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保祿] 游泳五法-BLABT
我們一般喜歡用「數值」去量化事物、去判斷事物的成敗得失。考試分數高的必然比分數低的好;收入高的必然比收入低的成功。游得快的自然比游得慢的好;游得遠的當然比游得短的成功。不過,大家不容忽略教育家們卻注重學習的態度及質量,而不注重分數的高低!
很多人更會着眼於工作的義意、其發展前景、工作享受及滿足感而把收入多寡視為次要。
我對游泳的要求亦然,對游泳教學的要求更甚。游泳速度的快慢,游泳距離的長短只是一個「數字」,並非好壞與成敗的絕對標準。
可知道「快慢與距離」隨着泳者年齡的差異,隨着泳者對游泳運動不同的訴求,隨着泳者不同發展階段而有不同的演繹。
游泳教學方面,一般學員與家長所追尋的是那一位教師能在幾短的時間內教懂學員游幾遠?哪一位教師能在幾短時間內令我或我的孩子游快些?上述問題同時亦增加了對授泳者的壓力。而我則強調游泳技術質素的培育,要做好每一個動作的要求,才可「升呢」,不容苟且,免得日後要修理「壞手壞腳」。
技術質素好,才談速度與距離。
我更強調「慢游」的重要,動作要做好,要做得細緻準確,只有「慢」才有時間讓學員去領會、去掌握、去實踐及懂得如何欣賞游泳。現在你可能有一個疑問,除了快慢與距離,可有其他準則去衡量泳技的好與壞呢?希望以下淺述的「游泳五法」可給與讀者多一個參考。
香港游泳教師總會每年都會舉辦游泳教師證書課程以訓練新生代,其中一項入學條件就是要通過「水試」,而水試不計速度亦不需游很長的距離,主要按考生泳姿的準繩而評分。我們希望準學員在接受游泳教師訓練之前已知道泳姿的重要性,日後更能配合我們對游泳教學的理念。主考講師們會按「游泳五法」從不同角度去觀察考生的泳姿。所謂「游泳五法」就是「身法」、「腳法」、「手法」、「氣法」及「綜合大法」,英文則簡稱為BLABT。
Body Position 「身法」,即身體平浮動作
Leg Action 「腳法」,即腳步動作
Arm Action 「手法」,即手部動作
Breathing Action 「氣法」,即呼吸動作
Timing 「綜合大法」,即整體配合動作
我把上述五項稱之為「法」,因為當中蘊含「教學方法」、「訓練方法」、「實踐方法」、「改善方法」及「觀察方法」。授泳者,習泳者及觀泳者可跟此「五法」有系统地去教、去學、去改、去欣賞。
身法
游泳時身體平浮位置很重要。上一期,三鐵教練陳傑斌先生在其專欄中指出,很多鐵人游泳時感到脚很沉;陳教練指出其問題不在於脚,而是游泳時頭部過高,令身體不能取得平衡,並提供改善方法,使身體在水中取得平衡及流線形。筆者極之同意陳教練所言,亦曾在第9期撰文談及平浮及滑行練習的重要性。因此,游泳入門必須把「身法」練好,不要讓你的身體成為你前進的障礙,觀察泳姿亦從「身法」開始,好壞易見。
腳法
腿步動作在四式中各有其特色,亦擔當了平衡與推進的責任,為平浮的身軀提供了前進的動力,因此為初學者而言,是緊接着身體平浮學習的第二個課題。
多種的踢脚練習,如扶池踢腿、持板踢腿、圖手平浮踢腿、圖手仰浮踢腿等都是讓學員能鞏固其「腳法」的基礎,深化其「腳法」的效益。繼身體平浮位置,第二站要品評的,就是泳者「腳法」的表現了。
手法
手部動作提供了極大的推進力,例如在長途捷泳,主要的動力大多來自手部動作,腿部動作只用作平衡身體而已。我在上一期已簡略介紹了手掌是整個手部動作的靈魂,而手腕要穩定地支持手掌去帶動整個推水動作。
「手法」的鍛練由陸上模擬划手開始,接着,池中站立划手,水中步行划手練習,燕式步行划手,平浮划水等… 由淺至深,由簡至繁,讓學員慢慢掌握其竅門,才可「升呢」到「氣法」。看完「腳法」便要品評「手法」,我們不會單看手部動作在水面的功夫,水底的划水路線,手掌着力的過程亦不可錯過,而且更是重要的一環。
氣法
好的呼吸動作,提供源源不絕的能量,以提高續航力甚至爆炸力。不過,先要充分掌握「手法」,才能引入呼吸動作。除了背泳,呼吸必然要和手部動作配合,不然的話,必然兩「法」俱敗!
吸氣及呼氣,因應不同節奏,而有不同的方法。例如噴氣,亦可分為細流式及爆炸式兩種,前者適合初學者及長途泳,泳者讓吸入的空氣在一個手部動作循環中緩緩呼出。爆炸式呼氣多應用於比賽,泳者在吸氣前才把空氣盡力噴出。每當我們品評「手法」的同時,很自然會留意泳者的呼吸動作是否能相互協調。
綜合大法
學習游泳有趣的地方是可以把整個泳式分折學習,修好上述所談之四大法後,可分別應用,當然更要綜合全式應用。學習游泳亦特別具有挑戰性,因為縱使你手、脚等四大法分別做得出色,全式進行的時候未必一定能得心應手,要講求節拍,身體四肢要巧妙地配合,才能有出色的表現。超卓的泳技既可在「慢游」中表露無遺,更可全速衝刺,充滿動力及速度感,視覺一大享受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