但民間消費占GDP比例大幅下降,大致從45%降到33%,中國大陸以犧牲國內消費為代價,擴張對外市場來促進成長。這個政策在金融海嘯後已經改變,改採擴大內需政策,用向內陸投資擴大內部需求以驅動經濟成長,縮小對外經常帳的順差。

     大陸擴內需 一線曙光

     這種作法本來就是金融海嘯前很多國家的希望,美國最希望了。美國擴大內需不了,就希望擴大國外市場,但這必須要中國縮小國外市場。 2011年大陸經常帳順差占GDP比例已從10.1%減至2.8%,美國逆差則從6%降到3.7%,美中經濟結構逐漸恢復平衡,這對全世界經濟都是好消息。

     如果大陸從過去擴張出口成功轉變為擴大內需,美國就有機會慢慢增加國外市場,促進經濟成長。

過去美國是世界經濟成長的火車頭,現在中國的經濟占世界經濟的15%,影響力越來越大,大陸透過擴大內需,也幫助其他國家改善經常帳逆差,促進經濟成長,讓全球經濟再平衡。當各國困境還看不到解決方法時,這或許是一線曙光。從這個角度看,是中國在幫助美國經濟恢復活力。

 

22K 全球經濟現象

     孫震認為,台灣一些政治問題,其實來自對經濟問題的錯誤解讀,譬如,台灣為什麼工資不上漲?為何有22K問題?其實這是中國大陸和印度參與經濟全球化,全世界的勞力供給相對資本技術大量增加後的全球經濟另一個現象。

     所有相對高所得國家的工資都下降、一部分勞動密集產業都被低所得國家取代,這些都不是台灣的問題,而是世界的問題。

政府卻推一些提高社會公義的政策,企圖爭取民意支持,但社會公義解決不了市場的問題,世界是平的,競爭也是平的,全球化後資本報酬相對勞動高,工資的所得差距也會擴大,這兩個現象都讓全世界的所得分配趨於不均,這不是掛一漏萬社會公平正義政策所能解決的。

     孫震更對兩岸扭曲的貿易關係心所謂危,他指出,自由貿易雖然是商品的交換,背後則是產業的交換,促成產業結構改變達成更大利益的創造。兩岸貿易台灣光要人家讓利,缺乏競爭力的卻不讓別人進來,結果造成弱勢產業永遠缺乏競爭力,沒有了優勢的產業,怎麼會從自由貿易中得到利益呢?

兩岸ECFA 的利益將會像曇花一現,轉眼就用完了,因為台灣沒有讓產業結構跟著貿易的改變而轉變。

     不願改變產業結構

     他說,自由貿易好處就是可以淘汰低生產力的產業,低生產力產業產品可以進口,多出的勞力就可以集中到生產力高的產業,平均生產力就可以提高,但台灣不願意改變產業結構,要保護勞工,卻不知道勞動自由流動的市場中,勞工會從低生產力流到高生產力。

     最近20年,外資及本國人投資意願逐年降低,孫震歸咎政府不可信賴、政治人物沒有擔當。他說,劉遵義院士曾經說過,俞國華在80年代擔任行政院院長,政績雖然有爭議,但當時台灣開始激烈的政治、經濟、社會轉型,俞國華卻能維持穩定與可預測的經濟環境,讓企業家敢於做長期的計畫與投資,這是俞國華對國家最重大的貢獻。

     李登輝就任總統後民粹當道,馬英九執政期間愈演愈烈,已沒有企業相信政府的承諾,老百姓一反對,政府政策就轉向,核四一搞20年,政府仍然拿不定主意,已沒有人敢做長期投資,造成台灣經濟沉淪。

     孫震指出,將近20年來,政府未再提出有遠見的產業政策,帶領台灣經濟成長,也缺少重大的基礎建設投資,創造經濟活動群聚效應。1970 年代台灣有十大建設,回想過去十年,台北市有什麼改變?台北市是一個很好的生活城市,人情也好,但看不到見證國家進步的重大基礎建設。大陸城市發展靠群聚效應,上海、深圳已經發展成國際大都市,用重大的海、陸、空基礎建設帶動人口成長,將世界、區域的菁華集中起來。

     技術精進只為人作嫁

     台北市只有2、3百萬人口,不足以形成經濟規模,但若加上新北市、桃園、基隆就大有可為。

台北、新北、基隆、桃園難道不能做一個航空、海運的重大整合投資創造群聚效應嗎?讓商品和人才都進來,利用台灣的優勢去跟大陸做生意、跟上海競爭。他說,「難道我們甘願做二流的、甚至變成三流的城市,這點我是很悲哀的。」

     孫震也注意到台灣企業缺乏產品創新,只能做技術精進現象對台灣經濟的不利影響。

他說,他主持有庠科技獎11年,看到台灣人才輩出,但台灣一流人才並沒有太多舞台將科技能力轉化為生產力,才華、專長都發揮不出來。

因為企業缺乏產品創新,所有努力都放在技術創新,在技術上鑽牛角尖,從微米做到奈米,在「紅海」中殺得頭破血流,只是為人作嫁,替別人產品做零件,技術越進步,人家殺價殺得越便宜,利潤反被不生產的人賺走。

     倡儒家思想3個原則

     近年孫震積極倡導以儒家思想提升經濟倫理與企業社會責任,經常就此主題發表演講。他認為,資本主義靠膨脹物欲帶動經濟成長,地球資源被大量消耗。這在以前只有少數國家追求快速成長的時代還可以支持,但全球化後,世界70億人口都要膨脹物欲,地球是無法負擔的。

     工業革命後,大家認為科技可以無窮進步,所以資源供應無窮,經濟也可以不斷成長,但現在大家發現,資源還是有限的。儒家思想產生在資源有限的時代,認為人必須節制物欲。但物欲節制後經濟將會衰退,因此,制度也必須跟著改變,要在有限資源裡大家一起過好日子,制度該怎麼調整是要討論的問題。

     儒家思想也強調,要把倫理放在利益前面,追求利益的同時也要守住公平、正義的原則,不傷害別人;但當人把利益放在公平、正義之前時,緊要關頭就忘了倫理,做出昧著良心的事,這就是資本主義時常發生倫理危機的原因。節制物欲、擴大愛心、將倫理放在利益之前,這3個原則將是儒家思想未來帶給世界經濟的貢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